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音乐人才实用型能力的拓展研究

2017-01-29 17:03冯晋霞
黄河之声 2017年11期
关键词:实用型实训院校

冯晋霞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晋城 048000)

高职院校音乐人才实用型能力的拓展研究

冯晋霞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晋城 048000)

随着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社会对新型音乐人才类型的需求更加多元化,这也就对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作为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学工作者来说,为了能够使本校培养的音乐人才更加适应音乐事业以及文化市场的发展需求,高职院校要多方着手进行教学改革,构建音乐专业人才实用型能力拓展的新型教学模式,优化音乐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渠道和手段,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能力,为社会输出更多优秀的实用型音乐人才。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实用型;人才;拓展

随着社会文化的高速发展、音乐事业的不断进步以及音乐文化市场的繁荣进程,对高职院校的音乐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多新的需求。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这也对音乐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学实践中,相关音乐实用型能力拓展的教学课程和艺术实践也越来越被教学工作者们重视,在教学中的地位也愈加的凸显,逐渐成为音乐高素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点问题。所以,作为高职院校来说要多方拓展教学渠道,总结教学策略,搭建教学平台,从构建学生新型的音乐实用型能力出发,发挥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阵地的积极作用,为社会培养和输出更多优秀的实用型音乐人才,从而进一步的促进音乐教育、音乐创作以及音乐文化市场的繁荣发展。

一、按需教学,丰富实用型人才的教学体系

首先,优化音乐课程设置。高职院校要认真审视当前社会对音乐人才的需求类型,适当的对原有的音乐课程进行改革。音乐课程设置要随着人才需求走向而进行调整,尤其是声乐和器乐演奏曲目要及时更新,引进新的音乐教学形式来丰富教学开展。同时还要适当的删减一些理论性过强、实用性较差的音乐课程,增加与社会需求相吻合的艺术实践课程,力求让学生获取最新鲜的血液,紧跟社会文化发展的步伐;其次,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实施多向培养机制。高职院校要延伸自身的办学思路,通过对音乐课程的系统化改革,加强对学生职业生存和发展技能的训练,提高学校音乐专业课程的深度和广度,扩大课程的知识覆盖面。从学生的学习意愿和爱好特长出发,对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进一步整合,优化音乐专业的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能得到多向技能的训练,从而掌握更多的实用型能力,去博取更广泛的就业机会;再次,能够创新性的增设职业规划课程,用于指导学生的就业方向。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在牢固掌握了音乐专业知识和专业技巧的同时,音乐教师要积极的借助职业规划课程,来引导学生不断的提高就业意识,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能够尽快的适应当前的音乐文化市场就业形势,脚踏实地的进行职业发展。显然,针对高职学生建立完整、系统、专业的职业规划体系,帮助学生制定与职业规划相贴切的奋斗目标才能使高职院校培养的音乐人才服务于社会。

二、优化环节,完善实用性人才的培养流程

高职院校要依托现有的音乐教学资源,制定合理的音乐教学的实用性人才培养目标,完善实用型音乐人才的培养流程,使培养出来的音乐人才能够胜任将来的工作。在这个层面上,音乐教师要从对学生的不同定位入手,因材施教的展开教学,能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推行实用型技能的教学实践,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个性优势和艺术潜能,逐步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将来的就业奠定良好的素质根基。那么具体到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学实践中,可以从以下环节进行优化和调整,以此来不断的培养和积累学生的实用性技能:

一是重视基础音乐知识教学环节的开展。音乐教师在针对乐理、视唱、音乐欣赏等教学环节,要不断的强化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训练,能够进一步的夯实学生基础,使他们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同时,在扎实基础的过程中,还要不断的渗透艺术思维进行综合塑造能力的开发训练,从学生的艺术想象能力、行为感知能力、审美思维能力等多角度、多维度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提高,为其形成扎实的实用性技能提供更多的平台;二是要重视学生个性思维的开发环节。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学工作者要从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出发,为不同素质能力的学生精心规划不同的成才之路。尤其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对社会需求的多种音乐形式兼收并蓄,如可以适当的增加戏曲、原生态唱法、冷门民族乐器等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音乐天地,引导学生依据个人的个性、先天优势和兴趣爱好去丰富自身的音乐素质能力,使个人的艺术潜能达到挖掘和释放,用一专多能的素质结构去适应社会对音乐人才更苛刻的要求;三是进修创造力的启发环节。音乐教师要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权利,使学生在进行声乐、器乐的学过过程中,发挥更多的主观能动性。显然,学生在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巩固了音乐技能,同时激励了自身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创新能力,个人的实用型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校企结合,铺就实用型人才成长之路

高职院校要始终坚持以职业为导向的教学方针,通过与用人单位的通力合作,稳步推进教学发展,为培养实用性的音乐人才铺就专业的道路。第一步,要联合出台系统的实训方案。高职院校要仔细分析音乐文化市场的就业前景,对联合办学的用人单位进修紧密合作,制定合理的艺术实践计划,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共同出台实践方案。通过合作调研,联合编制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大纲,明确实训基地的培养目标、运行流程,并完善相关的考评机制,合作制定科学完善的实践基地管理制度,建立合作共赢、互惠互利的长效合作运行机制,确保实训基地可持续性发展,为音乐实用型人才的艺术实践教学提供保障;第二步,联合进行师资培训。通过选派音乐教师去用人单位进行集训和邀请用人单位的专家、教授到校授课的方式,提高高职院校音乐教学的师资水平,促进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文化交流,进一步增进学校教学与文化市场的契合度,保障高职院校师资的实战型教学顺利开展,为实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师资保障;第三步,联合打造实训基地。学校和用人单位要充分利用自身的现有资源,共同联手开展艺术实践活动,为学生拓展更为广阔的实训平台,使学生的音乐技能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弥足不足,强化优势。在实训的开展过程中,高职院校要与合作单位对实训过程进行良好的把控和管理,确保学生能够在最真实的工作情境之中,获得经验。可以帮助实训学生进行舞台展示、节目创编、后台策划、配套服务等多个角色的展示和锻炼,把实训基地打造成学生的“工作场所”,发挥学生的主动思维和创新思维,在实训基地中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实用性技能,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并从中不断的培养和拓展其组织协调、爱岗敬业等社会综合能力。

四、结语

总的来说,在市场经济以及人才多元化需求的背景下,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面临诸多的机遇和挑战。作为音乐教学工作者来说,我们要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加强对新型创新性音乐人才的培养工作。能够从音乐教学实际出发,结合高职院校教学特色,构建科学、系统的音乐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拓展和塑造。此外,高职院校在音乐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树立学校教学与社会需求紧密衔接的教育理念,进一步的推进实用性音乐人才能力拓展的教学工作,加强实用性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和创新,扎实的推进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发展与进步,从而为社会输出更多的实用型音乐人才,促进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学与社会文化的和谐发展,为未来的音乐事业提供更多专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建设者。■

[1] 訾颖.高职院校实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7:126-128.

[2] 尹小雁,陈傲.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实用型人才培养与研究[J].科技展望,2017,06:332.

猜你喜欢
实用型实训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转动式中频电磁脉处理焊接应力方法及实用型装置研究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院校磨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改革与研究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用型人才培养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