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边境壮族歌圩文化的恢复与重建

2017-02-06 01:12黄桂秋
广西民族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壮族

【摘 要】广西中越边境沿线有防城港、宁明等八个县(区、市),除了东兴市,其余7个县区都是壮族聚居区,历史上盛行壮族歌圩风俗。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传统文化功能丧失,壮族歌圩面临着歌师歌手后继乏人、歌圩听众不断流失、传统歌圩点风光不再的窘境。运用文化恢复、文化重建理论方法,实现壮族传统歌圩的恢复和重建,对于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中越边境民族文化交流、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越边境;壮族;歌圩文化;恢复重建

【作 者】黄桂秋,广西师范学院民族民间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南宁,530001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 454X(2016)05 - 0085 - 008

歌圩是壮族民众在特定时间、地点举行的节日性聚会歌唱活动形式,是壮族民间传统文化娱乐活动,也是男女青年进行社交活动的场所。举办歌圩的时间主要在春秋两季,春季歌圩以三四月间为最盛,农历三月初三举办的次数最多;秋季歌圩集中于农历八九月,尤以中秋节为最佳日期。除了固定的歌圩外,平日里壮族各村寨逢有婚丧喜庆,亲朋好友来到家中,少不了聚唱对歌,时有通宵达旦。广西中越边境沿线的东兴、防城港、宁明、凭祥、龙州、大新、靖西、那坡等八个县(区、市),都是壮族聚居区,历史上盛行壮族歌圩风俗。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外来文化传播的影响,传统文化功能逐渐丧失,诞生于农耕文化土壤上的许多传统文化正逐步衰退和消亡,壮族歌圩同样面临着歌师歌手后继乏人、歌圩听众不断流失、传统歌圩点风光不再的窘境。如何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新理念,借鉴文化恢复、文化重建的理论方法,来实现中越边境壮族传统歌圩的恢复和重建,是一个重要课题,在此试作探讨。

一、中越边境壮族传统歌圩文化举隅

中越边境各县(区、市)壮族民众操壮语南部方言。这一带民众对圩场的称呼有四种:一曰“巷”,也写成“杭”“夯”;二曰“圩”,也写成“墟”;三曰“费”,也写成“埠”;四曰“街”。中越边境的镇安府故地圩场都称为“巷”,如硕龙土名巷陇匡,新兴土名巷拿隘,岳圩土名巷压,壬庄土名巷壬,平孟土名巷隘等。越南一方的圩场也称“巷”,如下琅县平哥圩场叫巷戛,上琅县潭水社圩场叫巷洒,重庆府所在地圩场叫巷棵寿,塑江圩场叫巷塑等。偏于内地的圩场“巷”“圩”通用,如下雷圩场叫巷街法,也叫圩街法;湖润叫巷陇满,也叫圩陇满;土湖叫巷底,也叫圩底;把荷叫巷雅,也叫圩雅;上映叫巷映,也叫圩映,等等。

中越边境镇安府故地称歌圩为“巷丹”,简称为“丹”,开歌圩叫“启丹”,趁歌圩叫“卑丹”,歌圩的场地叫“坡丹”,歌圩的日期叫“旻丹”。歌圩有固定的地点和日期,也有以此作为歌圩名称的,如硕龙歌圩叫“丹陇匡”,湖润歌圩叫“丹陇满”,化峒歌圩叫“丹巷化”,土湖歌圩叫“丹圩底”等。以歌圩日期命名的甚为普遍,如农历正月十五歌圩叫“丹息哈”,二月初六歌圩叫“丹初觉”,三月十七歌圩叫“丹息则”等。歌圩以男女青年对歌为主,也兼小买卖,叫作巷丹,也叫圩丹,在圩场开的歌圩大都这种叫法。太平府属地的凭祥、龙州、宁明一带中越边境称歌圩为埠坡、窝坡、歌坡,意为在山野的坡地上唱山歌,同时也配合小型的买卖,“埠”与“费”同义,埠坡就是设在山野的交易场所,汉译就是歌圩。养利(今大新县桃城)、万承(今大新县龙门)、龙英(今天等县龙茗)等地的隆垌,是到田野里聚会娱乐的意思。隆,是下去的意思,多见于巫经和山歌手抄本,如今以“隆”代之,意思不变。“隆惦”的意思与“隆垌”相同,都指大型的歌圩形式,从白天连续到晚上,对歌、宴客、访亲拜友,场面热烈。“叩岩”是太平府太平州和左州一带的叫法,盛行于今大新县的雷平、榄圩和崇左县的左州一带。“叩”是进去的意思,“岩”是山洞,意为到山洞里去对歌娱乐。岩洞指石山的洞穴,有的山洞很宽敞,可避风雨,在山洞里聚会,无日晒雨淋之虞。由是观之,歌圩的起源也许与古人的穴居有关。

镇安府故地流行的山歌曲调主要有三种:一是天保曲调,即德保南路山歌,也叫龙光山歌,其覆盖面较大,包括龙光、把荷、向都、上映、土湖、湖润、二十四寨等地。二是靖西曲调,也叫央调,因靖西方言叫央话,故其山歌曲调叫“丝央”。壮语叫山歌为“丝”,也写成“司”或“诗”。靖西曲调主要流行于靖西县范围,其次是下雷部分地区。三是中越边境两国边民同腔同调的山歌,这种曲调叫“伦”。“丝”和“伦”都指山歌,是同义词。“伦”主要流行于靖西县的岳圩、新兴,大新县的硕龙、下雷,越南的上琅、下琅等边境地带。太平府故地的山歌曲调多种多样,龙州、宁明、凭祥相邻的村寨,唱的是同一种曲调的山歌,大新县的雷平、榄圩,崇左县的左州也唱同一曲调的山歌,养利、万承各有自己的山歌曲调。龙英曲调山歌,发音时以“哈嘹”开头,叫“丝哈嘹”。壮族聚居的左右江流域千沟万壑,形成范围大小不等的溪峒,能歌善唱的壮族先民创作了不同曲调的山歌,世代传唱,又以交流的方式,在农闲季节或传统节日聚会对歌,劳者歌其事,尽情欢歌曼舞,就形成了歌圩。

(一)靖西县歌圩

靖西县城正月初一就有青蛇山歌圩,当天一大早,城乡居民便不约而同地扶老携幼,到青蛇山游玩,对歌娱乐,欢度新年。靖西原为归顺州,地处云贵高原余脉,风光旖旎。县城居民多是汉裔,有粤商后代和戍边军士后人,但相传几代,都已本地化。尽管如此,他们还追念先人,以汉裔为荣,称城外居民为土著,有“离城三寸为土”之说。时至今日,他们娶壮女,行壮俗,讲壮话,唱壮歌,水乳交融,民族融合十分显著。正月初一是大节,新年伊始,互相祝贺,期盼新年有新的收获。歌圩在新年的头一天举行,就是这种风俗的表现形式。正月初七是靖西县城最盛大的歌圩,也是规模最大的歌节。中山公园是活动中心,对歌、演戏、舞狮、舞龙,活动内容丰富。靖西是壮剧的发源地,原来叫“土戏”,说唱全是央话和央调,有其独特的风格。靖西壮族原生态文化比较集中,正月初七歌圩是展现民族文化的盛会,人山人海,举城欢腾。正月十五是大节,春节连续半个月,到这一天结束。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尽情欢度。按当地习惯,腊月三十要包两个大粽祭祖,在神台上摆半个月,这一天要重新煮,当晚全家团圆分尝,叫“吃大粽”。除此之外,还要备些佳肴,举行春节闭幕典礼。为此,许多地方都在正月十五开歌圩,欢度春节的最后一天。这一天的歌圩以丹陇满较为典型。

湖润街正月十五歌圩土话叫“丹陇满”。湖润古称温闷峒,宋置湖润土司,后改胡润寨,设巡检司,是内地通往交趾的要道,边贸互市活跃。原为三天一街,子、卯、午、酉为圩期,改革开放后改为农历每旬三圩,逢三、六、九为圩日。正月十五是传统歌圩日,不迁就圩期,但次日为圩日,变为连续两天。正月十五当地是大节,歌圩当天舞龙舞狮,叫龙狮会。还有演土戏、唱采茶歌、抛绣球等活动。最吸引人的是山歌对唱,夜以继日,通宵达旦。湖润位置适中,山歌有靖西曲调、德保南路曲调、中越边境曲调三种。各路歌手云集,各种腔调齐唱,各显神通,场面热烈,气氛融洽。听众各投所好,随意欣赏,乐不可支。“丹陇满”连续两三天,人山人海,歌声不绝,是民族联欢的盛会。湖润附近有三叠岭瀑布、古龙山风景区和通灵大峡谷胜地。湖润歌圩与旅游业结合,更丰富了“丹”的活动内容,引人入胜。

(二)龙州县歌圩

龙州县的歌圩遍及城乡。龙州县的男女青年尤兴对歌,歌圩之日,歌声不绝。龙州乡下妇女的发型有不同标志,未婚的垂发于额,已婚的挽发打髻,便于识别。但在古代,男女装束是没有多大差别的。到了近代,龙州被辟为通商口岸,设有法国领事馆,八方辐辏,市场一度非常繁荣,洋货充斥着市场。龙州女子到了青春期,都爱镶两颗金牙,表示已经成年,可以交异性朋友了。这也是一种识别的标志,对方可以凭此交往。龙州县城最盛大的歌圩是四月十三,这是男女青年交流感情的佳期。当地有句俗语:“下冻好白米,龙州好妹子。”下冻是龙州的一个辖区,是鱼米之乡,龙州四邻的女子秀色可餐,是令人神往的地方。歌圩之日,人头攒动,街头巷尾,熙熙攘攘,男女青年笑脸相迎,嘹亮的歌声不绝于耳,那种情景正是歌圩的特写镜头。金龙镇有个美女村,远近闻名,金龙的歌圩也有多处,歌圩之日,男女相会,各展风姿。三月二十三是金龙乡民建村歌圩,四月十四是金龙街歌圩,这两处歌圩比较热闹,中越边民对歌联欢,喜气洋洋。民建村土名弄匡,歌圩是个节日,热情接待亲友,竞一日之欢而散。金龙土名陇隆,意为大岭,与越南下琅毗邻,金龙歌圩也叫“丹陇隆”。金龙妇女的服装,始终保持古老的样式,全身土布,长衫角巾,以黑为美。金龙妇女有染黑齿之俗,用一种野藤的根茎切成薄片,调以少量石灰,衔在嘴里,分泌出红汁,久而久之,牙齿就变黑了。这种染料叫“扭”,装“扭”的是一只精美的金属盒,缠以金链,系于腰间,也是一种别致的装饰物。金龙有一种名叫天琴的古乐器,奏之悦耳,手弹琴而脚摇铃,音韵和谐,旋律优美。唱山歌与弹天琴配合,可称一绝。金龙歌圩对歌交友,带有浓厚的边关风情。

(三)凭祥、宁明歌圩

凭祥原为凭祥峒,后置凭祥土州,民国初年改为凭祥县,今为凭祥市。凭祥土名埠祥,即凭祥圩场的意思,歌圩叫埠坡或窝坡,意为在野坡对歌的圩场。凭祥市所辖的上石、夏石等乡镇,歌圩盛行由来已久。民国十八年,凭祥县政府以歌圩是风流圩为名,下令禁止,出动官员督查,严禁开办歌圩。但当地群众设法对付,有的改变地点,把歌圩场地从野外移到村中,有的把白天举行的歌圩改为晚上,政府的禁令行不通,歌圩传统一直保持。“文革”期间,歌圩被列为“四旧”而再遭封禁,同样禁而不止,改革开放后大都恢复,并与边贸结合,显得更加活跃。今日的凭祥市范围共有歌圩50多处,其中以凭祥、隘口、南山、板透、岜口、岜灯、板绢等处最为热闹。越南边民也来参加,对歌联欢,洋溢着友好气氛。夏石镇的歌圩以夏石、叫碑、板灵、那渠歌圩场最盛。这一带歌圩男女青年互赠礼物,男的送头饰、手镯等玉器制品,女的送布鞋。一般都在歌圩前互赠,歌圩当天穿戴示人,这是中越边境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通例。男女青年对歌有多种唱腔曲调,以勒歌为主,此外还有龙州调、宁明寨安调、客家山歌等。山歌内容除了情歌,还有故事歌、生产歌、生活歌等,其形式有猜谜、盘歌、铺陈等多种表现手法。

宁明与凭祥相邻,两地有合有分。凭祥曾一度划入宁明版图,改革开放后置凭祥市,将原属宁明县的上石、夏石两个乡镇划入凭祥市管辖。宁明县由宁明、明江、思乐三个县合并而成,县内的歌圩甚多,其活动形式与凭祥、龙州相同,时间大都安排在农闲季节。宁明的老百姓以纯朴著称,壮族的勤劳与朴实是歌圩风俗存在和世代相传的社会基础。

(四)大新县歌圩

大新县由养利、万承、雷平三个县于1951年合并而成。这个县包括养利、万承、恩城、安平、太平、全茗、茗盈、下雷八个土州。这八个土州除下雷归属镇安府外,其余七个土州皆隶太平府。镇安府和太平府地处中越边境,边贸市场星罗棋布,歌圩圩场比比皆是。1928年初,由下雷、太平、安平三个土州合并成雷平县,雷即下雷,平指安平、太平,各取一字为县名。雷平县的成立,标志着改土归流的完成。现大新县的中越边境线就是原雷平县的中越国界线,宝圩、堪圩、硕龙、下雷几个乡镇歌圩遍布。民国后期成书的《雷平县志》,记载了县内有歌圩70多处。以硕龙为例,硕龙土名陇匡,意为横岭,因山岭逶迤,状若龙腾,故名石龙,但石龙之名有多处,为避重复,改为硕龙。此地原为下骨隘,属下雷州更甲。中法战争后,时任广西边督的苏元春在更甲建靖边城,筑炮台,驻兵防守,后来又设海关和对汛机构,发展成为一个边民互市点。1887年农历三月十五首次开埠,定三日为一个圩期,逢子、卯、午、酉为街日。每年三月十五都举行开街纪念庆典,当天不管是不是街日,都照例庆祝,成为硕龙歌圩。硕龙有个舞龙队,也有个粤剧班,每年歌圩都同时表演,是传统节目。此外还有对歌、抢花炮、抛绣球等。中越边民对歌尤为热闹,街边、河畔、村头、路上都有对歌人群,唱不完,道不尽,难舍难分。民国年间,雷平县政府以歌圩是风流圩为名,下令禁止县内所有的歌圩,硕龙歌圩也包括在内。硕龙街民理直气壮地以开街纪念为由出面抵制,政府官员无可奈何,因而硕龙歌圩照常举行,从不间断。

(五)钦州、防城港歌圩

中越陆地边界绵延千里,北部湾畔的钦州、北海、防城港是多民族聚居区,同越南边民隔山而居,隔海相望,往来频繁,关系密切。今防城港市过去为防城县,每年三月三是例行的歌节,两国边民聚会对歌,是传统的歌圩日。对歌地点在垌中乡江口村,因地处偏僻,当地边民自称“偏人”,其实是壮族。此地与越南平辽县相邻,两国边民对唱,同腔同调,历来如此。这一带壮族和瑶族杂居,与越南边民友好往来,歌圩是共同节日。据清朝道光年间编纂的《廉州府志》记载:“钦州思勒瑶有解亭,脊高二丈,三间各宽一丈五尺,楹柱穿枋,无墙壁,中铺地板,较两旁微高尺许。其地距安南一岭之隔,每岁花朝中秋,群瑶敛钱,邀少年夷女五七人为队,彩衣花裙,竞一日之欢始散。”这种解亭与歌圩搭棚相仿,无异于“巷丹”的临时宿营地。所谓解亭,该书引《古今乐》解释说:“伦歌以一句为一解,中国以一章为一解。闻夷歌为五六字一句,或七八字一句,女伴叠相唱和,锣鼓杂沓,皆郑卫滛哇之声,此解亭所由名也。”伦歌是山歌的一种,中越边民广为传唱。劳者歌其事,两地边民以诗言志,叙事抒情,“伦”是诗歌体裁,内容广泛,并非“淫哇之声”。这种歌体与歌圩并存,富于艺术生命力。

(六)中越边境越方歌圩

中越边境的越南一方也有歌圩,以高平省毗连我方的圩场为例,其歌圩日期的安排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有固定的圩期和地点,另一种是以清明的当天为歌圩日,即清明这天与传统集市圩期同日就是歌圩。正月初九是朔江歌圩,土名叫丹巷朔。朔江是高平省河广县的一个传统圩场,也是个边贸互市点,逢四、九为圩日。朔江与我国那坡县平孟街相邻,平孟街土名叫巷隘,即平孟隘圩场,逢三、八为圩期,三月二十八为歌圩。两国边民平时互市交易,歌圩之日互相往来对歌。朔江附近有一座侬智高庙,歌圩之日隆重奉祀,香火尤盛。朔江歌圩当天,还请巫师到庙里诵经,赶歌圩的男女老幼到庙里朝拜,成为朔江歌圩的一道风景。

以清明节当天为歌圩的是重庆府属的上琅和下琅两县各地圩场。凡所在圩场的圩期与清明是同一天的,这个圩场就是歌圩,其他圩场则在清明次日按圩期顺序为歌圩日。也就是说,清明节是头一天歌圩,其他圩场排在清明节之后,按传统圩期的先后依次为歌圩。清明节所在的农历月份是二月末三月初,歌圩据此安排。中越边境边民三月三扫墓,清明不上坟,但过清明节,禁火。清明那天在神龛、香炉上插枫叶,采野草做糍粑,是尝百草的遗俗。

二、中越边境壮族歌圩文化濒危现状及重建意义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或非物质的,几乎无一幸免地遭遇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有的文物建筑甚至被毁灭消失,有的陷入了人亡歌息、人亡艺绝的惨境。无论是“文革”十年浩劫,还是现代化经济急剧发展,抑或是西方消费娱乐文化的全面涌入和蔓延,均对我国原有的多样性的文化生态带来前所未有的全面冲击,其后果简单概括起来就是物质文化遗产被损毁、破坏、散失、没收、挪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禁止、监管、限制、批判、变形等。就广西壮族歌圩而言,截至2012年3月的粗略统计,广西9个市40个县区市原有642个歌圩点中,有12个歌圩点属于新兴起,已经完全停止的有56个,近年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的仅有4个,国家级代表名录空缺。[1 ]148-172就中越边境各县壮族歌圩而言,龙州县20世纪60年代有250多个传统歌圩点,而现尚活动的仅有43个;大新县的雷平镇和宝圩乡(旧为雷平县),民国时期尚有67个歌圩点,至今只有13个还盛行。靖西县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尚保留有56个歌圩点,但现在还能较好保存的不到10个。[2 ]318至于参加歌圩活动的人,基本上都是中老年人,青年人参加的很少,传统歌圩成为令人尴尬的“白发歌场”,歌场上对歌的歌手和充当歌师的人的年龄大都是60到70岁左右。近年,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全面铺开,各地举办各种歌师歌手歌王大赛,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中青年歌手逐步成长;加上各地通过举办与歌圩有关的民族地方节庆盛会,融入各种丰富多彩的现代时尚文化娱乐项目,尽力吸引一部分年轻人参加,情况有所好转。但是“歌师歌手后继乏人,歌圩听众不断流失,传统歌圩点风光不再”的状况未能根本改变。

包括中越边境各县市壮族歌圩在内,近年广西各地壮族歌圩濒危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歌圩场点数量锐减。目前广西有33个县(市、区)有歌圩活动,歌圩场点大约只有200多个,而且每个场点的规模也变得愈来愈小,过去成千上万人规模的歌圩已不复见。

(二)歌圩活动主角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年轻人变为中老年人。具体而言,现在歌圩的参加者基本上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30岁到40岁的年轻人很少,20岁到30岁的青年人更是鲜见。

(三)大量歌书被焚毁。过去歌圩场上稍微识点字的人几乎每个人都有一本或数本用古壮字抄写的歌书。“四清”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中,这些歌书被当作封建反动产物加以焚毁。

(四)作为学歌、练歌、编歌、提高歌唱技艺的山歌传习馆已不复存在。20世纪80年代歌圩恢复活动之后,培养歌手摇篮的山歌传习馆没有得到修复,也没能开展相应的民歌传习活动。

(五)歌圩场地破坏严重。有的歌圩场地已被变作其他用途,有的面目全非,歌棚歌台已荡然无存,歌圩所祭祀的神台、神像等被捣毁。

(六)传统歌圩出现了几种情况:一是无圩无歌,自然消失;二是有圩无歌,即哑巴歌圩;三是有圩有歌,但主办者往往以赛歌的形式代替群众性的聚唱活动,与传统的全民性参与有很大的不同。 [3 ]94-96

广西是歌的海洋,壮族是歌唱的民族,歌圩是壮族标志性的文化符号。自古以来,对歌、赛歌、斗歌、赏歌一直是壮族民众代代传承的生存方式和娱乐传统。在现代社会各种传统文化受到全面冲击、处境濒危、逐步消亡的今天,我们应该承担起壮族歌圩文化恢复与重建的重任,不能让壮族歌圩从我们这一代人中消亡。而中越边境壮族歌圩文化的恢复与重建,对于整个壮族歌圩文化的传承发展更有其独特的作用和重要意义:

首先,中越边境壮族歌圩种类丰富、形态多样,地域特色鲜明,地理位置特殊、重要。历史上,中越边境中方居民主要是壮族,越方边境居住有岱族、侬族等少数民族,边境各民族同根同源,语言相近相通,民俗共生共存。中方各县市壮族传统歌圩点与越方岱侬族歌圩点举行的时间相近,歌师歌手乃至普通边民经常互相来往交流,对歌赏歌赛歌。以龙州金龙镇为例,金龙镇壮族布傣支系与边境对面越南下琅县的岱侬族语言相通,歌圩活动、程序、曲调旋律相似。歌圩活动一年之中春夏秋冬皆有,尤以正月为多。从正月初八开始一直到正月十四,中方边境各村屯轮流举办歌圩活动。武联村百里屯是正月初八,民建村布豪屯是正月初九,武联村弘曹屯是正月初十,双蒙村板池屯、民建村板送屯是正月十一,立丑村逐立屯是正月十二,双蒙村板蒙屯是正月十三,金龙镇、横罗村那横屯是正月十四。这期间,各村屯的歌圩都有边境对面越南岱侬族的歌手及亲戚朋友前来相聚,对歌交流。而到了正月十五那一天,中方各村屯的歌手们都去到边境那边的越南下琅县各村屯参加歌圩。[4 ]222中越边境同源民族以歌圩为纽带,这种正常的民间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了边境两国各民族的和睦相处,为边境和平安全做出了贡献。

其次,中越边境歌圩文化恢复与重建是保障国家文化安全的需要。国家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文化形态。其含义是指国家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免于威胁或危险的状态,对这一状态的任何破坏,都构成国家文化安全问题。中越边境壮族歌圩与国家文化安全密切相关。壮族歌圩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中越边境的壮族歌圩涉及国家文化安全至少有四个方面:一是国家文化能力安全,即原创能力依赖与民族话语权危机。传统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的DNA,是文化原创能力的源泉,中越边境的壮族歌圩分布于中越两国边境,一旦中国壮族歌圩文化消失,我们将失去该文化形态的话语权以及文化创造的原动力。二是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资源危机,即文化遗产资源安全。文化资源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是否可以持续、稳定、及时足量地获取所需文化资源的状态和能力,是保障国家文化安全和维护国家文化传统的根本保证。但是,由于以文化遗产为主要内容的文化资源属于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实行全球资源共享,任何人都可以从自己的视角去消化利用,如果国家缺乏对本国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失去的将不仅仅是对自己文化的解释权,而是整个文化遗产的基本含义发生的变异,从而使一个民族迷失最基本的文化认同感,彻底动摇它存在的根基。这就构成了文化资源安全问题。三是民族文化认同到国家文化认同与民族凝聚力。民族是一个文化共同体,文化是民族这个共同体中最持久、最稳定、最显著的纽带。一个民族之所以存在和发展,共同的文化认同是它的前提和基础,是民族凝聚力的维系所在。壮族歌圩文化是壮族共同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审美观念、精神价值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壮族歌圩文化体现了壮族与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凝聚力量。四是保护民族优秀文化遗产是维护文化多样性,全面推进国家文化创新战略的前提。民族文化遗产包含着各民族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和生存策略,正是这些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生存智慧,构成了它们之间不可替代的文化多样性和一个完整的文化生态群落。传承保护好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就是守护了具有永恒魅力的精神家园,这是任何一种意识形态说教都无法代替的原始力量,正是这种力量,可以不断地给人们以创造新文化的冲动。保护传承好各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就是不断充实中国文化原创的基因库。[5 ] 194-207

第三,中越边境壮族歌圩文化恢复与重建对于各地壮族歌圩有引领、示范作用。相对于广西各地壮族歌圩而言,中越边境壮族歌圩生态环境及传承状况属于比较好的区域,原因有几方面,一是中越边境各个壮族歌圩点地理位置比较特殊,歌圩原生态保留比内地壮族歌圩好;二是边境地区越南方面岱侬族歌圩也保留完好,出于两国边民正常来往沟通交流的需要,对于中方边境歌圩的传承保护多少都有督促、鞭策和借鉴作用;三是边境地区各级地方政府近年来在传承保护边境民族传统文化,特别是边境壮族歌圩文化传承发展方面高度重视,做了许多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果我们能在中越边境壮族歌圩文化恢复与重建方面取得突破,将为各地壮族歌圩文化的全面恢复与重建开创出一条新路,为今后全面建设壮族歌圩文化生态保护区打下坚实基础,为将壮族歌圩成功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做出重要贡献。

三、中越边境壮族歌圩文化恢复与重建的可行性路径

文化恢复与文化重建是指某种文化在社会历史某一阶段的非正常状态下,因政治意识形态、生态环境破坏或人为因素控制被迫中止或压制传承传播,使该文化在某一时间段暂时消失。一旦社会恢复常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及民众意愿,尽量将该文化按原样进行渐进有序的恢复与重构。新世纪以来,壮族传统文化恢复与重建的成功例子首推布洛陀文化。布洛陀是壮民族的人文始祖,布洛陀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布洛陀信仰。壮族布洛陀信仰属于原生型民族民间宗教,它与壮族的生存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壮族特有的传统文化。布洛陀信仰的活动在批判运动连续不断的年代,曾一度销声匿迹。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宗教理论的改进和宗教政策的宽松、社会对民族文化(包括宗教文化)的重视和对民间信仰的关注以及布洛陀信仰研究的开展,壮族地区布洛陀信仰开始了它重建的过程。以广西田阳敢壮山为中心,壮族民众自发地恢复布洛陀祭祀和相应的文化活动,规模越来越大,并得到学者的理论支持和政府的理解。这种民族信仰重构现象,表现了壮族民族文化主体意识的增强和布洛陀信仰的旺盛生命力及其对新时代的调适能力。壮族布洛陀文化重建可以丰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内涵,推动两个文明建设,充实壮族人民的文化生活,其意义和影响已经得到各级政府、学界及民众的普遍认可。

作为壮民族的一员,我们近年始终关注壮族歌圩文化,认为壮族歌圩文化的恢复和重建与布洛陀文化重建同等重要。前述中越边境歌圩文化置于特殊重要的地位,从近年来政府文化部门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相关专家学者的研究论证,以及边境各地对壮族民歌传承、壮族歌圩恢复重建过程积累的实践经验,已经摸索出中越边境壮族歌圩文化恢复与重建的可行性路径。现将我们已实施的和今后需要继续实施的路径归纳如下:

第一,建立健全各地民间山歌协会及歌圩传承基地,发挥民间组织在歌圩恢复与重建的作用。目前,已成立的广西自治区一级的山歌学会(协会)有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所属的广西山歌学会,广西壮学会所属的广西壮欢山歌总会。广西山歌学会于1984年12月成立,旨在组织山歌搜集、创作、研究及开展山歌演唱活动。学会成立初期,创办了广西山歌函授大学,学员336名。出版二开四版《山歌报》4期,刊登山歌理论知识、创作方法及学员新作等文章,作为山歌函授大学的教材和作品园地。1985年8月,山歌函授大学及《山歌报》停办后,学会工作转为办班培训歌手、开展山歌比赛和评选广西歌王,以此带动广西歌海文化的发展。近年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全面铺开,广西各市县区乃至乡镇村级,普遍建立了民间山歌协会,开展活动比较好的有南宁市、河池市、柳州市各(县、区)的山歌协会,中越边境各县(市)山歌协会工作比较出色的有宁明县山歌协会,凭祥市山歌协会,靖西县山歌协会等。以宁明县为例,宁明县山歌协会现有会员120多人,乡(镇、农场)有山歌爱好者1000多人,全县有80多个村(屯)具有传统的壮族歌坡节。该县以此为契机,经常组织山歌协会会员、山歌爱好者开展山歌演唱会、山歌擂台赛等山歌传唱活动。现年63岁的宁明县山歌协会主席甘绍耿是个山歌王,经常到社区、农村指导各类歌坡节活动的开展。每年巡回组织亭亮村、顺宁村、长桥村、纳利村、洞品村等20多个村的歌坡活动,并组织山歌表演队、民乐队、舞龙舞狮队、采茶表演队等到各个歌坡参加表演活动,丰富了各地歌坡活动内容,使各个歌坡越办越好,参与人数越来越多,也使山歌和歌坡活动成为宁明县群众文化的一块金字招牌。

第二,利用各种渠道加大对民歌手的培训,是解决歌圩歌手后继无人的关键。渠道一是民歌进校园,让新一代青少年学生了解民歌,自觉参与歌圩活动。目前,南宁市已挂牌的壮族歌圩传承基地有武鸣县第三小学、太平镇庆乐小学、邕宁区新江镇团阳小学等。这方面中越边境地区各县市中小学有待跟进。渠道二是举办各种形式的山歌培训班。从2000年开始,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广西壮文学校共同举办“壮族歌师歌手壮文培训班”,每年举办一届。参加培训的人都是对当地山歌有一定了解、研究或善于编、唱或者能收集整理的壮族优秀歌师歌手,其中有很多是广西历届山歌比赛的“歌王”。崇左市的凭祥、宁明、龙州、大新地处中越边境,崇左市民语委2015年将青少年壮语山歌培训活动列为绩效考评工作项目,认真进行落实,取得良好社会效果。2015年11月19日,崇左市民语委在宁明县民族中学组织开展2015年青少年壮语山歌手培训活动。崇左市民宗委民语工作部门负责人及业务骨干、专家等34人到场全程观摩山歌培训。培训活动共组织当地50多名身穿壮族传统服饰的青少年壮族山歌爱好者参加培训。培训班邀请广西著名壮族山歌手、曾荣获宁明县壮族山歌歌王的甘绍耿老师进行授课。渠道三是各地方民歌传承人的传帮带工作。

第三,借助广西三月三民族传统节庆活动,举行各种山歌擂台赛、歌王大赛、青年民歌手大奖赛、民歌手邀请赛等,命名一批山歌之乡、歌师世家、民歌新秀,以此提高民间歌手歌师歌王的荣誉感。同时顺应时代的变化,借助现代高科技手段,适当增加各种民族传统文化项目的展演,以及健康时尚的现代文化娱乐游戏竞技内容。由单一的对歌、赛歌、斗歌、赏歌向综合性民族文化演示扩展,以吸引更多喜爱民歌的听众和不同兴趣民众的自愿自觉参与。壮族三月三是包括中越边境在内的壮族传统歌圩最集中的歌圩盛会。2014年初,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公布为广西各民族法定传统节日,从各级政府到地方民间都高度重视,全民参与。特别是2016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早在节前就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16年广西“壮族三月三”活动内容及筹办工作情况。据统计,今年全区各地围绕“弘扬民族文化,展示八桂风采”为主题,组织开展较大的活动点达360多个,比2015年增加了110多个。涉及中越边境地区各市县的活动有:防城港市“壮族三月三”歌节,有民族民俗表演,特色美食、土特产展销,与越南代表团联谊交流;防城区“三月三活动”——“陀螺绣壮乡、欢歌汇瑶寨”;东兴市江平镇、东兴镇“壮族三月三”山歌对唱;港口区企沙镇“壮族三月三”山歌交流会,“壮族三月三”文艺演出;百色市靖西三月三壮族传统歌节;各乡镇、村街乡村歌圩,山歌比赛、抛绣球、抢花炮、拔河比赛等;那坡县“壮族三月三,同歌民族风”文化旅游节;崇左市大新县堪圩乡明仕山庄壮乡歌海-唱响明仕;宝圩乡板价村、板六村民间侬垌节;硕龙镇硕龙社区硕龙镇建节(中越边民歌圩节);凭祥市“壮族三月三”骆越山歌聚边关文化活动;夏石镇板小屯三月三边关户外狂欢节。[6 ]自治区政府充分利用“壮族三月三”活动,努力把广西“壮族三月三”打造成为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民族文化节庆品牌。以上重大举措对于中越边境壮族歌圩文化的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抓住广西打造壮族三月三文化品牌的契机,开展“广西壮族歌圩文化调研报告”重大课题研究。壮族歌圩是三月三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壮族传统歌圩文化恢复与重建实现与否,决定了广西打造三月三民族文化节庆品牌的成败。“广西壮族歌圩文化调研报告”应包括五个子课题:1. 壮族传统歌圩场所(点)历史与现状调查;2. 壮族各地代表性歌手、歌师、歌王口述史实录;3. 壮族歌圩生态文化保护区建设可行性研究;4. 壮族传统歌圩恢复重建与都市新歌圩创建工程可行性报告;5. 壮族歌师传承与新一代歌手培养情况调研等等。鉴于中越边境歌圩文化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国家文化安全的迫切需要,“广西壮族歌圩文化调研报告”重大课题研究应该从中越边境区域寻找突破口,尤其是中越边境如龙州县城歌圩、金龙侬垌节、下冻歌圩;大新硕龙歌圩、下雷霜降歌圩;宁明城中歌圩、明江歌圩、爱店歌圩;防城港垌中歌圩、那良歌圩;东兴伏波歌会;靖西旧州歌圩、化洞歌圩、禄洞歌圩;那坡城厢歌圩;崇左江州歌圩、左州金山歌圩;凭祥上石歌圩、夏石歌圩、友谊歌圩等等。这些代表性的传统歌圩点,可以作为中越边境歌圩恢复与重建的首批示范点率先实施。

综上所述,尽管“文革”十年给包括壮族歌圩在内的中国各民族传统文化带来了浩劫,但是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国结束了十年动乱,拨乱反正,实行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大发展、大繁荣,原先被迫走向乱局的状况出现了文化回归的势头。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调,中国56个民族“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文化的复兴必须依靠中华各民族的共同努力。强力推动对原有文化遗产实施保护的文化政策,实施遗产抢救与保护的文化工程,就有可能把文化遗产归还给社会大众,使民众恢复到固有的文化主体地位。我们愿意与各位同仁一起,让歌圩传统重新回归并融入壮族民众的日常生活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潘其旭,许晓明.壮族歌圩[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2] 陈丽琴,等.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民间文艺生态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

[3] 韦苏文,周燕屏.千年流韵——中国壮族歌圩[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

[4] 张有隽.边境上的族群[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9.

[5] 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6] 2016年广西“壮族三月三”活动早知道[N/OL].广西民族报网,2016-3-26.

猜你喜欢
壮族
壮族北路坐唱八音乐曲中的节奏节拍以及打击乐特征
动 听 的 壮 族 三 声 部 民 歌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黄翠崇、刘丽华
《Cat’s book》
壮族迎客歌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壮族山歌
论黄佩华小说的壮族形象建构功能及其建构经验
论旅游开发对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