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鲜食大豆秋延后种植水旱轮作模式

2017-02-01 02:12李建辉汪寿根陈润兴
蔬菜 2017年6期
关键词:水旱轮作早稻鲜食

雷 俊,李建辉,汪寿根,陈润兴

(衢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衢州 324000)

水旱轮作是指在同一地块上有顺序地轮换种植水稻和旱地作物的种植方式,其显著特征就是作物系统的水旱交替轮换导致了土壤不同季节间的干湿交替变化。作为中国南方普遍采取的一种稻田耕作制度,水旱轮作不仅有利于均衡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以及有效防治病、虫、草害,而且对于增加粮食产量、缓解农田压力、保障全国的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水稻和大豆是主要的粮食作物,而稻豆轮作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种植模式,其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对保障该区域粮食安全起到了关键作用。浙江省是全国主要的稻豆轮作产区之一,近年来,由于早稻采取订单保护价收购,而连作晚稻没有订单补贴,从而导致早稻的收购价格上涨,种植效益明显提高,进而有力促进了早稻生产的发展,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另一方面,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居民膳食结构的变化,大豆种植面积也得到了不断扩大,早稻—鲜食大豆轮作现已成为浙江省最具代表性和分布最广泛的耕作制度之一。

然而,早稻—鲜食大豆轮作也面临诸如经济效益不高、缺乏适宜种植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等问题。为此,衢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近年来围绕早稻—鲜食大豆轮作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改变传统的早稻—鲜食大豆轮作为早稻—鲜食大豆秋延后种植轮作,筛选出了适合配套种植的一批水稻、鲜食大豆品种,集成了早稻—鲜食大豆秋延后轮作种植模式的关键栽培技术。鲜食大豆秋延后种植是指在立秋以后至8月20日左右播种的一种栽培方式,该方式可错开鲜食大豆销售旺季,有效提高鲜食大豆销售价格,增加经济效益。具体种植安排及栽培技术如下。

1 早稻—鲜食大豆秋延后种植轮作模式简介

早稻宜选用高产,适宜直播、抛秧,熟期适合的品种(立秋前后能收获)。采用塑料软盘育秧,一般3月下旬播种。地膜覆盖育秧可于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直播应掌握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3 ℃以上时播种。早稻收获后,鲜食大豆播种期为立秋以后至8月20日,品种宜选择耐迟播的秋大豆品种。

2 种植效益分析

2.1 经济效益

从近年来的种植情况看,开展早稻—秋延后鲜食大豆种植轮作,每667 m2可降低农药、肥料生产成本120元,节省喷药、施肥用工120元,即每667 m2可省工节本240元。以衢州市为例,连作晚稻平均667 m2产量在450 kg左右,收购价格为2.76元/kg,产值1 242元;秋延后鲜食大豆667 m2产量550 kg,市场批发价格4.2元/kg,667 m2产值2 310元,秋延后鲜食大豆比晚稻667 m2增加产值1 068元,节本增效1 308元。2015—2016年全市推广早稻—秋延后鲜食大豆种植2 000 hm2,新增效益3 924万元。

2.2 社会生态效益

2.2.1 社会效益

早稻—秋延后鲜食大豆水旱轮作技术的推广示范,能显著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特别是对于众多易旱稻田地区,早稻收获后不宜种植晚稻,改种秋延后鲜食大豆,既可防止秋季农田抛荒、增加粮食生产,又能显著增加农民收益,有利于稳定粮食生产。

2.2.2 生态效益

通过早稻—秋延后鲜食大豆水旱轮作技术集成与示范,可减轻农田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使用,减缓稻—稻两熟制对水分的过度依赖,能促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大豆根瘤菌具有固氮作用,残根落叶能有效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早稻与秋延后鲜食大豆轮作可减少化肥施用量,减轻施用化肥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

3 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3.1 早稻高产栽培技术

3.1.1 品种选择

应选用高产,适宜直播、抛秧,熟期适合的品种,如中嘉早17、中早39。

3.1.2 播种移栽

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塑料软盘育秧宜适当早播,一般3月下旬播种;地膜苗床育秧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采用直播方式时,应于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3 ℃以上时播种,直播栽培667 m2播种量在5.0 kg左右。

及时移栽,合理密植:抛秧一般在3叶1心至4叶1心期,每667 m2抛栽2.5万株。栽插时每穴插4~5株苗,确保每667 m2基本苗在10万株以上。

3.1.3 施肥

早稻施肥原则是施足基肥,早施追肥,配施磷钾肥,后期根据秧苗生长情况酌情追施穗肥。每667 m2施纯氮10~12 kg,配施磷钾肥,使氮磷钾比例为1∶0.5∶1。

3.1.4 灌水

前期浅水分蘖,后期见干见湿,防止断水过早。抛秧后应轻搁田1~2 d促进扎根立苗,抛、插秧后约5 d施用除草剂并保持4~5 d水层,随后适时搁田控苗促根,收获前4~6 d断水。

3.1.5 病虫害防治

种子必须经过消毒,以防止恶苗病的发生,播种前用咪鲜胺等药剂浸种消毒48 h。田间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及螟虫、褐飞虱等病虫害。

3.2 鲜食大豆秋延后种植技术

3.2.1 品种选择

选择耐迟播、优质高产的秋季鲜食大豆品种,如衢鲜5号、萧农秋艳、衢鲜1号。

3.2.2 播种

适播期为立秋以后至8月20日,播种时要做到土壤湿润,浅播、匀播,不露籽,保证出苗快、齐、壮。秋延后种植,要适当增加播种量,提高种植密度。每667 m2播种量8 kg左右,保苗1.1万~1.3万株,每穴留苗3株左右。

3.2.3 防控杂草

播种覆土后, 用50%乙草胺100 mL对水30 kg喷雾。喷施时要均匀喷洒畦面,防止重喷和漏喷。在大豆封行前进行1次中耕除草,防止杂草生长。

3.2.4 施肥

重施基肥、早施苗肥、喷施叶面肥、巧施鼓粒肥。鲜食大豆秋延后种植生长期短,要施足基肥,苗期要早施追肥。基肥一般每667 m2施30~35 kg复合肥,苗期追肥每667 m2施10 kg尿素,在大豆5叶期结合治虫喷施1次叶面肥,鼓粒期(采摘前15 d左右)667 m2施尿素7~8 kg,防止早衰。

3.2.5 灌溉

播种时土壤要湿润,生育期间如遭受干旱危害,应根据情况进行跑马水灌溉,特别是生长后期的灌浆鼓粒期,必须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增加鲜荚质量,提高商品品质。

3.2.6 病虫防治

秋延后种植大豆主要病虫害有蚜虫、斜纹夜蛾、豆荚螟、豆秆潜叶蝇及霜霉病等,要及时做好防治。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确保鲜荚食用安全。

3.2.7 适时采摘

鲜食大豆秋延后种植的鲜荚采收时间一般在植株开花后45~50 d,豆荚鼓粒饱满呈翠绿色时采收为宜。

猜你喜欢
水旱轮作早稻鲜食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早稻迎丰收
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2021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02万吨增长2.7%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2021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02万吨 比2020年增产72.3万吨
西南水旱轮作区周年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及应用让云南节本增效24.30亿元
宋代早稻若干问题探讨
超甜糯鲜食玉米育种有了新路
长期秸秆还田配施钾肥对稻—油轮作生产力及土壤结构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