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2017-02-17 05:20
国际人才交流 2017年2期
关键词:外国人才学生

聚焦

Adecco集团发布2017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中国领跑金砖国家

报告表明,中国在人才培养方面表现突出,领先其他金砖国家

1月17日,FESCO Adecco(外企德科)所属Adecco集团、英士国际商学院(INSEAD)和新加坡人力资本领导能力研究院(HCLI)联合发布了2017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报告。该报告通过衡量一个国家在人才培养、吸引、留存等方面的表现,从而评估全球各国的人才竞争力,并为各国的政府、企业提供提升人才竞争力的建议。

报告发现,尽管很多职业在逐步被机器所取代,技术也在创造新的机遇。在未来的职场中,专业技能、适应性和合作精神是成功的关键。此外,报告指出,政府与企业应当在教育、劳动政策等方面紧密协作,以提升本国人才在国际舞台的竞争力。

在被纳入统计的118个国家中,瑞士、新加坡和英国分列2017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排行榜的前三位。研究发现,拥有较高人才竞争力的国家有一些共性,比如适应经济发展的教育系统、更灵活的就业政策、更紧密的政企合作等。

中国排在2017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排行榜的第54位,较去年下滑了6位,但在金砖国家中,仍领先其他4个国家。研究表明,中国在人才培养方面表现突出,尤其体现在大学教育、企业培训等方面,但对全球优秀人才的吸引力相对较弱。

Adecco集团CEO Alain Dehaze表示:“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将对我们的工作与生活产生巨大冲击。这种冲击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政府和企业必须严阵以待。教育系统的改革迫在眉睫,我们需要向年轻人传授符合社会发展大环境的知识与技能。每一个职场人都应该记住,在这个剧变的时代,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保持并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同时,更贴近求职者需求的就业政策也极为关键。未来的挑战很严峻,只有各方众志成城,才能促进劳动力市场与经济的持续繁荣。”(来源:参考消息网,2017年1月17日)

中国科学家首获“地理学诺贝尔奖”

“以前这个奖都颁给西方人,我没有想到自己也能获得这一奖项。”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姚檀栋4日对媒体谈到获得2017维加奖时说。

设立于1881年的维加奖有“地理学诺贝尔奖”之称。该奖每三年在全世界范围内对杰出的地理学家进行海选,仅选出一名获奖者。这是该奖成立135年以来,首次有亚洲科学家问鼎。

姚檀栋在受访时说,瑞典人类学和地理学会将2017维加奖颁给中国学者,体现了全球对中国科学发展态势的关注和认可。

姚檀栋现任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等职务。过去20年间,他领导的团队与美、日、法、德、俄等数十个国家的科学家合作。由他发起的“第三极环境计划”在研究青藏高原环境变化方面取得重要科学发现。

“让国际学界认识到中国科学家在研究青藏高原方面做出的重要工作,还是要靠团队的力量。”姚檀栋对记者说,相继成立的青藏高原研究所及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已产出一批重大成果,使中国学者的国际影响力得以提升,未来他们将在冰川上坚定前行。(来源:中国新闻网,2017年1月4日)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姚檀栋获2017维加奖,是首位获奖的亚洲科学家

美媒:差距缩小!中国本土企业开始抢跨国公司人才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1月11日文章称,中国本土公司与在华外企在吸引人才方面的差距正在缩小。

贝恩公司和领英中国1月5日发布的一份联合报告称:“随着规模和知名度的提高,中国本土公司越来越能与跨国公司争抢下一代中国领导人才。”报告称,在华跨国公司中,如今将近60%的地区高管是中国人,而在本土企业中,这个比例高达90%。报告预测,中国本土人才很快将接手以前由外国人把持的管理和领导职位。

贝恩公司的合伙人陆建熙解释说,在中国,跨国企业不久前还被视为职业发展的最佳去处,因为那里有锻炼领导力的机会,能接触到全球最佳经营方法,而且薪酬和企业文化也吸引人。但是,随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以工业为主向消费型转变,对服务业专业技术的需求增加了,从而带来新的用人机会。陆建熙解释说:“近来,本土公司在提供的经验、薪水、员工培训及发展方面进行了提高,目的是从跨国公司挖人才。它们的业务增长迅速,也给本土人才快速走上领导岗位带来机会。” (来源:《环球时报》,2017年1月13日)

日本将放宽外国高级人才永居权

据日本新华侨报网报道,1月17日,日本法务省确定的方针显示,对于满足一定条件的研究者和技术者等外国人才,允许其在日本最短居住1年即可获得永久居住权。现行制度下,外国人取得在日永居权最短需居住5年时间。新制度实施后将大幅缩短。从18日开始,法务省开始履行公开征集意见手续,将在意见的基础上修改省令。

据日本媒体报道,在日本生活的外国人的侨居资格具有期限,原则上需要在日本居住10年才能获得永久居住权。现在,日本政府将外国人的学历、工作经验和年收入等换算成分数,将合计达到70分以上的外国人作为“高级人才”,允许其居住5年取得永久居住权。此次,将此居住期缩短为3年,将合计分数达到80分以上的外国人居住期缩短为1年。

日本政府此举致力于创造使拥有高级技术和知识的外国人才容易来日的环境,有助于经济增长。对于从事信息技术等成长领域的人才、高额投资家、顶级大学的毕业者等人才,日本也将设置新的分数合计措施。(来源:中国侨网,2017年1月19日)

美媒:留学生挤爆美国常春藤盟校中国学生人数最多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近年来,美国大学为了弥补财务缺口,扩大招收外国学生,但也由于国际学生人数大幅成长,想申请美国一流私立大学,竞争变得更激烈,也压缩了美国学生的入学空间。尽管名额有限,但申请人数每年却不断增加。

名声响亮的八所美国常春藤学府,挤破头的状况更激烈:美国联邦政府统计数字显示,从2004年到2014年之间,这些学校录取新生的名额微幅上涨5%,不过外国学生人数却暴增46%。这段期间内,申请常春藤名校人数,足足上涨88%。

在耶鲁大学,平均每3万名申请者,仅6%幸运能获录取,而大一的外国学生比率,则从原本个位数增加到11%。2004年以来,耶鲁大学入学人数就一路走高,主要因素之一即是国际学生人数的增加。这个现象反映出耶鲁大学希望与国际社会密切结合而采行的策略方针。

耶鲁大学教务长海洛威表示:“我们希望我们的学生组合是多元化的,各个层面都展现多元文化。”他也表示:“如果我们想要训练出下一代的全球领袖,我们就应该在校园里打造出一个地球村。”

外国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全美各地校园风貌变得愈来愈富国际文化风采,如此转变,让本国学生与外国学生在学业领域都得以受益。然而,这个现象同时却对美国学生带来压力。

乔治城大学招生主任狄康便说,某些大学的外国学生录取人数,可能出现几近“让人无法接受”的高比率,原本有资格录取的美国本地学生因此在排挤效应之下遭到剔除,如此状况让他感到忧心。

狄康指出,虽然置身国际社会,美国大学自然也会出现不同国籍的外国学生,“但到底有没有一个临界点,可以明白界定到底多少人数才算太多?这是我们必须审慎评估的问题。”

国际教育研究所(IIE)统计,2015年至2016年学年度里,约有42.7万名外国学生在美国各地大学院校就读,与十年前的外国学生人数相比,大约增加了79%,其中最多外国学生来自中国,其次依序为沙特阿拉伯、韩国、印度与越南。(来源:中国侨网,2017年1月6日)

猜你喜欢
外国人才学生
人才云
赶不走的学生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外国公益广告
学生写话
外国父母看早恋,有喜有忧
聪明的学生等
外国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