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合作社治理优化面临双重嵌入环境挑战

2017-02-07 16:13/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7年12期
关键词:生鲜异质性成员

■ 文 / 邵 科

农民合作社治理优化面临双重嵌入环境挑战

■ 文 / 邵 科

中国的农民合作社要想实现治理优化,其难点在于既嵌入于日渐趋于竞争激烈的外部市场环境、面临很大的持续经营挑战,又嵌入于日益异质性的内部成员环境、面临明显的规范运营挑战。

一、外部市场环境嵌入带来的可持续经营挑战

在欧美合作社的初始发展阶段,农业合作社以顺利实现初级农产品的销售为目标,市场环境相对简单。但近年来,随着全球化、供应链整合的竞争压力加剧,包括我国在内的农业合作社普遍面临农业产业环境的深刻变革。

1.农业物质装备的提升改变了农产品的供给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仅彻底告别了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物资短缺问题,更为欣喜的是,截至“十二五”末,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比超过52%,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6%,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已稳定在96%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1%,这有效促进了粮食连年增产,“菜篮子”产品丰产丰收、供应充足。当前,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

2.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改变了农产品的需求结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纯)收入增长明显。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343.4元,增长到了2016年的33616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3.6元增长到了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3元。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也带动了消费水平的持续提高,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17111元,消费群体、消费需求和消费习惯等发生明显变化。根据商务部研究报告,当前二三十岁的新兴消费群体正处于买房、结婚、生育黄金时期,他们接受新事物快、消费观念超前;越来越多消费者更加看重绿色健康、智能高新产品,更加偏好产品的文创价值。当前,安全、优质的品牌农产品正呈现供不应求的需求态势。

3.互联网信息技术革新改变了农产品的流通方式。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引入和发展,电脑和手机终端的持续迭代更新,以及以阿里、腾讯和京东等互联网巨头为代表的产业引领,中国互联网经济获得了空前发展。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51亿,手机网民规模7.24亿;网民中在线下购物时使用过手机网上支付结算的比例已达到61.6%,手机网上支付结算的习惯正在逐步加深;2016年网上零售额达5.16万亿元,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4.19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2.6%。与此同时,随着京东生鲜、易果生鲜为代表的网上生鲜超市的蓬勃发展,和以盒马鲜生为代表的新零售典型的兴起,2016年,农产品电商交易额已突破2200亿元。此外,随着农产品保鲜、加工与包装技术的进步,以及冷链物流配送体系的便捷完善,农产品的流通效率也正在加速提升,一些生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和品控问题正在得到有效改进。当下,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农产品传统商贸零售通路正在被重塑。

4.工商资本的加速进入改变了农产品的竞争格局。随着居民消费水平升级,农产品(生鲜食品)消费市场增长,闲暇游憩需求提升,农业领域的投资机会加速显现。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1月—7月,全国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4%,分别比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高11个和3.1个百分点,农业企业通过私募、上市、并购等方式获取融资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投融资项目涉及种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等领域。同时,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中国生鲜电商交易规模为851.4亿元,已非常接近于2016年全年913.9亿元总额。在已披露的融资事件中,从2017年1月—8月,生鲜电商领域发生了易果生鲜获得天猫3亿美元的D轮融资,每日优鲜获得了1亿美元的C轮融资,拼好货获得了红杉资本中国以及腾讯数千万美元的战略投资等重大事件,风投资金持续看好生鲜电商市场的发展潜力。此外,在世界贸易组织与欧盟等国际与区域性组织的政策推动下,在中国巨大的生鲜(食品)产品消费市场的吸引下,新西兰佳沛和恒天然、美国都乐和新奇士、法国达能等全球(生鲜)食品巨头加速涌入,国内优秀的渠道(零售)商也加速全球化产能布局,例如水果零售企业深圳百果园公司进口水果的销售额从2012年的1.48亿元增长到了2017年预计能完成45亿元人民币。

在此背景下,我国的农民合作社既享受到了生产技术进步、消费市场升级带来的发展红利,也在产业链条延伸拓展过程中遭遇了来自大型农业食品加工企业的冲击,面临着诸如沃尔玛、家乐福、永辉等传统零售商和易果、京东、百果园等新型零售企业的渠道把控。同时,农民合作社的产品结构既面临着消费者日益多元且高品质化的升级压力,又日益遭遇进口农产品低成本或高附加值的市场冲击。总体而言,农民合作社的治理优化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实现可持续经营的挑战。

二、内部成员环境嵌入带来的规范化运营挑战

农民合作社作为成员自愿加入的“人合性”的“互助性”组织,其成员地位平等,实行以一人一票为典型的民主管理。在欧美国家的传统合作社中,成员身份比较同质,管理者(控制者)、惠顾者(使用者)、所有者(投资者)角色比较均齐。但近年来,欧美国家农业合作社成员的生产规模与生活境遇发生了明显变化,同质性身份逐渐消解,部分成员逐步非农化,另一些成员则开始规模化经营,成员与合作社间的惠顾额差异性不断增大,职业经理人开始替代普通成员行使合作社日常管理权,合作社成员异质性日益凸显。我国的农民合作社虽然发展时间不长,但也面临资源禀赋、入社动机和参与行为等方面的成员异质性问题,这是农民合作社发展面临的最为关键的内部环境特征。

1.农民群体的分化加速与成员资源禀赋的异质性。改革开放后,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动下,随着农业生产比较效益的下降,大多数小农已经无法依靠农业获得体面的收入,大量青壮年劳动力选择离土离乡发展,农业领域劳动力出现了明显的兼业化、老龄化、妇幼化态势。与此同时,一些农村能人则在市场经济的摸爬滚打中逐渐累积了资本、技术、市场等优势,他们已经成为了农业生产经营领域不可忽视的关键力量。因此,当前的农业生产者,既有兼业化小农户,也有专业化职业农民,这两类农户构成了意图加入农民合作社的成员基础,他们无论是在人口统计学特征、心理特征还是在生产要素特征、社会关系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鲜明异质性。

2.政府推动合作社发展与成员入社动机异质性。由于小规模农户的兼业化生产特性和我国缺乏民主治理的传统,小规模农户自发组织和参与合作社的内在动力和能力不足。与此同时,由于政府诸多扶持农民合作社发展的优惠政策、行政不当推动、审批存漏洞以及法律不完善等因素,诱使了不少个体以谋取财政、税收等支持为目的加入到兴办和参与农民合作社的队伍中,导致成员加入合作社的动机异质性明显。

3.惠顾者、所有者、管理者分离与成员参与行为的异质性。当前,合作社成员在参与行为上总体呈现出以下特点:在业务参与上,多数成员与合作社进行产品交易和享受合作社提供的服务,但紧密程度不够,多数成员倾向于在交售农产品时获得直接的价格改进,不喜欢将交易利润留存到年底进行利润返还,并且带动农户和正式成员之间的业务边界模糊。在资本参与上,很多成员并不入股合作社,少数成员在合作社中占有多数股份,股权集中度较高。在管理参与上,一些成员的管理参与仅限于形式,对合作社影响非常有限,少数成员对合作社控制明显,在合作社重大事项上的“一人一票”直接民主机制得不到有效落实。

在此背景下,中国的农民合作社自发展伊始,就跳跃了欧美国家传统(经典)合作社的发展阶段与类型,呈现出协会型、传统型、股份型合作社等百花齐放的状态,并夹杂有一些所谓“空壳”或“假”合作社问题,以至理论界不得不去努力辨析与研判合作社的“理想类型”与现实图谱。总体而言,我国农民合作社的治理优化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实现规范化运营的挑战。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环境嵌入的农民合作社治理及其优化研究”(编号:14CJY04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

栏目编辑:孙超超

猜你喜欢
生鲜异质性成员
Meta分析中的异质性检验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及代谢异质性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异质性债务治理与制度完善
生鲜灯的奥秘
融合感知差异的货代和货主选择行为异质性揭示
中国生鲜消费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