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重症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17-01-28 14:20刘晓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1期
关键词:预见性重症心肌梗死

刘晓敏

·护理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重症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刘晓敏

目的探究分析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重症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大庆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5例重症心肌梗死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33例,给予预见性护理进行干预,观察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实验组老年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重症心肌梗死老年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进行干预,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总满意度。

预见性护理;老年;重症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主要是由于患者冠状动发生脉粥样硬化而造成管腔狭窄或闭塞,致使心肌缺血,若在此基础上心肌血供进一步减少或出现中断的现象,则会导致心肌持久缺血,进而引发心肌梗死[1]。有调查显示,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可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而逐步上升,且目前尚无治愈的方法,但可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进行预防与控制[2]。本文给予该疾病患者实施了预见性护理进行干预,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护理效果,现将具体内容与相关结果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于2014年6月—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5例重症心肌梗死老年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并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的总例数为32例,包括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为61~82岁,平均年龄为(71.04±1.05)岁,病程为1~18年,平均病程为(9.06±0.15)年;实验组患者的总例数为33例,包括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为62~83岁,平均年龄为(71.74±1.84)岁,病程为1~19年,平均病程为(9.65±0.55)年。全部患者及其家属均已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将两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的方案;实验组则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方案,具体方法如下:

1.2.1 基础护理 护理人员需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如讲解致病因素、治疗方法及过程等,并耐心回答患者及其家属所提出的疑惑,从而提高患者的认知度,改善患者的护患关系;同时,密切观察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并详细记录患者1 d的尿量[3]。另外,为防止肺水肿,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调整其输液的速度。

1.2.2 心理护理 在接受治护的过程中,患者难免会产生担忧、焦虑等负面情绪,不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为此,护理人员需及时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并针对患者的不良心理进行疏导,认真倾听患者的诉说,并给予认可,从而取得患者的充分信任,提高其治疗依从性[4]。

1.2.3 并发症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提前预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制定好多种应急治护预案;及时发现患者的病理变化,若发现异常,需及时通知医师并立即采取有效的治护措施,进而保障治护工作的有序进行,提高患者的总满意度[5]。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两组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其中,护理满意度共分为3级,即不满意、满意、非常满意。总满意度=满意率+非常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所获得的相关数据均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以百分比(%)、(±s)的形式表示,并分别用χ2检验、t检验。以P<0.05为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护理总满意度比较

干预之后,实验组33例患者中,非常满意19例,满意13例,不满意1例,总满意度为94.97%;对照组32例患者中,非常满意10例,满意14例,不满意8例,总满意度为75.00%;两组进行组间比较,实验组老年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6.57,P<0.05)。

2.2 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干预之后,实验组出现心律失常3例,心力衰竭1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12%;对照组出现心律失常7例,心力衰竭3例,心源性休克1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4.38%;两组进行组间比较,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4.53,P<0.05)。

3 讨论

心肌梗死好发于老年人群,且死亡率较高,其中,寒冷刺激、吸烟及大量饮酒、便秘、多度劳累、暴饮暴食等均可诱发该疾病[6]。近年来,医学研究学者们针对该疾病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尚未找到治愈该疾病的方法,但却明确了患者的心理变化以及生活习惯等因素可直接影响治疗的效果,因此,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相关临床护理措施,可有效控制疾病的恶化[7]。本文给予实验组实施了预见性护理进行干预,其中,护理人员通过基础护理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了健康教育,并耐心回答了患者及其家属所提出的疑惑,从而提高了患者的认知度,并改善了护患关系[8]。同时,护理人员及时地与患者进行了有效沟通,并针对患者的不良心理进行疏导,认真倾听患者的诉说,并给予认可,不仅取得患者的充分信任,还提高了其治疗的配合度。另外,预见性护理的一系列措施中还包括了并发症护理与饮食护理,不仅提前预测了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还制定了多种应急治护预案,从而保障了治护工作的有序进行[9];最后,护理人员还为根据患者的情况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膳食搭配计划表,并向其讲解了饮食方面中的注意事项与禁忌等,进而提高了患者的总满意度[10-11]。

综上所述,给予重症心肌梗死老年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总满意度。

[1]丛丽文.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1):227-228.

[2]叶芹. 预见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效果及心理状况的影响[J]. 中外医疗,2015,34(26):146-148.

[3]樊智娟,黄欢,张俐玲.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抢救效果的影响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20):2839-2840.

[4]吴洁.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22):2492-2494.

[5]邢洁,李亚洁. 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肌梗死重症监护期的应用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J]. 2015,3(24):190-191.

[6]刘芳,张顺玉,陈艺珠. 老年重症心肌梗死的预见性护理[J]. 当代医学,2015,21(15):98-99.

[7]王微,李雪梅,郑娇阳. 老年重症心肌梗死的预见性护理[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19(8):108-110.

[8]王燕.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9):350-351.

[9]雷金花,占绘华,吴晓云. 预见性护理在院前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的应用效果[J]. 河北医药,2013,35(15):2396-2398.

[10]罗淑霞. 预见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63-64.

[11]周彩玲,王荃,王雅楠.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7):237-238.

Application Value of Predictive Nursing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LIU Xiaomin Cardiology Department, Daqing People's Hospital, Daqing Heilongjiang 163000, 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predictive nursing car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Methods65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sever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Daqing People's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among them, 32 cases in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f 33 patients received predi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nursing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After intervention, the total satisfac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f elderly patients on nursing servic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data.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predi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the total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predictive nursing care; elderly; severe myocardial infarction

R473

A

1674-9308(2017)01-0211-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7.01.128

大庆市人民医院心内科,黑龙江 大庆 163000

猜你喜欢
预见性重症心肌梗死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