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

2017-02-07 23:22沈国忠
上海农村经济 2017年8期
关键词:集体经济美丽建设

■沈国忠

湖州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

■沈国忠

浙江省湖州市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把强村富民作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构建起党委政府主导,村级组织主体,干部群众主动参与,部门合力帮扶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推进机制,创新探索走出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精准发力、特色鲜明、成效明显的集体经济发展路径。

一、生产发展型

把加快集体经济发展与推进农业“两区”及“一区一镇”建设、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相结合,与当地块状经济发展相结合,在促进产业发展中增加集体经济收入。长兴县和平镇长城村,村两委会成员带头集资100多万元,成立长兴许长蔬菜专业合作社。2014年合作社由“合作社+基地+农户”向“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转型,合作社流转土地640亩,建立芦笋基地360亩、标准鱼塘280亩,打造省级蔬菜精品园,并以每亩每年1200元价格向公司出租鱼塘、出租办公场所,合作社自己承包30亩地种植芦笋等,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30余万元。

二、产业服务型

适应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拉长产业链,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全价值链增值的发展趋势,注重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中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南浔区和孚镇陈塔村2010年创建省级草鱼特色精品园,园区占地1028亩,成立了一家集水产养殖、组织采购、饲料供应、品种引进、技术培训、后期销售、咨询服务为一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农户500多户,为农民创收2000万元,依靠园区内批发市场及鱼干厂的经营,加上鱼饲料的销售,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45万元。长兴县吕山乡吕山村根据区域内纺织企业集中、耗水量大、污水处理要求高的特点,着眼于提高污水处理能力、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于2015年1月在吕山乡工业集中区建成并投入使用日处理6000吨的中水回用项目,不仅为附近纺织企业提供服务,实现了生产污水的集中高效处理和循环利用,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80余万元。

三、村庄经营型

注重建设美丽乡村与发展美丽经济同步,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管理、经营一体化,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提档升级中拓展集体经济发展空间,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安吉县山川乡高家堂村2008年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全村关停两家造纸厂、3家竹制品企业;成立竹林专业合作社,禁止任何化学除草剂上山,从源头上杜绝水、土壤污染。2012年,以“青清山水,净静村庄”为卖点,引入社会资本,共同组建安吉蝶兰风情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村集体占股30%。以采菊东篱农业观光园、仙龙湖度假区和七星谷山水观光三大板块打造村域景区,村里负责基建,派驻财务进公司,公司负责开发包装与营销。2014年公司实现盈利,2015年仅景区门票获利150万元,集体可增收45万元;2016年村里实现经营性收入120多万元。2016年底又引进江苏景尚旅业管理模式进行景区的全面提升。

四、集镇建设型

立足新型城市化建设,着眼于发展中心村,促进产业集聚实现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和创业就业;着眼于完善公共服务功能,促进民生改善,通过挖掘资源,参与集镇建设实现集体经济收入的增长。长兴县夹浦镇丁新村,有6个自然村,村民1723人,由于轻纺业的发展,吸引了1600多名外来人口,作为原乡镇所在地,商贸辐射周边7个行政村,集聚人口1万多人。2012年以前,村级集体经济收入8万元。2012年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开始启动强村计划,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和中心村建设项目,新增建设用地133亩,通过建设公寓式安置房,开发14000多平方米的商辅,利用盘活存量资源、落实复耕多余指标优先用于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新建占地47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和5000平方米的银行大楼。2016年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190余万元,由上访村变成了放心村,由集体经济薄弱村变成了集体经济强村,由落后村变成了美丽乡村建设先进村。

五、资源开发型

从实际出发,注重挖掘资源潜力,盘活存量资源,促进资源的集约节约开发,实现集体经济的不断增长。德清县洛舍镇东衡村,以前从事石矿开采,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200多万元。2009年,矿山关闭,村集体收入跌到了不足20万元。浙江省开始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后,东衡村成为试点村,利用废弃矿山复垦引进杭资1.08亿元,盘活2000亩土地。其中,1700亩用于建设农业观光园区,引进企业建设经营,200亩土地用于建设标准厂房20万平方米,每平方米年租金可达120元。2016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约660万元。

六、物业项目型

着眼于转变经济薄弱村扶持办法,变输血型帮扶为造血式帮扶,在集体资源匮乏、资金不足、资产量少的村,实施物业项目,鼓励跨区域联建、联购,把物业项目建设作为集体经济薄弱村增收的重要渠道。南浔区鼓励多村联合在中心镇区、工业功能区等区位条件较好、产业集聚度较高的地方组团建设物业项目。全区44个集体经济欠发达村经济合作社注册成立湖州市南浔区中小企业科技孵化园有限公司,抱团建设标准厂房。整个项目共设计建造标准厂房(含食宿)10幢5.5万平方米,占地75亩。一期项目已竣工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总投资5400万元。一期厂房已整体出租,年租金收入410万元,村均增收近10万元,二期正在加快建设中。吴兴区高新区水产村与凌家汇村等11个村在吴兴童装环境综合整治配套产业园(砂洗城)联合购置标准厂房3989.22平方米,预计年收益率在165.6元/平方米,可为每个村年增收6万元。近4年来,全市共有316个薄弱村和2个市级扶贫重点村实施“造血”发展项目199个,总投资约39615.55万元,其中财政投入约20026.63万元,预期年增收3180.61万元,村均增收10万余元。

七、综合发展型

用活用好“两山”思想,适应、引领消费需求,从农业供给侧发力,注重产村融合,“多条腿”同时并进,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和乡村旅游,积极打造田野就是花园、村庄就是景区、满地可生“黄金”的田园综合体,助推村级集体经济的快速增长。安吉县递铺街道鲁家村在美丽乡村精品村创建过程中,实施了全村域规划设计,在16.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按照“有农有牧、有景有致、有山有水、各具特色”的理念,规划布局18个家庭农场。深圳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投资3.4亿元的花海世界、上海颐久药业投资2亿元的中药农场已签约,杭州爱伦巴巴旅游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的房车项目已开工建设,杭州房桥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的项目正在洽谈,山屿海旅游公司投资3亿元的风情街项目也将落地。同时,积极吸引实力雄厚的旅游经营公司参与合作,成立注册资本3000万元的乡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村里将各级财政美丽乡村建设补助资金和有关部门项目投入全部转化为资本,以村集体名义持有乡土公司49%股份。村集体收入从2011年1.8万元增加到2016年的286万元,村集体资产从不足30万元增加至近1亿元。□

(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市农办)

猜你喜欢
集体经济美丽建设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破解空壳村,党建如何引领——以汉滨区壮大集体经济为例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