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眼科临床进修教育质量的对策探讨

2017-02-01 03:41曾纪凯
保健文汇 2017年2期
关键词:眼科医师医疗

●曾纪凯

提高眼科临床进修教育质量的对策探讨

●曾纪凯

本文从医院学科建设、健全管理制度、岗前培训以及个体化培训等几个方面入手,提出提高眼科临床进修教育质量的有效对策,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眼科;临床;进修教育;质量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医疗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眼科是基层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也是基层医院相对薄弱的一个学科,为了给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眼科医疗服务,除了改善医疗条件外,还需要提升相关医务人员的水平。长期的实践观察中发现,基层临床医师可以通过在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中,快捷地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客观上达到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服务的目的。如何提高进修教育质量,本文主要是根据笔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提出提升眼科临床进修教育质量的几点看法,现报告如下∶

1 改变上级医院培训方式,加强学科建设,为眼科临床进修教育提供支撑

在上级医院的学科建设中,往往具备着一支具有学科研究、学科方向、学术队伍、人才培养等技术含量及素质超前等综合队伍。很大程度上,医疗教学水平高低决定教学质量的成败,拥有这样一支队伍,不但为开展高水平的科研活动提供保障,也为进修医生的理论水平的发展和提高奠定了更好的基础。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为进修医生提供良好有效的学习平台。上级医院拥有完善的眼科设备,也拥有高超的技术条件,还拥有广泛的信息影像资源,为进修医师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础。

上级医院根据自身的医疗资源,对进修医师进行规范性的理论学习和知识培训。以贵州省进修环境为例,贵州省属于不发达地区,在很多县级人民医院,建立眼科学科条件较差,很多眼科医师由其他临床专业医师转科而来,刚进入眼科的医师,很多对眼科的熟悉程度往往停留在书本的理论水平上,如何将这些理论水平转变为感性认识,就必须加大对进修人员的眼科理论专业培训,利用齐备的书籍,影像资料,尸体解剖,手术讲解等方式来提高进修医师的感性认识,再通过结合现代眼科医疗水平进展的学习,提高进修医师的业务理论水平。

规范和强化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眼科在手术领域中,与很多的大外科条件不同,有其自身特点,例如,在外眼手术中,往往涉及到美容,内眼手术中,需要显微手术的技术条件,因此,规范和强化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才能达到安全诊疗的目的,这对一个眼科进修医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很多外眼手术的学习,从观察面部的形态开始,不但讲求手术的功能性,每一针的缝合,缝合的部位,进针的深浅,都要讲求其术后的美观性;内眼手术中,每一刀,每一针,抽吸的快慢,都能决定一个内眼手术的成败。眼科的高风险性大部来自这两方面,要使眼科进修医师学有所成,敢于进步,必要使这些手术技能达到娴熟,娴熟的技能只有在反复的训练操作中获得。使进修医师获得一些自信来开展一些手术,这样才能满足病人日益增长医疗需求,才能达到我们诊疗的目的。

规范性诊疗步骤的学习。在完成规范和强化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之后,开始规范性诊疗步骤的学习。同一种病,每一个病例,有其共性,也有其不同特点,其共性要求必须进行规范性的诊疗。以白内障摘除,晶体植入手术为例,手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角膜切开、穿刺,截囊,水分离、剜核,注吸、植入晶体,每个步骤都必须要求规范性的操作,熟练后才能根据不同病例的病理条件,做适当的变通来完成手术。这个过程中,需要带教老师全程监督,全程指导,甚至接台,以利于进修医生不断地学习和完善手术步骤和技能操作。

善于总结。每一例患者的诊疗,都要求进修医生进性总结,带教老师予以评价和补充,让进修医师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

随着国家对基层医院的投入加大,县乡级人民医院也开始拥有一些高精尖的眼科医疗设备,如何使用,如何分析和诊断,也是进修医生培训的一个主要内容,上级医院可以设立包括仪器设备、公共资源共享平台等,为进修教育提供数字化的环境,并在实际操作中进行指导,让这些设备发挥更大的临床指导作用。同时,可以定期安排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教师,就眼科工作难点进行问题分析,并对眼科国内外发展动态进行讲解,便于进修医师学习。

2 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实施个体化精准培训

参与进修的医师都多具有不同的临床经验,各地的医疗条件不一,需要上级医院对不同的进修医生因材施教,提升其医院的整体临床诊治技能。由于进修医师资历、年龄、临床水平各不相同,不仅包括很多刚刚转入眼科低年资的医师,还包括很多高级别的医师。有的来自大地方二级医院,见识广泛、具有丰富的学科知识;但有的进修医师来自于山区基层医院,没有受到过规范化的培训。基于这些情况,还需要对进修医师进行个体化培训工作,在普及眼科医疗常规知识的同时,根据进修生原单位需要及学院自身申请等,结合眼科中心安排,为每一个进修医师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规划。

3 加强岗前培训,提升进修教育质量

岗前培训是进修医师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其到岗工作质量的关卡。参加进修的医师来在文化程度、工作能力、思想状态、职业素养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进修上岗后,马上就会进入一个新的工作环境,对相关制度、环境进行了解与熟悉的过程,因此,由医教处相关负责人参与对进修生的岗前培训。岗前培训内容包括医院相关制度、考勤规定、眼科中心概况、技术培训要求,设备管理要求,数据信息管理要求等具体工作。将其中包含的利害关系以及涉及的法律告知进修生,让其为上岗做好更好的准备工作。

4 健全相关管理监督制度,为眼科进修教育质量提供保证

临床进修制度是我国为提高下级医院医疗质量水平而施行的一种措施,上级医院有必要在指导和教育进修医师过程中,建立与健全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约束相关行为,实现制度化管理模式,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完善的入学审查制度。对进修入学的审查是保证进修质量的保证。眼科临床接收的进修医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学历,同时一定的临床经验。第二,完善的岗位培训制度。根据上级医院能力,对进修生进行管理,管理部门需要定期对进修医师学习阶段进行监督,对进修医师学习情况进行调查了解。促进带教老师与进修医师的沟通,确实了解进修医师的需求与带教老师的看法,达到师生合作默契,工作愉快。带教老师务必了解进修医师的学习状况和进展,提供有效的指导意见,并将将从各个方面收集到的培训情况,及时向相关科室反馈。加强个体化的精准培训制度,能够有效地促进进修人员的学习工作能力,促进双方医教水平共同提高。第三,优化结业考核制度。在进修医师结业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有关的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技能操作水平、值班考勤、医疗文件书写能力、医德医风、眼科知识等。医院需要组织考核小组根据各个考核内容的比重,对进修医师进行结业评分。考核的结果经过管理部门审核后,及时的反馈到原单位中,由人事部门存档。

眼科临床进修教育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进修医师临床诊疗质量,关乎患者的健康。因此,必须从各个方面入手,完善相关制度,促进眼科临床进修教育更上一层楼。

(作者单位:贵州独山县人民医院)

[1]黄玲,徐磊.探讨提高眼科学教学质量的新思路[J].临床眼科杂志.2015,24(3):125-126.

[2]刘艳芳.强化临床思维培养进一步提高眼科教学质量[J].环球人文地理.2016,25(8):214-216.

猜你喜欢
眼科医师医疗
中国医师节
眼科诊所、眼科门诊、视光中心的区别
韩医师的中医缘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
80位医师获第九届中国医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