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拨,让高中语文课堂“活”起来

2017-02-06 15:47连育卿
考试周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

连育卿

摘 要: 语文课堂本应是生动有趣的,但在应试教育的指挥下,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枯燥无味,学生毫无积极性。因此,确立“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新观念,真正做到让高中课堂“活”起来,是关键。点拨是一把火,促使学生的思维放出火花,让课堂教学活力四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艺术化点拨,能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创造,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让语文教学课堂生动起来。

关键词: 高中语文 点拨引导 课堂生动

学生都是一个个活蹦乱跳的生命个体,呆板的程式化教学只能培养一群呆滞的木头人。只有还文归真,让语文教学活起来,语文教学才能变得快乐,成为一种享受。因此,语文教学要抛弃“以本为本”的旧观念,确立“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新观念,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笔者认为要努力做到立足文本,超越文本,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更好地发展,使课堂真正“生动”起来。

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其意思是说,不到学生想不通说不清的时候,就不启发开导,这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有关“点拨”的阐述。而“点拨法”的正式生成则源于安徽省芜湖一中的语文特级教师蔡澄清。

什么是“点拨”呢?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与心理障碍,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以达到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的目的。所谓“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适时点拨引导,可使学生疑窦大开,智慧闪烁,让课堂生动起来,充满活力。

1.点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因为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地获取知识、追求真理。心理学实验表明,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动因,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关键在于促使外在动机转化为内部需要,使学生乐而求之。因此,我们要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点拨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他们感到上语文课有兴趣,甚至兴趣盎然。如在教授《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时,在讲到虚与实的时候,由于虚的内容较空较玄,于是我先给学生看了两幅画,这两幅画的主题都是《踏花归去马蹄香》,其中一幅只画了一个人骑着马,马蹄起落处,有几只蝴蝶绕着马蹄翻飞,另一幅则是画了一个人骑着马践踏花丛,然后让学生比较两幅画得好差,图画非常直观,大家都能评出前者更优。在追问为什么的时候,学生难以一下子说清,我加以适当点拨,道出虚与实的关系。学生则能很明确地点出这是艺术表现里的虚,后者过于写实反而失去美感,失去趣味。接着在进一步讲到什么是虚的时候,我请学生绘制一幅画,表达深山藏古寺的主题。大家非常踊跃,一名学生在黑板上非常形象地绘出一条曲折蜿蜒的山路,一个和尚沿着山路汲水,很好地领悟什么是艺术表现里的虚。

在这里我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点拨引导,达到很好的效果,让整个课堂动起来。

2.点拨可以设疑释疑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认识运动过程,它往往要经历一个无疑—生疑—解疑—领会的过程。因此我们要运用点拨法启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在探索过程中相机引导,适时指点,帮助学生逾越障碍,充分调动自觉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如在讲授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时,我给学生首先设疑,文章内容写的是宴游西山的情况,为什么要加上“始得”二字,另外在文中有无与题目中“始得”相照应的语句。经过这样的设疑,学生赶紧阅读文章,很快从文中找到相应的内容,即“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于是还是扣住“始”字,让大家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有关的写作背景探讨答案。由于有了设定的疑问,大家有明确的探寻目标,学生都非常积极地思考,首先由学生想到西山之游给作者全新的感受和震撼,接着我追问西山为何能给作者全新的观感,这样的一问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而后有学生讲出是由于西山具有“怪特”的特点,西山之“怪特”与作者卓尔不群的人格具有相似之处,引起作者强烈的共鸣,渐渐地作者不知不觉地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欣喜之情溢于言表,“饮觞满酌”,沉醉于自然之美中,“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深切地体会到天人合一的至理。因此,作者认为西山之游才是真正游览山水的开始,以往的游览算不上真正的游览,文题“始得”恰好点明此游之意义。在我的点拨之下,学生经历了生疑—解疑—领会的过程,享受了一个探寻答案的奇妙之旅,可以说这样的点拨让学生都参与问题的思考与讨论,让这节课堂沸腾起来。

3.点拨可以带领学生入境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如能根据作品的描写,唤起对课文中人物、景物和情境的想象,那么就会在阅读中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但有些文章所展现的意境,学生由于涉世不深、学历肤浅,因此很难理解。这时教师要及时点拨,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实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比如在讲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时,我原先采用诵读法,但学生通过单纯的诵读很难读出作者深切的悲哀之情,很难进入文章的情境之中。后来我顺势点拨,让学生看看文章有没有写悲哀之事,若有写了哪几件事。在这样的点拨之下,学生很快找出文中共写了这样几件可悲之事:叔伯分家导致项脊轩的变化,是可悲事之一;回忆母亲遗事,是可悲事之二;回忆祖母遗事,是可悲事之三;怀念死去的妻子,是可悲事之四。接着提示学生思考项脊轩对作者的意义,到了此处学生就能水到渠成地回答,项脊轩不仅仅是作者成长的地方,更是它见证了作者的悲欢离合,在这里有作者很多的回忆,有慈母对自己的深切关爱,有老祖母对自己的殷切期盼,有夫妻恩爱生活的场景,而如今的一切都已经远离作者,所以文中流露出的是一种深层的物是人非的伤痛之情。通过此处的点拨,把学生完全带入文章的情境之中,一起感受着作者的悲喜,所以在最后学生朗读课文时唏嘘不已。

4.点拨还可以启智,引发想象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呢?我认为,教师要善于在学生似乎感到无疑之处,揭示矛盾,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自行解决,激活思维,展开想象,帮助学生发聪迪睿,启智敏思。如教《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面对贾母和贾宝玉同样的发问:“读了些什么书?”林黛玉前后两次的回答是:“只刚念了《四书》。”“只读了一年书,些许认得些字。”在这里,我设计了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林黛玉前后两次的回答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那么不同在哪里?面对同一个问题,林黛玉的回答为什么要改口?从中表现了林黛玉怎样的性格?通过组织讨论,学生明确了林黛玉前后回答的不同是因为贾母对女子读书的态度,她的改口正好体现了其进贾府的心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惟恐被人耻笑了去”,也表现了林黛玉的聪明和机智。诸如此类问题,如适当加以诱导点拨,则能开启学生智慧的门扉。再有在教《雷雨》时有这样的情节,侍萍以转述他人的悲惨遭遇的方式揭露周朴园三十年前的罪恶后,周朴园让鲁侍萍下去,鲁侍萍说:“老爷,没有事了?”括号里的舞台说明写道:望着朴园,泪要涌出。我问学生:侍萍为什么要流泪?请根据人物性格、身份合理想象,领悟泪光背后的心理活动。学生通过想象,解读出人物的心酸,理解两者之间的深刻矛盾,从而在思维中绽放出智慧的花朵,有利于增强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点拨要让它在课堂教学中更具成效,在课外阅读中要拓宽文本。语文教学是让学生“走进生活”,让“文本”活起来、生动起来,即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特别强调摆脱“课堂空间”的束缚,整合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生活课程资源。强调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背景和对生活的理解,个性化、生活化地“解读”文本,而不局限于文本或教学参考书提供的“解释”。我们可以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收集材料、通过网上查阅获得资料、通过广播电视汲取信息,或者是通过走访交谈捕捉信息……接受更多的现代信息,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随着学生课外阅读文本的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会拓宽,各种信息资料的搜集整理不再是难题。课堂上,学生有话可说,课堂教学就不会遭遇“尴尬”。学生的信息交流就会非常丰富,课堂教学也会因此而生动起来、“活”起来。

总之,实施点拨教学的经验告诉我:点拨是一把火,促使学生的思维放出火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艺术化点拨,能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创造,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让语文教学课堂生动起来。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
论“读写结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语文教学中微课的应用探索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探讨德育教育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探讨德育教育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研究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