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规划 精心实施方城县倾力打造高标准粮田建设工程

2017-02-02 11:55方城县农业局孙兰明
河南农业 2017年4期
关键词:粮田方城县高标准

方城县农业局 孙兰明

科学规划 精心实施方城县倾力打造高标准粮田建设工程

方城县农业局 孙兰明

自2012年以来,方城县委、县政府按照河南省政府《关于建设高标准粮田的指导意见》和南阳市政府的安排部署,把高标准粮田建设工作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全局的高度认识,从战略的层面定位,高规格成立领导机构,高起点编制规划,高水平组织实施,截至目前已建成高标准粮田3.75万hm2,占规划面积4.83万hm2的77.76%。在2014年南阳市政府组织的高标准粮田观摩评比中,方城县获岗丘组第一名;2015年在南阳市高标准粮田观摩评比中,方城县获一等奖;2015年1月方城县代表南阳迎接河南省政府考评,河南省考评组对方城高标准粮田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河南省考评组指出,方城高标准粮田建设工作抓的实、措施硬、质量好。

一、明确责任主体,加强组织领导

方城县是农业大县,是全国产粮大县。为进一步打造粮食主产区建设,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发展现代农业,方城县委、县政府把打造高标准粮田建设工程作为推动全县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加强组织领导,纳入目标管理。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抓农业副县长任副组长,农业局、水利局、发改委、农综办等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高标准粮田建设领导小组。农业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指定一名副局长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工作机构。县、乡两级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工作进展情况。高标准粮田工作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

二、立足方城县情,科学规划布局

方城县属于岗丘区,山、岗、平面积各占1/3,全县辖15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557个行政村,10.9万hm2耕地,上级分配方城县高标准粮田建设任务4.67万hm2,占全县耕地的43%。为使高标准粮田建设规划科学合理、切实可行,明确了规划编写指导原则。一是集中连片。合理确定高标准粮田百亩方、千亩方、万亩方的规模。耕地连片面积最少6.67 hm2,少于66.67 hm2的划为百亩方;66.67 hm2以上,少于666.67 hm2的划为千亩方;多于666.67 hm2的划为万亩方。避开村庄、重要交通干线和重要设施,利于大型农机作业。二是合理规划。主要规划在赵河、博望、券桥3个平原乡镇和清河、独树、古庄店、小史店、二郎庙、杨集、广阳、柳河、袁店、杨楼等10个乡镇的肥沃平坦土地区域。四里店、拐河2个山区乡和杨集乡北部以种植花生、油菜、红薯、林果和中药材为主。凤瑞、释之2个街道办事处位于县城,以种植蔬菜、花卉苗木为主。根据以上规划,领导小组多次召开水利、国土、林业、农业等方面专家和各乡镇负责同志会议,并深入乡镇进行实地调研,调查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多方面征求意见,对规划进行反复研究,最后定稿。全县共规划万亩示范方40个,千亩方34个,百亩方5个,总面积为4.83万hm2,涉及全县13个乡镇,322个行政村。

三 、整合项目资金,推进工程建设

按照“渠道不乱、性质不变、统筹安排、集中使用、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方城县印发了《方城县高标准粮田建设实施意见》和《关于整合项目资金建设高标准粮田的实施意见》,有效整合涉农项目资金,集中投入高标准粮田建设。几年来,整合农综开发、小农水重点县建设、新增千亿斤粮食、土地整治、现代农业等涉农项目资金5.55亿元,县财政投资1 270万元,确保了高标准粮田建设顺利推进。几年来,在高标准粮田建成区域内,新建拦河坝15座,新打机电井3 615眼,恢复配套旧井246眼,架埋设高低压输变电线路829 km,开挖疏浚排水沟1 053 km,衬砌渠道196 km,埋设地埋管道545 km,修建各类建筑6 628座。扩建加固蓄水塘24座,修建机耕路456 km,其中,水泥路83 km,植树78万株。已建成的高标准粮田均达到了“田成方、林成网、渠(沟)相连、路相通、旱能浇、涝能排”的标准。

四、完善管护机制,巩固建设成果

为了加强方城县高标准粮田基础设施管护,形成长效管理机制,方城县人民政府出台了《方城县高标准粮田设施管护办法》,明确了管护对象、管护时间、产权归属、责任划分、保障措施和奖罚措施,并对管护人员提出了具体要求。各乡镇结合实际情况分别制定了不同的管护措施。券桥、赵河等乡镇成立了专职管护队,截至目前,全县共成立了8个管护队,管护人员120名。小史店、清河等乡镇根据建筑物所处位置,就近确定产权归属,和农户签订管护合同,明确管护责任,确保田间工程持续、长久发挥效益。

五、加大科技长入,提升建设水平

在推进田、渠、路、林、电等硬件建设的同时,方城县不断加大科技长入农业的工作力度,力争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同步进行。一是建立了乡镇农技推广区域站。截至目前,高标准粮田区域内的9个农技推广区域站已全部建成,112名技术人员配备到位并开展工作,形成了“专家组+试验示范基地+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农技推广模式,科技入户率90%以上。二是提高了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水平。在规划区内建土壤墒情监测点5处,建设农业气象信息服务站8个, 病虫情报系统调查点2个。赵河镇农业气象综合信息服务站,拥有气象观测、电子显示大屏、预警大喇叭、办公网络等设备,有关部门专家通过网络随时了解田间农作物长势及病虫害发生情况,并制订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及时帮助农户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三是普及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方城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已实现全覆盖,近几年来共采集10 000个土壤样品,采集土壤数据100 000个,建立了小麦、玉米、花生三大作物的养分丰缺指标,根据多年大量试验和化验结果制定出了不同地力等级田块的合理配方,并和江苏扬州土肥站共同研发了一套触摸屏专家施肥系统,农民只要在触摸屏上直接点击乡镇、村,找到自家田块的地理位置,然后运用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查询功能,就能很方便地查出该地块的土壤类型及土壤各元素养分含量,并能查出适合该地块的配方施肥方案,同时可将施肥推荐卡直接打印出来,按卡购肥。四是普及了农业实用技术。在高标准粮田区域内,制定了具有先进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无公害小麦、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实现了良种与良法相配套,农机与农艺相结合,良种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秸秆还田、深耕深松、全程机械化作业率均达到100%。

六、培育新型主体,创新经营机制

方城县出台了《关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的意见》,全县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2 085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2家,省级示范社4家,市级示范社19家。家庭农场310个,种粮大户658户,涉农企业128家。经常组织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参加省、市、县三级业务培训。同时,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农村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在已建成的高标准粮田区域内流转土地1.73万hm2,土地规模化经营面积达到46.2%。

2016年,在高标准粮田建成区域内,夏粮单产平均达到576.3 kg,与全县平均水平相比每667 m2增产123.4 kg,增幅为27.2%;秋粮单产平均达到510 kg,与全县平均水平相比每667 m2增产91 kg,增幅为21.7%。全年粮食每667 m2产量1 086.3 kg。通过高标准粮田建设,方城粮食生产实现了基础设施、技术集成、综合生产能力、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五个提升”,高标准粮田区已成为方城县粮食高产示范区。

猜你喜欢
粮田方城县高标准
方城县『多测合一』改革获点赞
山西省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6.89万公顷(253.34万亩)
绝 地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确保按时保质完工
方城县
农田“高标准”带来农业高效益
方城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调查
“两委”换届发动攻坚——确保啃掉“硬骨头”、实现“高标准”
方城县人民医院健康扶贫工作有成效
高标准粮田“高”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