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刑人员艺术矫治理论与实践探索

2017-02-11 20:28邱文清鲁兰代昕
21世纪 2017年4期
关键词:服刑人员艺术

文/邱文清 鲁兰 代昕

服刑人员艺术矫治理论与实践探索

文/邱文清 鲁兰 代昕

导 读

新时期法治背景下监狱监管改造工作面临诸多新情况,如何以服刑人员的人格改造为中心做好艺术矫治,是当前亟须研究的一个课题。本文探讨了艺术矫治在服刑人员人格改造中的作用,挖掘了中外艺术治疗的实践与研究,明确了艺术治疗的本质,分析了服刑人员艺术矫治的作用机制及特点,探讨了服刑人员艺术矫治的发展方向。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结构加速转型的新时期,监狱监管改造工作面临诸多新情况,如压缩的监禁空间,无处不在的监控,相互间弱化的私密,恶变可能性较多的押犯构成等。面对这些新情况,需要一种直观鲜活的矫治方式直达服刑人员的心灵深处,以安慰、润泽其现实中焦灼的心理状态,点燃其本性中积极的心理体验,重塑健康健全的人格。在服刑人员人格改造的理论和实践中,艺术矫治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服刑人员的压抑、防御结构、阻抗等内心体验,往往难以言表和疏解,艺术矫治要解决的是如何帮助服刑人员寻求并获得高墙内情感满足和心理慰藉等现代服刑人员所特有而普遍的问题,符合当下对服刑人员进行人文关怀的国际行刑趋势。艺术矫治不是把参与者当作心理疾病者,而是帮助服刑人员克服生活中产生的内心冲突和环境冲突,对服刑人员遭遇到的特殊问题进行安抚和疏解,治疗处理的方向在于增强服刑人员的生活意志力,发展服刑人员的自身认同能力,帮助服刑人员寻找生活的意义,使服刑人员的情感得到升华,创造更好的改造生活形态。

中外艺术治疗的实践与研究

在人类历史上,艺术对人类有着巨大的影响。在远古时期,人类巫术、宗教活动与艺术活动往往融为一体,从史前岩洞壁画到古代祭祀活动,都表现了人类试图运用具有象征意味的画符和仪式等表达方式,来战胜疾病或精神痛苦。

(一)国外艺术治疗的实践与研究

18世纪,人们确信从绘画作品中能读出作者的精神状态;19世纪,人们认为艺术活动中再现内心的过程具有很高的价值。这些观点与相信艺术具有治愈功能的信念息息相关。意大利“犯罪学之父”切萨雷·隆布罗索通过对大量精神病学等学科的研究,认为艺术活动能缓解人们的身心障碍,减少犯罪的发生。

20世纪初,弗洛伊德对艺术家创作的精神病倾向作了相关研究,他以意象,尤其是心象和梦中的映像,来进行精神分析式的艺术治疗;荣格在心理治疗活动中也鼓励患者将梦中的意象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他们两位无可争议地成为了艺术治疗理论的奠基人。自此,“艺术治疗”正式成为精神病领域里的一个专有名词,以图像为媒介进行人格检测和心理干预的治疗实践逐步进入公众视野。

20世纪40年代,艺术治疗逐渐发展起来。1979年美国艺术治疗专家伊蒂丝·克雷莫提出了“artastherapy”艺术创作过程导向(艺术作为治疗)的主张,认为艺术创作过程本身存在着治愈性特征,强调艺术表达活动过程能调节当事人的情绪冲突,升华感情,促成当事人自我探索、统合并提升自我体验,增进自我认识,修复或改变自身对外界的认识及交互状态,增进心智完善和感知觉的发展。“artintherapy”心理分析导向(艺术应用于治疗)的艺术治疗模式,强调潜意识和象征,鼓励当事人做自发的描绘,并对其图画加以自由联想和解析,依此模式来应用艺术。这种艺术治疗取向,关注的不是作品本身,而是对作品的诠释和联想,通过这些诠释和联想帮助服刑人员抒发情绪,更重要的是,这种心理分析导向的艺术治疗,还强调由此反映出的人格发展、人格特质和潜意识,它是建立在心理分析理论基础上的。

目前,艺术治疗在西方已经被普遍接受,在不少国家获得了健康服务领域的正式认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生理疾病和心理障碍的治疗中,比如神经症、自闭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智力障碍者、成瘾患者、癌症患者等。

(二)中国艺术治疗的实践与研究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艺术发展历史的国度。艺术活动在我国从来不是纯粹的娱乐消遣,它从诞生以来就总是与人生问题的解决联系在一起。

1.中国历史上艺术治疗的理论与实践

(1)艺术拯救人生。庄子主张通过对艺术人生的关注,来对人的本源性存在进行拯救。老庄所谓之道,实际是一种最高的艺术精神,所谓的至人、圣人、神人、真人,实际上不过是人生的艺术化罢了。

(2)艺术修身养性。古代文人士大夫们在仕途遇挫时,艺术成为他们最好的倾诉对象。清代画家周星莲在《临池管见》中写道:“作书能养气,亦能助气。静坐作楷书数十字或数百字,便觉矜躁俱平;若行草任意挥洒,至痛快淋漓之候,又觉灵心焕发。”王昱在《东庄画论》中也作过阐述:“学画所以养性情,且可涤烦襟,破孤闷,释躁心,迎静气。”

(3)艺术治疗疾病。隋朝名医莫君锡运用“精神顺逆原则”,使贪恋酒色、身体日渐虚弱的隋炀帝,在观《京都无处不染雪》与《梅熟季节满园春》两幅画作后,口中唾液频生,半月后喉干舌燥及心中烦闷等症随之缓解。

2.当代中国艺术治疗的研究和进展

近年来,国内艺术治疗在灾后心理干预、精神疾病辅助治疗、成瘾患者的辅助治疗等领域都得到了应用和发展,相关研究也取得了进展。

孟沛欣等对86名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采用团体绘画艺术治疗的方式进行干预,干预分为6个疗程,每个疗程包括五个主题绘画任务,分别是涂鸦、人像、场景、感受(情绪)和团体共同绘画,每次完成一个绘画任务,并在团队中让患者依次讲述个人作品,表达主观体验和讲述个人生命故事。治疗师可通过作品洞悉问题所在,共情患者的心理体验,找到干预的契机。结果表明,采用团体绘画艺术治疗,能使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得到缓解,使患者的自我概念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

艺术治疗的本质、作用机制与服刑人员艺术矫治的特点

(一)艺术治疗的本质

卡洛琳·凯斯等认为,艺术治疗也称作艺术心理治疗,是指通过表达性艺术来进行心理诊断与治疗。其中,表达性艺术包括绘画、音乐、舞蹈、雕塑、摄影、电影、书法、戏剧、诗词、折纸等多种艺术形式。英国艺术治疗师协会对艺术治疗的定义是:“一种治疗的方法,在艺术治疗师的协助下,透过绘画、塑造等艺术媒材,从事视觉心象表达,借此心象表达把存在于内心未表达出来的思想与情感向外呈现出来。这种表达和呈现出来的心象产品,具有诊断和治疗功能,为治疗者提供当事人在治疗期间的处理指标。治疗期间,当事人的情感常常包含在艺术作品里,并在治疗关系中得到处理与解决。”

阿瑟·罗宾斯认为,艺术治疗提供了非语言的表达和沟通的机会,其主要框架包含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当事人运用某种艺术表现手法,如绘画、雕塑、书法、折纸等,结合自身的情感体验与主观感受,呈现一个非语言性的艺术表达。这样的表达不一定需要艺术功底式表现手法,可以用朴素和无范式窠臼的方式来呈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其二,艺术治疗师结合艺术理论、心理分析理论、视知觉认知理论等学科,对当事人的个性化艺术呈现进行分析评估,依此作为诊断依据对当事人进行治疗,达到解决情绪冲突、管理行为、提高社交技巧、解决问题和减少焦虑等目的。

由此可见,艺术治疗是一种心理治疗的方法,艺术治疗不同于传统的谈话心理疗法,而是在咨询辅导的过程中借助艺术这种非言语沟通的形式,帮助服刑人员提升自我,找到应对情绪问题的潜力或增进自我成长的一种治疗方法。

(二)艺术治疗的作用机制

(1)艺术创造性地再现生活

艺术治疗师Robin较为全面地分析了艺术疗法的这种作用机制。他认为人们内隐的思维多以视觉的方式呈现;记忆则有相当可能是前语言的或是被压抑起来的。个体从前的创伤经验等不愉快的内容遭到压抑,仅仅靠运用语言是无法提取出来的,从而难以被干预。同时,个体相当多的情绪体验内容,其本身的呈现形式就是前语言的,人们并不能将它们准确地用语言来表达。当人们无法用语言来描绘自己的某一个感受时,更容易通过艺术作品来表达。艺术本身的价值往往是中立的。这种表达没有社会道德方面的顾忌,更能为人们所接受。首先,艺术疗法提供了特有表达的可能,可以在一幅作品或系列作品上表现发生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的事件,可以把不可调和的情感合成在一起。其次,艺术治疗是灵活的、多面性的,它适合不同年龄、不同疾病的患者,可以在不同地点实施。再次,艺术疗法可以使心理治疗常态化,即可以在人们的所有日常生活情境中开展。最后,艺术疗法可以安全地释放毁灭性力量,使心灵得到升华。

艺术创作的过程即是对生活场景的再现。通过艺术治疗,服刑人员将其过去生活的经历(包括创伤)投入到自己的创作中去。艺术治疗给服刑人员提供了一个支持性的心理治疗空间,让情绪有一个安全的抒发渠道。以艺术为介质而建立的治疗联盟中,双方可以借助视觉艺术形式,即意象而非语言,直接接近情感的深处,表达郁积在心的困苦心境,纠正扭曲的情感体验,学习新的情绪体验方式,最终使当事人借助自我的力量建立一条与心灵交流的便捷通道。

(2)艺术提供内部意象外化的载体

自我和非我之间的冲突常常通过意象反映出来。艺术治疗的这一作用机制表现为,通过艺术外化当事人内部意象,实现自我超越和真我整合。人的自我意识对符合自我意识的经验就自然整合和接纳,而对于不符合的经验,往往排除在外,使之成为无意识的内容。自我超越就是要处理自我和非我之间的冲突,通过逐渐扩大自我的疆界,将非我的部分逐渐缩小,更加接近真我,最终成为生命体本身。

精神心理学认为,人类意识变化是有一定的方向性的,体现为混沌——分化——整合。艺术治疗的过程契合了这种方向性。艺术治疗之前,某一意识层面上的当事人心理属于混沌阶段,艺术治疗之后,当事人内部意象通过一定的艺术形式反映出来。这是一个将内部混沌部分外化的过程。当事人可以从一个旁观的角度去体验,觉察这个外化出来的意象。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身在情景之中,往往限制了自己的思维,旁观者反而能够看得更清楚,就是这个道理。艺术治疗的形式首先就是帮助当事人跳出这个混沌的状态。

然而,从混沌中外化了意象,只走到了一半。要弄清混沌是如何对当事人产生影响的,还要在分化的基础上对意象进行整合。这就需要引导当事人去体验这个内部意象的意义,当意义明确之后,也就意味着有了一个新的自我认同。这是一个自我超越的过程,这种自我超越不断进行,新的自我认同在更高的意识层面形成新的混沌状态,如此往复,不断发展。

(3)艺术提供表达和沟通的情感语言

艺术治疗有艺术创作过程导向的治疗取向(artastherapy)和心理分析导向的治疗取向(artintherapy)等两种主要治疗取向。艺术创作过程导向的治疗取向利用创作过程缓和个体的情绪并促进患者自我认识和成长,心理分析导向应用艺术作品及关于作品的想法促使个体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关系实现平衡。艺术治疗通过艺术活动作用于人的情感,由人的情感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改变人的行为,达到治疗目的。人的情绪好的时候,往往倾向看到事物的积极方面,把坏事看成好事;当人的情绪不好时,往往倾向看到事物的消极方面,把好事看成坏事。因此,情绪改变了,人的认识也就自然改变了。艺术治疗在于激发当事人的心理能量,提高当事人的心理免疫力,自己克服自己的问题。

(三)服刑人员艺术矫治的特点

艺术矫治以艺术为桥梁,是一种适用性较强的心理咨询疗法,它突破了语言表达的限制,同时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服刑人员的防御机制,更易于洞察服刑人员的内心世界。服刑人员艺术矫治作为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具有如下特点。

(1)艺术矫治能弥补谈话辅导治疗的不足,可拓展辅导治疗的对象。通过艺术形式的介入,智力缺陷、丧失语言功能、心理受创伤、抑郁发作、年龄较大、文化程度偏低等认知能力低、沟通表达有困难的服刑人员均可纳入矫治,弥补了谈话辅导治疗的不足,使治疗的对象更为广泛。另一方面,部分服刑人员问题盘根错节,往往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艺术矫治能帮助这类服刑人员通过艺术创作进入自己内心,理清思路,并能通过诠释和联想重新认识自己与他人及环境的关系,更好地处理问题。而涉邪类女犯具有法律意识淡薄、性格孤僻、集体意识较差等特点,将沙盘治疗等艺术矫治融入此类罪犯的心理解读、转化及巩固,可使涉邪类女犯在感悟艺术熏陶的基础上,在参与监区文娱活动中增强与人交流,恢复社交人格。

(2)艺术矫治易于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可以促进咨询和治疗的顺利进行。很大一部分服刑人员并不是主动求询,而是由民警推荐过来,他们往往会带有抵触情绪,不愿意主动倾诉,以致咨询难以进行。艺术形式的介入,充分尊重服刑人员的情感需求和自主需求,能带动服刑人员的积极情绪和参与行为,让服刑人员放下防卫,建立起良好的咨询关系,让服刑人员在非强制性的条件下,卸掉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提升治疗效果。同时,服刑人员在艺术治疗的创作过程中所创作出的各种意象表达,往往会透露潜意识的内容,而这些潜意识的素材也恰好可以巧妙地避开服刑人员的防卫机制,有助于服刑人员和治疗师进行更深入的讨论。理论研究表明,当矫治对象能够自然生发出愉悦感和温暖感,并将其转化为一种自觉的改变意识,一种回报恩情的冲动体验时,艺术矫治的效果也就初步达到了。一位参与艺术矫治的服刑人员写道:“刚入监时,自己还不满二十岁,满身的锐气,让我在栅栏中犹如困兽横冲直撞,无助与彷徨占据了心头,我跌倒过、哭泣过,在无数不眠之夜里,委屈饮泣,我也曾不甘不愿,不服过和所有刚入监的罪犯一样,那初期的不适应,是我迈开的第一步。种种困难一开始只有用眼泪来排解,细心的警官发现了我的问题,并邀请我参与母亲文化艺术矫治,让我的心情得到了温暖的安抚,也让我看到了希望,重新树立了改造的信心。”

(3)艺术矫治是一种情绪宣泄,易为服刑人员所接受且不易产生伤害。艺术治疗的表达,常运用心象作思考,具有象征性和不明确性。此种心象思考,属于直觉式的思维,可降低防卫性,不易引起焦虑感,因此往往能透露潜意识的内容。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到悲剧的宣泄作用:希腊悲剧能够有效地帮助人们从恐惧、悲伤等负面情绪中解放出来。在观看悲剧的过程中,观众经历了深刻的情感,通过“怜悯和恐惧”排除了“怜悯和恐惧”。服刑人员通过宣泄全面体验此情此景的存在,有助于他们情绪的缓和、情感和意念的整合,从而找到那些阻拦了他们当下感受的东西,唤醒解决问题的内在动力,发掘个体的内在抗逆力,实现自我认知和改变。上海市女子监狱母亲文化艺术矫治结合狱内开展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安全教育、禁毒教育等犯情内容适时编排反映服刑人员积极改造生活的心理剧、小品等,每次都能让台下服刑人员洋溢欢声笑语,有效缓解服刑人员狱内改造枯燥苦闷可能引起的情绪低落。例如在排练“禁毒教育”情景剧时,民警特地挑选了2名因贩毒而被判死缓和无期徒刑的女犯来演主角。在编剧创作阶段,民警通过苏格拉底式提问法引导涉毒女犯联系自身经历,分析走上贩毒道路的各种原因,入狱后心理状态的转变来设计台词和舞台表现方式。在一次次的排练过程中,民警和同犯们不断给她们提意见改进,晚上躺在床上,这2名女犯也开始在主动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自己一步步越陷越深,最后导致自己锒铛入狱,如何通过自己的演出让大家知道毒品的危害,让别人不要再误入歧途。上海市女子监狱多年的母亲文化艺术矫治实践证明,服刑人员定期参加母亲文化活动及艺术矫治,在文化活动及艺术上可获得被人欣赏的自信,在母亲文化艺术熏陶中情绪变得乐观开朗,可合理宣泄自身紧张不安、焦虑,缓解情绪、释放情感。对比132名女犯加入母亲文化艺术矫治前后16PF心理测试的结果,统计发现乐群性、有恒性、忧虑性、紧张性数据存在较为明显的良性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

(4)艺术矫治有助于刺激服刑人员团体积极的情绪反应。艺术治疗强调利用服刑人员对他所创作的艺术作品进行诠释与联想,通过与服刑人员的沟通、整理,共同去发现服刑人员的问题以及可改变的线索。这种分享和诠释在团体辅导的过程中会起到催化剂的效应,带动其他成员的情绪和投入,对辅导的效果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当服刑人员艺术矫治应用在团体治疗的时候,团体治疗的效果会明显发酵,团员的分享和互动刺激了其他成员的情绪反应,团体成员参与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团队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服刑人员艺术矫治的特点区别于艺术教育对艺术作品的感受、理解和表现等能力的培养。服刑人员艺术矫治区主要目的是缓解或者消除被矫治者的行为异常和心理障碍,重建被矫治者的社会性情感,帮助其恢复生活的意义感,从而和谐地回归社会。艺术是美好的,唯其美,才能让深陷黑暗中的人看到光明;艺术是神圣的,唯其神圣,才能让身犯罪恶的人发心忏悔。上海市女子监狱对曾经参与母亲文化艺术矫治的近50名服刑人员进行电话回访,这部分回归人员虽面临种种困境及边缘化的待遇,但她们大都能正视现实,通过努力去改变现状。总体回归现状为:①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她们独立意识增强,回归社会后主动选择“走出去”,从事的行业多以服务类、艺术类为主。②心理状态乐观自信。她们普遍表现出自强、自信的心理状态,能正确看待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化挫折为动力。③情感生活满意度高。她们能积极修复亲情、友情、爱情等情感关系,对自己的生活现状满意度较高,幸福感较强。

服刑人员艺术矫治的发展方向

(一)以艺术手段大众化提高服刑人员艺术矫治成效。在借鉴国外心理治疗家和艺术治疗师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同时,应将当下多维度、全面发展的大众艺术活动引入服刑人员的艺术矫治。借助大众艺术的多种手段达到主观的客观呈现目的,艺术创作不再是受过传统艺术训练专业者的专利,大众乃至服刑人员都可以通过艺术的方式,基于艺术治疗的“潜意识欲望的满足”和“情绪的净化与升华”功能,发展自身的创造力,培养审美鉴别能力,完善自身。上海市女子监狱新玉兰服刑人员艺术团及各监区服刑人员艺术活动,借助大众艺术的手段,以反映该监母亲文化教育成果的原创音乐情景剧等优秀作品为抓手,发扬中国艺术优秀传统,感染并促进服刑人员改造,取得了良好改造效果。艺术活动中大部分人曾经都不识谱,舞者平均年龄在35岁以上,从未接受过任何专业训练,每一个让人震撼的节目都是从未有过创作经验的服刑人员自己编排的。具体工作中,上海市女子监狱以“努力使每一个母亲(或母亲的女儿)培养一个艺术兴趣”为目标,结合女犯的理解能力、现实需求、兴趣爱好等不同的内在要求,鼓励她们学习音乐、茶艺、书画等知识和技能,培养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发掘她们潜在的闪光点,不断给予引导和鼓励,让她们体验由“初步感受——喜欢参加— —大胆表现——创造发挥”的发展过程,并善于在改造环境中发现微善良,实现趣味艺术化。“学习艺术让我知道人生还可以有另外一种活法!”——小张原是一个陕北农村小媳妇,她长期遭受丈夫家暴,一心想要改变自己的人生,但不知从何入手。一怒之下,她拔刀砍向了丈夫。当丈夫的死讯传来时,她觉得自己的人生也将从此万劫不复。然而在女子监狱,当小张从容地从镜子中看到穿上练功服的自己,“我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我!”小张惊喜地说道。她竟激动得有点想哭:她本以为,像她这样的女人,她这样的身体,只有挨打的资格,没想到,如今她却能站在舞台上,骄傲地用自己的形体向人讲述故事,展现美好!

(二)以艺术媒介现代化创新服刑人员艺术矫治模式。近年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强烈冲击着艺术治疗的传统模式。十几年前美国艺术治疗期刊便以专刊形式讨论了科技发展与艺术治疗的应用,以及这些应用将如何直接影响个案与艺术治疗师。如今,又出现一种文学治疗的新方式——心理性作文,它是指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治疗师通过网络和患者进行接触后,发现患者存在的主要问题,让患者以作文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心理活动,以增进双方的交流,达到治疗的效果。这种治疗方式是借助网络工具,如QQ视频、MSN、手机、网络日志等进行的。另外,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将在远距离艺术治疗、数字影像科技新媒材、艺术治疗电脑化等领域,影响未来服刑人员艺术矫治的发展。上海市女子监狱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真实案例为背景,拍摄的心理情景剧式微电影挂在服刑人员教育专网上,创造了生动而有效的艺术矫治范例 。王犯(信用卡诈骗罪,七年)在幼子3岁时与丈夫离异,在与情人同居时疯狂刷卡消费,最终因透支银行款项数额巨大逾期不还而锒铛入狱。入狱后,幼子在一次外出游玩时,车祸而亡。王犯得到幼子夭折的消息后,充满了内疚自责,认为是自己造成了孩子的死亡,遂私藏劳动原材料准备吞服自尽,幸被主管警官及时发现。在拍摄情景剧时,导演在王犯面前放了一把椅子,并在上面放了一个抱枕,告诉王犯:“你的儿子现在就坐在你对面,你把你心里的话直接告诉他。”“小宝,妈妈对不起你,是妈妈太自私,你才那么小妈妈就丢下你。妈妈现在每天都好想你。你那天出门为什么不听爸爸的话,为什么要吵着去找妈妈,为什么要挣脱爸爸的手,你不知道马路上车子很多吗……不,是我的错,你那么小,你怎么会知道这些呢,我怎么那么自私,我好恨我自己,都是我的错。”她用力捶打着抱枕,哭倒在对面的椅子前。紧接着,导演又让王犯扮演自己的儿子小宝。扮演小宝的王犯抽泣着说:“宝宝想妈妈,宝宝不要妈妈哭,宝宝好爱妈妈。宝宝一直都在妈妈的心里。妈妈要勇敢。”导演对王犯说:“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帝派来的天使,都带着拯救我们的使命而来。现在小宝的使命完成了,他教会了你责任、关爱和勇敢,现在他要回到天堂去继续自己原本平静的生活了。”王犯闭上眼睛,喃喃自语:“嗯,小宝会在天堂快快乐乐地长大,妈妈谢谢你,妈妈不会让你失望,妈妈会带着你的期盼好好活着。”一位服刑人员观看后写道:“我蒙尘的良知因崇高而真实的艺术一点点被清洗,这样的洗礼将会印刻我的一生,渐渐改变我的一些人生观。”

(三)以艺术治疗本土化助推服刑人员艺术矫治发展。艺术治疗本土化,是指在我国运用和发展艺术治疗,要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一方面,在艺术的创作媒材方面,应根据各地的文化不同,选择民众生活中易取的材料。上海市女子监狱多年来结合女性特点,把地方性的苏绣、绒绣、竹刻、软陶、剪纸、衍纸等引入艺术矫治,集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一体,艺术矫治效果明显,受到服刑人员热烈欢迎。上海市女子监狱对6名抑郁发作的女犯进行了6个月的衍纸工艺品制作矫治,6名女犯的SCL-90量表的抑郁因子、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汉密尔顿抑郁他评量表(HAMD)前后测效果明显,6名艺术矫治的女犯与对照组的SCL-90量表的抑郁因子、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得分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研究表明衍纸艺术矫治对抑郁发作女犯调整心态,稳定情绪,重获自我价值感有显著作用。另一方面,在艺术的精神价值方面,要传承本土文化。中国艺术精神是我国劳动人民适应自然和社会矛盾以及内心需要的产物,它以集体无意识的方式,流淌于中华民族的血液中,不仅仅体现在艺术活动中,其实早已成为人们应对日常生活问题时的不自觉态度。例如,中国艺术精神中包涵着浓重的求“真”、求“和”的精神,这种求“真”、求“和”的艺术哲学对服刑人员极具心理治疗价值。真诚是建立良好治疗关系的纽带。人们在艺术中的状态是自由的,是真诚的。我们把艺术活动作为心理治疗的媒介,能获得当事人不加掩饰的心理反应,得到真诚的治疗氛围。我们用“真”的艺术哲学去影响当事人,能引导当事人对自我和人性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启发当事人勇敢面对自身所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化解心理症结的目的,并促使服刑人员将真诚的生活态度同化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和谐是中国人的人格特质。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经过几千年的艺术繁荣和文明积淀,形成了讲求和谐美善的中国艺术精神。这种精神薪火相传,参与塑造了中国人的和谐人格。“和”作为思维方式,运用到艺术矫治中,可以同化服刑人员,帮助其形成恰当的行为习惯和符合社会期望的良好人格,转变自身不良价值观念,促进其对生活的适应。

(作者邱文清系心理学硕士、二级心理咨询师,上海市女子监狱教育科主任科员;鲁兰系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监狱工作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法学博士;代昕系人民法治网记者)

更正:本刊2017年3月号“法治论坛”栏目《我国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一文(P58)实际作者为“蔡青希”,特此更正,并向作者表示诚挚的歉意!

猜你喜欢
服刑人员艺术
男性服刑人员再就业职业倾向研究
——以定西市监狱为例
关爱服刑人员子女 关工委在行动
服刑人员离监探亲逐步实现制度化常态化
纸的艺术
大选登记
因艺术而生
“三释课堂”为新入监服刑人员上好“第一课”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普安县关工委法制帮教团到海子监狱开展帮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