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对“95后”高职生择业观的影响

2017-02-04 01:31欧阳萍
福建茶叶 2017年12期
关键词:高职生茶文化职业

欧阳萍,吴 田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佛山 528137)

茶文化对“95后”高职生择业观的影响

欧阳萍,吴 田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佛山 528137)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文化冲突民越来越明显。不同国家的传统文化,对于其国家社会、人们行为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我国传统茶文化对于高职生择业观的影响非常重要,其影响可以渗透到“95后”高职生的思维、行为、价值观念等多个层面。因此,在开展高职生择业观引导时,应该将我国传统茶文化融入到学校教育中,让其具备应对文化冲突的理念和能力,树立起正确的择业观。

茶文化;95后高职生;择业观

当前社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对于高职生的就业、择业问题成为了社会讨论的焦点话题。在开展相关话题讨论时,主要是从高职生的专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等方向进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高职思维意识的优化。因此,将我国传统茶文化融入到高职生择业思维中,可以更好地在工具理性驱使下协助其树立起正确的职业能力及择业观念。如果高职生无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则会导致其在进入社会后无法以淡定从容的态度开展工作,更无法将其专业技能以及个人能力发挥出来。

1 “95后”高职生择业观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择业思维呈现出“眼高手低”的现象

当前大部分高职生都以“95”后为主,其在进行择业时都存在有眼高手低的现象。通过对其层次学生的择业观进行分析后发现,其年龄段的学生都表现出了渴望成功的心理特征。有的学生在一定范围内,接触到了成功学,也通过网络或者其他途径看到了一些成功人士所发表的经验。久而久之,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中,对其择为观产生了不正常的影响。导致“95后”高职生没有对职业发展规律有一个全面了解。此外,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些西方不良思潮也随着进入到了我国。这些不良思潮对于“95后”人群形成了一定的影响,表现出了追求安逸的现象。许多“95后”高职生在进行择业时,一味的追求高收入的职业。如果再任由“95后”高职生的择业观如此发展,对于其年龄段学生的就业前景有百害而无一利,甚至会让其处于一种短期或长期处于失业状态。

1.2 “95后”高职生择业过程中表现出了不自信的心理特征

对于不自信主要从两个方面来体现。(1)自认为高职生,在社会中并没有过很高的地位。与一些重点高校对比,其就业环境相对较差。而且当前部分企业在进行招聘时,通常都会设立毕业院校要求。所以,让高职院校学生从内心中产生了一定的自卑感。(2)性别不自信。所谓的性别不自信,主要是以女生为主。部分企业在同等条件下会在一定程度上偏向于选择男性学生。这给一些女高职学生的择业观造成了影响。因此,这两种不自信所表现出的非智力因素对于“95后”高职生的择业观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2 茶文化与大学生择业观的切入点分析

2.1 从其内心杂念来进行切入

中国传统茶文化中蕴藏着较深的理性与感知,这些特征都可以加以利用,让其成为优化“95后”高职学生择业观的元素。简单而言,茶文化所遵循是一种严格的程度,尤其是茶文化中的茶道艺术更为明显。可以将茶道严格的流程向其年龄段学生进行展示,让其在一种严谨的氛围中不自觉地接受到择业思维的优化。因此,想要优化“95后”高职学生的择业思维,应该从其自身职业发展规律开始。让其能够了解当前职业发展的规律,在内心中形成一种严谨的择业态度。在内心中形成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实现成功。在这样的一种心态下,才能够树立起正确的择业意识,有效解决在择业思维中所出现的“眼高手低”的问题。中国传统茶文化讲究的是一种宁静的意境,这与禅学有一定的关联性。两者所强调的是心无杂念。通过茶文化的影响,可以让“95后”高职生的思维得到净化,让其在内心中形成一种淡定处世的态度。通过茶文化的影响,有利于消除其内心杂念,并认真思考自身的择业观,了解自身的需求以及当前自身能力所能达到的目标,要让其了解到可以得到的远比想要得到更加具有价值。

2.2 从提高自我思维来进行拓展

茶文化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元素非常丰富,但要让“95后”高职生对其有所了解,则需要通过体验来进行感知。以最为简单的沏茶为例,整个沏茶的过程是为了能够品到一味好茶,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铺垫。在品茶时,除了是对茶的一种味觉体验之外,更多是对自身思维的一种思考。就当前“95后”高职生而言,部分学生都存在有“自我思维”的问题,而且这种思维意识会对其择业观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但这种“自我思维”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思维环境中进行,其心理依赖性非常大,从而让其择业观形成一定的偏差。所以,将茶文化中的品茶与分享理念融入到“95后”高职生择业观教育中,可以让其形成一种交流意识,对其择业思维有着巨大的帮助。此外,品茶的过程也是一个静思的过程,在一个非常安静的氛围中,可以让品茶者安静地思维,最终可以实现对其内心思维以及心绪的调整。让学生的自我思维向着一个合理的方向发展,并能够想清楚择业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的根源,针对这些根源进行分析最终解决问题,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3 茶文化在“95后”高职生的择业观的教育中的应用

3.1 合理设置茶文化选修课程

茶文化无素的融入,可以通过茶文化选修课程来开展。让“95后”高职生能够接触传统文化的熏陶,将将其文化元素用于净化思维,释放压力。所以必须要在茶文化选修课程的设置上制定合理化方案。比如:在开展择业观教育时,可以将茶文化实训课程同步进行。让其能够从思维意识上得到启发。同时,有条件的高职学校可以专门开设中国传统文化选修课,将茶文化作为一项基础学习项目来设置。并与学校社团形成联系,让茶文化真正成为助推“95后”高职生择业观的重要手段。

3.2 构建验式教学模式

茶文化与高职生择业思维之存在着一定的契合点。两者都可以对高职生择业观进行正确引导,让其在树立择业观时能够形成“知行统一”的心态。因此,将茶文化融入到择业观教育中,可以对其学生的“行”进行强化。将参加到择业观教育的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让每一名小组成员对茶文化进行不断地了解与操练,并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分享,将自身的体验分享给每一个小组成员。在茶文化教师的引导下,让其文化能够对高职学生的思维进行感化。并在不断地交流中,将自身对茶文化的个体体验转变成为对自身择业观的反思。再将所产生的反思与同组成员一起进行交流,让其小组成员之间的反思进行碰撞,并从中得到启发。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将茶文化融入到高职生择业观教育时,并不能以传统的说教形式来开展。而是需要通过问题导向的方式,让高职生以自我探究的形式来发现自身所存在的不足,并在其他小组成员的共同启发下,不断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老师可以收集一些与择业观相关的问题,并将其安排给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利用从茶文化中所感情的道理来进行解答。通过这校门不断的练习,“95后”高职生择业观无法得到不断的领悟,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个体的强化,最终实现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让其能够在茶文化以及小组成员相互启发过程中,慢慢放弃自身偏执的择业思维,促进后续的发展。

4 结语

总而言之,“95后”高职生择业观在一定程度上会有所偏差,针对这种问题可以利用我国传统茶文化中的中庸思想来对其进行影响,并通过不断地引导与实践体验,在其内心中树立起正确的择业观。

[1]朱海燕,萧力争,刘仲华,徐仲溪.高校茶文化教学现状及茶文化素质教育模式探研[J].教育教学论坛,2012,(23).

[2]黄晓琴,张丽霞,向勤锃.试论《茶文化学》课程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茶叶加工,2010,(01).

本文系2017年广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攀登计划专项资金)“中国梦视域下“95后”高职生择业观调查研究——以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编号:Pdjh2017b0764)

欧阳萍(1985-),女,江西永新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

吴 田(1997-),女,广东湛江人,佛山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管理系2015级学生。

猜你喜欢
高职生茶文化职业
高职生生涯适应力与求职主动性关系实证研究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如何引导高职生理解《三国演义》中的英雄情怀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