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才能出新
——以《秋天来了》一课为例

2017-02-13 00:53张红艳
美术文献 2017年3期
关键词:红艳火花主人

□ 张红艳 谭 平

自主才能出新
——以《秋天来了》一课为例

□ 张红艳 谭 平

柳斌曾说:“现在我们是要创造一种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儿童。”教与学,教师与学生是相互联系、相辅相存的,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条件使他们尽可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努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无疑是明智之举。

一、我是主人自主学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尽“主人”职,做“主人”事。我在教学中,大多数时候将把握重点,突破难点的学习过程交给学生。当学生面对自己确定的重难点时,会产生一种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学生也在参与学习重难点的过程中无意识地培养了一种自学能力,培养了一种学习责任感。

当我在确定《秋天来了》这一课题时,首先考虑到的是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因为音乐从生活中来,给学生一个真实的音乐生活,我们的学生就会不断地从生活中挖掘创造之源。创作之时,学生就会以生活中的“主人”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学习任务。

自主的学习还需要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学生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才会心情舒畅,才会使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才会敢想、敢说、敢问、敢于大胆创新,乐于发表意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宽容的态度,必须善于鼓励。在我的课堂里,学生经常听到“你真棒!”、“真好听,教师爱听。”、“你真了不起!”、“棒极了!”、“真美!”、“有进步!”等等这一类带有激励性的语言。当然,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不是仅靠老师的几句激励性的语言就能营造的。教师要本着这样一种心态:“我们的学生不可能将来都成为音乐家,只要他在音乐学习过程中,达到了最佳状态,那么音乐教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这样,课堂上民主和谐的氛围也是会不期而至的。

二、我是主体有创新

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生对自身作为学习活动全过程的主体应具有的一种自学意识。在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中,我首先从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入手,让学生把自己作为审视的对象,自我认识、自我调控、自我评价,由自主发展到自为,为自己确立远大的目标,充分发挥潜在力量,不断发展自己,开拓创新。

在《秋天来了》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如让学生选择最符合自己心意的歌词;让学生自己选择认为最美的歌声演唱;让学生自己选择最好的歌曲处理形式。这一切的“自主选择”,不知不觉地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起来了,学生也的确在不知不觉中点燃了创新思维的火花,扣开了创新思维的大门,品尝了自主创造的乐趣。

记得在《秋天来了》这一课的学习中,结束了所有的旋律与歌词创作,孩子们经过“求异创新,合作学习”后,各小组的展示真是让我赞叹不已,有的小组在演唱这首歌之前配上深情的朗诵,创设了一种美的秋境,然后进行演唱;有的小组用打击乐碰铃伴奏,还解释说:“这是模仿小鸟的再见声”;有的把歌曲变成了轮唱的形式;有的在欢快的旋律中偶尔加一个节奏型伴奏,说是可以增添喜悦的气氛……这一切的创意,我们且不去议论孩子们表演的精彩与否,只凭他们自身的创造性理解,我们不难看到这是创造的火花在闪耀,应该精心呵护它,培养它。

(作者单位:张红艳 宜都市姚店小学 谭平 宜都市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红艳火花主人
持久的火花
刘红艳作品
主人有的我也有
事业火花事这样被闲聊出未来的
弓的主人
主人
不曾改变的呼吸
“互掐”中碰撞出火花
再见了,我的爱人
North Po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