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

2017-02-04 21:38李易安
福建茶叶 2017年4期
关键词:青年教师茶文化内涵

李易安

(沈阳药科大学社科与文体学院,辽宁沈阳110016)

茶文化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

李易安

(沈阳药科大学社科与文体学院,辽宁沈阳110016)

建立在学生认知空白之处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才是可取的。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可知,在比较视角下对茶文化的引入较为合适,因为学生较少关注英语国家的茶文化信息,毕竟这种具有深刻人文内涵的文化元素,并不具有太强的娱乐性。那么在比较视角下来完成茶文化的引入,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则可以围绕着:开展前置性调研工作、比较视角下文化构建、突出学生的文化修养、多途径践行知行合一等四个方面来展开。

茶文化;大学英语文化;比较视角;教学

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构成了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部分,其不仅在于拓展学生的国别文化视野,也有助于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但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许多教师习惯于将经典文化作为教学内容,这就使得在课堂中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那么何谓“经典文化”呢。在本文中主要指向,具有共识性的国别文化内涵,如英国人见面喜欢聊天气、美国人在穿着上追求体闲随意等。尽管这些都可以作为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内容,但在“互联网+”时代下学生早在网络中获得了这些信息。因此,建立在学生认知空白之处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才是可取的。从笔者与学生的交流中可知,在比较视角下对茶文化的引入较为合适,因为学生较少关注英语国家的茶文化信息,毕竟这种具有深刻人文内涵的文化元素,并不具有太强的娱乐性。为此,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1 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困境分析

从本校的教学实践出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困境:

1.1 英语文化选题范围狭窄

本文这里所探讨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是以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为对象的。这就意味着,英语文化教学的目的在于拓展学生的视野,以及培育课堂教学氛围。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为了降低学生在认知上的难度,而在英语文化内容的选择范围上较为狭窄;同时,因学生的学习状态使然,也促使教师在备课中缺少挖掘、重组英语文化信息的意愿。这样一来,就难免使大学英语文化教学陷入到一种尴尬的境地,及其好似“鸡肋”并未与学生之间形成共鸣。

1.2 英语文化信息内涵不够

大学英语文化教学需要突出不同国别社会文化环境的内涵元素,这也是提升大学英语教学品质的重要举措。但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那样,许多同行以耳熟能详的英语文化信息作为教学对象,其既不具有新鲜感、也不具有对英美国家社会人文环境的深刻反映,所以就无法达到英语文化教学的最终目的。根据笔者与同行的交流中感知到,英语文化信息的多样性制约了教师对文化内涵的挖掘,而且受到教师自身知识储备的限制,在教学中也难以深化英语文化信息的内涵。

1.3 英语文化教学形式随意

对于教学形式表现的随意而言,主要反映在教师在教学中并未严格设置时间节点来进行英语文化教学,而往往是在对阅读材料的翻译和讲解中进行现场发挥。这样一来,实则就与上文所提到的两个困境相照应了。可见,受到教学形式随意性的影响,不少同行并不重视英语文化教学的实施,再者大学英语教学所存留的应试色彩,也直接制约了教师在英语文化教学中的材料挖掘意愿。

2 茶文化视角下的破解思路

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在茶文化比较视角下来完成英语文化教学讨论。之所以将茶文化建立在比较视角下,归因于只有通过建立中国茶文化与英美茶文化之间的比较,才能启动学生现有对茶文化的认知经验,也才能在比较中因感受到英美茶文化的新奇性而产生兴趣。具体而言,以下从三个方面提出破解思路:

2.1 选题范围方面

在比较视角下来进行茶文化教学,其选题范围便自然聚焦在了茶文化范畴之中。茶文化可以根据可视性而被区分为: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这两大板块。而且在每个板块之中又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因此,这就从客观上破解了原有选题范围狭窄的困境。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茶文化比较中应突出挖掘显性文化元素,进而在可识别的基础上来增强学生的兴趣。

2.2 文化内涵方面

前面已经指出,提升英语文化教学的文化内涵,将有助于增进大学英语教学的品质。那么在比较视角下来考察茶文化,其可以由显性文化元素逐步过渡到隐性文化元素之中。而且,在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上,通过教师通过解构中国茶文化与英国茶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快餐文化角度来解析美国茶文化的形成特征,这些都将在产生浓厚趣味性的同时,增强学生对我国茶文化的认知水平和热爱。

2.3 教学形式方面

教学形式方面主要从科学设置英语文化教学时间维度为主线,从突破教学形式上的随意性出发,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教学时间来增强英语文化教学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对此,可以以专题为主要教学形式。另外,在知行合一原则下来进行茶文化比较视角下的教学,还可以增设实训环节。

3 教学实践中的难点问题解析

将以上破题思路应用于实践中,还需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的难点问题:3.1兴趣点的选择问题

上文只是从逻辑层面提到了比较视角下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兴趣点,但在实践中仍需要回答,兴趣点应该在什么地方呢。对此,需要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回答这一问题。那就是,当茶文化选择的内容已经超越了学生的认知水平,那么学生就无法借助已有的经验图谱来给予认识,从而就难以与他们形成共鸣,进而兴趣点也就不复存在。因此,在解决兴趣点的选择难题时,不能一味的从教师的认知习惯上入手,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

3.2 文化内涵职能问题

作为“职能”可以理解为,突出茶文化内涵所要达到了主要目的。在前面的论述中已经指出,可以通过突出内涵来提升大学英语教学品质。然而,教学品质提升所应带来怎样的红利呢。如,是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得到增强,还是丰富他们的文化修养呢。当然,我们更愿意看到后者。此时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他们文化修养的提升,又将发挥哪些积极影响呢。毫无疑问,这里就需要与职业素质培育相联系了。可见,突出文化内涵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视野和格局。

3.3 教学形式拓展问题

以专题的形式来作为茶文化教学,并在有条件的高校可以设置专门的实训环节。那么除此之外能否还有第三种选择呢。事实上,仅仅依靠以上两类教学形式难以向学生充分展现茶文化的内涵实质,而在知行合一原则下也需要加强实训教学力度。在校本要求下,则可以深度挖掘英语角或大学生社团在这里的功能。

4 对策

根据以上所述,对策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建:

4.1 开展前置性调研工作

考察大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是从他们的生理特征上来进行把握,而是从他们对茶文化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上来进行判断。这时就不能由教师进行主观性想象了,则需要开展前置性调研工作。这里的“前置性”是相对于教师备课而言的,且可以采取主题讨论和问卷调查来实施。根据笔者的实践可知,学生对于中国茶文化的了解和把握主要集中在饮茶环节。那么在比较视角下来进行英语文化教学,则可以围绕着国别之间饮茶文化的差异性来展开。

4.2 比较视角下文化构建

突出“比较视角”是本文的创新之处,那么这里的文化构建主要指向,围绕着的饮茶将中国、英国、美国的相关茶文化进行对比,并从中引申出深刻的社会人文元素。在教学中应以英美茶文化为主题,将中国茶文化作为参照材料来唤起学生的共鸣。具体而言,可以将英国人一天喝三道茶,以及每道茶的使用价值各异为主线进行阐发,进而反映出英国人生活方式的严谨。对于美国茶文化而言,则可以将美国人习惯喝冰红茶的现象进行传递,进而指出这与美国的快餐文化一脉相承。

4.3 突出学生的文化修养

在针对茶文化的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建立起清晰的价值取向,那就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为主线,并以开阔学生的国际文化视野为最终结果。这样一来,学生在与英美人士进行往来时,不仅有谈资,还能助力他们更好的与英美人士进行交往。将文化修养具体到职业素养上来,还需要在塑造学生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将中国茶文化中的处世哲学传递给学生:静、思、淡、雅。进而,便能帮助学生克服步入社会初期的浮躁和焦虑情绪。

4.4 多途径践行知行合一

从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实践出发,在知行合一中最难践行的便是“行”。为此,需要建立多途径的践行路径。具体而言,可以在实训环节专门设计出英国人饮茶的场景,使学生能初步感受到英国人的茶文化环境。另外,在学生社团中还可以举办与茶文化相关的主题活动,从中来帮助学生在课余时间内参与到对茶文化的体验中来。

5 展望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重视青年教师在这一方面的主体作用,利用青年教师接受新鲜事物的优势来推动英语教学设计质量的提升。

5.1 分析青年教师的教学现状

当前不少青年教师较为重视英语教学的应试需要,而未能关注“教学相长”的重要性。另外,由于英语教学难以在短时间内获知学生的学习情况,再者学生英语学习能力也逐渐定型,所有这些也弱化了青年教师不断挖掘自身教学潜质的意愿。从而,仍习惯于基于传统套路来展开大学英语教学。

5.2 增强青年教师的职业意识

在实施过程中应重视结从青年教师身边的案例入手,来告诉他们自觉提升专业能力的重要性。由于青年教师一般都具有研究生学历,因此可从今后的职称评定、学术水平提升等视角进行阐述。这这里需要注意,应抛弃传统的说教形式。

6 小结

笔者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可知,在比较视角下对茶文化的引入较为合适,因为学生较少关注英语国家的茶文化信息,毕竟这种具有深刻人文内涵的文化元素,并不具有太强的娱乐性。那么在比较视角下来完成茶文化的引入,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则可以围绕着:开展前置性调研工作、比较视角下文化构建、突出学生的文化修养、多途径践行知行合一等四个方面来展开。

[1]郭彦芳.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31):54-55.

[2]杨新莹.浅谈大学英语听力教师应具备的理论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3(9):12-13.

[3]徐静.大学英语教学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11):56-57.

[4]王晓妍.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4):32-33.

李易安(1983-),女,辽宁沈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翻译、英美文学。

猜你喜欢
青年教师茶文化内涵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活出精致内涵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挖掘习题的内涵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内涵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