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教学实用型能力拓展研究

2017-01-29 17:03张宏亮
黄河之声 2017年11期
关键词:实用型交叉学科传统

张宏亮

(集宁师范学院,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高校音乐教学实用型能力拓展研究

张宏亮

(集宁师范学院,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随着高校音乐教学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全面、系统的音乐人才培养工作越来越被重视起来。近些年来,我国高校的音乐教育模式在不断的完善,逐渐从应试教育转变为更加注重人才能力培养的素质教育。但不难看出,我国高校音乐教育要想实现多元化、创新型、实用型的高水平、高素质人才培养依然任重而道远。基于此,笔者将从教学实践出发,从传统音乐文化传承、教学多元化发展以及教学拓展实践这三个方面展开系统的研究,为高校音乐人才的实用型能力塑造和培养提出良好的建议。

高校;音乐教育;实用型;能力;拓展

一、高校音乐教学实用型能力拓展现状分析

(一)与传统音乐文化的脱离

传统音乐文化是在我国上千年以来音乐发展历程中积累下来的艺术精髓和思想精华,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遗产和艺术结晶。在传统音乐文化中不仅包含了丰富多彩的音乐内涵,还展现了我们民族大众的思想、智慧、精神等,这些都融汇在传统音乐文化中,并借助高校的音乐教学平台进行传承。然而,受到多元化音乐文化的冲击,音乐课程构建视野的侧重点不明,导致我国近年来的高校音乐教育对于传统音乐文化重视度不足,教学开展比较薄弱,这也导致音乐人才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掌握不深;同时,近代以来我国高校对自身的传统音乐教育不自信,导致许多高校强化西式音乐教育,弱化了对于学生传统音乐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导致了学生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难以将自身的传统音乐能力广泛的应用。

(二)学科教学单一,交融性不强

音乐是人类用来传达情感、表达思想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音乐的受众包括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人。音乐教育的内容、题材是十分广泛的,这也注定了音乐注定了音乐教育不是单一的学科。在教学实践中,音乐与各个学科进行相互的交叉、相互的渗透,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显然,从现在针对学生实用型能力的培养状况来看,音乐学科的开展是较为单一的。虽然,高校的音乐教育已经开始意识到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对于人才实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实际课程的规划和安排仍然明显存在不足,主要包括交叉学科科目拓展不合理、交叉课时安排不合理以及交叉学科关联度不高等几个方面,使学生能在将来的音乐实践中发挥自身的素质能力。

(三)教学理论化、缺乏实践教育

不仅是高校音乐教育的实践环节较弱,现在我国高校许多专业教学开展都或多或少的存在教育理论化、书面化的问题,缺乏实践教育的深入开展。而作为高校音乐教学来说,其开展意义在于为各个专业和岗位培养实用型的人才。因此,理论化、书面化的教学模式应当随着人才培养目标发展而进行改变。对于人才培养来说,理论教育固然重要,但适当的社会实践能力拓展也同样重要。对于音乐教师来说,只教会学生理论知识而忽略了他们在实践中应用理论的方法显然是行不通的。所以,高校音乐教学开展应当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拓展更加实用型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在实际情况中运用音乐理论知识、发挥专业特长的能力。

二、高校音乐教学实用型能力拓展对策分析

(一)加强传统音乐文化教学

对于大多数人认为更加潮流化和国际化的西方音乐文化来说,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其实给众多的中国音乐创作者们提供了扎根和生长的土壤。对于高校的音乐学生来说,他们的成长环境中所见所闻都是传统的文化风俗,头脑中形成的是中国式的思想和思维模式,因此对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其实是更容易理解和驾驭的,正所谓“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因而,不断的拓展高校学生的民族音乐文化意识,强化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并以此来拓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在未来的音乐专业化之路更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教学工作者针对学生广泛的拓展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教育实践,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增强学生学习和运用传统音乐文化的积极性,能够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全面的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二)拓展多学科交叉教学实践

交叉学科的设置其实是非常考验教师的统筹能力的。首先,关于音乐交叉学科的科目设置,应当以艺术性较强的课程优先,比如绘画、戏曲等专业的拓展课程,因为这些专业与音乐的关联度和相通性较高,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的拓展实践能力。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与音乐专业相关联的比如文学、社会学、哲学、美学、心理学等专业;选定拓展学科之后下一步就是如何通过课程安排和教学形式将这些拓展学科与音乐专业相结合并为学生音乐水平的提升助力,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具体教学环节的课程交叉安排、加入交叉学科思考和交叉学科运用等融入到音乐创作中的训练中进行解决。总之,拓展交叉学科、实现学科间的思维融合,帮助学生形成立体的思维方式,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必不可少的环节。

(三)拓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

高校音乐专业的教学归根结底是为了学生们将来能够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并灵活的运用于教学和创作中。因此,培养学生将专业技能运用于实践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针对这一目标,高校应当在理论课程之外为学生安排适当的实践课程,包括校内的舞台表演课程、音乐创作课程和校外的社会实践经验等等。比如,开办音乐创作以及舞台演出课程,可以尝试让学生们自己创作、自己编排、鼓励学生让每个人都积极的参与到教学的每个环节,并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有利于提高其实践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参与社会活动等,推进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结语

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的素质拓展不只是学生个人和学校的事情,更关乎着我国音乐领域的未来和文化的传承,各大高校都应该积极参与到其中来,通过学校的教学探索和改进来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实用性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实用型、高素质的音乐人才,为我国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助力。同时,在探索中形成良好的、科学的高校音乐教育体系,增强教育的实用性,为未来的高校音乐教育铺路,全面提升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的素质拓展能力,使我国高校的音乐教育更具示范性和发展性。■

张宏亮(1972-),男,内蒙古凉城县人,集宁师范学院副教授,本科,主要研究方向:器乐演奏教学与艺术实践。

猜你喜欢
实用型交叉学科传统
从学科交叉到交叉学科:“四新”建设的知识逻辑与实践路径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转动式中频电磁脉处理焊接应力方法及实用型装置研究
《中医文学杂志》交叉学科征稿函
老传统当传承
《中医文献杂志》交叉学科征稿函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音乐学副修专业,培养交叉学科人才——「普通高校音乐教育高层论坛」评述
高职院校磨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改革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