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细节 大人物

2017-02-09 16:38张恩智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7年3期
关键词:本堂语段铁道

张恩智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3-0093-01

高一作为初高中的一个衔接点,写作课该上什么内容?对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初中作文是以记叙文写作为主,高考作文尽管文体不限,学生的分析评价能力逐渐增强,议论文写作教学自然成为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但让高一新生直接学议论文写作未免有点儿早。

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希望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于是我选择记叙文写作中的细节描写这块内容作为教学内容,希望学生能更加灵活地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让他们知道写作不是为了凑字数,而是怎样有效运用细节描写刻画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不仅让读者看到他的形,而且要看到他的“神”,一个有着丰富内心世界的人。让读者在文中能通过人物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感知人物的喜怒哀乐,性格脾气。有了这样的考虑,我本堂课的教学内容生成了,我要上的课是“细节,让你的文章更动人”。

我是这样设计这堂课的,先明确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有哪些具体方法,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然后学以致用,用这种手法写一则语段。

怎样的描写是细节描写,学生自然是知道的,选一个学生较熟悉又经典的语段作为引子唤醒学生的记忆。《背影》是初中教材内容,我选择父亲蹒跚穿过铁道买桔子这个动作描写,并且提供了朱老先生原先对父亲动作的描绘“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艰难地穿过铁道”的一句简短的话,比较两个,哪个语段更精彩?设计这个问题的意图是引出“细节描写”这个概念。趁机也明确细节描写的概念,就是把细小的环节或情节,如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句话等,通过准确、生动、细致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第二步,重温经典。紧承前面的概念找了两个关于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的语段,语言描写是孔乙己给孩子分茴香豆这个情节,心理描写是弗朗西斯逃课回校时得知从此不能学法语的心情,用这两个语段是想得出一个方法,对人物的动作、心理、语言的描写,能使人物更形象。

第三个经典语段是《社戏》中大家伙一起划船去看戏时看到的乡村夜晚的景色。这个语段的鉴赏是为了说明添加景物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在这样的方法指导之后,我给学生一句话要求用刚才所学的两种方法扩写。

按照这样的教学设计试上之后,发现问题出来了。第一,我自定的标题是“细节让文章更动人”,但是本堂课是围绕人物描写让文章更动人,太大了点。其次,景物描写分两种,即纯景物描写和用来烘托人物的景物描写,从我本堂课的教学任务来看,需要的是为写人服务的写景,这样看来,《社戏》这个语段不太合适了,鲁迅先生写故乡宁静的夜景为了表现对故乡的怀念。第三,语段鉴赏分析不到位,这样的描写对塑造人物的分析作用分析不透彻。

于是我对一稿进行了修改,鉴于整堂课的设计是围绕“塑造人物形象”,用的方法是“细节描写”,我把作文课标题改为“细节,让人物形象更饱满”,这样的标题让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一目了然。

在朱老父亲穿过铁道买桔子的两段文字比较之后,把问题更加明确“父亲穿过铁道的艰难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这个问题指向性更加明确,不像原来那么大而空,希望通过这个话题直接切入“细节描写”。围绕“艰难”二字,分析作用,父亲越是艰难,对儿子的体贴疼爱就表现得越明显。

在第二个环节的方法指导中,保留了前面两个语段,而把景物描写的语段换成了《荷塘月色》中荷塘四周的景物描写,做这样的调解是考虑到本堂课的人物是塑造人物形象,要选择一个烘托人物形象的景物描写。宁静的荷塘夜景是用来烘托主人公内心的不平静。

同时我对课堂写作练习做了重新安排,原先是两种方法之后安排扩写一句话。二稿中,在每一种方法之后都实战演练。在讲了人物细节描写之后,要求用此方法扩写一句话(那是一个寒冷的夜晚,下着雨,爸爸来学校接我。一路上,冒着风雨,爸爸尽力照顾着我。)学生写好之后,展示习作,并且说说表现父亲怎样的特点,又是怎样体现的?这样提问是为了强化学生的这种意识,知道自己在写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在讲了景物烘托人物的方法之后,让学生在原来的习作基础上,做第二次扩写。两次习作分开,又合二为一。一次方法指导之后对应一次实战演练,任务更加明确。课后为了进一步巩固技能,综合运用两种方法扩写一句话。

做了这样的改变之后,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每一个环节的联系更加紧密,先有方法指导再操作练习,学生对人物描写的方法由感性到理性,让这种方法能更好的为我们所用,让我们心中的人活现在纸上,这样的小技能帮我们塑造了每个人心中的“大人物”。

猜你喜欢
本堂语段铁道
铁道小卫士
【重点】语言文字运用:语段压缩
浅谈低年级语段仿写的指导策略
《铁道通信信号》订阅单
走进崇本堂
务本堂
《铁道通信信号》订阅单
《铁道通信信号》订阅单
依存消解、一致性计算与浮现和语段计算理论
如何压缩新闻语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