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浙江省高考中分档作文问题分析

2017-02-17 09:06浙江省舟山中学
作文新天地 2017年25期
关键词:无字磨难审题

◎张 颖 浙江省舟山中学

2017 年浙江省高考中分档作文问题分析

◎张 颖 浙江省舟山中学

2017年浙江省高考作文平均分(除0分)是41.56分,本文提到的“中分档”作文,是属于第三、四分档(40—49分)的作文。这类作文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却达不到高分作文的要求。本文着重从审题意识、“两体”匹配意识、论证逻辑等方面来剖析造成这种“高不成低不就”局面的原因。

一、欠缺审题意识

1.对“三书”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

今年作文题要求考生理解作家的话,原材料中最醒目的一组关键词就是“有字之书”、“无字之书”与“心灵之书”。“有字之书”是指平常我们阅读的书籍,“无字之书”是对生活或者社会实践的文学性的比喻,这两者比较好理解。“心灵之书”则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是一种隐晦的比喻。原材料中另一个关键词就是“读”。这一个“读”把“三书”连在了一起。这就引导考生去思考:“读”什么?为什么要去“读”?如何去“读”?思考以后就会发现,读“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的理念也就是所谓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意思,而读“心灵之书”就是了解自己的内心,或者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反省。然而,题目中只出现“三书”的说法,而无进一步的解释,这增加了审题的难度。实际上,人生中“三书”的学习不是孤立的,始终是交融渐进的,因此就不能截然将三者分开来。有考生把题目中的“三书”分别理解为人生的青少年、中年、老年三个阶段,或者理解为人生的三重境界,或者认为“有字之书”是塑造人生、“无字之书”是树立品格、“心灵之书”是升华灵魂,这些都是不恰当的。

先来看一篇41分的作文对“三书”的阐释:

其一便是“有字之书”,这便是我们最早接触到的一本大书。从幼儿园的儿童读物,到小学时期的课本教材,再到中学时的教辅资料……这一切,都是“有字之书”的子集。“有字之书”是我们最早能接触到,并且也最容易理解的书。小孩子从中获取快乐;青少年从中汲取知识;成年人又在其中寻找着自己的另一个世界。书籍最大的作用即是教育。北大保安队长甘向伟经历了多年苦读,终于考入北大中文系时说:“是教育改变了我的命运。”知识改变命运,要想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请拿好自己的“有字之书”。

作为第二本被我们接触到的书,“无字之书”,“无字”二字就已平添了不少神秘。就像《西游记》中菩提老祖手中的《七十二变真经》,只有用心去体会,才能发现其中的奥妙。“无字之书”并不是一本实实在在的书,虽不可见,却已得之。它是一种生活的经历,是一种处世的原则,更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缺乏“无字之书”的人也许暴躁无比,不能容于远近;也许郁郁寡欢,失去对生活的热情;也许自暴自弃,反诬社会的黑暗……“无字之书”更像是一本生活指南,教你在变幻莫测里保持自己的态度。若不想被社会所抛弃,请拿好自己的“无字之书”。

最后一本,也是最重要的书,名曰“心灵之书”。肌肉驱动着四肢;而心脏又驱动着肌肉;而大脑又支配着心脏;而大脑存在的意义便在于所包含的心灵。心灵驱动着一个人的全身,心灵的好坏便也决定了一个人品质的优劣。而“心灵之书”的作用便是教育心灵,指导自我。相似地,每个人都应该有一本心灵的书,它来自于自己的内心深处的美好想象。如果说“无字之书”像一个规范者的话,“心灵之书”则更像是一个指引者。遵循自己的内心,去完成自己想做的事,便是它正确的打开方式,要想在时代的洪流中不迷失自己,请拿好自己的“心灵之书”。

以上文段分别对“三书”做出了较为准确的阐释,但是割裂了三者,缺乏对三者相互关系的正确表述。虽然题目没有规定必须把“三书”综合起来看,但是这个作文题又是统一的,“三书”应该统一起来看才能准确理解作家的意图。

再来看一篇56分的作文对“三书”间关系的理解:

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曾言:“如果天堂存在的话,那该是图书馆的模样。”人立于世,世界就是一本大书。诚如材料中作家所言,人生三本大书为“有字之书”、“无字之书”与“心灵之书”。但我认为,这三者并非并列。作为新时代的读“书”人,应当将心灵融入“有字”与“无字”中。

最后两句话即点出了“三书”相互间交融递进的关系,吻合审题要求。

2.对思维要求的理解

先来看看2017年阅卷组对审题提出的分档标准:第一档(55-60分)对“三种书”理念及相互关系有准确的理解和阐释,并有较深刻的思考与评说;第二档(50—54分),对“三种书”理念及相互关系有较准确的理解和阐释,并有一定的思考与评说;第三档(45—49分),对“三种书”理念及相互关系有较准确的理解和阐释;第四档(40—44分),对“三种书”理念及相互关系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和阐释;第五档(36—39分),对“三种书”理念及相互关系的理解不清晰。

通过上述的审题分档标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一、二分档的共同点在于作文中都具备了思考与评说,稍见高下的就是两者思想与评说的深刻性;而这两个优势分档与之后的第三、四分档的差别却在于有无思考与评说了。可见,2017年浙江的高考作文仍然是强调考生的思维品质和思辨能力的,而忽视思考与评说是“中分段”作文的关键“硬伤”。

为什么思考与评说如此重要?

针对近年来高考作文中空疏而欠缺严谨思维的“伪抒情/文化散文”的泛滥问题,根据《2017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能写三类文体(应用类、论述类、文学类)的要求,围绕语文核心素养,重视学生思维品质、思辨能力的培养,今年我省继续强化高考作文的命题导向作用,延续2016年的命题思路——着重考查论述类文章。乍一看作文题,对于文体的要求虽不像2016年那样有“写一篇论述类文章”的显性规定,却不缺隐性的指向,即题干中“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这就是在引导学生写“论述类”的文体。在这种形势下,考生作文是否具备思考与评说的内容,以及能否在思考与评说中体现思维品质与思辨能力,理所当然地成为了高、中档作文的分水岭。

让我们来看一下一篇56分的作文在“心灵之书”部分的阐释:

心灵之书凌驾于有字与无字之上,是我们这代读书人理应的追求。而不融入心灵这一必要条件,有字之书将成为谬误,无字之书将成为偏倚的社会价值。当下中国,人均受教育程度逐年上升,但社会期望看到的和谐景象却迟迟未现。地铁藏书热从欧洲席卷至中国,北上广的各地铁站、车厢中尽是随意丢弃的书本——这难道不是对有字之书的践踏吗?资深的大学教授对否定其意见的老人大打出手,社会戾气日益显现——这难道不是无字之书的遗憾吗?缺少了心灵之书的“阅读”,一切其他方式都显得徒劳。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心灵的必要辅助不见踪影,和谐的社会氛围被急躁打破,总之,人民戴着“读书人”的帽子却蜕化为无知的受众,那么文化的灭亡就在劫难逃。

而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于将心灵之书读透,将其融入有字与无字的系统中。关键更在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家国情怀。在日常的生活中,每个人都是毫无争议的读书人。而读书的过程,是把握好心灵的途径。我们势必要在实践中发现真理,然后用心去悦纳它,实现自我价值。

再来看一篇45分的作文在“心灵之书”部分的阐释:

而最后一本书则应该就是“心灵之书”,所谓“心灵之书”,就是充分了解自己的内心,并且在自己的心中种下善良、感恩、正义的种子,唯有这样,这本“心灵之书”才能称得上是一本“好书”。

所谓“心灵之书”的阅读,就是为了提高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从而使自己变得更加充实、更加优秀。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心灵之书”的良好阅读者的代表,例如“最美司机”“最美教师”“最美妈妈”等人,他们都是充分阅读了“心灵之书”的代表。

比较后可以发现,高分档作文在论述中采用了举例论证、正反论证,最后还提出了对读书人的希望,对“三书”的理念有一定的分析、比较、辨析,有一定的思想深度,表现出该考生思维上较强的主观能动性。而中分档作文仅是阐释了“心灵之书”的概念,列举了几个代表人物,至于这些人物何以成为代表,并没有具体的评述。两者间思维品质的高下立现。阅卷要求明确指出,50分以上的作文应该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如果只是简单地阐释“三书”的理念及相互关系,就基本可以判断其缺乏思想深度。

另外,非常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高考作文阅卷组不要求考生一味地顺从原材料中作家的观点,不同意该观点不仅被允许,而且被鼓励,只要能够证明自己的观点,能够自圆其说,就可以判为一篇好文章。这一标准,是对考生所具有的独立思考和质疑、批判精神的认可和鼓励。

来看这样两段话:

“有字之书”象征着无穷无尽的知识。如今我们倡导“终身教育”,似乎我们的整个人生旅途都得带着这本书。卢梭说:“教育即生长。”毫无疑问,知识的获取对每个人的成长都至关重要。但是,这样一本“有字之书”就足以让人飘飘自喜、胡作非为了吗?前不久,“勒索病毒”席卷全球,激起一片恐慌。这不正是一帮捧着“有字之书”、没有良知、被利益裹挟的人肆意妄为的结果吗?现实中又有多少律师玩弄法律条文、颠倒是非黑白?这不正是一群“倚高才而玩世”的人?

除了这些视“有字之书”为玩世资本的人外,社会上同样存在一帮以“无字之书”为玩弄是非之手段的人。这些人熟知社会规则、深谙人情世故,率性违反规则,甚至触犯法律。不少企业家依攀人际网络贿赂公行、牟取私利。这样的行为屡见不鲜,不正是因为其执迷于“无字之书”,抛下“心灵之书”吗?

该考生没有对原材料中作家的理念一味说好话,他有自己的思考。他理解“三书”的含义,但与作家不同的是,他看到了“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而更推崇宝贵的“心灵之书”。这样的认识,表现出该考生不人云亦云的独立思考和质疑的能力,出现在高考考场中,显得尤为珍贵。

二、欠缺“两体”匹配意识

所谓的“两体”是指文体和语体。今年的高考作文阅卷,按照教育部考试中心下发的分项分等评分标准,对文体做了要求,这要求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文体必须规范,另一个是文体必须用相应的语体来匹配。论述类文章的语言有别于散文、小说的语言,在表达方式上以议论为主,即使叙述事例,即使运用修辞,都必须为议论服务,以达到说理的目的。议论文语言有准确、严密、生动、概括等要求。

来看下面两段话: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所谓“有字之书”,即别人的思想、别人的文字可以观,可以兴,可以映照自己的人生,帮我们在人生的“无字之书”上打上一点淡淡的底稿,甚至渲染一些云雾缭绕,而经我们自身经验之笔书写,一经思维的勾勒,就会流泻下森林的氤氲,风车的繁语,成了我们自身独一无二的“心灵之书”。

……

世界上各民族的成百上千种语言都在呼唤同一个神灵,怀着同一些梦想,忍受着相同的痛苦。在数千年不计其数的语言和文字组成的斑斓锦缎中,在一些彻悟的瞬间,我们会看到一个承载着矛盾与个性的统一的人类的容颜。

上述加了着重号的语句明显是文学语体,与论述文的文体不相符合。就凭这点,阅卷组认为这篇作文就不能上50分。

三、幼稚的论证逻辑

论述类文章重要的是论证过程,就是要通过恰当的论证方法,由事实或道理论据推导出论证观点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展现出合理严密的逻辑能力和条分缕析的阐述能力,绝不是简单地摆事例、套结论的模式。

比如,“磨难,能历练人生。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一段,是幼稚论证逻辑的表现,贝多芬双耳失聪固然是人生的磨难,但这种磨难和他最终取得的成就之间有什么样的必然关联?世上双耳失聪的人很多,为什么这磨难独独成就了贝多芬呢?

但如果是这样论证:双耳失聪使贝多芬一度丧失生活的信心与希望,使颇具才华的他一下子跌落谷底,在无数迷茫与彷徨中,他选择了接受现实,在无声的世界中,他拥有更多珍贵的时刻来感受这个世界,聆听自我的心声,没有了来自外界杂音的困扰,他的音乐变得更加纯粹,更加有力,更加吸引人。人们从他的乐章中感受到生命的韧性,感受到磨难带来的馈赠,这才有了扼住命运咽喉的《命运交响曲》。

这里就呈现出了合理成熟的论证逻辑,既承认磨难对人造成的痛苦,又表明人在无奈之中的选择,以及这种磨难从另一层面上带来的客观价值,与最后贝多芬取得的成就形成了严密的逻辑链。

今年高考同样有许多中分档作文犯了幼稚论证逻辑的毛病。比如:

古有方仲永,仲永本为神童,具有不同常人的理解与文采,他的基础比寻常人掌握得都好,作诗作词也受乡人赞赏,他有思想也经过了实践,但如此优秀之人何以至“泯然众人矣”?其原因正是在于没有灵魂。方仲永拘泥于自己的知识,没有跨出寻常人的思考,他的思考没有灵魂。没有升华的人生是无法被称作修行的。

《伤仲永》中王安石说:“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意思是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远远地超过有才能的人。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则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上述考生所说的“思考没有灵魂”“人生没有被升华”完全是假话、套话,缺乏论证的准确性和逻辑的严密性。

以上,是我对浙江省高考中分档作文的一些粗浅的认识,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最后,谈一点我在高中阶段的作文教学中总结出的感受: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即使学生思想有个性且有深度、阐述客观理性而有条理、逻辑严密而能自圆其说,这应该持之以恒地贯穿在整个高中阶段的教学之中,而不仅是高三备考之时的教学任务。

责任编辑:陆姹妮

猜你喜欢
无字磨难审题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三招”学会审题
文学里的磨难:经历终将变成铠甲
缜密审题,准确建模,学以致用
无字的情书
不可思议的旅程
路上
七分审题三分做
让磨难为生命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