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茶词语的现代化解读与分析

2017-02-04 00:36刘哲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91
福建茶叶 2017年2期
关键词:柴米油盐酱醋茶汉语言时期

刘哲(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91)

汉语言茶词语的现代化解读与分析

刘哲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91)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古人饮茶,最早可以追溯到神农时期,但简单的种茶和饮茶,并不能代表茶文化,茶文化的形成与中国的文人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唐代茶圣陆羽《茶经》第一次提出了茶道。在随后的历史中,茶与汉民族的生产生活联系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汉语言茶词语并对具体的社会文化生活进行描述。在新时期,全球化,不仅带来文化的多元化,还推动着多元化社会的形成,一些茶词语开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呈现出汉语言茶词语的现代化特征。

汉语言;茶词语;现代化;分析解读

中国的茶文化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饮茶在我国古代作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存在,中华的茶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源远流长,不仅包含着物质文化,同时也包含着深刻的对精神世界的认识,对我国的书法、诗歌、绘画、宗教等艺术形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描述“茶”的词语。语言反映社会,是社会活动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不仅反映人们的物质生活,也反映人们对世界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因此词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新时期,全球化、现代化不断深入,一个更加多元的社会,许多的茶词语开始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从而呈现出现代性。

1 “柴米油盐酱醋茶”

我们现在常说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出自宋代诗人吴自牧的《梦粱录·鲞铺》,在元代武汉臣的元曲《玉壶春》中也有具体的应用。在古代茶作为普通人家重要的日常生活必需品而存在,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位置。在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普通百姓为了生活而奔波,其目的就是为了这七件事。我们通过“柴米油盐酱醋茶”在诗词和元曲中的表现,可以看出当时古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到了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除夕口占》:“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岁暮清淡无一事,竹堂寺里看梅花。”表现了当时其生活和精神上的状态,表现了自身对生活状态的不满和精神上的苦闷。清朝陈锡路《黄奶余话》:“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七件都变更,柴米油盐酱醋茶。”表现了对昔日安逸生活的回味和向往,以及对现在困顿辛苦生活的不满。

到了现代,“柴米油盐酱醋茶”也被广泛地应用于文学作品中,周尔复反映建国初期上海的小说《上海的清晨》,表现了上海寻常人家为了生活而奔波的事情,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里,人们为寻常的生活必需品所累也就是必然的事情,“每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一点家底早已典尽当绝了……”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柴米油盐酱醋茶作为人们生活必需品日益得到满足,物质生活不断提高,更加追求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品质提高,现阶段“柴”已经被天然气、电力取代,“米”不仅有江南的优质大米还有东北的大米,甚至是越南的大米,都进入到人们的餐桌。“油盐酱醋”的相关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在饮茶上更加注重饮茶的质量,不仅关注茶对身体的必要性,也注重饮茶时的享受,更加注重“品茶”。柴米油盐酱醋茶现阶段在含义上不断地扩大,成为生活必需品的代名词。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柴米油盐酱醋茶,小小菜篮子……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在新时期,柴米油盐酱醋茶更是突破了生活必需品的含义,已经延伸为关系到人民切身利益的大大小小事。人们现在再说“柴米油盐酱醋茶”,已经不仅是为了填饱肚子,而是为了追求生活的质量。

2012年,中央电视台曾经做过一个民众调查——你幸福吗?,此项调查在网络上引起热议。调查发现新时期快节奏的生活下,人们的幸福感是存在缺失的,人们在追寻幸福时,有时候却让幸福从身边溜走,当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丰富之后,人们开始思考生活原本的意义,却陷入到迷茫、无序的状态,产生生存上的空虚。生活的快节奏,人们行色匆匆,对于亲情和友情缺少了更多的关注,追逐名利,钱越来越多但是感情却越来越冷漠,幸福被自己丢弃,却不知道何时能够想起,温情被争吵取代。歌手王力宏《柴米油盐酱醋茶》:“柴米油盐酱醋茶,一点一滴都是幸福在发芽……活得那么复杂。”在生活体验的基础上,柴米油盐酱醋茶已经突破了物质层面、提升到精神层面。电视剧《大生活》,讲述了人们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却在其中讲述了大生活的真谛,把具体的亲情化作米、爱情如柴、性情淡如茶,一个小人物在踏踏实实的生活中,感受着温暖和幸福。

现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一些人为了所谓的理想去奋斗,忽略了家的存在和意义,把家当作一个驿站,来去匆匆。家是爱的港湾,是一个人存在和奋斗的意义所在,我们开始奋斗时往往是为了家,却在奋斗的路上遗忘了最初的目的,家是人生的归宿,一个有“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家才是真正幸福的家。我们在追逐这幸福,其实幸福就在这平淡之中。在新时期,“柴米油盐酱醋茶”已经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意义。

2 “粗茶淡饭”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古人饮茶,最早可以追溯到神农时期,但简单的种茶和饮茶,并不能代表茶文化,茶文化的形成与中国的文人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唐代茶圣陆羽《茶经》第一次提出了茶道。茶与汉民族的生产生活联系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汉语言茶词语来对具体的社会文化生活进行描述。

粗茶淡饭其中“粗”和“细”是相对的,“中国的历史是一部战争史”,常年的战争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粗茶”就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选择,用柳叶、枣叶等树叶加工而成,在新疆地区,因为自然条件的原因,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茶树,人们选择野生植物充当茶叶进行饮用。在我国传统制茶区域的粗茶一般指的是采摘时间较晚,比较粗老的茶叶,与新茶相比,味道比较苦涩,口感上存在瑕疵。

范大成在《万州》中有“土茶甚苦,不简枝叶,杂茱萸煎之。”陆游在《浣花女》中也有“当户夜织声咿哑,地炉豆秸煎土茶”的句子。宋代是我国历史上茶文化相对成形的时期,很多的茶词语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不仅种茶比较多,在范围上相对较广,而且制茶工艺也比较精良。但是在我国古代,交通等基础设施,以及优质茶叶的产量相对较低,底层百姓很难饮用到优质的新茶,一般都是价格低廉的粗茶。

在饮食上,“淡”与“浓”是相对的,具体的表现为食物的味道不强烈,我们有一个词语叫做“淡而无味”就是形容这种感觉。在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油盐的缺少,食物的没有味道是常见的事情。清代小说《七侠五义》:“智爷他乃公子出身,如何吃过这样的粗粝淡饭……”;在元杂剧《苏子瞻风雪贬黄州》中:“……吃的是粗羹淡饭黄齑……”;宋代大文豪在被贬之后也有:“布衣蔬食”之言。表现人们的生活状态困苦不堪。邓友梅:“一连气的粗茶淡饭……”,欧阳山《苦斗》:“吃一碗粗茶淡饭”。

因为“粗茶”和“淡饭”两个词语都是对人们困顿生活的深刻表现,所以在汉语言词语上可以逐渐地贴合,并最终形成一个成语来表现人们的生活状态。《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粗茶淡饭”的解释是:简单的,不精的饮食。

另外,儒家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因此中国人十分重视礼节,不管是普通的饭菜还是精心准备的菜肴,我们都会谦虚一下,这是一种谦虚的说辞,明代小说《醒世恒言》之中“君子既在穷途,若不嫌粗茶淡饭……”中的饭菜就是精心准备的,但是主人还是会谦虚地说“粗茶淡饭”

新时期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不愿意“粗茶淡饭”,生活质量的提高也带来了一些“富贵病”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传统的饮食理念开始得到我们的重视,我们开始重视粗粮,开始重视“粗茶淡饭益养生”,发现传统的饮食理念有着一定的科学道理,只是在一段时期内被人们所忽视。在“富贵病”越来越多的今天,我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开始更加地注重饮食的健康,重新走回到“粗茶淡饭”的饮食中来,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两者是有根本性的不同的,一个是为了填饱肚子的无奈,而另一个是为了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具体的内涵上两者有着根本性的区别。

在新时期,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对于饮食和身体的认识不断加深,“粗茶淡饭”有了更为科学化的解释,它代表着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粗茶”经过科学的研究发现了新茶所不具备的保健价值;另外“淡饭”强调少油盐,强调食物的多样化。“粗茶淡饭”对于蛋白质、营养的摄入满足身体的需要即可,可以增强体质益养生。但是片面地强调“粗茶淡饭”也是不科学的,人体需要的营养跟不上,也会影响身体健康。

词语是社会的再现,我们对古代的了解,通常是通过文字实现的。历史中会用“粗茶淡饭”形容一些清官的生活方式。因此“粗茶淡饭”还有着生活简朴的含义。古代文人通常向往一种恬淡闲适的生活。黄庭坚《四休居士诗序》中:“粗茶淡饭饱即休,补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满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表现的并不是一种对生活的不满,恰恰相反,是在向往这种生活方式。在这里“粗茶淡饭”已经成为一种生活理念,宁静淡泊的精神需求。新时期我们强调“粗茶淡饭”的理念,不仅指引我们的物质生活态度,也给我们的精神做出指引。

新时期,社会快速发展,世界一体化趋势加强,物质的相对充裕以及多元文化的进入,导致部分年轻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向以个人为中心和享乐主义倾斜,这违背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初衷。在新时期赋予“粗茶淡饭”新的时代内涵,有益于指导年轻一代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方向。

3 “三茶六礼”

“三茶六礼”是我国传统婚嫁习俗的重要内容。在古代定婚时需要“下茶”,结婚时需要“定茶”,在夫妻两人同房时也需要“合茶”。“六礼”具体包括婚嫁习俗中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在古代只有完成“三茶六礼”,婚姻才算是明媒正娶。我国古代《礼记》和《仪礼》中对此都有论述“……故男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

现在“三茶六礼”这一我国传统婚嫁习俗的重要内容,更多的指代生意、交易、合作等,更多地应用到商品交易行为中。我国作为一个礼仪之邦,很多时候在生意中会重视一些礼节,这是在所难免的,交流沟通是完成商品交易的重要基础,友好的氛围,可以增加两者的合作意向,“三茶六礼”的礼节就成为必不可少的行为。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过分地注重GDP的增长,社会整体风气出现利益化倾向,出现婚丧嫁娶的铺张浪费行为,在这一时期“三茶六礼”更多的代表铺张浪费的行为,但是随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人们对铺张浪费行为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反思。随着胡锦涛同志“八荣八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不断完善,对“三茶六礼”我国传统婚嫁习俗做出了具体的引导,对官员“摆酒席”做出具体的规定,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婚丧嫁娶的铺张浪费行为。

汉语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它是那么的美好,茶叶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饮品,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中,诞生的茶文化同时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在新时期,全球化、现代化的发展,茶词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生命力,呈现出现代性。

[1]王若珺.汉语言审美价值的弱化与社会生活的现代化进程——以汉语诗词为例[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8,10(5):60-63.

[2]贾晓鸽,柳甲荣,杨玉明.解读古诗词曲中的茶文化英译[J].福建茶叶,2016(4):364-365.

[3]周媛媛,詹旺.《红楼梦》茶文化词语的翻译效果评析[J].福建茶叶,2016(1):225-226.

[4]林更生.与醍醐甘露抗衡——古茶书解读之廿三[J].福建茶叶,2013(5):52-53.

[5]胡文彬.茶香四溢满红楼——《红楼梦》与中国茶文化[J].农业考古,1994(4):243-270.

刘 哲(1980-),女,河北冀州人,讲师,本科,研究方向:中国汉语言文学及写作。

猜你喜欢
柴米油盐酱醋茶汉语言时期
山居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熟悉的味道
开心一刻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简介
清代时期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汉语言文学学习策略浅谈
试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性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