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戈跃马邓子龙

2017-02-11 16:34熊广平
老友 2017年5期
关键词:家庙丰城倭寇

文 熊广平

文艺园地

横戈跃马邓子龙

文 熊广平

对绝大多数丰城人来说,邓子龙无疑是个大英雄。关于他的故事传说,每个丰城人都可以随口说出一箩筐。

邓子龙(1531年—1598年),字武桥,号大千,别号虎冠道人,丰城市杜市镇邓家村(狮子邓家)人,明代抗倭名将,精通天文地理,善骑射,能诗词,工于书法。 万历四年(1576年),邓子龙率兵镇压宁州大沩山民乱,次年于宁州铜鼓石设铜鼓营,任铜鼓营守备,开始筑垣垒城, 是如今铜鼓县城建城之始。 万历十一年(1583年),缅甸军犯云南,邓子龙率部平定。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日本入侵朝鲜,邓子龙奉命援朝,倭寇遁逃。 在露梁海战中,年近古稀的邓子龙身先士卒,奋勇直前,不幸阵亡。 邓子龙遗体归葬丰城,但是首级已被倭寇割去,家乡人于是用沉香木雕刻首级合殓。朝鲜兵民感其功德,亦为将军立庙,世代祭祀。邓子龙遗著有诗集《横戈集》、地理著作《风水说》、兵法著作《阵法直指》等。

从丰城出城, 沿丰抚线向东南方向行驶30公里,来到杜市镇茂溪狮子邓家村前“落星桥”地,便是邓子龙世居故里。甫进村,便见村口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庙堂,这是邓氏家庙,邓子龙的灵位便安放在这里。 庙门立柱上刻着邓子龙亲笔题写的诗句:“月斜诗梦瘦,风散墨花香。”门板上还刻有邓子龙几首诗作。家庙东侧进村口,有一对石狮昂首挺立,威风凛凛地注视着每一个进出村子的人。 石狮雕刻精细,形态逼真,造型古拙,显然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古物。

家庙的对面,是江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邓子龙墓。 墓园的入口,是一座高大的牌楼,上刻“剑扫风烟”的匾额,两旁的对联分别写着“千金散尽唯余湖上青山”“百战归来赢得鬓边白发”, 读来不禁令人唏嘘。墓葬为砖石垒砌,水泥铺盖而成,高2.5米,长8米,宽6米,树立有“爱国将军邓子龙”墓碑、大理石保护标志及青石刻说明牌,刻有将军生平事迹。墓园四周苍松翠柏,郁郁葱葱,令人肃然起敬。 将军墓前,有序地摆放着几束鲜花,香炉里蜡炬未灭,香烟缭绕,寄托着后人的缅怀和崇敬之情。而将军塑像,则远在数里之外的杜市集镇,丰抚公路之旁,与故居的墓园遥相呼应。

狮子邓家是一个宁静的村庄,民风淳朴,性格沉静刚强,颇有邓子龙当年的风范。乡亲们世世代代厮守在故园,厮守着这块深情的土地。 乡亲们说,将军的头颅虽然被倭寇割去,但他的精神不灭,他是家乡人民永远的骄傲,深受世代人民的崇敬。 不仅如此,他也是江西乃至所有炎黄子孙永远的骄傲。 除了江西外,在福建,在广东,在湖南,在云南,在贵州一带,均有邓子龙将军的遗迹保存。

磨就霜锋胆气雄,神光长射斗牛中。

张华去后无消息,千百年来起卧龙。

这是邓子龙在26岁那年写的《磨剑口占》,至今读来,仍铿锵有力,豪气干云。 站在将军墓前,耳畔响彻着金戈铁马的厮杀声,胸中回荡着无限壮志豪情。邓子龙,一个从丰城走出去的民族英雄,一个承载了整个民族记忆的文化符号,已经融入人们的思想和灵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丰城儿女,发奋图强,砥砺前行。

猜你喜欢
家庙丰城倭寇
吴大昕:《海商、海盗、倭
——明代嘉靖大倭寇的形象》
丰城“山区片”五乡镇方言语音差异探析
巧借潮水灭倭寇
大明王朝1555,倭寇打到了南京城下
浅析丰城话与樟树话的语音差异
荒家庙
江西丰城电厂坍塌,安全事故何时休?!
宁化红军医院 旧址焕然一新
鲜为人知的满族家庙兴庆寺
湖北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