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2017-02-04 06:38王颖辉
学周刊·下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主体地位教学效率语文课堂

王颖辉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经成为广大语文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为此,教师要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上,利用一切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分层次教学,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兴趣;资源;主体地位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6-006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6.035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新时期中学语文教育的任务,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然而当前语文教学中费时多、效率低却是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此,教师必须找到一种“新教法”与之相适应,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与能力的目标。那么,如何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 谈谈几点浅显的认识。

一、 利用一切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最可宝贵的心理因素,是学习活动中重要的非智力因素,也是学生求知进取的直接动力。然而,在中学语文的课堂上,大多数教师仍是只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就完成所有课文的教学。这样单一的教学手段会让学生觉得单调,甚至会觉得枯燥。一旦学生丧失学习兴趣,那么,课堂效率难以提高,学生就会对语文这一学科产生抵触甚至厌烦的情绪,教学质量也会相应下降。因此,中学语文教师要学会利用一切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导入环节中,我们就可以通过歌曲导入,让学生感受歌曲中浓浓的深情;可以用图片导入,让学生通过图片直观地感受;可以通过视频导入,让学生能身临其境地感知。通过不同资源的利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让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激发起浓厚的兴趣,培养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 改变原有的单一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大多是“一言堂”“填鸭式”教学,整堂课就是教师讲、学生记笔记的模式,而这种教学模式往往会扼杀学生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也严重影响着课堂效率的提高。因此,转变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方法刻不容缓。作为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在朗读课文时,我们可以采用聆听示范朗读、模仿朗读、学生点评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和鉴赏水平。如在遇到以人物语言、动作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且故事情节较为简单的课文时,我们就可以采用编演课本剧的形式,把课文中的情节在课堂上重现,进一步让学生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内容,加深对人物性格、内心的理解。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三、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让课堂充满活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但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往往呈现的是“教师自己当主角,几个优秀学生当配角,大多数学生当听众”的情景,很明显这一现象是与《语文课程标准》不相符的。因此,中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要改变唱独角戏的局面,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师生互动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教师不仅仅是要关注学生是不是参加了学习,而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如何参与学习。也就是要将原来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这一过程需要教师通过“我要学什么”“我想学什么”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参与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进而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是“放任”不管,而是发挥主导作用,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关系,让中学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四、尊重学生的人格,分层次教学

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指出:“学生显著的个体差异、教师指导质量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必将导致学生创造能力、创造性人格的显著差异。”在同一年龄阶段、同一班级,学生存在着个性上的差异、学习能力上的差异、表达能力上的差异、理解能力上的差异等。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实行分层次教学。对于学习能力较强,表达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在完成基本学习目标的前提下,对他们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对于学习、理解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要为其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并在其学习过程中悉心指导;对于学困生,则要降低难度,并注意提问时的语气和态度,积极地鼓励表扬,有耐心地引导指导,让他们在学习中寻找到自信,产生学习的成就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这样既做到了尊重学生们的人格,也因为分层次教学方法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五、积极践行新课改理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也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因此,语文教师要转变以往考什么就教什么的观念,牢固树立为学生的发展而教的思想。教师的角色不仅是教者、述者、问者或指导者,而且是学者、思者、听者,更是整体活动进程的灵活调度者和局部障碍的排除者,是课堂信息的捕捉者、判断者和组织者。教师要有专业自主发展的勇气和意识,积极投身于教育教研改革,在实践中努力使自己成为教学理念的开发者、教学反思的研究者。“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不断学习和实践的基础上,经常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成功之处以便继续探索发扬,看到不足之处能够虚心学习提高,是教师健康成长的必然之路,也是获得较快进步的必需经历。“活到老,学到老”,教师要不断充电,汲取精华,勤练基本功,与时俱进,牢固树立为学生的发展而教的思想,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总之,在中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以“为学生发展而教”为指导思想,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以学生为主体,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人格,进行分层次教学,创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教学氛围,必将会大大提高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 胡范伟.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3(S1):284.

[2] 桂芳.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3(35):33.endprint

猜你喜欢
主体地位教学效率语文课堂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浅析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