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逐影 初心不改
—— 访南昌市艺术摄影学会会长张沅生

2017-02-11 16:34姚绍
老友 2017年5期
关键词:艺术摄影影友摄影艺术

本 刊记者 姚绍 辉

老兵新传

追光逐影 初心不改
—— 访南昌市艺术摄影学会会长张沅生

本 刊记者 姚绍 辉

“为了拍好一件作品,脚起了水泡,扭了腰,这都是常事。哪里人迹罕至,交通不便,山高路陡,就往哪里去,否则拍不到独特的、罕见的风光。”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南昌市艺术摄影学会会长、美国纽约摄影学会名誉会士张沅生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着自己的摄影历程。

张沅生身材魁梧,精神矍铄,说话条理清晰,从外表一点也看不出是年逾古稀的老人。用镜头来表现祖国的大好河山是他的执着追求。几十年来,张沅生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最为张沅生钟情的,是有着独特地理风貌和民族风情的新疆。张沅生已经8次去新疆创作,尽管新疆的生活条件艰苦,但他仍然痴迷于那里广袤神奇的风光。

“新疆成了我的第二故乡。”张沅生满怀深情地说。一次,为了拍摄胡杨林,张沅生和影友们经过9个小时的颠簸,在天黑前赶到新疆奇台县。 胡杨林面积很大,因为地处偏僻,原始生态依旧。 张沅生选定了两棵似在跳舞的胡杨作为拍摄对象,并找准了日出的方位,以求得逆光效果。选完点,天已全黑。张沅生和影友们就地扎营。 当时,气温已至零下,为了御寒,大家就地捡了些枯枝,在空地上燃起了一堆篝火,影友们围着篝火取暖,满怀期待地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第二天黎明时分,太阳刚一露脸,一幅绚丽的画面如期而至,两棵胡杨在逆光映衬下,似乎已经舞动起来。 张沅生立即按下快门,一幅“神态”惟妙惟肖、光影绚丽多彩的《共舞》诞生了。

张沅生在摄影艺术的园地里辛勤耕耘,他的作品经常获奖。 与此同时,在摄影艺术的普及和推广上,他也不遗余力,成绩斐然。1990年,南昌市艺术摄影学会成立,张沅生担任会长。2000年,张沅生从市群众艺术馆退休后至今,仍然担任着艺术摄影学会的会长。20多年来,张沅生带领会员们开讲座,办培训班,去国内外采风,组织比赛,学会会员从成立时的60人,发展到现在的1000余人,从学会走出了一批优秀摄影家,他们的身影活跃在南昌市的机关、学校和厂矿,南昌市的群众摄影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与此同时,张沅生还总结在摄影实践中获得的宝贵经验,撰写了《家庭彩色摄影指南》(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和 《风光摄影构图六十讲》(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两本专著。 因为图文并茂,实用性强,两本书投入市场后,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

因为在推动群众摄影艺术活动方面的突出成就,张沅生先后荣获中国摄影家协会颁发的金像奖 (开拓杯)和南昌市人民政府颁发的陈香梅文化奖。

每次组织外出采风,影友们的安全是张沅生最为担心的。尽管每次出发前,张沅生都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意外还是难以避免。一次,张沅生带领影友们去新疆喀纳斯采风。 随行一位70多岁的艺术顾问,是新华社原高级记者。为了找到好的拍摄角度,他一人不知不觉走到了对面的山上。等他拍完后,却找不到回来的路了。 打了个电话给114台后,他的手机就没电了。 张沅生接到114台的电话后焦急万分,因为天色已经暗下来了,喀纳斯晚上的气温很低,如果不及时找到老人,后果将不堪设想。张沅生立刻找到景区管理处求援。管理处动员了所有人员分头寻找,张沅生和影友们也加入寻人的行列中。大家整整找了一个晚上都一无所获,直到第二天上午11点,老顾问终于被找到了。 原来,老顾问迷路后,就在山上一块背风的大石头下度过了一夜。“后来,《人民摄影报》刊登了我写的稿子《17小时生死大营救》,记的就是这段难忘的经历。 ”张沅生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然感慨不已。

“40年漫长的摄影旅程里, 虽然洒下了太多的汗水,甚至经历了许多艰险,但我依然乐此不疲、初心不改。因为我不仅在创作中收获了健康和快乐,同时还结交了许多摄影朋友,其中许多人已经成为我工作和生活中的伙伴和知己。”张沅生说,他不久又将踏上旅途,带领影友们再次去新疆采风。张沅生追光逐影的人生征程将再次开启。

猜你喜欢
艺术摄影影友摄影艺术
谈谈犬像艺术摄影
Scènes盐值艺术摄影空间二期
浅谈古装戏剧艺术摄影
叶波校园艺术摄影选
影友档案
第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入选名单
第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福建入选作品
影友档案
影友档案
论摄影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