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与境

2017-02-04 19:39阮波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空间营造城市雕塑互动

摘 要:活跃于英国的最具代表性的当代艺术家之一安尼施·卡普尔(Anish Kapoor),出生于印度,在他的作品中,大量采用了仿镜面材质,通过极简的艺术形式,突破了传统城市雕塑中对于形体和主题的束缚。在当代雕塑的环境下,卡普尔艺术突出的特点就是他的作品能够与周围的人和环境产生互动关系,空间精神是他的主要思想,同时作品中也流露出传统印度传统文化的印痕。通过研究,卡普尔艺术创作的简洁而富于内涵的雕塑形态,镜面材料的应用在其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安尼施·卡普尔;城市雕塑;材料;空间营造;互动

当代雕塑作品中,材料的使用呈多样化发展,无论是较为传统的平面艺术作品,还是三维的雕塑作品,材料本身都被看作是作品的基本元素,通过不同的手法和形式来表达创作者对艺术的理解和观念。雕塑作品的材料也不再只有传统的玻璃钢、铜塑等,艺术家则更多地考虑材料本身的特性和内涵。利用材料的某一特征赋予作品新的形式和内容,从而产生视觉上的全新的体验,衍生美感,进而引起人们深刻的思考及互动。

英国雕塑家安尼施·卡普尔的作品将材料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发挥到了极致。他将日常中常见的工业材料——不锈钢,进行高度抛光处理,形成类似镜面的艺术效果,这种材质不仅防湿防腐,易于保存,还有反射环境,将环境融入到作品的作用。镜面不锈钢的应用使他的作品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并能与周围环境、人、建筑、现场光源等产生紧密的联系。

1954年出生在印度孟买的安尼施·卡普尔于上世纪70年代移居伦敦,开始学习艺术,并且接受与之前截然不同的西方艺术理念,成为当代艺术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他的城市雕塑作品以形体之大而闻名,巨大的尺寸在视觉上形成强大的冲击力;作品形态上,则采用了极简的造型,简单曲线的应用使作品能最大限度地将周围的人与环境融入到作品之中,能更为直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卡普尔的创作灵感来自于液态的水银,不断变化的环境本身通过作品不锈钢表面进行镜面反射,镜面本身成为了作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时每刻,每个角度所呈现出来的作品图像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反射性的表面会营造出一种让人凝神的氛围,多以简单、圆润的形态出现,作品的凸面反射出整个大环境,并以一定的形式进行扭曲,而凹面则形成一个黑洞,在视觉上产生一种神秘感。

其闻名于世的城市公共空间雕塑作品——《云门》,被置放于美国芝加哥千禧公园的中心,整个作品高10米,长22米,宽6米,重达110吨。这个作品的造型简约,线条流畅,整体外形与豌豆相似,所以人们亲切地将这件作品称之为“豆子”(The Bean)。它由高度抛光的不锈钢材质制成,具有很高的反射性,加之作品表面凹凸的变化会对周围反射的环境进行一定的扭曲。在这个作品中,环境本身成为了作品的主体,而这个镜面材质的雕塑作品则可以看作是环境的承载物,作品与环境通过反射进行直接的互动。它随着周围人和环境,甚至是光线、角度、气候的变化,几乎每时每刻都在相应地发生变化,也正是因为如此,作品常被描述为“脱离实体的发光物形”,让观赏者不自觉地对作品产生了一种神秘感。同时,也由此形成了一种物质向非物质的蜕变。

当观赏者走到作品中,就会出现一个空间的变形层,在这一层面中,实物由于空间的变形与反射失去真实的方向,变得更加虚无,营造出一个全新的、虚无的空间。此时,卡普尔也含蓄地表达了另一个主题,将观赏者放置于作品之中,却又使他们迷失方向,与观赏者进行直接的交流,引发人们对于这件作品的不断解读。简单来说,《云门》这件作品使人们进入了一个由于镜面扭曲而形成的、拥有多种可能性的虚无空间,镜面的应用和环境的扭曲丰富了作品的层次感,同时,也引发了观赏者的探索欲望。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被卡普尔称之为“通往芝加哥的大门,映射出一个诗意的城市”(《安尼诗卡普尔:感觉先于认识》艾德.莱因哈特(1946)) 的巨大的作品竟然找不到一丝接缝,168块不锈钢经过高度打磨,看起来天衣无缝,好像是从千禧公园中心的土地中自然生长出来的一样,这也正好符合了他一直所坚持的另一个理念——手的痕迹,即消除作品中任何人为痕迹,让作品看起来是浑然天成的存在,而非经由人类的双手创造而成。

从作品的内涵上说,云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通往云端的入口,而是用材料构建了一个颠覆传统的全新视野,用镜面材料将周围的人与环境相互融合、相互沟通,同时也营造了一个可以引发交流的公共空间。由于作品的大部分表面用来反射天空,所以名字的含义也是指天空和观赏者之间的一个联系体、一个门户。同时,他通过镜面材料对周围建筑和人群的扭曲,挑战人们正常的视觉感受,时刻变化的周围环境也使作品看起来更加丰富,而这一切的非传统方式则引领人们走向他所坚持的精神境界。这个作品的创作源自于他对非物质性和精神性的一贯重视,也可以说云门是一个融合了西方创作理念和东方虚幻宇宙空间理念的作品。有媒体评论说:“《云门》可以容纳实在的虚无和现实的反射。又涉及诸如此类放入对立统一,物质-精神、此处-彼此、西方-东方、天空-地球、男性-女性,等等,制造内在和外在、物质与非物质的冲突,也模糊了有限与无限之间的界限。”

《天空镜》同样是卡普尔镜面材质的作品,从构思到最终的完成花了6年时间,于2001年面世。《天空镜》是一个直径为6米、斜向天空的不锈钢凹面的盘状作品,设置在诺丁汉市惠灵顿马戏团的剧场户外,它反射不断变换的环境,四季、日夜,以及穿梭的人群,成为诺丁汉人最喜爱的地标之一。

2006年,《天空镜》由纽约“公共艺术基金”组建了更大的版本——直径10.6米,重约2.3吨的城市雕塑作品,放置于洛克菲勒广场,从作品中可以映射出纽约倒置的摩天大楼和不断变换的天空。作品的凸起面朝向第五大道,将平日里川流不息的街道和来往人群映射到作品当中,随着天气的变化和日夜的轮换展示不同的色调,有时候它是蓝色的,有时候间或有云在天空中穿行而过,有时候像18世纪的浪漫风景画一样,下着绵绵细雨。《天空镜》犹如一扇窗,或是一种虚无,利用反射环境的镜面特质隐藏在这个繁华的广场之中。

纽约凡艾伦协会前执行理事艾迪·沙米称:《天空镜》为一种强有力的“城市干预”因为它为路人提供了机会,去发现和看到自己在一个难以琢磨的公共空间里忙碌的身影。与其说它是城市地标性雕塑,不如说它为来往的人群敞开了一扇心灵的窗户或者一种精神的视野。

卡普尔的另一著名作品《C弧线》被放置在山顶一个特别制造的混凝土基座上,作品的设计初衷是为了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印度士兵,但整个作品中没有一个文字,而是让作品利用镜面高反射的特性展示作品自我言说的能力来表达作品内涵。

观赏者在作品凸面的镜面前进行观赏时,视像呈现是正常的,但若在作品凹面进行观赏,视像呈现则是倒置的,由于这是一面巨大的凹透镜,将周围的景象都翻转了过来。作品本身是一个极为简单的艺术形态,但让人着迷的是作品对于周围不断变换的环境、光线以及人物的捕捉,不仅给人带来变化莫测的视觉冲击;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世界以及自我的再认识,从而可以引申到生命以及无限等艺术层面。

镜面材质的优势在于可以根据作者和作品的需求,反射甚至扭曲周围的环境,并且可以结合灯光或是其他物质产生更为丰富的视觉空间。作品立足于真实的空间,并带来了很多多样性的虚拟空间,给我们更多、更好的选择机会。由于镜面材料的特殊呈现效果,要求艺术家从最初的构思到最后的作品安置,必须始终将行人和周围的环境作为作品的表达形式考虑其中,更多地考虑真实空间拓展的可能性和多样性,虚拟空间该如何适当地与真实空间相融合,观赏者如何更大程度上地享受作品带来的视觉冲击;对于作品外形而言,镜面的造型则不仅决定了作品外在形态,还决定了镜面对于环境扭曲变化的程度。镜面材料的应用虽然还不是那么广泛,但其互动性强,多重空间营造的特性吸引了不少艺术家们的关注,在他们的探索、尝试下,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能会见到更多形式、形态的镜面材料,带给我们更为丰富的视觉呈现以及情感表达。

参考文献:

[1]艾德.莱因哈特.安尼诗卡普尔:感觉先于认识.1946

[2]Anish Kapoor.Unconformity and Entropy.Turner Ediciones,1988.

[3]MichaelBracewel《Anish Kapoor: Flashback》 Hayward GalleryPublishing 1988

[4]张苏卉.游走于物质和精神空间的边缘——公共艺术家阿尼什·卡普尔的作品[J].世界美术,2009,(04).

作者简介:

阮波,毕业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美术学硕士,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空间营造城市雕塑互动
人文主义影响下的丢勒
杨德昌电影视听语言的空间营造
关于现代绿色办公——空间营造与环境优化的研究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奥巴马与劳尔本周“互动”
挪威城市雕塑
公共环境与城市雕塑
城市雕塑之几项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