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税制完善

2017-02-14 13:55曾庆涛
商场现代化 2016年27期
关键词:税制着力结构性

摘 要:为了进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的税收制度在供给侧改革的许多方面能发挥其独特的积极作用,同时我国税制急需从多方面进行完善,通过完善的税制更好地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税制完善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1月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面临着一系列的现实困境,如产能过剩、产业利润逐年下降,产业升级遇到困难,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相对于需求侧而言供给侧结构改革更着力于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一、供给侧改革的现实背景

我国经济自改革开放后经过近30年的高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当前我国经济增长增速放缓。自2010年来我国GDP增速持续下滑,GDP增涨率从2010年的10.6%下降至2015年的6.9%,2015年GDP增速已经破“7”,从近六年的经济走势看,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不减。与宏观经济下行相伴随的是以财政赤字为标志的积极财政政策不断加码,财政赤字从2012年的8000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6200元,财政赤字四年增加了一倍多,然而,不断扩大的财政赤字并没能够有效缓和宏观经济下行的趋势。单纯以需求管理为核心的“稳增长”的政策效果递减,加之企业利润下滑,经济增长新动力短期难以涌现。这就需要从新的角度考量问题,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现的原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问题是要解决经济中长期发展的问题,解决经济增长的“新动力”问题,通过供给侧改革形成高质量和有效率的供给,同时与“稳增长”的需求侧管理相配合,实现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

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税收政策调控的着力点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特别是推进科技创新、发展实体经济、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措施来解决供给侧存在的问题,而税收制度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有其独特优势,能够在许多方面发挥作用。

1.着力于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化解产能过剩

从产业结构看,我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制造业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主力,传统制造产业比重偏大,而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高,第一产业尤其是现代农业发展滞后。自2005年至2014年,以不变价格衡量的我国GDP平均增长9.98,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对经济的拉动平均值分别为:0.43、4.52、5.05.从需求结构看,主要靠投资需求来强力驱动经济增长,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相对不足。在上述经济结构失衡的背景下,财税调控的重心应着力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产品质量向高尖精迈进、供给效率不断提升,最终促进国内投资效率提高、转外消费需求回流及外需的扩大。可通过结构性减税、科技创新型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导向予以实现。

2.着力于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

长期以来,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给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协调的内在矛盾,环境问题日益突显,如城市频发的雾霾、污染严重的水体、脆弱的生态、恶化的环境等问题,同时全国废水总排量、二氧化硫总排量、粉层排量、一般工业废弃物产生量均居高不下。供给侧改革应着力于环境的保护,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抑制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改变原来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可以通过开征环保税以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

3.着力于支持资源节约型企业的发展

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一方面,通过支持低碳环保技术的创新、改进、研发、应用,确立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保护的正向引导机制,另一方面,对高能耗、高污染产业进行适当限制、引导,使其淡出市场或进行产业升级。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传统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需向精细型转换,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可以通过改革资源税征收范围、征收方式及税率的调整来予以实现。

4.着力于促进创新型企业的发展

我国经济的增速放缓,从表面来看是外需下滑及内需不足导致的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结果,究其实质,是投资驱动、要素驱动经济驱动模式难以为继,经济发展的内生力不足的必然结果,随着要素成本不断上涨,效益的递减及成本的上升使得投资驱动遭遇双重压力,创新驱动成为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促进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引导支持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中高端产业的发展,全面提升产品及服务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供给侧增量扩容。通过创新驱动,实现企业要素配置的模式的更新,使用更少的要素或更有效的要素组合,生产更加多样化的产品。创新促进技术发展,是提高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可通过创设良好的税收优惠政策及增值税的转型来促进创新型企业的发展。

5.着力于促进收入分配社会公平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从纵向比较,居民收入水平相比过去有很大的提升,但另一方面,从横向比较,我国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却不断拉大,收入分配的社会不公平问题却很突出。我国的基尼系数从2012年的0.474、2013年的0.473、2014年的0.469,到2015年的0.462,虽然基尼系数最近几年来逐年降低,但是仍然高于0.4的国际警戒线。不规范的初次分配是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但对高收入者的课税不力也是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价值归属所在,要促进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可以通过个人所得税、消费税、房产税的及时改革与完善来再次调节收入分配。

三、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税制的完善

1.尽快推进增值税转型

增值税从生产型转为消费型是结构性减税的重要内容,随着2016年5月1日全面推进“营改增”,在全国范围内将金融业、房地产业、建筑业、生活服务业等全部纳入营改增试点,营业税将退出历史舞台,全面实现了增值税的全覆盖,不断完善相关税收政策、不断完善增值税的抵扣链条,消除重复征税,实现整体性减税目标,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增值税转型的终极目标,主要是通过降低企业税负、增加企业投资、促进技术进步,从而从供给的角度实现调节经济的功能。

2.完善资源税

虽然我国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包括了原油、煤炭等资源,但与其他国家相比,税制设计不合理,从价计征的范围较小,且税率较低,税负较轻,征收范围太小,资源税难以发挥其调节资源利用的作用,无法发挥保护资源和节约资源的作用。笔者认为,应当扩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扩大从价计征的范围、提高资源税的税率。

3.尽快开征环保税

环保税又称生态税,其目的是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社会成本内置于污染物排放实体的生产成本或市场价格中去,并通过市场机制配置环境资源的一种重要手段。2015年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重点做好环境税的立法工作,即将开征的环保税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谋而合,环保税将在供给侧结构行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开征环保税不仅有利于日益污染的环境的改善,更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开征环保税能推动高能耗产品的价格上涨,从而减少该类产品的需求,最终达到抑制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的目的,环保税的开征不仅是对污染排放企业的震慑,更是对产业转型的驱动,促进整个产业向节能环保型的发展,让整个产业得到优化升级,通过环保税税制要素的科学设计,并结合税收法定,显著增加粗放型经营企业的成本,促进高污染、高超标企业的转型,高成本的高污染企业将会被淘汰,取而代之的将是环保型、生态型企业,导向绿色生产与消费。

4.完善个人所得税

完善当前以工资所得为主的分类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制,适当提高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减轻中低收入者的税负,同时推进个人所得税综合、累进征收,以收入来源多元化、超高收入者作为个人所得税的重点税源监控对象,从多层面加大涉税信息的管控,形成对个人收入、支出、财产全面监控的系统,以信息化为基础,以大数据为契机,坚实打造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平台。

5.推进房产税改革

尽快完善房产税立法,深入推进住宅用房的房产税在全国范围的开征,以别墅、大面积房、多套房为重点征税对象,通过房产税的改革,强化对存量财产的调节,进一步调节收入分配差距。

6.完善消费税

目前我国消费税的征收范围较窄,新的一些高耗能产品、环境污染产品、奢侈品不在征收范围,且税率偏低,对产业结构的调节作用不明显,应该调整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同时提高部份税目的税率,使消费该种高档消费品的高收入人群承担更高的税负,进而进一步实现收入分配的二次分配公平。

7.调整税收优惠政策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要进行的减税并不是全面减税,而是肩负着优化产业结构的结构性减税。对创新型企业、产业转型型企业实行税收优惠,如加计扣除研发支出、技术转让收入减免所得税幅度加大、完善加速折旧,减免这两类企业的城镇土地使用税、财产税等措施,形成产业创新、产业转型引导型的税收优惠政策。针对全行业的技术创新制度,可借鉴韩国、日本的做法,将企业按照知识、资本密集程度进行分类,并规定不同的提取准备金比例,该项准备金在一定年限内,企业用于创新、技术研发等方面的支出,可在缴纳企业所得税时税前扣除。

四、结语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我国税制调控的重心应当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我国多年来在以政策实施的重心被置于投资、出口、增内需之上,但随着结构性矛盾的日益凸显,过度投资、重复投资、同质投资引发严重的产能过剩,实体经济盈利能力下降与投资空间收窄;另一方面,由于产品层次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国内低质低效的供给体系使得国内的消费需求不足,然而海外的消费需求却日益高涨。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将成为我国经济转型的核心节点,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增加有效及高端供给,税收政策的重心将转向供给侧,着力于破解产能过剩、创新不足、供给绿化都不高、产品价值链中低端的问题。税收作为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通过税制的进一步完善,其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将大有所为。

参考文献:

[1]马海涛,段琪.“供给侧”财政改革背景下的税制重构—基于直接税和间接税相对关系的角度[J].苏州大学学报,2016(3).

[2]贾康等.“十三五”时期的供给侧改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6).

[3]袁红英,张念明.供给侧改革导向下我国财税政策调控的着力点击体系构建[J].东岳论丛,2016(3).

[4]付敏杰,张平.供给侧改革中的财税制度[J].税务研究,2016(2).

[5]章一帆,李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环保税角色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6(2).

[6]陈丽霖.制度变迁和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冗员的影响---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J].财经问题研究,2016(5).

作者简介:曾庆涛(1973- ),女,籍贯:贵州,贵州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税法、经济法

猜你喜欢
税制着力结构性
我国宏观杠杆率的结构性特征
资产结构性盈利能力分析
茶花
结构性理财和结构性存款有哪些联系及区别?
2016有付出,就会有收获
结构性存款变局与出路
我国房地产税制改革的必要性及建议对策
检察机关服务“两聚一高”发展要着力解决的四个问题
论新形势下的工会工作创新
论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