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诊断在历版《诊断学》教材中的演变与启示*

2017-02-10 02:40梁文杰魏艳静王佳磊马国平
重庆医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章节

梁文杰,张 宇,魏艳静,王佳磊,马国平

(1.河北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医学检验教研室,河北石家庄 050200;2.河北医科大学实验诊断教研室,河北石家庄 050071;3.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河北石家庄 050031)

·医学教育·

实验诊断在历版《诊断学》教材中的演变与启示*

梁文杰1,张 宇1,魏艳静2,王佳磊2,马国平3△

(1.河北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医学检验教研室,河北石家庄 050200;2.河北医科大学实验诊断教研室,河北石家庄 050071;3.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河北石家庄 050031)

实验诊断学是诊断学的重要组成,是检验医学向临床的延伸,与临床检验诊断学有相同的内涵。实验诊断学的迅猛发展使《诊断学》教材中的实验诊断内容不断演变,作者调研了人民卫生出版社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历版《诊断学》本科教材,认真分析实验诊断内容演变特点,为实验诊断学的教材建设提供参考依据,进而促进其课程建设乃至学科建设。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人民卫生出版社,《诊断学》本科教材,第1版至第8版[1-8];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诊断学》本科教材,新世纪第1版至第3版[11-12]。

1.2 方法 收集并查阅《诊断学》,提取实验诊断部分,采用Excel表建立数据库,分析其章数、页数、字数、比例及各章节构成比。

1.3 统计学处理 收集并查阅历版《诊断学/基础》,提取实验诊断部分,采用Excel表建立数据库,分析其章数、页数、字数、比例及各章节构成比;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实验诊断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历版《诊断学》本科教材中的基本情况 如表1所示,实验诊断的章数减少,但字数逐渐增加,第8版比第1版增加近18万字;比例有渐增趋势,第8版显著高于第1版(χ2=69.14,P<0.01),但第5版后变化不大。

2.2 人民卫生出版社历版《诊断学》本科教材实验诊断章节分布 实验诊断内容主要演变为概论等9部分(表2)。第5版始有概论;血液检查中骨髓内容渐少,止血血栓等内容基本不变;体液及排泄物检查呈减少趋势;肾功能、肝脏病检查变化不大;临床生化(自第4版显著增多)及临床免疫检查呈增多趋势;临床病原体检查由无至有,从少到多。各章节构成比变化:血液检查与体液检查构成比逐年减少;肾功能与肝脏病检查亦有减少趋势;而临床生化与临床免疫检查呈增加趋势,见图1。

2.3 实验诊断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历版《诊断学》本科教材中的基本情况 在中医类专业本科教材中,第3版变化显著,书名由《诊断学基础》变成《诊断学》;实验诊断字数、比例均显著增加;第3版的实验诊断比例(39.3%)高于第1版(χ2=14.21,P<0.01),但低于西医类教材的第8版(4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97,P<0.01),见表3。

表1 实验诊断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历版《诊断学》 本科教材中的基本情况

a:P<0.05,与第1版比较。

表2 人民卫生出版社历版《诊断学》本科教材实验诊断章节字数与构成比[万字(%)]

图1 实验诊断主要章节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历版

《诊断学》本科教材中构成比演变

2.4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历版《诊断学》本科教材实验诊断章节分布 内容构成与西医本科类似,但无其他检查部分。第3版变化显著:概论出现;生化、免疫及血液检查显著增多;而体液及肾功检查减少,见表4。

表3 实验诊断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本科教材中的基本情况

*:P<0.05,与第1版比较。

表4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历版《诊断学》中实验诊断各章节字数与构成比[万(%)]

3 讨 论

3.1 实验诊断内容演变的特征 实验诊断内容的逐步丰富化、相对迟滞性与构成比的不断变化构成演变的主要特征。(1)逐步丰富化表现在主体构成与实验项目的多样化。①实验诊断主体构成由最初的6部分逐步演变为9部分并渐趋稳定,9部分包括概论、血液(含凝血及骨髓)、体液、肝病、肾功、生化、免疫、病原及其他检查等。②成熟的新实验项目不断进入教材,如肿瘤标志物(由0项发展为14项)。实验诊断学学科的迅速发展决定了实验诊断内容的多样化[9],多样化促成丰富化,使实验诊断内容总量(字数、比例)逐渐增多。(2)相对迟滞性表现在实验诊断教材内容仍落后于学科发展[10]。实验方法、实验项目甚至临床意义在数量及质量上均较为迟滞,并不适应于学科日新月异的发展,如已淘汰多年的邻甲苯胺法测定血糖仍列于教材中。学科迅猛发展与教材相对滞后的矛盾反映了对实验诊断学发展的认识不足,中医药院校的教材尤为突出。(3)各章节构成比不断此消彼长。临床生化及免疫检查在演变中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的历程,在最新版本科教材中,临床生化检查及免疫检查紧随血液检查之后,分别列于第2、3位。新生章节的出现,使血液、体液等传统检查内容的构成比相对减少,但血液检查主体地位依然无法撼动。血液检查一枝独秀逐渐演变为各领风骚。

3.2 实验诊断内容演变的启示 实验诊断内容的演变为实验诊断学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提出要求。(1)教学学时与教学内容改革。①教学学时宜适当增加:多数中医药院校实验诊断学学时较少而内容较多的矛盾十分突出,适当增加学时是解决矛盾的最佳办法,并与实验诊断内容总量逐步增多相适应。②教学内容及时更新:推陈出新是发展的主旋律,一方面教学内容应随教材的更新而更新;另一方面适应于教材内容的相对迟滞性,成熟的新实验项目应及时纳入教学内容,如幽门螺杆菌的尿素呼气法检测等。③教学内容及时调整:基于各章节构成比的不断变化,临床生化、免疫及病原检查内容宜适当增加。④为教材编写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2)实验诊断学成为独立课程是趋势。人民卫生出版社《诊断学》本科教材自第2版始,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诊断学》本科教材自第3版始,放射诊断已作为《医学影像学》完全独立出去。虽然人民卫生出版社第8版本科教材中仍含实验诊断,但《实验诊断学》教材已然出现,如王鸿利主编的本硕连读教材及王建中、康熙雄主编的本科教材。足够的教学课时、丰富的教学内容与独立的教材将催生独立的实验诊断学课程,其实在多数医学院校,实验诊断学课程也已独立。

总之,随着临床检验诊断学学科的发展,实验诊断在《诊断学》历经36年演变,形成了内容逐步丰富化、相对迟滞性与构成比不断变化的演变特征,以血液检查、生化检查与免疫检查为主要内容的9个章节渐趋稳定。实验诊断学的发展与演变为实验诊断学教学改革提出了要求,为教材编写提供了科学依据,其内容的不断拓深与拓展决定了实验诊断学独立课程的萌芽、成长与壮大。

[1]山东医学院.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320-477.

[2]戚仁铎.诊断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285-479.

[3]戚仁铎.诊断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73-459.

[4]戚仁铎.诊断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79-479.

[5]陈文彬.诊断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31-490.

[6]陈文彬,潘祥林.诊断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59-504.

[7]陈文彬,潘祥林.诊断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43-478.

[8]万学红,卢雪峰.诊断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37-482.

[9]梁文杰,方朝义,丁英钧,等.实验诊断学在微观辨证中的价值评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4):543-546.

[10]梁文杰,马国平,周韶辉,等.中医药院校实验诊断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8,23(4):42-43.

[11]戴万亨.诊断学基础[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0:221-350.

[12]戴万亨,张永涛.诊断学[M].3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271-432.

10.3969/j.issn.1671-8348.2017.03.044

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教育规划项目(GH161068);河北中医学院教育科学研究课题(14yb-10)。 作者简介:梁文杰(1971-),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实验诊断学及中西医结合检验医学方面研究。△

R446

B

1671-8348(2017)03-0415-03

2016-07-23

2016-09-26)

猜你喜欢
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章节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高中数学章节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素养之下,美在引言——《“推理与证明”章节引言》一节比赛课的实录
黄廖本《现代汉语》词汇章节中的几个问题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记忆法在诊断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现代网络通讯工具的中医诊断学教学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