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鷟(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2017-02-14 12:02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公益性筹资母校

多元化、多渠道筹资办学,是大势所趋。但做起来却有N多愁绪:首先,大学自身“叶公好龙”,旧习难改,缺乏主动意识,依然习惯于等“皇粮”,靠政府。其次,是社会捐资办学的氛围尚未形成。尤其我国北方一些地区,缺乏相关传统,很多“有钱人”尚未有这种意识和情怀。加强宣传、树立典型、营造氛围,让更多成功企业家关注教育、支持教育,在捐资助教中体现自身和企业的价值,是政府、大学和媒体应该共同推进的事情。再次,是大学知识“变现”能力不足,特别是创新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从而制约大学自我造血能力的增强。这需要大学自身努力,也需要政府和社会有识之士共同构筑知识创新创业的生态链条,帮助大学提升自筹资金的能力。最后,是相关政策配套和服务还不够,信息不畅通,不对称,使得大学筹资不顺畅。一方面,需要政府作为,由专门机构加强管理,做好服务,确保捐资用到实处;另一方面,也应该发挥社会力量,给各种相关公益性或非公益性机构以鼓励和发展空间,多方合力推进,形成既规范又富有活力的大学筹资新局面。

韩宝志(天津大学档案馆馆长):

目前的大学筹资,实际上分为几部分。学校资金有不小的比例是生均拨款,不同教育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标准,这些资金都是国家按照规定的标准下拨的。据了解,目前大学资金另一个重要来源就是专项经费、科研经费等。这些经费的背后,实际上是大学的实力,特别是师资队伍的水平,学校筹资的“愁”点,也在这里。例如:申请国家重大项目,学术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团结协作好的队伍自然会受到青睐,从而得到国家更多的支持,高水平大学的师资优势明显,自然获得经费多。因此,表面看到的是大学筹资问题,其实背后很重要的是大学的实力。另一个筹资的途径非常值得关注,就是社会捐赠。这种方式在国外很常见,国内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一方面,很多校友在事业上取得成就后,感恩母校培养,越来越多的人反哺母校,捐赠数量和金额都在不断提升;另一方面,社会上对大学的认识不断加深,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为大学捐赠。综合来讲,大学筹资的关键点:一是学校的综合实力,二是学校的文化氛围。

猜你喜欢
公益性筹资母校
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的相关政策文本分析
关于做好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工作策略
告别母校
致母校的一封信
母校情结
你知道爱因斯坦的母校在哪儿吗
企业权益性筹资风险管理研究
国有大中型企业筹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论中小企业的筹资方式及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