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平道考略

2017-02-09 07:09
关键词:阴平刘备

李 龙

(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四川南充 637009)

阴平道考略

李 龙

(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四川南充 637009)

阴平道是历史上连接四川与甘肃的交通大动脉,因其路经阴平郡而得名。历史时期也有景谷道、白水道之称。三国时期,曹魏大将邓艾取阴平道伐蜀,不战而定蜀,阴平道自此而名扬天下。其道路的畅通与否关系到蜀地之兴衰,因此历史上备受统治者的重视。关于阴平道之事迹更是不绝史书。白水关、葭萌关乃阴平道重要关口,历来被兵家所重视,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

阴平道;白水关;葭萌关;取用事迹

阴平道作为历史上北出蜀地的古道之一,在我国古代交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阴平道乃连接四川与甘肃的交通要道,因其路经阴平郡而得名。历史时期也有景谷道、白水道之称。三国时期,曹魏大将邓艾取阴平道伐蜀,不战而定蜀,阴平道自此而名扬天下。古代军事家本着“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的军事原则,多取此道南下。无论是大一统的明君,还是称霸一方的雄主,都高度重视阴平道的军事价值。20世纪80年代以降,阴平道引起了少数学者的注意。中国台湾著名历史学家严耕望先生是较早涉足阴平道研究的学者。严先生在其名作《唐代交通图考》第四卷《山剑滇黔区》中指出:“阴平道并非单一孤线,乃是由正道、偏道、捷径组成的交通网络。”[1]907-924之后,鲜肖威先生以邓艾伐蜀所经阴平道为主,旁及其余,对阴平古道路线做了进一步考证。[2]继之,蓝勇先生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之上,结合历史文献,对阴平正道(景谷道或白水道)与阴平斜道(青塘岭道)的路线、栈阁及其历史沿革作了进一步研究。[3]万娇先生对阴平道这一名称由县级行政区划到陇蜀道路的转变过程进行了考证,并对阴平道与左担道的关系与名称作了梳理。[4]纵观三十年来阴平道的研究,主要以路线考证为主,阴平道所体现出来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价值以及阴平道与民族融合进程的演进之关系较少有学者注意,对阴平道上之险关进行研究的学者更是寥寥少数①。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拟对阴平道之白水关、葭萌关以及历代阴平道取用事迹做一梳理和考证,以备研究之一端。

一、“关”之释义及其衍伸

人们形容险塞之地,常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那么“关”字究竟有怎样的含义呢?《周礼疏》:“臧纥斩鹿门之关以出。”[5]839司马迁《史记·魏公子列传》:“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6]2378许慎《说文解字》亦云:“关,以木横持门户也。”说明“关”有闩门横木之意。西汉政论家贾谊云:“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7]2蔡正孙《诗林广记》:“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8]120则此“关”应是关口、隘门之意。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关”的内涵得到极大的丰富。在浩瀚无垠的史料中,常常会遇到与之有关之关隘、关津、津关、关梁、关禁等词。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一般而言,关隘是人们利用自然地形修建的以军事目的为主的建筑,通常设在边境或军事要道上,其主要职能为防御外敌和控制内患。关津乃水陆交通要道之关口与渡口。据班固《汉书·王莽传》载,“吏民出入,持布钱以副符传,不持者,厨传勿舍,关津苛留。”[9]4122关津范围较关隘更大,关津不仅包括陆上关隘,还包括水上关卡。《史记》卷十一《孝景本纪》:“复置津关,用传出入。”[6]42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淮水”条有云:“淮中有洲,俗号‘关洲’,盖津关所在,故思洲纳称严。”[10]707由此可知,在历史上关津与津关可通用。关梁乃关口和桥梁之总称。《史记·孝文本纪》:“孝文皇帝临天下,通关梁,不异远方。”[6]436关禁即关卡。唐代孔颖达有“关禁之重,异于城门”[11]584之说。

二、白水关

白水关乃阴平古道上最重要的关口,为入蜀之要津。据雍正《四川通志》卷四《保宁府》“白水关”条载:“白水关,在昭化县西北一百二十里。东接阳平,西达平武,北连汶县,最为要隘。”[12]633然而史籍所记载的白水关的方位,并未确载其具体地望,以致于后之史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说广元朝天镇,一说广元白水镇,一说青川县白水五里垭。[13]观其地望,再结合蜀道设关之特点,应在青川县白水五里垭更贴近事实。白水关别称为关头。《三国志·蜀志·庞统传》:“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14]955建安十七年(212),曹操征孙权,孙权呼刘备自救,刘备欲反荆州,遣使告之刘璋。张松书与刘备和法正,不幸被其兄张肃得之,告于刘璋,张松被斩,刘备与刘璋间隙始出。为夺取益州,军师庞统为刘备出上、中、下三计,刘备然其中计。首先遣将斩握有强兵的白水关守将杨怀、高沛,控制了白水关以及阴平道,防止腹背受敌,随后又下涪城、绵竹、雒城,进围成都。据《三国志·先主传》注引《典略》载:“备于是起馆舍,筑亭障,从成都到白水关四百余区。”[14]887说明了阴平道在蜀汉时期经过了较大规模的修整,而其修整仅仅言及成都至白水关一段,也足以说明白水关地位之重要,备受统治者重视。宋人王应麟《玉海》卷二十四《地理·蜀汉三关》云:“蜀有阳平关、江关、白水关,此为三关。”[15]526阳平关乃金牛道之咽喉,为蜀地北上汉中必争之地。三国时期,刘备夺取益州,尽有益州牧刘璋之地后,纳法正之言,迅速北上以争汉中。时汉中已为曹操所有,曹操遣夏侯渊、张合阝留守以镇汉中。双方围绕阳平关、定军山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最后刘备名将黄忠斩杀夏侯渊于定军山,汉中终为刘备所得。足见阳平关之重要性。江关乃三峡之重要关口,《玉海》将阴平道之白水关与金牛道之阳平关以及三峡之江关同时并举,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三国志·蜀志·法正传》:“鱼彳复与关头实为益州福祸之门,今二门悉开,坚城皆下,诸军并破,兵将俱尽,而敌家数道并进,已入心腹,坐守都、雒,存亡之势,昭然可见。”[14]959更证明了峡关与白水关乃维持益州兴衰祸福之命门。

三、葭萌关

葭萌关乃今昭化城之古称,位于四川广元市元坝区昭化镇,扼阴平道与金牛道之咽喉。因此,既是阴平道之险关,也是金牛道之险关。早在西周时期,昭化城已经有部落联盟在此定居,战国时期为蜀王弟之封地。常璩《华阳国志·蜀志》云:“蜀王别封弟葭萌于汉中,号苴侯,命其邑曰葭萌焉。”[16]191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天下大乱,群雄逐鹿。经过长达两个多世纪残酷的兼并战争后,西陲强秦最终横扫六国,蜀国也不例外,为秦所灭,在今四川广元地区建立葭萌县。葭萌关十分险要,四面环山,三面临水,地处嘉陵江、清江、白龙江三江交汇处,具有极为重要的军事价值,为蜀之咽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葭萌关以城为关,可四面迎敌。据道光《保宁府志·昭化县》载,“北障秦陇,西凭剑阁,全蜀咽喉,川北锁钥。……东来广元有桔柏渡以拒之,西出剑阁有天雄关以镇之,南下苍(溪)、阆(中)有梅岭关以间之,北渡阴平有白水关以守之。”[17]175-176葭萌关地处秦蜀古道要冲,地扼嘉陵江与白龙江汇合处,背靠牛头山险峻山峰,为“四战之地”。史称葭萌关虽“弹丸之域,而有金汤之固也”。嘉庆《四川通志》卷二十七“李鼎元诗”云:“葭萌关,栈中第一隘。上压石千尺,下截江一派。险势过牛头,峻极出天界。”[18]4900其险峻之势,可见一斑。建安十六年(211),益州牧刘璋闻曹操遣钟繇伐张鲁,心生恐惧,纳张松之言,请刘备入川以御张鲁,刘备获刘璋资助甚多。刘备至葭萌,却无心讨伐张鲁,而是“厚树恩德,已收众心”[14]881,最终成就了一方帝业,与据有北方的曹魏和割据江东的孙吴政权鼎足而立。故有“蜀汉兴,隆中谋,葭萌起”之说。

四、历代阴平道取用事迹考

正因为阴平道具有极为重要的军事价值,历朝历代史家对其倾注的笔墨也颇多,有关阴平道取用事迹的记载更是不绝史书。仅就笔者所查阅到的资料,将其整理如下:

表1 历代阴平道取用事迹

根据表1的统计,我们可得以下信息:其一,自汉迄明,历史上的阴平道基本上都处于使用之中,即新朝1次,东汉9次,三国3次,两晋3次,南北朝8次,唐、宋、明各2次;其二,阴平道在汉末三国、南北朝时期使用最为频繁,应是其繁盛时期;其三,自唐以降,阴平道使用次数明显减少;其四,王莽新朝以前似未有阴平道之取用事迹,盖因当时阴平道未通之故。

汉末三国、南北朝时期乃我国大动乱大分裂时期。割据政权为争夺土地、人口,甚至为争夺全国的统治权而进行了殊死的拼杀。因此,这一时期蜀道上战争极为频繁,作为蜀道之一的阴平道的军事价值也不断显现。自唐以降,何以出现阴平道使用次数急剧减少之势?笔者愚以为有以下几个因素:第一,政治中心逐渐东移,经济重心逐渐南移,蜀道的历史地位有所下降。正如蓝勇先生所说:“历史时期交通通道的地位升降与经济核心区和政治核心区的引力作用有关。”[19]278第二,唐及唐以后的帝国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太平之世,即使战乱,波及到阴平道较少。第三,自宋元以后,阴平斜径(青塘岭道)得到整修,使阴平正道的重要性进一步削弱。《方舆胜览》卷七十“左担路”条下云:“自文州界青塘岭,至州百五十里。”[20]1230第四,自元以降,京都之修建,大量树木被砍伐,陇蜀地区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加剧,以致阴平古道逐渐荒榛。

五、结语

注:此图来源于鲜肖威先生《阴平道初探》一文,《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第2期。

阴平道自汉迄唐,为川甘交通要道,其军事价值颇高。自唐以降,由于政治中心东移、经济重心南移,加之阴平斜径(青塘岭道)的整修,阴平道乃至整个蜀道的历史地位有所下降。阴平道之白水关、葭萌关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其成败与蜀地命运紧紧相连。

注释:

①王子今先生在《古代蜀道的“关”》一文中,对蜀道主干线之子午关、骆谷关、斜谷关、散关、阳平关、米仓关、剑阁关有关史实作了系统的梳理和考证,可惜未言及阴平道之白水关、葭萌关。

[1]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M].中国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6.

[2]鲜肖威.阴平道初探[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2):17-29.

[3]蓝勇.历史上的阴平正道和阴平斜道[J].文博,1994(2):43-48.

[4]万娇.“平道”“左担道”名称考证[J].四川文物,2010(6):37-39.

[5]贾公彦.周礼疏[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6]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7]贾谊撰,方向东译注.新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2.

[8]蔡正孙.诗林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9]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0]郦道元撰,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正[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1]杨伯俊.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2]黄廷桂.(雍正)四川通志[M]//文渊阁四库全书.中国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3]陶张.白水关故地考[J].四川地方志通讯,1984(4):53-59.

[14]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5]王应麟.玉海[M]//文渊阁四库全书.中国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6]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84.

[17]黎学锦,徐双桂.(道光)保宁府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本.成都:巴蜀书社,1990.

[18]常明,杨芳灿.(嘉庆)四川通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本.成都:巴蜀书社,1984.

[19]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0]祝穆撰,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M].北京:中华书局,2003.

(责任编辑:刘晓红)

K928.6

A

1004-342(2017)01-22-04

2016-10-21

李 龙(1992-),男,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阴平刘备
读懂刘备
广西柳州寨隆镇壮语老中青三代声调归字差异及其原因探析
偷渡阴平
太谷方言阴平阳平教学初探
云南蒙自方言的连续变调
刘备与徐州
刘备托孤
调域和时长对韩国学生感知阴平和去声的影响
相面
刘备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