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成就动机、择业效能感与就业力的关系*

2017-02-23 11:18崔玉玲徐芳芳崔莉莉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7年2期
关键词:独生子女生源总分

崔玉玲 徐芳芳 崔莉莉

中国.济宁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山东济宁) 272067 E-mail:yulingcui@163.com

医学生成就动机、择业效能感与就业力的关系*

崔玉玲 徐芳芳 崔莉莉

中国.济宁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山东济宁) 272067 E-mail:yulingcui@163.com

目的:探讨医学生成就动机、择业效能感与就业力的关系。方法:利用成就动机、择业效能感和就业力量表对261名在校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医学生就业力自评分为(3.58±0.42),高于量表中间值3;医学生就业力总分及自我发展、人际沟通、就业自信、实践力在性别、生源地和是否独生子女上无显著差异(P>0.05),医学生就业适应力在生源地和是否独生子女上差异显著(t=2.48,2.09;P<0.05);医学生成就动机总分和追求成功维度在性别上差异显著(t=2.28,3.68;P<0.05);择业效能感在生源地和是否独生子女上差异显著(t=2.11,2.02;P<0.05);就业力及各维度与择业效能感、成就动机总分追求成功显著正相关(P<0.01),与避免失败显著负相关(P<0.01);择业效能感和成就动机显著预测就业力(P<0.05),预测量达45%。结论:人口学因素对医学生就业力的影响甚小,高成就动机和择业效能感有助于提升医学生就业力。

成就动机;择业效能感;就业力;医学生

当今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医学生也不例外。要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唯有不断提升学生自身的就业力[1]。就业力(Employment ability),1909年英国贝弗里奇(Beveridge)[2]最早提出这一概念,哈维(L Harvey)等人[3]认为,就业力是指个体获得、保持工作的能力。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就业力的概念和构成维度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郑晓明[4]、江岩[5]等认为,就业力不单纯指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与实践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还包括利用塑造的综合素质、个性特质等,保有和发展工作的能力,以及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理想和价值的本领。在就业力的构成上,郑晓明[4]划分出了“硬件”—智力因素和“软件”—能力资本,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何昭红,吕兆华[1]认为,就业力是大学生就业普遍需要的能力,是一种可以通过后天学习和实践而塑造的潜在特质,包括实践能力、适应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就业自信心、自我发展能力5个维度因子,并编制了具有较高信、效度的自评量表。

就业力不等于就业,却是影响大学生求职和未来职业生涯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力至关重要。影响学生就业力提升的因素很多,如学生自身的“硬件”、学校的教学质量等,但学生自身的心理特质也是影响就业力的重要因素。成就动机(achievement motivation),是个体追求卓越以期达到较高目标并实现价值的内在动力,它是人格中影响个体努力程度的心理动力因素[6]。成就动机高低会影响个体的努力程度和方向,具有较强成就动机的学生,学习积极性越高且倦怠水平低[6],焦虑水平和拖延行为也越低[7]。择业效能感(Jobseeking self-efficacy),是一个人对实现与择业、就业任务相关能力的自我觉知[8]。有研究发现,择业效能感能够较好地预测个体的职业探索行为[9]。还有研究认为,择业效能感不但能够调节个体职业探索行为的发生,甚至比实际从事某类职业的能力还要重要[10]。

综上,成就动机和择业效能感可能是影响学生就业力的重要“软件”因素,因此,本研究尝试探讨医学生的成就动机、择业效能感与就业力的关系,为学校提升医学生就业力的教育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本研究选取医学生为研究对象,是由于医学专业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它的职业定位准确,具有较高的职业标准,不仅要求学生要具备较高的医学专业知识,更要在职业信心、学习适应、人际沟通等多方面提升自己的能力。因此,只有医学生的就业力提高了,其医学职业生涯才容易成功,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提供医疗服务[11]。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以自然班为单位,对山东某医学院在校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300份,筛选后所得有效问卷261份(87%),其中包括男生102人(39.1%),女生159人(60.9%);城镇90人(34.5%),农村171人(65.5%);独生子女85人(32.6%),非独生子女176人(67.4%);平均年龄(20.6±0.67)岁。

1.2 方法

1.2.1 成就动机量表(Achievement Motivation Scale,AMS)[12]由挪威心理学家Gjesme和Nygard于1970年编制,叶仁敏1992年修订。量表共计30题,包括追求成功(Motive to achieve success, MS)15题和避免失败(Motive to avoid failure,MF) 15题,采用4点记分。成就动机总分=MS-MF,当MS-MF>0时,分值越高,说明追求成功的动机水平越高;当MS-MF<0时,说明个体倾向于避免失败。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3(MS)和0.84(MF),具有良好的信度。

1.2.2 择业效能感量表(简式)[13]美国心理学家Betz和Taylor于1996编制,龙燕梅2003年进行修订。本量表由25个项目,5级记分,“完全没有信心”计1分、“很少有信心”计2分、“有中等程度的信心”计3分、“有较多信心”计4分、“完全有信心”计5分,得分越高择业效能感越高。量表α系数为0.81,信度较高。

1.2.3 大学生就业力自评量表[1]何昭红、吕兆华2012年编制,该量表包含26个条目,5个维度,自我发展力7题、人际沟通力5题、就业自信5题、实践力5题、适应力4题,采用5级计分,被试根据实际情况评定与题目表述的符合程度,从1分“完全不符合”到5分“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说明就业力及各维度能力越高,该量表α系数为0.856,具有较好信度。

1.3 统计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包括了描述统计、t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 医学生就业力现状

从描述统计结果来看,261名医学生就业力总分为(3.58±0.42),5个维度的量表平均分亦均在Likert 5点量表均值3以上,见表1。

表1 医学生就业力得分情况

2.2 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医学生成就动机、择业效能感和就业力的差异

结果显示,医学生就业力总分及自我发展、人际沟通、就业自信、实践力在性别、生源地和是否独生子女上无显著差异(P>0.05),适应力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在生源地和是否独生子女上差异显著(P<0.05);成就动机总分和追求成功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P<0.05),在生源地和是否独生子女上无显著差异(P>0.05)。避免失败在性别、生源地和是否独生子女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择业效能感在生源地和是否独生子女上差异显著(P<0.05),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医学生就业力、成就动机和择业效能感量表评分比较(±s)

表2 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医学生就业力、成就动机和择业效能感量表评分比较(±s)

项 目就业力总自我发展力沟通力就业自信实践力适应力成就人际动机总追求成功避免失败择业效能感性 别男94.16±14.21 25.40±4.01 18.97±3.46 18.32±3.48 17.38±3.02 14.08±2.32 4.43±8.40 43.73±6.91 38.29±6.41 88.00±14.38女92.83±10.36 24.97±3.50 18.57±2.45 17.62±2.46 17.67±2.27 13.98±1.97 1.84±8.95 39.97±5.55 38.12±6.63 86.59±13.28t0.68 0.67 0.85 1.51-0.69 0.26 2.28 3.68 0.15 0.59P0.49 0.50 0.39 0.13 0.48 0.79 0.02 0.00 0.88 0.55生源地城镇94.45±10.69 25.18±3.47 18.89±2.91 18.06±2.74 17.83±2.37 14.47±1.89 3.38±8.98 40.76±6.05 37.38±7.07 89.31±12.30农村92.40±11.06 24.97±3.63 18.52±2.48 17.57±2.57 17.54±2.39 13.79±2.05 1.91±8.92 40.39±5.84 38.48±6.35 85.69±13.77t1.39 0.45 1.08 1.39 0.91 2.56 1.22 0.46-1.25 2.11P0.16 0.65 0.28 0.16 0.36 0.01 0.22 0.64 0.21 0.03独生子女是94.13±10.90 25.13±3.44 18.98±2.85 18.10±2.50 17.47±2.49 14.43±2.00 3.52±8.70 41.10±5.89 37.58±6.69 89.43±13.07否92.62±10.99 25.01±3.63 18.50±2.52 17.58±2.66 17.68±2.35 13.84±2.02 1.93±9.02 40.28±5.90 38.35±6.55 85.83±13.45t0.98 0.25 1.31 1.41-0.62 2.09 1.26 0.98-0.84 2.02P0.32 0.80 0.19 0.16 0.53 0.03 0.21 0.32 0.40 0.04

2.3 医学生成就动机、择业效能感和就业力的关系

用皮尔逊积差相关对医学生就业力与成就动机和择业效能感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就业力总分及各维度与成就动机总分、追求成功和择业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P均<0.01),与避免失败显著负相关(P<0.01),人际沟通力维度除外(P>0.05)。

表3 医学生就业力、成就动机和择业效能感的相关(r)

为了进一步探讨成就动机、择业效能感与就业力的关系,以就业力总分为因变量,成就动机总分、追求成功、避免失败和择业效能感为预测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择业效能感和成就动机总分进入回归方程,对就业力预测率达45%。

表4 成就动机、择业效能感对就业力的回归分析

3 讨 论

3.1 医学生成就动机、择业效能感和就业力的特点

研究结果显示,就业力总分及各维度平均分均在Likert 5点量表均值3以上,表明医学生就业力及各维度处于中等以上水平。这说明,虽然医疗行业人才需求饱和的就业压力和恶性医患事件频发给医学生的心理带来一定挑战,但当前医学生群体对自身就业力的自我感觉总体上是好的,在自我发展、人际沟通、适应力和实践力等就业力方面对自己充满信心。但也应该关注现实中部分学生在就业自信心、适应力和实践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学校在加强专业技能培养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医学生的就业指导,面向现实,为其长远发展的需求提供更有价值的医学教育体验,帮助其理性认识社会、清晰了解自我,树立合理的职业理想,增强就业信心[14]。

医学生就业力总分及各维度中,仅有适应力维度在生源地和是否独生子女上具有显著差异,这说明,就业力较少受到人口学因素的影响,因为不管男生、女生,来自城镇还是农村,是否独生子女,它是学生普遍重视和追求的能力。在适应力维度上,独生子女显著优于非独生子女,城镇学生显著高于农村生源学生。这可能由于独生子女多为城镇生源,而城镇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相对更好、对社会的接触更广,视野更加开阔,对医学相关职业有更多的了解,因而会自觉适应力较好;成就动机总分和追求成功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男生成就动机总分和追求成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与杨林等[10]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男生由于性别特点,再加医学职业传统上是男性占优势的职业,因此男生会更多主动迎接挑战,追求职业目标实现[15]。医学生多数属于高成就动机者(MS>MF),与傅骏蕃等[11]的研究结果一致;择业效能感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而王翔艳等[16]的研究结果为男大学生的择业效能感显著高于女大学生。这可能是由研究对象的差异,医学生具有不同于师范院校大学生的特点,他们具有明确的职业奋斗目标,即使是女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可以在毕业时找到医学相关工作,因此与男生在择业效能感上差异不显著。独生子女和城镇学生的择业效能感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和农村学生,城镇学生对各种职业信息和动态比较敏感,获取信息的渠道较广,可获取的资源多,从而更加富有择业胜任感和效能感。

3.2 医学生成就动机、择业效能感和就业力的关系

相关分析发现,就业力总分及各维度与成就动机总、追求成功和择业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与避免失败显著负相关,人际沟通力维度除外。进一步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择业效能感和成就动机对医学生的就业力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两者累计贡献率达45%。说明,医学生的成就动机越强,择业效能感越高,其就业力也越高。成就动机越强的人,他们的自我价值感越大,对成功的期望也越大,会更愿意为自己奋斗的目标主动付出努力,因此面对就业这一人生的关键时刻,必然会竭尽所能提升自我就业能力;择业效能感高的学生,在职业相关活动中会更加自信、积极主动,富有胜任力,对将来从事职业的准备会越充分,因此也就间接地提高了就业力。

综上,医学生就业力对其将来就业、发展和职业理想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在加强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过程中,要关注医学生成就动机和择业效能感的提升,重视人文素养和心理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多种有效途径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力。

[1]何昭红,吕兆华.大学生就业力量表的初步编制[J].高教论坛, 2012,11(11):123-126

[2]Grip A D,Van Loo J,Sanders J.The Industry Employ ability index:Taking Account of Supply and Demand Characteristics[J]. International Labor review,2004,143(3):211-233

[3]Harvey L,Locke W,Morey A.Enhancing Employability,Recognizing Diversity[R].London:Universities UK and CSU,2002,33 (1):26-28

[4]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21(3): 91-91

[5]江岩,张体勤,耿新.大学生就业力:概念、维度与测量[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3(5):45-54

[6]杨丹,梁三才,吴海梅.大学生成就动机与学习倦怠的关系:希望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2):255-259

[7]李尚儒,李洁,刘晓芹.大学生成就动机、焦虑感与拖延行为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6):252-255

[8]韦耀阳,蔡太生,向光富,等.大学生成就动机、择业效能感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21(1):143-145

[8]郑日昌,张杉杉.择业效能感结构的验证性因素分析[J].心理科学,2002,25(10):91-92

[9]Blustein D L.The role of goal instability and career self-efficacy in the career exploration on pricess[J].Journal of Vocation Behavior,1989,35(2):194-203

[10]杨林,郭巍伟,梁执群,等.大学生成就动机、择业价值取向与择业效能感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3): 328-330

[11]傅骏蕃,吴汪.医学院校大学生就业力培养的思考[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8(3):58-62

[12]叶仁敏,Kunt A.Hagtvent.成就动机的测量与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2,2(2):14-16

[13]龙燕梅.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2003

[14]张婕琼.医学生就业能力探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 (6):803-805

[15]沈东来,肖蓉.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择业效能感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2):310-312

[16]王翔艳,唐本钰,司继伟.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择业焦虑与择业效能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10):1512-1515

Relationship among Achievement Motivation,Job-seeking self-efficacy and Employment ability of Medical Students

CUI Yuling,XU Fangfang,CUI Lili
Department of Mental Health,Jining Medical University,Jining272067,China

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of medical students'employment ability in demographic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job-seeking self-efficacy.Methods:A total of 261 medical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achievement motivation scale,Job-seeking self-efficacy scale and Employment ability scale.Results:The mean score of employment ability on medical students was(3.58±0.42),which was higher than the median level;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adaption ability between urban and rural,one child and non-one child(t=2.48,2.09,P<0.05);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achieve motivation,motive to achieve success (MS)between male and female(t=2.28,3.68;P<0.05);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job-seeking self-efficacy between urban and rural,one child and non-one child(t=2.11,2.02;P<0.05);Employment ability had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job-seeking self-efficacy and MS(P<0.05),and had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MF(P<0.05);In medical students,45%variance of employment ability quotient could be explained by job -seeking self-efficacy and achieve motivation(P<0.05).Conclusion:Demographic factors have little effect on medical students’employment ability.Higher level of job-seeking self-efficacy and achieve motivation brings high level of employment ability.

Achievement motivation;Job-seeking self-efficacy;Employment ability;Medical students

R395.9

A

1005-1252(2017)02-0240-05

10.13342/j.cnki.cjhp.2017.02.023

2016-11-21)

http://www.cjhp.com.cn/

2015年山东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学项目资助;2014年济宁医学院教育科研计划项目阶段成果(编号:14043)

猜你喜欢
独生子女生源总分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论高职院校农村生源班级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路径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
政协委员提议独生子女带薪休假照顾父母
跨省生源调控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