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艺批评的困境与对策

2017-02-18 15:03陈定家
人民论坛 2017年2期
关键词:莫言

陈定家

【摘要】从表面上看,网络批评似乎并不违背以事实为准绳的原则,但在“事实已不再是事实”的情况下,批评的标准则往往会被“沉默的螺旋”所左右。当评判标准变得飘忽不定时,批评的可靠性就必然要大打折扣。如果评判者“随其嗜欲”、“准的无依”,其结果必然是美丑不分、褒贬失据。

【关键词】文艺批评 莫言 微批评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网络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化环境都在经受着大河改道式的巨变。尤为令人大开眼界的是,雄霸哲学王座两千余年的“因果关系”,在大数据时代居然被迫禅位给了“相关关系”!在举头“云端”抬手“终端”的数据化生存语境下,有人惊呼“事实已不再是事实!”以事实为基础的知识大厦在虚拟世界非线性“相关”条件下已轰然倒下。知识爆炸、信息冗余,资讯超载,现代人已变成了深不可测的知识海洋中不知何去何从的小鱼。众声喧哗却又不知所云的网络批评,在这种背景下,更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标准”危机。

大数据语境下,评判标准变得飘忽不定

众所周知,“事实胜于雄辩”是传统文学批评的一条重要原则。讲事实、摆道理是文学批评最常用的方法。但是,在数据化生存语境中,这个基本原则发生了根本性动摇。因为,在“什么都是数据说了算”的数据化海洋里,所谓“网络事实”,已不再是印刷时代那种“被视为社会基石的事实”,“我们正在见证牛顿第二定律的事实版本:在网络上,每个事实都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这些反作用的事实可能错得彻头彻尾。”①事实决定数据的原则在“数据化生存”过程中出现了逆转,因为我们新的信息技术设施恰好是一个超链接的出版系统,它将我们“眼见的事实”链接到一个不受控制的网络之中。

任何事实都不再“确切地”拥有人们“各是其是”的“真相”,人们遭遇的大量信息都是已经被数据化处理过的碎微化的“网络事实”。至于我们所关注的作家、作品以及与此相关的文论与批评,也都毫无例外地相应启动了脱胎换骨的“数据化”程序。在这个“相关关系”替代了“因果关系”的大数据语境中,那些以文学史实/事实为根基的传统文学观念,也都相应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在一系列的变化中,“用事实说话”的文学批评可谓首当其冲。

从表面上看,网络批评似乎并不违背以事实为准绳的原则,但在“事实已不再是事实”的情况下,批评的标准则往往会被“沉默的螺旋”所左右。当评判标准变得飘忽不定时,批评的可靠性就必然要大打折扣。尤其是对文学艺术这样复杂的精神现象做出评判时,标准至关重要。如果评判者“随其嗜欲”、“准的无依”,其结果必然是美丑不分、褒贬失据。大数据语境下微批评失据的混乱状况尤为突出,微博微信中的“莫言批评”就是一个典型例证。

在网评莫言的喧嚣声中,偏离实情越远,收获点赞反而越多

不言而喻,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中国当代文坛的一件大事,由诺奖引发的“莫言热”对当代文学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百度“莫言吧”、新浪读书频道、天涯社区,以及各种移动终端上形形色色的相关评论,形成了一道“网评莫言”的大数据文化风景线。

我们注意到,博客、微博,尤其是微信,五光十色的“网评莫言”一再被夸大,经过反反复复的剪切、复制、粘贴和无休止的戏拟和模仿,“顺理成章”地构成了一系列“自相矛盾”且“分崩离析”的“网络事实”。从当时井喷式的“网评莫言”的众多说法看,莫言被演绎成了一个如同“诺奖神话”一样的传奇人物。“挺莫派”微友说,莫言获诺奖是“名至实归”,“早该如此”。“倒莫派”则认为,莫言获奖是又一件“皇帝的新装”,甚至还出现过“莫言获奖是诺贝尔奖的耻辱”“莫言是中国文学的耻辱”这类“雷人热帖”。有微友因莫言的“汪洋恣肆”拍案叫绝,也有网评为其“泥沙俱下”而吐槽拍砖。在作家李洱看来,莫言写得比曹雪芹还要好;但王安忆则认为,莫言往往写得非常糟糕……这一类评论通常出自于“标题党”和“口号派”的炒作,看上去熠熠生辉,实则严重缺乏其应有的含金量。争议原本是批评的应有之义,但令人疑惑的是,在网评莫言的喧嚣声中,往往是偏离实情越远,收获点赞反而越多!这种情形显然有违批评常识了。如何理解这股非理性的“网评”浪潮,如何对其有效施加价值导向方面的引导,传统理论思维,显然难以奏效。笔者认为,应以大数据思维探索“网络事实”的内在规律,因势利导,倡导新理性批评,与时俱进地重建批评新标准。若能如此,或许有望使“微批评”逐渐从“准的无依”的混乱状态中摆脱出来。

我们注意到,屏屏相叠的“微评莫言”,除标语口号满天飞的景象之外,很少见到真正深入探究作品本身的言论,以作家作品为核心的言论可谓“万不及一”。与泡沫横溢的标语体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某些真正具有思想深度和学术意义的批评,往往倒是一些探讨细节问题的文章。譬如hallucinatory一词的翻译问题。按照诺奖评委的说法,莫言获奖,是因为他“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魔幻现实主义”是新华社电讯稿对hallucinatory realism一词的中译。有网评指出,2010年,莫言获茅盾文学奖时,众人大谈现实主义的胜利,连“魔幻”的影子都没有提及,更不用说往世界文学艺术风格创新的高度考虑了。当新闻人员急将急就地翻译出“魔幻现实主義”之后,一些理论与批评家当即攀龙附凤,甚至搬出了莫言的同乡蒲松龄以证莫言魔幻之不虚。

微友“但以理”的微博短论认为,莫言小说构造出了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他那天马行空的叙述,魔法式的陌生化想象,神秘超验的对象化呈现,凡此种种,无不带有明显的“幻觉/魔幻”色彩。诺奖评委们以“幻觉/魔幻”相标,确乎有画龙点睛之妙。更为有趣的是,鱼龙混杂的网络媒体在轰炸莫言的过程中,制造了大量令人晕眩、令人产生“幻觉”的文本狂潮,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让我们见识了“幻觉/魔幻现实主义”的厉害,见识了莫言的厉害,也见识了网评的厉害。

回到常识,重建大数据时代“微批评”的价值观

值得一提的是,十多年前,莫言曾一语惊人:“人一上网就变得厚颜无耻,马上就变得胆大包天,我之所以答应在网上开专栏,就是要借助网络厚颜无耻地吹捧自己,胆大包天地批评别人。”有趣的是,莫言“厚颜无耻”地“落网”不久,其“网态”出现了180度的逆转:莫言不仅自嘲《人一上网就变得厚颜无耻》是“歪船野马,偏激文章”,而且热情著文盛赞“网络文学是个好现象”!②更为出人意外的是,他甚至欣然出任“中国网络大学”首任校长。

莫言在谈论创作经验时说,他曾经努力尝试“把坏人当好人写”或“把好人当坏人写”。例如《丰乳肥臀》,就是既要拷问出罪恶背后的善良,也要拷问出善良背后隐藏的罪恶。对此,有人认为这是莫言小说叙事之“人性美学”的精彩表述,是文学大师的“写作秘诀”。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历史虚无主义”的自我暴露,是“调扭颠丑”的“反面教材”。所谓“调扭颠丑”,即“调侃崇高,扭曲经典,颠覆历史,丑化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的缩略语。网评针锋相对,究竟谁是谁非,不能一言以敝之。但莫言只有一个,网评千差万别,我们究竟应该相信谁呢?观点可以不同,但标准却不应多样。

和网评莫言一样,莫言的网络言论,在网评语境中具有极大的争议性,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他那些调侃与反讽之语,也没有打破常识底线,与“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雷人雷语”相比,莫言的随笔与批评文字,尤其是他获奖后的一些言论,明显具有一种回归常识的趋向。或许,我们应该向莫言学习,回到常识,重建大数据时代“微批评”的价值观。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注释】

①[美]戴维·温伯格:《知识的边界》,胡泳、高美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62页。

②莫言:《网络文学是个好现象》,《人民日报》,2008年12月1日。

责编/周素丽 美编/宋扬

猜你喜欢
莫言
过去的年
父亲让莫言比别人矮半头
父亲让莫言比别人矮半头
作家莫言开设微信公众号:将展示作品片段
父亲让莫言比别人矮半头
东瀛长歌行
还米一尖碗
莫言的期盼
吃钱饺
一点儿都不“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