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手风琴艺术在法国的发展来思考中国手风琴艺术的生存发展之路

2017-01-29 17:03陆嘉瑜
黄河之声 2017年11期
关键词:手风琴流行音乐乐器

陆嘉瑜

(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以手风琴艺术在法国的发展来思考中国手风琴艺术的生存发展之路

陆嘉瑜

(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现如今法国流行手风琴艺术对国际手风琴艺术的发展的影响重大,成为手风琴国际舞台上的中坚力量。而在我国众多的乐器种类中,手风琴这件“外来”乐器可以算得上是比较“年轻”的乐器之一。近三十年来,许多有志之士投身于手风琴音乐的创作与传承之中,使得手风琴艺术在我国得到一定发展。

手风琴;法国;中国

赢得人民群众的喜爱和欣赏,或许才能为手风琴艺术生存并繁荣提供土壤。如今在庞大的中国市场,层出不穷的新鲜事物,尤其是在艺术方面更是日新月异。比如流行音乐是相对于古典派传统音乐更加贴近于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因此流行音乐具有十分宽阔的发展前景。手风琴艺术发展至今,伴随着不同的地异与人文风格的差异,诞生了多个流派,譬如欧洲手风琴艺术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德国严谨的古典乐派、在凸显和声创作中独树一帜的具有强烈民族风格的俄罗斯乐派等。而法国手风琴音乐作为手风琴流行乐派中最的一匹“黑马”,将法兰西手风琴音乐正带给全世界的听众们。

提起法式流行手风琴艺术,不得不提的是Musette。Musette是最代表性的法国手风琴流行音乐。法国作家Pierre Monicho曾说过:“在手风琴的世界里,不可避免的会提及Musette,它会让你联想到年轻的情侣们在露天咖啡馆或舞厅,听着Musette乐队的迷情演绎。在今天,Musette所演绎的音乐里无所顾忌和自由空气更让我们心生向往。”Musette这个名字来源于一种同名法国小风笛乐器,它原本是Musette乐队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发展到后来逐步被来到法国的意大利移民用手风琴所替代。较快的速度,较为规整的结构是Musette的特点。在19世纪欧洲国家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的背景之下产生了西方音乐历史中民族主义运动,在这新兴的民族主义思潮中,法国的民族主义运动尤为突出,这对于流行手风琴艺术在法国的发展十分重要,促进了法国器乐及Musette音乐与流行手风琴发展。Musette手风琴曲又在一些民间音调的基础上,加入了段落变奏等加花,随着20世纪美国黑人爵士乐对欧美国家带来的冲击,流行手风琴在法国被运用在了爵士乐队中,这使得手风琴与大众口味紧密相连,也与更受大众所喜爱。

流行手风琴之所以能在法国音乐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也与手风琴在法国的“出镜率”息息相关。随着2001年法国电影《天使爱美丽》(《Amelie》)的热映,其片中的手风琴曲《La Valse D'Amelie》也传遍世界的大街小巷,风靡一时,成为不少手风琴爱好者的必弹曲目之一。简单而悠扬的旋律,难度并不大,业余手风琴演奏者也可以轻松学会。《天使爱美丽》电影中的手风琴插曲之所以能够获得音乐爱好者的极大支持与肯定。细腻的电影画面与活泼的音乐共同塑造出一个综合的视听艺术形象,手风琴背景音乐在影片中多次出现不时配以钢琴、口琴吉他辅佐伴奏。手风琴曲在电影中以回旋曲与变奏曲的形式奏出活泼俏皮的旋律随着剧情的一步步延展而伴随始终,电影中的手风琴曲更像是一个旁白,悄然渲染着影片的气氛,娓娓道来,引领着观众进一步理解剧情发生的环境,给影片以情绪的表达。一部电影的成功,也带领着一部优秀的手风琴作品让世界所熟知。

在中国,手风琴却被冠以了“红色乐器”“父辈的回忆”这类名号;手风琴在法国出现了和在中国截然不同的受欢迎度,法国街头小巷随处可见弹奏着手风琴的流浪艺人、手风琴爱好者,弹奏着充满着法兰西独特味道的曲子。很多法国年轻人受到流行手风琴的吸引也开始加入学习手风琴的行列。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思考,法国流行手风琴艺术的成功并不是一个偶然,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相比更贴近于生活化年轻化,更频繁的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在中国将流行音乐融入传统乐器少之又少,应多给手风琴一些机遇,创作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让手风琴有更多的展示舞台,吸引更多的听众和爱好者,为手风琴专业人才提供新的就业空间。在中国近两年来在我国,手风琴又一次带着“话题性”的走进大众视野是因为电视台的一档歌唱类娱乐节目,随着电视节目的热播,节目中由歌手李健创作并演唱的的《贝加尔湖畔》吸引了一大波粉丝的支持,而歌曲中的手风琴伴奏也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带有俄罗斯风情悠扬婉转的旋律,配以歌手柔美动听的嗓音,一幅贝加尔湖生动的画卷映入眼帘,让人印象深刻。节目一播出后,手风琴随即收获一票音乐爱好者。这无疑是为推动手风琴在中国的良性发展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契机。

创新是时代进步的动力和源泉,同时也是音乐艺术发展的原动力。纵观中外音乐史,不难看出音乐在各个时期有其属于当下的独有风格、演绎方式和欣赏角度。推动一种乐器的发展仅有合适的平台也是不够的,这还需要音乐家推陈出新,能创作出高质量的音乐作品;音乐的创作来自于音乐家,而音乐家的创作灵感是来自于生活。随着社会的进步,音乐家往往会根据时下历史特点,给音乐打上属于时代的标签;一:充满个性的演奏无疑是对音乐的一种启发性的创作;二:作曲家本身饱含时代特性的创作就是对音乐的最大程度的创新;三:随着欣赏者本身审美情趣的提升,即使艺术风格一变再变,欣赏者的认可永远是检验音乐成功与否的重要准则。

学会“借梯”才能“登楼”。我们要结合国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好的东西发扬光大,继续传承下去,让中国手风琴艺术的发展更具生命力,尽显时代风格。■

[1] 李聪.中国手风琴的多元化发展—上海之春.手风琴国际论坛文荟.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11.

[2] 陈一鸣.手风琴手册.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3.

[3] 李遇秋.历史的召唤—关于中国手风琴学派的构想.新疆师范大学学,1994.

[4] 林璇.法国流行手风琴音乐的发展历程与影响.湖南师范大学,2011,6.

猜你喜欢
手风琴流行音乐乐器
学乐器
徐昌俊手风琴独奏《两首前奏曲》和声研究
张之远问鼎第70届手风琴世界锦标赛
流行音乐里的新国潮
探究流行音乐编曲
乐器
那英 流行音乐的时代见证
手风琴音乐在室内乐实践中的研究
中国手风琴发展的现状分析
和流行音乐有个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