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远县城业余羽毛球爱好者运动损伤调查分析
——以宿松县为例

2017-02-18 03:38吴向军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运动量业余爱好者

吴向军,孙 慰

偏远县城业余羽毛球爱好者运动损伤调查分析
——以宿松县为例

吴向军,孙 慰

为了解宿松县业余羽毛球爱好者损伤情况,采用访谈法、调查法等方法,对宿松县业余羽毛球爱好者进行了运动损伤调查分析与研究进行实地调研,总结了业余羽毛球爱好者在羽毛球运动中损伤的部位和种类,分析其损伤的原因,并提出预防羽毛球运动损伤的建议。 关键词:羽毛球;业余爱好者;运动损伤;调查;预防;规律 Abstr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badminton amateur players injury situation in Susong county, this paper makes investigation analysis and field research on Susong mature players by using interview method, and questionnaire method, summarizes the injury parts and types, analyzes the cause of the damage,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the badminton sports injury prevention. Key words: badminton; amateur player; sports injury ;investigation ;prevention; law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极具锻炼价值与商业价值的运动项目,全民健身理念下,许许多多的人群逐步成为业余羽毛球爱好者,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一步提升,一些县城或偏远地区开始有能力搭建室内羽毛球运动场地,与此同时,群众也伴随经济基础提升体育健身意识得到大幅增强,群众纷纷进入运动场地。但是由于运动项目的特殊性,如果羽毛球爱好者运动保护意识不强,参赛人群就易发损伤,于是羽球运动损伤便成为学者重点关注的话题[1-6]。另一方面,宿松县作为远离省会、处于偏远地区,至2015年为止,人均GDP仅为2.52万,低于全国人均GDP5.2万,在安徽排名居中,排名全国中下位置。也就是说从经济层面看,宿松县城代表着全国GDP相似水平的偏远县城或地区,把宿松县作为研究范例进而了解安徽省乃至全国偏远地区群众体育活动现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意义。

1 研究内容及方法

1.1 研究内容及对象

以宿松县作为偏远县城代表,并从该地区入馆羽毛球活动人群为调查研究对象,试图从其运动损伤的类型、部位、种类进行考察,充分考虑到季节特性,运动准备,伤后处理等情况进行考究,并从运动损伤的原因等方面深入分析,以求问题最佳决措施或解决途径。

1.2 主要研究方法

1.2.1 访问法

通过实地的访问,询问打球爱好者们,在访问的同时并对其进行记录,同时也听取了相关体育教师和专家的见解和建议。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本研究在认真访问羽毛球教学专家、教练员、业余羽毛球运动者等人群后,制定了调查问卷,经效度与信度达到要求,符合社会调查后,对宿松县200名业余羽毛球爱好者进行调查,回收161份,无效问卷20份,有效问卷141份,有效回收率71%。

2 结果分析

2.1 偏远县城业余羽毛球爱好者运动损伤调查结果与分析

总体看,从宿松县不少运动人群懂得国际羽毛球规则,能够在标准场地进行业余交流与竞赛。打球频次高者较多,具有一定规范的技术者不小少数。但是,从调查看,受伤人群较多,运动总频次占总样本人数的71%;这表明的这些地区人群运动损伤的情况较为严重,损伤率极高。

2.2 偏远县城业余羽毛球爱好者运动损伤的类型分析

运动损伤的类型按照损伤的病程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两种;急性损伤是外力造成的损伤,特点是发生迅速,病程较短。慢性损伤则是运动受伤后,在多次过度负荷、磨损或多次微细损伤积累而成的损伤,一些急性损伤处理不当也会转化而来形成慢性损伤。总体看来,两种损伤能反映出运动人群对伤情重视程度。从表1中可以看出,损伤的141人中75人患过急性损伤,所占比例为53.2%,而患有慢性损伤的有66人,所占比例为46.8%。

表1 宿松县业余羽毛球爱好者损伤类型情况表(n=141)

2.3 偏远县城业余羽毛球爱好者身体各部位运动损伤的分布

运动损伤部位能反映出运动部位工作特征,也能反映出群众自我保护的薄弱环节。据统计,损伤部位总数高达214例。99人次肩伤;38人次膝伤;33人次腰伤;25人次颈伤;19人次腕伤;14人次腿损伤(见图一)。按损伤部位排名,分别是肩部(23.96% )、腰部(17.71% )、膝关节(15.63% ) 、大腿(10.42%)、腕部(9.38%)、踝关节(7.29%)(见图一),从而可以看出业余羽毛球爱好者的运动损伤部位较为严重。

图一 急性运动损伤部位的分布比例

2.4 偏远县城业余羽毛球爱好者运动损伤的种类分布

损伤类型往往受场地材质、动作幅度和体质状况影响而产生不同受伤。据调查,肌肉拉伤占比较大,占总比33.8%;关节扭伤、劳损、擦伤、骨折、抽搐、脱臼分别27.3%、19.0%、6.02%、3.24%、2.30%、5.10%。

3 偏远县城业余羽毛球爱好者运动损伤原因分析

在运动中损伤是运动中常见现象,尤其是羽毛球运动项目,它对身体素质有着很高的要求,稍有不慎就容易受伤,从受伤原因看,多种多样。从调查看,动作错误(43%)、负担过重(13%)、准备活动不充分(16%)、身体素质较差(12%)等等,都容易导致运动受伤。(见图二)

图二 宿松县业余羽毛球爱好者损伤原因

3.1 技术动作方面

羽毛球技术动作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但往往业余爱好者掌握的技术动作不是太好,人与球位置的处理更不是很到位,调查中技术动作的错误是导致损伤的最主要的原因。所以,在一开始学习打球时,必须正确掌握技术动作,重复练习每一个动作,并且规范灵活运用。从而掌握一定的运动基本技能知识。

3.2 运动量方面

过多的运动量会造成身体的疲劳,肌肉酸痛,免疫系统降弱,不同技术的训练需要相应的运动量练习。例如:跳杀的练习需要的是高强度的练习,尤其是跳起背弓跳杀。由于爱好者对于运动量方面没有运动量的界限,自认为自己打的舒服或者打的累时才停止,这往往忽略的自身所能承受的运动量,从而产生损伤。

3.3 准备活动方面

从调查得知,准备活动不充分同样容易导致受伤。这就要求运动者在激烈活动前就要做好身体各部位的热身活动,如果关节么有做好充分热身活动,那么肌丝与关节囊之间就容易缺乏润滑液最终导致摩擦力增强而导致受伤。

3.4 身体素质方面

身体素质能影响技术,也能反映出受伤规律。良好的身体条件能能减少受伤。由于大多数羽毛球爱好者都没有进行过正规系统合理科学的身体素质训练,往往在运动中完成不了自己所能承受的动作技术,从而较易受伤。如背弓跳杀时,由于体重的比例,膝关节柔韧性差容易造成扭伤,半月板磨损等,所以这就需要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

3.5 思想方面

由于业余羽毛球爱好者打球比较随意,缺乏相应的知识,思想上不够重视,运动损伤的发生一般是由于参与者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的,参与者缺乏相应的有关运动损伤方面的知识,同时也不善于学习,更不懂的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总结经验。组织者又不是专业的裁判,自身思想不是太成熟,对其要求没有一定的标准。因此在运动中的损伤时有发生。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总之,从宿松县能看出我国偏远地区业余羽毛球爱好者在运动中受伤概貌,反映除了主要受伤部位与损伤的主要原因,错误的技术动作、不合理的科学运动以及活动前、中、后相关应对手段不足,如赛后恢复、放松不足等。运动前应做好相应的准备活动练习;掌握一定标准规范的正确技术动作,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自身条件状况适当减量;加强自主学习关于运动损伤方面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从而积极提高预防损伤能力。并且通过运动损伤的规律,对其制定出减少损伤的办法,使损伤的几率降到最低,从而也能使业余羽毛球爱好者得到很好的发展。

4.2 建议

1.技术动作方面,运动员应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高度重视运动损伤情况。同时还应思想教育,培养自我保护意识能力,以便能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

2.运动量方面,运动员应根据自身身体素质状况和自己所能承受的运动能力进行练习,而不是一味的追求过大的运动量练习。相反,就会发生损伤。

3.身体素质方面,教练员更应深入地了解运动员身体各方面的运动条件,从而结合羽毛球运动项目特点和运动员自身条件,制定相应合理、科学的训练内容,但还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对运动员的训练,从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4.准备活动方面,运动员在打球之前除了进行一定的热身外,还需要对身体的各个关节进行活动,做到充分的准备。赛前、赛中和赛后应做相应的措施,以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5.完善医务监督制度,以便做到有效地预防和治疗。

[1] 戴立平.羽毛球初学者常见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J].赤峰学院学报,2008,24(4):22-24.

[2] 邓罗平,雷慧.羽毛球业余爱好者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6,(3).

[3] 饶毛毛.羽毛球业余爱好者运动损伤原因与预防措施[J].科技信息,2012,(14).

[4] 余长青.羽毛球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预防方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

[5] 李艳平.学校羽毛球教学中学生运动损伤的防治措施[J].中国学校体育,1995.

[6] 程勇民,雷蓉蓉,邓树勋.中国羽毛球运动员体能现状及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7,23(2):29-33.

[7] 体育运动委员会.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羽毛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8] 肖杰.羽毛球运动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9] 余晓,徐国强.广州地区羽毛球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后分析,落个析分[J].军事体育学报, 2005, 24(2):100-102.

[10] 王永光.体育学院羽毛球专修学生运动损伤调查与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9,(11).

[11] 时峰.浅析羽毛球运动损伤的预防[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6,(5).

[12] 潘岳民.常见运动损伤病防治[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11.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Amateur Badminton Players Injuries in Remote Counties——Take Susong County as an Example

Wu Xiangjun,Sun Wei

吴向军(1977-),男,安徽宿松人,中学一级,研究方向:学校体育教学与管理研究。

宿松县实验中学,安徽 宿松 246500 Experimental Middle School of Susong County,Susong 246500, Anhui, China.

G804

A

1005-0256(2017)02-0131-2

10.3969/ j.issn.1005-0256.2017.02.057

猜你喜欢
运动量业余爱好者
大树的日常
运动量
每天基本运动量:走4000步
直播答题爱好者
肉食爱好者福音 黑蒜露笋煎焗鸡脯
为业余棋手诊脉
遮荫有方等
相声爱好者
业余棋手错觉
业余棋手的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