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学习需求的高职茶艺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17-02-04 21:38魏秀娟成新霞
福建茶叶 2017年4期
关键词:茶艺英语课程院校

魏秀娟,成新霞

(1.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北京102618;2.石家庄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35)

基于学生学习需求的高职茶艺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魏秀娟1,成新霞2

(1.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北京102618;2.石家庄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35)

高职茶艺英语课程的开设,对于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茶艺文化素养、满足我国茶艺对外交流与传播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在茶艺英语课程发展中,确保茶艺英语课程教学与学生需求实现良好对接,是提升茶艺英语课程教学水平的重要前提。因此,本文在对高职茶艺英语课程中学生的学习需求做出论述的基础上,对高职茶艺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高职院校;茶艺英语;学习需求;教学改革

在高职茶艺英语课程教学中,实现教学与学生学习需求的对接,是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茶艺英语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高职院校应当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做出调研,从而为高职茶艺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依据,并为茶艺英语课程教学针对性的体现、有效性的提升奠定重要的基础。

1 高职茶艺英语课程中学生的学习需求

高职茶艺英语课程教学中学生的学习需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高职茶艺英语课程教学是否能够提升自身的茶艺英语水平、以及高职茶艺英语课程教学是否能够实现与自身未来工作岗位需求的对接。高职茶艺英语课程教学是否具有趣味性、吸引力等也是学生学习需求中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这些需求都是为提升高职茶艺英语课程教学有效性服务的,因此这些需求属于学生提升自身茶艺英语水平需求的范畴。学生的学习需求可以细分为以下几点内容:即教学内容需求、教师团队需求、教学资源需求以及评价体系需求。

首先,从学生对高职茶艺英语课程教学内容的需求来看,通过茶艺英语课程,学生有掌握英语知识的需求,也有掌握英语茶艺文化的需求,并且,这种需求也在逐步提升。事实上,茶艺英语课程本身肩负着推动茶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职责,只有学生掌握丰富的茶艺文化内容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英语知识,才能具备传播中国茶艺文化的能力,在这样的要求下,如果茶艺英语课程教学偏重与语言教育而忽略文化教育,则也会导致课程失去本身的意义。因此,高职茶艺英语教学应当重视茶艺文化教育的开展,从而为提升学生的茶艺英语水平以及学生在参加工作之后的职位胜任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次,从学生对高职茶艺英语课程教师团队的需求来看,由于茶艺英语课程属于交叉学科,而为了确保茶艺英语课程教学成效,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和教学能力,而且需要对茶艺文化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这是教师在茶艺英语教学过程中让英语教育与茶艺教育实现良好结合、推动茶艺英语人才培养与市场人才需求实现良好对接的重要前提。为此,高职茶艺英语课程教师团队,需要实现自身英语水平与茶艺文化水平的协同提升,并重视开展市场调研工作与实践工作,以便在了解真实的社会岗位能力需求的基础上,确保茶艺英语课程教学体现出针对性。

再次,从学生对高职茶艺英语课程教学资源和评价体系的需求来看,学生在走出校园之后需要参加工作实践,这不仅对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且也对高职院校单一的能力评价体系带来了挑战。在教学资源方面,高职院校有必要为学生创造更多丰富自身理论知识、提升自身专业实践能力的环境和条件,同时也应当为学生提供开展自主学习和自主提升的场所与机会;在评价体系方面,高职院校有必要寻求与社会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为学生茶艺英语能力构建起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和评价指标,来确保学生茶艺英语专业能力评价的全面性与科学性。

2 高职茶艺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2.1 明确茶艺英语课程教学内容

茶艺英语课程内容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的部分,即茶艺工作中所涉及到的专业词汇、茶叶介绍中涉及到的常用短语、与茶叶趣闻相关的英语表述。从茶艺工作中所涉及到的专业词汇来看,这一内容是提升学生茶艺英语水平能力的基础内容。在这一内容的选择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将实际工作作为依据。同时,教师不仅需要重视针对教材开展教学活动,而且有必要对茶艺知识做出深入的了解,从而进一步拓展这类教学内容,以便夯实学生的茶艺英语基础;从茶叶介绍中涉及到的常用短语来看,这一内容不仅包括茶叶介绍中涉及到的专业术语,而且还包括茶叶介绍中涉及到的服务用语与礼貌用语。在这类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体现出教学内容选择与教学过程的实用性,以便为学生之后参加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从与茶叶趣闻相关的英语表述来看,由于茶叶趣闻是茶艺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所以这类内容也是茶艺英语课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师需要重视教学方法的优选,从而充分发挥出茶叶趣闻本身所具有的趣味性优势,并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明确这些重点的教学内容基础上,教师有必要对教学情景做出合理的设计,让学生将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并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的掌握。与此同时,教师也需要重视教学内容的拓展,重视实现课外教学内容与教材内容的结合,以便进一步推动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的对接以及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与吸引力。

2.2 重视茶艺英语课程教学团队建设

在高职院校茶艺英语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中存在三方面的问题:茶艺英语课程教师普遍欠缺实践工作经验、茶艺英语教师普遍欠缺“双师”素养、高职院校欠缺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兼职教师。显然,茶艺英语课程具有着学科交叉的特征,而作为茶艺英语课程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英语专业能力,而且需要对茶艺文化做出深入的了解。为此,高职院校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茶艺英语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工作作出优化:首先,高职院校有必要组织教师参加工作实践,通过一线工作、岗位培训、走访调研等多元化的手法来了解茶艺艺术的发展以及茶艺表演等工作所需要具备的英语能力,从而确保在茶艺英语课程教学中体现出针对性;其次,高职院校有必要构建起教学研一体化平台,通过为教师提供良好的自我提升条件,推动教师理论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共同提升,从而为双师型队伍的打造提供保障;其次,高职院校有必要对茶艺英语课程教学团队结构进行重塑。茶艺英语课程教学团队可以有三类教师共同组成,即高职院校中既有的英语教师队伍、既有的茶艺教师队伍以及外聘兼职茶艺英语教师队伍,这三类教师可以共同参与到茶艺英语教学课程目标、规划的制定以及教学活动的开展当中,从而推动茶艺英语课程教学专业化的发展;最后,高职院校有必要做好茶艺英语课程教师培训工作。学生的学习需求会产生变化,同时茶艺英语学科也会不断发展,因此,高职院校有必要做好茶艺英语课程教师培训工作,确保教师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符合教学要求。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可以使用科研进修、学术讲座等方式为教师提供更多实现自我提升的机会,从而推动教师丰富自身知识储备、实现自身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的提升,以便为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提升茶艺英语课程教学质量构建保障。

2.3 优化茶艺英语课程教学资源

在高职茶艺英语课程教学中,优秀且丰富的教学资源是提升学生茶艺英语水平的重要保障,因此,高职院校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基础上,也需要重视各类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影像资料的完善,从而让学生在了解更多的茶艺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与之相对应的茶艺英语能力。为此,高职院校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茶艺英语课程教学做出改革:首先,为学生创造真实化的语言环境。在此方面,高职院校不仅需要针对茶艺英语课程教学需求对多媒体教学设备、语音室教学设备进行完善,而且有必要对模拟真实的工作情景,从而促进学生差异英语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在模拟教学的开展中,茶艺英语课程教学团队需要调查社会岗位对学生茶艺英语能力的需求,并在遵循实用性、系统性以及职业性原则的基础上,构建起模块化的教学项目,逐步实现学生茶艺英语能力与社会岗位需求的对接;其次,有必要构建起多媒体自主学习中心,让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结合起来。在此过程中,多媒体自主学习中心能够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并能够成为差异英语课堂的延续与补充。在多媒体自主学习中心的构建中,高职院校可以向学生展示中外茶文化相关的内容以及与之相关的英语知识,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并在感受茶艺文化魅力的基础上具备更多接触茶艺英语内容的机会。

2.4 构建多元化的茶艺英语课程评价机制

学生茶艺英语水平最终需要有用人单位和社会来进行检验,因此,高职院校针对学生茶艺英语学习成效所开展的考核虽然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却应当避免单纯依赖于高职院校考核体系。在高职茶艺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中,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主要体现在考核内容的多元化与考核主体的多元化两个方面。从茶艺英语课程考核内容的多元化来看,有必要实现职业能力评价与知识体系评价的结合。在此方面,评价过程需要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同时需要实现书面考试与实践能力测验的组合。茶艺英语课程教学目标主要是提升学生在茶艺文化介绍、茶艺表演等场合中的英语运用能力,这种能力既有交叉性也具有专业性,而根据真实的社会岗位需求,茶艺英语课程评价不仅需要重视书面语言能力的评价,也应当重视口语能力与听力能力的评价。另外,在评价过程中,评价主体也需要重视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的结合,如茶艺英语课程考核活动可以将学生的实验报告、调查报告、茶艺英语读书报告以及茶艺英语论文等当做评价中的加分项,并与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共同构成学生的最终成绩,从而体现出评价过程所具有的弹性;从茶艺英语课程考核主体的多元化来看,有必要构建起高职院校、企业以及茶艺行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评价的评价模式。在此方面,高职院校需要构建起在校学习与实训学习结合的教学模式,即学生在入校两年内参加校内学习,在最后一年参加校内外实训。校内学习过程中的评价以高职院校为主,而校内外实训的评价则需要以社会企业为主。在校外实训的开展中,高职院校与社会企业之间有必要构建起良好的沟通机制,通过调查问卷以及回访等多样化的方式,确保学生表现能够全面地得以反馈,从而对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做出客观的评价。

3 结语

在高职茶艺英语教学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茶艺英语水平与自身的实践工作能力是学生最为主要的学习需求,在这些需求的基础上,又衍生出了学生对茶艺英语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团队、教学资源以及评价体系的需求。而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茶艺英语课程教学水平,高职院校有必要明确茶艺英语课程教学内容、重视茶艺英语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优化茶艺英语课程教学资源并构建起评价内容多元化与评价主体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从而实现高职茶艺英语课程教学与学生学习需求的良好对接。

[1]钟卫红,古能平.基于学生学习需求的高职茶艺英语课程教学改革[J].广西教育,2013(15):59-60+65.

[2]唐丹,谢水璎.基于学生学习需求分析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J].广西教育,2015(39):23-24.

[3]孙博.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茶艺英语教学研究[J].福建茶叶,2016(6):272-273.

[4]蔡基刚.再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通用英语和学术英语[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4):83-93.

魏秀娟(1981-),女,山东临沂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汽车商务英语。成新霞(1983-),女,河北邢台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高等教育、商务英语。

猜你喜欢
茶艺英语课程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茶艺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针对岗位需求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声乐作品在茶艺表演中的艺术价值探讨
当前茶艺表演主题创作及审美生成机制
中国国际茶业及茶艺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