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心灵把脉 育阳光少年

2017-02-18 09:33郭立新
教书育人 2017年16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心灵心理健康

郭立新

为心灵把脉 育阳光少年

郭立新

中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和生理急剧变化的重要时期,随着现代生活学习节奏的加快以及社会生活等环境的影响,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的心灵把脉,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已成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现阶段,很多农村学校不具备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而班主任作为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师长,学校德育工作最直接的承担者,在其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近些年,学校开展了“农村中学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实践证明:把心理健康教育引入班级管理,通过班主任创造性的劳动,可有效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影响学生

班主任的人格就是教育的力量,要用自身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因此,班主任对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心理素质高的班主任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如果班主任自己心理不健康,学生心理健康就没有保证。为此,班主任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不断学习,不断研究,努力使自己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道德情操、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否则就无法承担培养高素质学生的重任。

二、以丰富多样的活动感染学生

丰富、和谐、活泼的集体活动可以促进师生、生生的良性交往,建立团结、合作、友爱、互助的人际关系,让他们体验生活在集体中的乐趣,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可以找到表现自己,展示才华的机会,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如针对部分学生学习方面的心理问题,可开展“我为什么学习”、“付出必有回报”等主题班会;还可以帮助他们制定科学、合理和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制定具体措施,举行经验交流会、“一帮一”等各种活动,树立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又如针对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孤僻、冷漠、自私的心理特点,开展“团结就是力量”的演讲比赛,让每个学生寻找、发现自身和他人的闪光点。也可让大家共同设计黑板报、墙报,共同参与班级公约的撰写与讨论,与兄弟班开展拔河比赛、篮球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让每个学生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认识到个人力量如同一滴水,集体力量如同大海,离开了集体,个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道理。这样,整个班集体的凝聚力就增强了,孤僻、冷漠、自私等不良心理也会在这些活动中逐渐改变。

三、以真诚的交流疏导学生

有经验的班主任,会经常与学生促膝谈心,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学生的心理或思想问题,获得学生心理方面的一些重要信息,然后再对症下药,促使其心理的逐渐转变。另外,针对个别学生,还可以采取“笔谈”的谈话方式,这也是开启学生心理大门的一把钥匙,有时会更有效。可以通过日记、周记、作业本中夹带纸条的方式进行,交流的次数和方式可以随意,字数、内容不限。当然,只有让学生感觉班主任是可以信赖的,学生才会毫无顾忌,畅所欲言,使师生间每次交流都是一种心灵的对话。久而久之,班主任与学生相处、交流时间逐渐增多,定会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四、以和谐的课堂塑造学生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班主任引导下,让学生通过填表、讨论、演说、游戏、访问等活动形式,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在每周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坚持理论和实践同行。心理素质教育课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让学生在提高认知水平的同时,重点应放在行为的塑造上。让学生在结合自己的日常行为中,学会自我分析、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学会排除生活、学习及人际交往中遇到的困惑、烦恼、焦虑等不良情绪,能够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充分发挥自身的心理潜能,使全体学生在心理发展方面逐步提高。

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依赖于主体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依赖于主体的自我教育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结合学生实际,如厌学、打架、上网、自私等问题,班主任适时引导他们,让她们不断学会自主、自立地处理问题。在教学中创设以师生互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氛围,让学生学会通过不断重复参与各种训练和练习活动等方法自我培养、自我优化心理素质。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主导者,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等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职责。而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我们来说仍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还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研究。因此,我们还要不断学习、不断借鉴、不断创新,力争摸索出更切实可行的关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思路。

(作者单位:山东德州市宁津县第一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心灵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唤醒心灵
青少年皮艇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探讨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