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张掖市经济林有害生物调查分析及防治对策

2017-02-13 10:35赵文龙温玉洁葛红霞
防护林科技 2017年1期
关键词:张掖市经济林生物防治

赵文龙,温玉洁,葛红霞

(甘肃省张掖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甘肃 张掖 734000)

甘肃张掖市经济林有害生物调查分析及防治对策

赵文龙,温玉洁,葛红霞

(甘肃省张掖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甘肃 张掖 734000)

针对张掖市目前经济林有害生物危害现状,自2013年初至2014年末开展了大规模普查工作,基本掌握了经济林有害生物的分布、种类、发生面积及危害情况,结果表明:张掖市经济林有害生物种类主要有43种(虫害34种,病害19种),同时也分析了张掖市经济林有害生物发生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合理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对策,为有效控制、封锁和扑灭林业有害生物提供了科学依据。

经济林;林业有害生物;调查;防治对策

张掖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97°20′—102°12′ E,37°28′—39°57′ N,辖山丹、民乐、甘州、临泽、高台、肃南5县1区,总土地面积4.19万hm2,占全省总面积的9.2%。南北依山,地域狭长,形似“奔马”。地形东南高西北低,大体分为以冰川、天然林和草场为主的高山区(祁连山),以裸露石质山,部分天然林为主的中低山区(大黄山、合黎山、龙首山),和以人工林为主的绿洲和沙漠戈壁为主的走廊平原区(张掖盆地),三大主要地貌单元。

除祁连山区属高寒半干旱气候外,张掖市其余各地均属典型的大陆性中温带干旱气候。其特点是:气候复杂多变,时空分布不均,夏季短而炎热,冬季长而严寒;春季升温快,秋季降温快,干燥缺雨,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由于地理环境以及气候的特殊性,经济林果业成为现代农业产业结

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张掖市四大区域特色产业之一。近年来张掖市经济林果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在甘州区、临泽县等地的产业规模和效益不断提高,但是经济林有害生物种类也逐年增多,在局部地区已经由次要为害生物逐步转为主要为害生物,且呈现传播速度快、防控难度大、发生面积广、危害程度重、复发次数多的持续高发态势,已成为制约张掖市经济林果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因素。

1 经济林有害生物发生现状分析

1.1 张掖市经济林资源现状

截至2015年,张掖市现有经济林面积5.33万hm2,其中:甘州区0.53万hm2,临泽县1.02万hm2,高台县0.54万hm2,山丹县2.27万hm2,民乐县0.95万hm2,肃南县0.02万hm2(表1)。

表1 张掖市经济林树种分布面积 万hm2

1.2 张掖市经济林危害情况

截至2015年,张掖市经济林危害面积合计达到4.42万hm2,占经济林面积的82.9%。其中,成灾面积0.93万hm2,占经济林面积的17.4%;非成灾面积3.48万hm2,占经济林面积的65.3%。(表2)

表2 张掖市经济林危害面积 万hm2

1.3 张掖市经济林主要有害生物

根据2014年张掖市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数据显示,张掖市经济林有害生物种类主要有43种(虫害34种,病害19种),其中:虫害分属同翅目的叶蝉科、木虱科、根瘤蚜科、蚜虫科、蚧科、盾蚧科;鞘翅目的小蠹科、鳃角金龟甲科、花金龟科、吉丁虫科;鳞翅目的蛀果蛾科、卷蛾科、尺蛾科、斑蛾科、夜蛾科、天蛾科、枯叶蛾科;双翅目的蝇科、瘿蚊科;蛛形纲蜱螨目的叶螨科、瘿螨科以及鼠兔害。病害多为子囊菌类和半知菌类真菌,包括梨黑星菌、叉丝单囊壳、灰葡萄孢霉菌、蜜环菌、栅锈菌等[1]。

按照树种划分为:苹果主要病虫害种类有苹果蠹蛾、介壳虫、叶螨、白鳃金龟、白星花金龟、苹小吉丁虫、苹果腐烂病、苹果白粉病、苹果花叶病(叶)、苹果黄叶病(叶)、苹果锈果病(果)等。

梨主要病虫害种类有苹果蠹蛾、梨小食心虫、梨黄粉蚜、梨圆蚧、天幕毛虫、大青叶蝉、梨黑星病、天幕毛虫、梨星毛虫、梨缺素症、梨黑胫病、梨白粉病等。

杏主要病虫害种类有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杏球坚蚧、杏蚜、细菌性穿孔病、杏芽瘿病、杏多毛小蠹、流胶病、杏疔病(新梢)、杏斑点病(叶)等。

桃主要病虫害种类有桃蚜、梨小食心虫、细菌性穿孔病、桃缩叶病(叶、幼枝)、桃树流胶病等。

枸杞主要病虫害种类有蚜虫、木虱、枸杞瘿螨等。

枣主要病虫害种类有桃小食心虫、枣瘿蚊、枣尺蠖、枣龟蜡蚧枣绮夜蛾等。

沙棘主要病虫害种类有沙棘白眉天蛾、卷叶蛾、鼠兔害、沙棘蚜虫和沙棘木虱、沙棘实蝇等。

葡萄主要病虫害种类有小地老虎、霜霉病、白粉病、褐斑病、灰霉病等。

2 经济林有害生物发生原因分析

2.1 生态类型简单,造林树种单一

因张掖市自然条件比较严酷,且人工种植林树种单一,面积较大,对有害生物的制约能力相对较低,加速了有害生物的生存、繁衍,从而使得林业有害生物大面积发生。

2.2 特殊气候助长有害生物危害

近年来,张掖市气候干旱,降雨稀少,以及极端气候高频发生,为经济林有害生物的滋生、蔓延创造了适宜环境,使张掖市经济林有害生物发生期提前,发生周期缩短,分布区域扩大,发生范围和危害程度增大[2]。

2.3 外调果苗量大,引种检疫不严

长期以来,基层森检机构的不健全、检疫人员少,以及检疫制度不健全、手段落后等原因,致使部分带病苗木、带虫果品传入,为各类经济林有害生物的发生埋下了安全隐患[3]。

2.4 害虫天敌数量减少,致使种群比例失调

由于气候、林分结构多样性低等自然和人为因素,致使一些天敌昆虫、昆虫病原微生物不适宜生存,天敌昆虫种群数量减少,是导致近年来有害生物大面积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

2.5 经费投入不足,经营管理不善

对产业化发展规划不够、没有专项防治经费、配套资金无法落实等都是制约经济林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主要因素。尤其对突发性经济林病虫害缺乏应急控制能力,在经济林生产中重造轻管,管理模式粗放,导致树木长势衰弱,抗病虫害能力下降,致使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较为缓慢[4]。

3 经济林有害生物防治对策

3.1 抓好责任落实,增进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的联系

林业有害生物的严重发生,直接制约着森林资源的发展,抓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可以大大降低损失,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政府部门,尤其是一些基层部门应与林业主管部门增进沟通联系。一方面提高对突发性经济林病虫害的应急控制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加大对有害生物的防治力度,达到全民控防。从而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使得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

3.2 抓好重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成效

预测预报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首先对辖区内的全部森林资源进行有害生物调查监测,能够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林业有害生物动态,对于重点监测范围内的林业有害生物,确定专人、固定地块、明确对象、指定方法、定时调查,及时发现、及时除治,才能全面提升对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控力度。

3.3 增加森林防治科技含量,改进防治手段

一是坚持搞生态林业。在保护好现有林业的基础上,适地适树造林,采用良种壮苗,营造混交林,实行工程造林和集约经营等林业措施,加强早期预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增强林业自然抵御有害生物的能力。二是认真遵守国家有关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规定,逐步禁止使用剧毒或高残留农药,提倡使用环境友好型农药,以减轻对环境尤其是水源的污染。三是重点发展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技术是现有防治经济林有害生物的有力措施,可以避免化学防治带来的农药残留等问题,在有害生物防治的过程中也保护环境[5]。

3.4 抓好森林植物检疫工作

一是加强《植物检疫条例》等法规和森林植物检疫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促使人们对检疫工作给予理解和支持。二是在干线公路路口增建检疫检查站,加强对过往运输森林植物及其产品车辆的检疫检查,严防带疫传播。三是加强源头管理。重点是加强产地检疫,特别是在高速公路难以设站检查和其他公路又缺乏检疫检查站的情况下,加强产地检疫。四是对来自国外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复检。虽经口岸检疫机构检疫,但运至目的地后,当地森检部门仍要认真复检,做到万无一失。

[1] 刘凤之,汪景彦,王宝亮.我国果树生产现状与果业发展趋势[J]. 中国果树,2005(1):4-11

[2] 刘玲玲.甘肃省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入侵及对策[J]. 甘肃林业科技. 2007(3):8-11

[3] 李银霞.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评估[D]. 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02:14-21

[4] 周国航,黄汉爱.山丹县经济林有害生物发生危害现状及治理对策[J].甘肃科技纵横,2014(6):127-128

[5] 韩明旭.浅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林科技,2014(1):218

1005-5215(2017)01-0100-02

2016-10-09

赵文龙(1965-),男,甘肃张掖人,大学,高级工程师,现从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研究.

S727.3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7.01.034

猜你喜欢
张掖市经济林生物防治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浅谈生态环境建设中经济林发展现状和趋势
张掖市第四中学
经济林新资源食品的种类及前景
张掖市举办特色林果技术骨干培训班
厚朴经济林促发展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
张掖市甜菜高产高糖栽培技术
浅析经济林中生物灾害的防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