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学习的难点及对策分析

2017-02-06 06:05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7年34期
关键词:高中生高中物理条件

刘 然

(湖南师大附中梅溪湖中学 410000)

高中教育阶段,由于物理学科所涉及到的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最为密切,所以其逐渐成为培养高中生处理实际问题的重要教育学科.但是从实际的教学成果来看,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遇到了光学、力学等诸多的难点,从而致使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失去了学习兴趣.基于该种问题的出现,对于高中物理学习的难点进行有效的思考与分析,并找出相应解决办法,相当有必要.

一、高中物理学习中存在的的难点

1.解题策略运用较难

在物理解题的过程中,学生主要会感受到以下两种难点,一方面是头脑中解题的意识不够强,导致运用效果不佳.另一方面是脑海中存有解题意识,但是在运用时做不到灵活提取,也就是不能将解题策略应用到解题题目上.其实,只有将问题本身的认知与物理问题的信息知识发生作用的过程做好,才是有效的问题解决过程,相当于把物理问题信息与知识的结构模块进行有效配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联系,进而使解题思路迸发出来,最终将解题的难点消除.进行问题难点消除的过程中,必定需要正确的学习策略去将解题思路朝向清晰明了的方向指引.在目前的高中物理学习中,大部分学生遇到物理难题时对于逆向思维模式的运用并不是很理想,这就造成学生遇到物理难题就会普遍利用传统的“已知推导未知”思考模式,一旦解题的中间环节出现推理矛盾,就会让整体的推导思路走到死角.

2.习题隐含条件提取难点

高中物理的解题过程中,问题中的隐含条件大部分会通过文字叙述的方式进行表达.由于解题的部分学生并不能在审题之初就发现实际所需要的关键解题信息,那么,就要求学生找出题目中的关键性词组或文字,通过对句子或词汇的理解将其背后隐藏的更深层内容挖掘出来,从而实现解题的目标.由于隐含条件的限制,物理问题的隐含条件多数暗藏于题目句子的背后,而当前阶段的高中学生在学习物理的期间并不能有效的将隐含条件提取出来,进而导致物理问题无从解决.例如:

在图中,A木块被固定在地面处,A与上端O点由绳相连,A在弹绳遵循胡克定律移动到A1位置,A与地面存在弹力,移动初期阶段OA处于竖直状况.B为水平钉子,紧贴OA绳子,绳长为BO距离,受到力的作用后,在A上逐渐前进并向右侧水平运动,A与地面摩擦因数不变,该项过程中,需要地面A的支撑力、摩擦力变化情况.

在此题目中,“A在弹绳遵循胡克定律移动到A1位置”就是隐含条件,但是大部分学生会忽略其出现的作用.当绳A向右移动过程中,必定会不断伸长,结合胡克定律F=kx可知,绳上拉力一直处于不断加大的过程中.只有将这一隐含条件挖掘出来,该题目的解题思路就会豁然开朗,解题步骤随之清晰.

二、高中物理学习难点的解决对策分析

1.全面掌握物理知识的结构并进行不断完善

高中物理学科的学习,就如同搭建一座金字塔,只有在金字塔的基层奠定坚实的基础,才不会影响上层的建筑.物理学习金字塔底层的基石就是物理相关概念与规律,在进行学习该项内容时,必须要针对物理概念中的规律进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运用对应规律进行指导解决,如此才能掌握更多的物理思维方法,也就能在日后的物体难题解决过程中将有效的思考模式形成并利用.无论是哪一个知识点,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都会与其他物理教学内容存在或多或少的联系,只有将系统化的诸如空间概念与物理概念等要素进行规划整合,才能将物理学习金字塔建筑出来.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高中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将完整的物理知识结构图与系统图在自身的脑海中构建成型,并将图中所包含的知识内容与解决方法之间关联起来,才能从核心上解决高中物理学习难点.

2.解决物理难点问题的具体分析方法

一方面,可以将物理知识网络构建起来,学生在学习完成物理理论知识过后,对于各个物理知识点进行统一梳理,加深知识点内涵的认知,在实际的生活中加以利用,如此才能加深物理理论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要学会准确运用类比推理方法,该种学习方式的意义就是将两种或多种属性、类型相同的知识对象,经过推理分析后总结出其另外的属性,换而言之,该种方法是把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新掌握的知识建立连接,进而将整体的物理知识串联起来,加深知识掌握印象.

综合全文论述来讲,想要将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解题策略运用难点、习题隐含条件提取难点、解题思路做不到系统化等难点进行有效消除,就需要针对全面掌握物理知识的结构并不断完善、培养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两种物理学习难题对策进行积极运用.另外,在高中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保持积极的学习心态,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最终达到高中物理的教学目的.望此次研究的内容能为高中生实际物理课程学习提供帮助.

[1]满建真,黄国华,李越.高中生物理成绩的影响因素及相关对策[J].亚太教育,2016(17):143.

[2]曹炜航.应用于高中物理“图象法”解题中的图象斜率探析[J].中国新通信,2017(01):136.

猜你喜欢
高中生高中物理条件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排除多余的条件
选择合适的条件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高中物理实验
为什么夏天的雨最多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