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粮食“三品”战略打造上海优质好粮油

2017-02-07 12:08倪进
中国粮食经济 2017年12期
关键词:粮油粮食优质

文/倪进

深入实施粮食“三品”战略打造上海优质好粮油

文/倪进

上海是拥有近2 4 5 0万常住人口的特大型粮食消费城市,每年消费粮食6 3 0多万吨,自给率仅为1 6%,对外依存度极高,保障上海粮食安全责任重大、任务艰巨。近年来,上海积极主动适应深刻变化的粮食流通新形势和不断升级的粮油消费市场新趋势,围绕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以启动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为契机,把增加绿色、优质、安全、健康粮油产品和服务供给放在优先突出位置,扎实推进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粮食“三品”战略,致力于打造上海本地“优质粮油”,切实增强上海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一、坚持流通引导生产,研发推广优质新品种

打造好粮油,优质品种是前提。上海充分发挥粮食流通承接生产、引导消费的积极作用,结合上海实际,从生产环节入手,切实转变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思路,推进粮食生产科技创新,优化郊区粮食种植结构,实现由“卖稻谷”向“卖大米”转变,从源头上保证粮食优质优价。

一是积极优化种植结构。围绕“卖稻谷向卖大米转变”目标,上海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作物茬口布局。在夏熟作物茬口上,继续减少二麦种植面积,适度增加绿肥种植和冬季深耕晒垡面积。2 0 1 7年,全市小麦种植面积2 8.4万亩,比上年减少2 0.5万亩,减幅达4 0%,绿肥和冬季深耕晒垡面积近1 0 2万亩,占夏熟作物茬口比例超7 4%。同时加强生产与流通对接,积极试点探索地产优质大米产业发展模式,市农委组织上实现代农业公司等企业和合作社,在松江、奉贤、崇明等郊区种植2.5万亩早熟品种粳稻—2 0 3 4,并主动对接百联集团旗下联华、华联以及世纪联华卖场所属各门店,于国庆前集中上市销售本地早稻米,受到市民消费者追捧。

二是加强优质品种研发经营。上海积极推进粮食生产科技创新与推广运用,结合上海气候条件,培育秋优金丰、花优1 4、沪香粳1 0 6等“高产、优质、多抗”粮油品种,全面实施稻麦良种统一供种,主导品种覆盖率和主推技术到位率均达到9 6%以上。同时引导企业瞄准高端消费市场,加强优质水稻育种研发和市场推广。光明米业集团成立光明种业公司,专门从事新品种开发,是上海市农委重点扶持的大型粮食种业企业。目前该公司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稻麦优良新品种1 1个,形成了“早、中、晚”优质粳稻搭配模式,延长水稻收获期,在品种供应上体现“常吃常鲜”。其优质早熟粳稻每年国庆半月前供应市场,极大地满足上海市民早尝本地产优质大米的消费需求,目前正以参与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为契机,在上海崇明自有农场粮源基地,投资建设瀛丰五斗现代农业体验园,大力推广地产瀛丰五斗高端有机米。

二、坚持绿色发展优先,加快粮油品质向高端升级

打造好粮油,提升品质是基础。人们越来越注重粮油产品的品质,不仅满足于“吃得饱”,更要“吃得好”“吃得健康”。上海紧贴市场消费升级新变化,坚持绿色发展优先,从全产业链各环节严把质量关,推动粮油产品向高端、高质、高效升级。

一是推行“双减”种植。为保证绿色优质粮源供给,上海积极实施农药化肥减量化,不断减少农业面源污染。针对水稻病虫害多发特点,对农药品种结构进行优化,减少用药量偏大的药剂品种,推广应用防治效果好、用量少且对环境安全性高的药剂,2 0 1 6年全年推广面积超3 0 0万亩次。在肥料上,积极推广有机替无机技术,全年推广商品有机肥2 3万吨,示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年完成近1 6 0万亩次。此外,还积极推广水肥一体化和缓释肥使用技术。

二是强化质量安全治理。上海推进从粮食收购、储存、加工到流通的全产业链监管,建立农委、环保局、食品药品监管局、质量技监局、商务委、粮食局等部门协同监管和联合执法机制,依照各自分工,加强耕地土壤环境、面源污染等源头治理,加大对农药残留、重金属、真菌毒素超标粮食等抽查力度,形成强大监管合力。同时,全面落实企业粮食安全主体责任,督促企业推进粮食安全信息追溯体系建设。光明米业、垠海公司等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都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实行产地环境质量、投入品使用、产品包装与标识、产品质量检测、质量安全追溯、年度检查制度等全程无缝监管,基本实现了“生产可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追踪、责任可追究”,为提升大米品牌信誉奠定了质量安全基础。

三、坚持品牌消费引领,切实提高品牌市场竞争力

打造好粮油,创建品牌是关键。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品牌消费方式逐渐成为主流,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显著提升。上海凭借国际大都市的有利地位,积极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培育创建知名品牌,优化完善品牌服务,推动粮食行业走品牌化发展道路。

一是政府重视品牌引导。今年6月,上海市粮食局以实施“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为契机,联合上海市农委共同主办“上海市粮油品牌经济研讨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粮油消费升级”,邀请与会政府职能部门、农业生产企业、粮油加工经营企业、行业协会负责人以及业内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上海在粮食产、加、销各环节调优品种结构、调顺产销合作、调整经营模式,拉长粮油产业链和提升品牌价值链的发展大计,凝聚全行业加快实施品牌战略、发展品牌经济的共识,引起行业积极反响。市粮食局还结合“世界粮食日暨爱粮节粮宣传周”活动,会同市农委在静安、黄浦、普陀等中心城区部分社区,9月初起连续组织“地产大米社区行”品牌推介系列活动,积极宣传本地优质好粮油品牌,引导社区家庭升级消费和健康消费。

二是企业积极创建品牌。上海良友集团致力于打造安全、优质、健康粮油品牌标杆,每年将利润的1 0%作为品牌建设投入,现有各类商标1 7 8件,其中:中华老字号品牌3件,上海老字号1件,中国驰名商标1件,上海市著名商标1 2件,上海市名牌产品7件。

光明米业以“绿色产业链,优质光明米”为品牌特色,坚持走精品化、高端化品牌路线,旗下“槐祥”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瀛丰五斗” “自然之子”“海丰”等品牌和产品均为上海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紫花仙子牌大米荣获上海市民最喜爱大米奖。目前小包装大米上海市场占有率稳定在6 0%以上。

三是不断提升品牌价值链。上海垠海贸易公司积极承担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投资3.5亿元建设“粮食仓储加工综合产业园区”,发展“互联网+粮食”等新业态,致力做大做强升月牌大米。经过多年努力,升月牌大米市场影响力与日俱增,先后获得“上海市名牌产品”“上海市名优食品”“长三角名优食品”“放心粮油”产品等称号,年销售量稳定在1 5万吨左右,销售收入近6亿元,有力维护了上海粮食市场的稳定。

上海自在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发展“蛙稻生态种养”,创建“蛙稻米”品牌,并定位中高端市场,不断放大品牌功能,提升品牌价值链,研发有机大米、绿色大米、婴幼儿米粉、医疗米粉、糙米茶、黄酒等功能性系列产品,以“安全、新鲜、健康”的产品特色,受到消费者广泛欢迎。目前,正积极投入开创特医食品市场,第一批成人医疗米粉产品已进入华东、中山、曙光等4 0多家上海医院。还将与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发谷物酸奶产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与上海市、区供销社合作建设绿色农产品体验馆,打造绿色农产品的新零售平台。

上海市粮食局)

猜你喜欢
粮油粮食优质
珍惜粮食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2019年《中国粮油学报》征稿简则
欢迎订阅2019年《中国粮油学报》
我的粮食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