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如何与学生相处

2017-02-10 19:29李世贤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欣赏平等尊重

李世贤

摘 要:教学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塑造学生完整人格的同时。更是一门人际交往的艺术。教师注重以“一个教师难以适应所有学生”为由,要求学生适应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模式来塑造,忽略了学生的不满情绪。一个失败的教师,总是喜欢流露出对自己学生的不满情绪,而一个成功得老师总是想办法有办法与学生如何更好相处。

关键词:平等;尊重;欣赏;赞美;理解

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认为“严师出高徒”“棍棒出孝子”的强硬手段扭转学生态度的思想已经落伍、不够科学。所以我认为新型师生关系应首先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好准备。

一、教师要认识自己

1.尊重爱护学生。随着社会飞速的发展,人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强烈渴望被尊重、被爱护、被相信、被关心、被理解、被信任。将老师的尊重和信任看作是老师对其个人的肯定与赞许。老师的尊重能够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提高自身人格魅力。作为教师也渴望得到学生的尊重,但是反复强调 “尊师重道”是不可能实现这一理想的。新时代的学生已不是传统的书生,他们有了自己的价值观念,会以一定的标准来衡量老师。老师也不再高高在上,而是与他们同等的人。因此要得到学生得到尊重,只有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综合修养,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这里教师的修养不仅是教学上的博学多智的教育教学能力,还包括平时的言谈举止、着装打扮等各个方面。要做一个慈爱,宽容 幽默型的老师。不断用人格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教育学生,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二、教师要正视学生

1.教师要欣赏学生,赞美学生,允许个体差异存在。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努力受到别人的赞赏。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闪光点,并及时表示欣赏之意,你的赏识使他们眼睛一亮,看到了成绩,看到了光明,也能大大增强学生的信心。作为教师,要多用赞美的语言,它会给学生带来极大鼓舞,作为回应,学生会以自己的行为来回报教师的赏识。而学校最终要培养出的应是形形色色的社会人才,成绩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一味的反复对学生施压,不适当降低要求,学生在努力中难以达到预定目标,会对教师产生反感。

2.教师要包容学生,理解学生,纠正学生的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孩子来说更是如此,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过错。学生的这些过错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有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有些甚至是学生长期的家庭教育所形成的。教师要设身处地学理解学生,包容他们的各种行为习惯,给他重新改正的机会。在长期的改正过程中慢慢战胜、杜绝不好的习惯。比如面对老师的教诲顶撞老师,做事丢三落四,拖拖拉拉……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随时等待同学犯错误,并帮助他们改正错误。

三、师生如何相处

1.师生之间应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高高在上的架子,在做“良师”时,别忘了做他们的益友。师生成为朋友,是有助于教育的。马克思说:“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当教育注重和心灵相通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就能成为朋友。当成为朋友时,教师和学生之间就能消除彼此间的隔阂,使他们感受到教师地温暖,从而使教育充满力量。

2.师生之间交流要讲究方法技巧。教育学生,光有爱、有热情是不够的,还要掌握一定方法技巧。如:注意与学生谈话的时机和场合,别在学生处于激愤状态时给他们讲道理;又如:学生写检查不能三言两语了事,而要学生写清过程,造成了什么后果,要怎样做来弥补过失,这样才更能使学生认识错误,确保今后少犯错误。再如教师担心学生早恋,与其在学生“早恋”后来说服教育,不如把学生想知道又不甚了解,充满好奇的异性感情,异性交往挑明了来谈,为他们分析引导,教会他们以恰当的方式进行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这样不“亡羊补牢”更好吗?

3.对学生要因材施教。一个班级体,不可能全部是差生,也不可能全部是好生。这就要求我们不可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教师应该“宽爱”后进生,更多的时候应该是尊重与鼓励,在工作中应尽可能捕捉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使他们自觉向优秀学生转化。对于优秀学生教师的爱应该“严爱”的,要适时和适当的提醒与批评,对他们的定位应该更高。对于中等生,教师的爱应该是“博爱”的,中等生是班级的镜子,是班级的中间力量。他们希望老师重视他们,但又害怕抛头露面,针对这类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应始终如一的尊重理解信任他们。

总之,要成为一名好老师,你就必须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与他们和谐相处,成为他们朋友。同时需要我们自己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时刻准备去解决学生创造的、遇到的、挑战你的问题。

猜你喜欢
欣赏平等尊重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
德媒:中印尚难以做到彼此“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