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声乐艺术中“润腔”的创造性运用

2017-01-30 21:32李晶晶
北方音乐 2017年22期
关键词:润腔声乐少数民族

李晶晶

(北方民族大学,宁夏 银川 750021)

少数民族声乐艺术中“润腔”的创造性运用

李晶晶

(北方民族大学,宁夏 银川 750021)

“润腔”是民族声乐的精髓,而少数民族声乐特有的“特色性润腔”赋予了它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在各民族不同语言、不同发音、不用用嗓方式的基础上拥有了少数民族声乐特殊的风格。本文以传统文化下的润腔、风格视阂下的特色性润腔、教学实践下的润腔三个方面创造性的运用于少数民族声乐艺术中。

润腔;声乐;风格;民族

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需要适应各种不同的生存环境,从而使民族音乐文化与生态环境共生,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作品,也可以说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呈现出多元化的姿态。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种种的差异促成了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并各有特点的少数民族声乐。少数民族声乐丰富多彩的演唱形式和演唱风格则来源于民族声乐的精髓“润腔”。它让少数民族声乐艺术在演唱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色彩,也是其他声乐艺术体系不可替代的。

一、传统文化下的“润腔”探索

(一)润腔的概念审视

润腔,在《中国音乐词典》中的解释为:“润腔即加花,民间音乐中使曲调变化的手法,即在基本曲调上加花音,以增加曲调的华彩。”

《中国音乐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认为:“在中国民族声乐艺术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套对唱腔加以美化、装饰、润色的独特技法”。

而在明代律学家王骥德的《曲律》之中写到:“筐格在曲,而色泽在于唱”。这种色泽是对声腔富有表情的又有一定技巧的各种润色。当然,这种润色技巧在表演者演唱中的含义极为广泛,涉及也甚多,如发声技巧、运气用气、咬字归韵、依字行腔等。

(二)对“润腔”文化来源之探索

作为一种音乐风格,“润腔”形式它是在“吟唱”的基础上对某个基本的曲调进行加花音,装饰性的华彩演唱。因此,润腔是我国音乐特有的现象,来自于传统“吟唱”体系。

传统吟唱就是一个把音乐与文学诗词结合起来,弘扬并传承传统文化和美德的舞台。传统吟唱是古人学习诗词的有效方法,诗词讲究意境美,特别是通过音韵来体现意境,应该说是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因此,“吟唱”体系的产生又与我国的歌唱经过长期的实践,受语言规律、审美要求、歌唱习惯、曲调类型等因素的影响有关,特别是汉语言声调的因素。也正是由于这种影响,歌唱时候为了能让旋律音调和字音声调之间的配合自然一致,避免出现字倒字的现象,所以我国传统音乐中就出现了“吟唱”的规律和方法。

二、风格视阂下的“特色性润腔”

这里所说的“润腔”,不是指汉民族的“色彩性润腔”和“气质性润腔”,而是指少数民族特有的“特色性润腔”,也就是特殊的演唱技巧、特殊的音色和特殊的风格,它是建立在我国56个民族不同语言、不同用嗓方法以及不同发音的基础上形成的。比如苗族的“爆破音”、土家族的“打喔喔”、回族的“抖音”等,让我们从视觉和听觉上都能瞬间分辨他们在演唱技巧、声音的润色与音乐的风格之间的差异性。

我国少数民族声乐艺术都有着自己本身的演唱技巧和风格韵味。其嗓音的分类是依据每个民族不同的审美标准、民族风格、欣赏的习惯还有各地域特点歌唱者用嗓和吐字方式来划分的。一般分为“真嗓”“假嗓”“真假嗓结合”三种。比如苗族的《苗家酒歌》,苗族人在用真声演唱的时候,感觉声音在喉音上面作行,发出一种特殊的“爆破音”,这种声音听起来就像两截,但这种演唱在汉族民歌当中是不允许的,更是不科学的“真假声打架”的声音,但在苗歌中的运用却成了一种独特的韵味。若是将这种独特的润腔方式运用到当代新创作的苗族风格特点的新作品中,将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著名歌唱家雷佳演唱的《飞歌》等。当然,还有土家族的“打喔嗬”,它是土家族山歌演唱中十分常见的、类似呐喊的衬腔现象。“打喔嗬”的主要母音是U母音和O母音,嘴都是嘬口的,两个母音具有混合的色彩,因此它的用嗓方式是真假嗓结合。而土家族这种特定的用嗓方式是由于文化特定的地域环境,山多人稀,居住分散,只能靠这种“喔嗬声”还有清脆的“嗬嗬也嗬嗬也”的衬腔。在新创作的土家作品族风格的《叫我歌唱就歌唱》这种润腔的方式体现得淋漓尽致,也因这种优美的衬腔具有独特的风格韵味,与听众产生共鸣。

三、教学实践下的“润腔”再认识

“润腔”在少数民族声乐中的创造性运用,不仅仅是对地方高校声乐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大众对歌唱艺术风格和韵味的需要。因此,笔者根据多年系统学习民族声乐的演唱经验提出几点建议。

(一)教学观念的改变

声乐教学是要实现演唱的多样化,将“润腔”创造性地运用于教学中是形成演唱上独特风格韵味和色彩的关键。首要条件就是教师要明确概念,更新教学观念,更应该积极主动地掌握“润腔”,并自愿地运用在少数民族学生中,因材施教。

(二)打破“唱法”的统一性,培养特色型人才

近年来,有很多歌手都是“千人一嗓”遭到非议,这体现了声乐教育更多的追求“统一性”,个性的发展得不到重视,培养的学生缺乏个性和风格的特点。声乐艺术的分类是多元的,演唱形式也应该是多元的,那么,教学的模式更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少数民族声乐是丰富多彩的,“特色性润腔”的形式也是根据民族种类不同而不同。如何让不同风格的作品唱得有特点、有个性,就必须加强“润腔”技术的运用,并创造性地运用于声乐教学实践中,从声乐练声曲出发,再到不同风格作品的运用,为社会培养特色型人才,继承和发扬民族声乐艺术。

综上所述,凡是不会“润腔”技术的歌手唱歌一定没有韵味,更没有风格特点。在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形态中,音和音的连接大多数都是“填充式”的线性型,这类音乐是没有办法用谱子记载下来,必须用各种“润腔”手法润饰,弥补曲调的单一性来表达情感的不足之处,即“乐之筐格在曲,而色泽在唱”。因此,“润腔”是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审美的理想,它能使情感形象化,更是歌唱者应该毕生追求的艺术素养之一。

J616

A

李晶晶(1991—),女,湖南长沙人,北方民族大学音乐系2015级硕士学历,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

猜你喜欢
润腔声乐少数民族
浅析江西兴国山歌《打只山歌过横排》的润腔特色
润腔文献综述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浅析润腔技巧在民族声乐中的基本应用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