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用力:“暴力”小子的变形

2017-02-18 08:42季菁菁
教书育人 2017年31期
关键词:拳头关心家庭

季菁菁

借“力”用力:“暴力”小子的变形

季菁菁

学生小航,他身材不高,但看起来却比同龄人更壮实;他力气超常,一个人便能轻松地拎起教室里的桶装水。在集体生活中常常用拳头说话。在班级里有些“称王称霸”的意思,仗着自己能打架,经常在班级里大吼大叫,带来了很不好的影响。面对这样一个有“暴力倾向”的孩子,应当如何走进他的心里?需要化解的不仅仅是他坚实的拳头,更应当是内心的封闭。

一、特设“用武之地”

通过观察发现,小航同学“力大如牛”,常常喜欢用拳头说话,因为他的拳头很有分量。但是教师也发现,他很热心助人,他会竭尽全力地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特别是能显示他“力大如牛”时。于是,教师为他特别设立了一个小岗位,那就是为班级换饮水机的桶装水,因为别人没这个本事。自从这个工作做起来,同学们和他的关系好了一些,他也渐渐和同学之间的笑声多起来,他还说,原来自己的力气还可以这样用。

二、坚持“围点打援”

在小航初步认识到自己气力的“优势”时,教师开始寻找恰当的时机对他进行教育。隔壁班前不久发生了一件打架事件,由于被打的学生严重到需要到医院拍片,双方的父母都到学校进行调节、解决,所以我班学生也知道这件事。于是,教师抓住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利用午会课针对打架这个话题进行了讨论。最后全班一致得到一个正确的观点:伤害别人的同时也是在伤害自己。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并没有采取直接和小航进行一对一的对话,而是借助生活实例,放在班级里讨论。教师坚持做到兼顾两点:其一,让小航明白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其二,让小航感到老师对他的在乎和爱意。而在整个午会课中,老师从小航积极地表现中,感受到他对于打架有了新的认识。

三、深入“家校齐抓”

在小航初步形成对打架这一不良行为的正确认识后,老师便到他的家庭中和父母交流,以帮助小航。通过深入调查,老师明确家庭带给小航的不利因素有以下几点:

一是重组家庭后,继父对小航关怀不够;

二是每天放学回家,父母由于打工不能督促小航学习,对小航监督不够;

三是小航自我管理能力有待提高,对于回家学习向来是看心情而完成的,小航自我约束力不够。

最根本的原因是小航的父母经常不在家,不能经常与孩子沟通并且有好的引导,导致小航对于自己的言行没有正确的判断,再加上自己脾气暴躁,所以日积月累有了爱打架的陋习。通过和他妈妈的交流,教师感受到了小航妈妈的无奈,也了解到他在家还是比较懂事,很热心、善良。经过协商谈话,家校达成一致:由学校和家庭一起监督、帮助、指导孩子,对他打架行为造成的影响和后果,一方面与妈妈共同承担,一方面也让他自己道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改变减轻各种事情的影响和伤害。教师和家长保持紧密联系,定期沟通,一起去关心、帮助他。

四、坚持“循序渐进”

事物的发展总是遵循渐变的过程,也就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虽然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但相信前途一定光明。现在,小航各方面表现有明显进步,特别是在打架乱发脾气上有着很大的进步,得到教师和同学的高度赞扬。

目前,在教师的引导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小航每当发脾气时注意默念十个数,坚决控制自己的情绪。现在家长更关心他,教师和同学们更加鼓励他,小航自己也更加懂事,虽然偶尔还会和同学发生小摩擦,但已经没有出现动手的现象了,这提升了小航自身积极生活、努力学习的热情和信心,班级整体的学习氛围和环境也更加醇厚,同学们为他的进步鼓掌,也为因小航的进步而引导更多同学进步,从而推动班级整体氛围的向上而欣喜。

经验总结及反思:一是每个教师都会遇到所谓的“问题学生”,这些学生可能需要教师付出极大的、更多的耐心和爱心,可能教师辛勤的付出不一定会得到应有的回报,但是对于每个学生,每个家庭,教师们都有责任坚持到底。二是处理问题学生,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的训斥,因为每个问题学生的背后都会一定的缘由。最初,可能学生会以沉默或敌对的方式来对待教师的关心,特别是中高年级的学生,但教师仍需要真诚的他们交流,尝试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找到每个孩子的问题根源,想尽一切办法去帮助他。三是问题学生往往自控能力比较差,很多时候无法履行自己的诺言,他们的错误可能会反复出现,教师要有耐心,要相信学生会不断改变,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对于学生每一次错误都要认真分析,找到症结所在,对症下药。四是针对问题学生,要寻求多方面的关心和帮助,寻找更多的资源形成多方合力,共同帮助学生。

(作者单位:上海市枫泾小学)

猜你喜欢
拳头关心家庭
家庭“煮”夫
纠缠
攥拳头
开心与关心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关心下一代
关心下一代
关心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