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要点分析

2017-02-15 17:23冯窦菲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校辅导员要点

冯窦菲

本文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梳理出高校辅导员施教要点,具体分析大学生自我意识教育、学习能力培养、人际关系协调、情绪管理目标和健全人格发展,以供商榷或可参考借鉴,期望协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点

心理学家和卫生专家们根据心理健康学理论,将心理健康的人共有的基本特点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一般标准,主要包括:正确的自我意识;一定的学习能力;人际关系和谐、乐于社会交往;能协调和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和适度的行为反应;意志健全、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能经受住各种挫折和磨练。鉴此,笔者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要点归结为自我意识、学习能力、人际交往、情绪管理、人格健康等,下面就此分析辅导员施教要点。

1 大学生自我意识教育

自我意识是隐藏在个体内心深处的心理结构和人格控制系统,是个体的心理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健康发展的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核心因素之一,同时也是一个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条件。大学时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最重要的时期。而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处于大学阶段的青年学生的自我意识出现明显的分化,这种“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分化,可以促进大学生思维和行为主体性的形成,同时也可能带来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虽然是心理发展中的问题,但不能忽视,否则,将可能引起更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和疾患。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就是个体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并悦纳自我,这要求大学生对自我有一个充分、全面、正确的了解。如果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水平低,缺乏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和承受力,高校辅导员在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该给以适当的心理辅导和个性教育。

2 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

辅导员在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应熟悉大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问题,通过调适以促进大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常见的学习心理困扰有:

(1)学习动力缺乏,表现为无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动机弱,缺乏求知欲、上进心和成就感,没有抱负、理想和时间观念。

(2)学习动机强度有偏差,有的学生成就动机强度过大,有的学生缺乏动机或动机强度过弱,不能专注于学习。

(3)学习策略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没有计划,时间安排不科学,或有计划但不能执行;不重视预习,不带着问题听讲,不做课堂笔记或被动接受式的做笔记。一味死记硬背,不注意融会贯通、理解记忆。

(4)学习疲劳,分为生理和心理两种,其中心理疲劳是主要表现形式,觉得枯燥乏味或感到痛苦。

(5)考试焦虑,因为平时没有认真掌握知识,总觉得准备不足。

(6)学习自卑问题,这是一种自我轻视心理,是自尊心受挫的结果,有时则因为个人智力因素影响所致。

3 大学生人际关系协调

结交朋友是大学生普遍的心理需求,大学新生在这方面的需要更为强烈、急迫。社会的发展也要求大学生具备一定的人际关系协调能力,而人际交往中有一些必须遵守的原则,例如平等交往、理解尊重、诚信相容、互助互利、宽容大度等。辅导员应帮助学生掌握交往原则与技巧,借此塑造健康人格。多数大学生渴望别人能真正理解自己,然而其开放程度取决于交往对象与自己的亲密程度,在这种心理支配下有时容易造成行为的偏差。辅导员应帮助他们拓宽交友范围、增长社会阅历。大学生要掌握人际交往的艺术,如语言艺术方面称呼得体、说话注意礼貌、避免争论,此外还要努力增强自己的人际魅力,善于給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例如善意地对别人感兴趣、真诚微笑、多提别人的名字、做一个耐心的听者鼓励别人谈他们自己、谈符合别人兴趣的话题;要不断提高个人的外在素质,同时注重内在品质的培养,追求美、欣赏美、塑造美是人的天性,在与他人加强交往、密切关系过程中能将追求相貌、仪表转为培养良好的个性和道德特征。辅导员要帮助他们学会主动交往,关注别人的需要、兴趣和感受,成为别人倾诉的对象以增进感情;学会与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人交往,为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4 大学生情绪管理目标

情绪管理的水平和自身成长经历、早期经验及个性心理特征有直接关系。情绪管理的目标是情绪健康,而衡量情绪健康的重要指标包括:适度的欲望,有清醒的理智,平和、稳定、愉悦和接纳自己,对人类有深刻、诚挚的感情,富于哲理、善意的幽默感,丰富、深刻的自我情感体验等。情绪管理的对策主要有:

(1)学会调节情绪,注意保持情绪稳定、心态平和的良好心理状态。

(2)善于自我解压,能够放下多余的思想包袱,及时从挫败中解脱。

(3)必要时懂得妥协和放弃,不过分苛求自己和他人。

(4)懂得自我安慰,遭遇挫折时能够排解负面情绪。

(5)根据鱼化龙文苑管理者的有关研究,文明人的心理有情感和认知两个层面,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尝试着将诗文制作成动漫和微电影等,会有情智并重、协调发展之效,为人德智合一,处事合情合理。

5 大学生健全人格发展

有关专家认为健全人格是大学生必备的心理品质,而常见的人格健康问题有:

(1)悲观、羞怯及其改变,每个人都难免有怕羞心理,只是有些人善于调节、注意锻炼,教师应经常给悲观、羞怯的大学生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2)猜疑,如某人见面没打招呼,就认为对自己有意见。主要的克服方法是加强沟通,多交流有助于消除误会、增进友谊。另外要坦坦荡荡做人,心底无私天地宽。

(3)急躁、容易冲动,对此可以采取松弛疗法。学习之余常听轻松、幽默的音乐,或通过体育锻炼使肌肉、神经处于放松状态。

(4)无聊、懒散、偏狭、虚荣、自我中心等人格障碍,造成环境适应不良,即对大学学习、人际关系、异性交往等方面表现出的不适应,对大学生健康成长构成很大威胁。辅导员要了解常见人格健康问题并掌握相应的矫正方式,帮助大学生拓展视野、开阔心胸,培养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孙一方,马小惠,惠筱.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的创新研究[J].高教学刊,2016(02).

[2]李坎帅,蒋洪旭,孙树贵.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估与干预体系研究[J].学理论,2016(06).

[3]龚燕,张明志,陈娟.我国现阶段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路径的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08).

作者单位

西安培华学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125

猜你喜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校辅导员要点
“三根”学习要点
健康烹调的要点
A Teaching Plan —— How to Write a Summary of an Exposition
浅析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及建议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新趋势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手段的实施途径
2015年报道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