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窥豹:看哈佛大学如何推进核心素养教育

2017-02-14 17:44
大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与会者哈佛大学研讨会

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是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起的“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的首届优胜奖得主。2016年,在凯风基金会的支持下,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与哈佛教育学院及多国研究机构共同开展了“推进21世纪教育的能力建设”的研究,选取青羊区作为中国的代表性区域案例(研究成果将于2017年出版)。

我本人有幸于2016年国庆期间受邀参加了哈佛大学组织的“21世纪的教育——全球教育创新论坛”(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A Symposium of the Global Education Innovation Initiative),及“全球教育创新智囊会”(Global Education Innovation Initiative Think Tank),与会8国39位代表围绕如何推进21世纪素养(在我国称为核心素养)进行了经验交流和探讨。

每年我都会参加或召集的很多研讨会,它们不乏或了无新意,或在会场上让人激动一下,会后就忘干净的那种,而这次哈佛大学的研讨会虽然已经落幕两个月时间了,我却感觉研讨会不仅没有结束,反倒是才开始,因为这是一次很不一样的研讨会,整个过程有太多让我无法不思考、不反思的地方。

一、特别注重有备而来

通常的研讨会,往往专家们负责讲,听众负责听,听众很少会被要求做什么会前准备,即便是工作坊形式的研讨,要求与会者会前精心准备的也不常见,而这次会前准备的细致程度令人吃惊。

第一,要求与会者大量阅读相关资料。如,要求与会者阅读《为21世纪而教和学——六国教育目标、政策与课程》(Teaching and Learning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Educational Goals, Policies and Curricula from Six Nations)一书,和《百万人的学习——如何在发展中国家大规模推行优质教育》(Millions Learning: Scaling Up Quality Educ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1]等多份电子文字和视频材料。会议组织者,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的费尔南多·赖默斯教授(Fernando Reimers)解释背后的原因,是希望大家在研讨会上能够在一个“频道”上对话。其实是很朴素的道理,却往往被我们所忽视。

第二,共同确定会议议程。在离会议召开还有24天,费尔南多教授就召集了一次专门的网上视频会,讨论的主题是如何开会,在这一个半小时的视频讨论中,没有会议组织者和与会者的区别,大家各抒己见,为会议的组织形式、主题和预期成果等出谋划策,使得会议成为了大家的会议,而不是某一组织或个人的会议。基于这次视频会,将会议聚焦在了研讨核心素养教育推进面临的障碍、可资借鉴的方法、途径、程序,以及后续行动重点等内容。

第三,会前与会者就开始相互了解、沟通。除了主办方隔三差五的邮件交流外,还让与会者提供并分享自我简介、提交反映工作背景、成就及挑战的照片,以及在哈佛大学网站上开辟专题网页,供大家讨论、发布会议信息和下载资料。会议前一天晚上还在哈佛大学教工俱乐部举行了晚宴,让大家当面自我介绍、交流。

会前准备是耗时费力的,但这些会前的沟通使得来自不同国家的与会者不再纠结于核心素养的不同定义与内涵,而是围绕如何培养能适应21世纪的人这一共同话题,去探索行之有效、简易可行的策略、工具、资源等;会前大量的阅读、沟通、发言稿的准备和签证手续让我倍感时间的紧迫,这是以往的研讨会没有过的体验,但可喜的是,会前准备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得并不比在会议上的少。

二、非常看重广泛参与

第一,与会者背景多元。他们不仅是来自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哥伦比亚、美国、新加坡、瑞士等情况各异的国家,其专业背景也大相径庭,如,有大学及研究机构的学者、教育部及地方政府官员和非政府组织的代表。与会者背景的多元带来的是经验与观点的多元,甚至是对问题理解的巨大差别,时不时的让人自问:“我怎么没有想到?”。这也让我理解了为什么哈佛大学创办者约翰·哈佛先生明确要求留学生占比要达到百分之十以上。

第二,会议过程注重每个人的声音。除面向学生的“21世纪的教育——全球教育创新论坛”是采用讲座加问答互动的开会方式外,“全球教育创新智囊会”召开的方式则是成功经验分享、小组头脑风暴讨论交流及基于小组讨论结果构建行动雏形、会议开始及结束时两次书面交流分享个人观点、限时的自由发言,两天会议的最终成果主要体现在会议结束时归纳汇总的会议期间与会者的共识。论坛的整个过程主要依靠5位被称为协作者(Facilitator)的组织下开展的,只在很少的几次关键点费尔南多教授以建议性的口吻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传统的讲授式论坛相比,与会者卷入更多、讨论更充分、思考也更深入。

第三,来自一线丰富多彩的经验。交流分享的经验,无论是印度解决弱势群体教育问题的项目、哥伦比亚新教育实验学校项目、墨西哥信息技术的使用、美国的能力建设、智利的探究性学习项目、新加坡的学校领导者培训,还是我分享的在成都市青羊区推进核心素养的经验,其共同性是对细节的高度关注,关注做法背后的理性思考、具体做法,以及所采用的具体工具、流程等,没有晦涩难懂的理论纠缠或空洞无物的高大上工作总结,展现的是核心素养推进中的激情、创意与思考,是把学生的发展始终放在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的生动实践。

三、特别注重切实变革

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图书馆入口处的墙上有一幅很大的标语,写着“学以改变世界”(Learn to Change the World)”,每次参加论坛路过标语的时候,总让我不由自主的对比,我们常说的“学以致用”是不是太狭隘了,更让我触动的是口号不仅仅是挂在了墙上,“学以改变世界”的理念在论坛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第一,对切实变革的注重体现在哈佛教师的身上。我们通常的印象是学者讲究“该怎样”,而官员看重“能怎样”,对学者型官员我们往往是期待和赞许的,这样的官员至少不会成为“决策时拍脑袋,表态时拍胸脯,出了事拍屁股”的“三拍”干部,但我们很少期待官员型学者,即使有,往往都是贬义的,甚至是骂人的,但费尔南多教授给我的印象却是褒义的官员型学者,他不满足于著书立说、言传身教,而是在“该怎样”的基础上,思考“能怎样”,用论坛宣扬好的经验,鼓励讨论、思考,用提交会后作业、推出汇总与会者经验的后续新书来呼吁、引导甚至督促大家行动,并推进实实在在的变革。

第二,体现在哈佛学生的身上。我在“21世纪的教育——全球教育创新论坛”上发言介绍青羊区通过教师专业发展推动核心素养教育后,和学生进行了问答交流,其中一位同学问到“你如何知道所开展的教师培训是有效的?”,虽然我从教师发展水平评估、学生发展水平监测、课堂观察等维度进行了回答,但我知道在特别强调调查研究、结果评价及证据的西方思维模式下,在追求切实变革的哈佛文化中,我这个答案该同学未必满意,至今连我也在不停地追问自己,寻找着更好的答案。

第三,体现在论坛插曲中。论坛过程中,为了强化主动作为意识,与会者集体朗诵了一首美国印第安人长老的诗“我们期待的英雄其实就是我们自己”(We’re the ones We’ve been Waiting for),在核心素养教育推进中何尝不是如此,没必要抱怨家长不支持,或评价制度有问题,更不必等待高人提供万全之策,或万事俱备了再行动,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就好。论坛其中一位协作者来自孟加拉国吉大港山区朱迈部落(Jumma People),他以前是工程师,意识到要帮助那饱受战乱之苦、教育水平低下的族人,教育是更好的办法时,毅然改行学习教育,在故乡举办学校、用民族语言编写儿童故事书等。

论坛于我,时间是短暂的,影响却是长远的,它让我全力以赴工作的同时,更加注重争取所有教育利益相关者,以形成推进核心素养教育的共识与合力;它让我继续以系统的思维去改进核心素养教育所需要的制度、资源、文化等环境的同时,更加注重聆听和支持来自一线的差异教学、翻转课堂、选课走班、课程建设等变革尝试;它让我在掌声与鲜花中,更冷静地思考学生、教师和学校到底获得了多少实质性的提升。

注释:

[1]中文版已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编译.

猜你喜欢
与会者哈佛大学研讨会
哈佛大学46%是富二代,但决定上限的不是出身
“国缘之夜”文化交流论坛在哈佛大学俱乐部举行
阿来长篇小说《云中记》研讨会实录
王国钦《知时斋说诗》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李元洛《诗美学》研讨会”在京召开
2016年国际云和可信计算研讨会
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
哈佛大学图书馆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