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为例

2017-02-23 05:40彭晓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创新创业学院湖南娄底417000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湖南人文学院

彭晓华,付 盾(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创新创业学院,湖南 娄底 417000)



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为例

彭晓华,付 盾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创新创业学院,湖南 娄底 417000)

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可从组建实体的创新创业学院;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个性化培养创新创业精英人才等方面展开。创新创业教育应与专业教育协同推进;校地应开展深度合作,整合资源共建共享。同时,为了进一步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可从以下方面着手:加大创新创业双师型导师队伍建设;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

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国家战略。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该意见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教育部也发文鼓励“创业教育”试点学校通过不同方式对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探索[1]。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目标。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也成为高校特别是地方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一、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举措

(一)组建实体的创新创业学院

为更好地适应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需要,改变过去的人才培养模式,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将成立创新创业学院作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切入点。2015年9月,学校提出整合资源、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设想,经过论证研究,于2015年底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创新创业学院整合了招生就业处、校团委、产学研等部门的相关创新创业教育职能,按正处级单位管理,兼具二级学院和职能部门双重职能,成为一个实体机构,并下设办公室、项目推介和孵化中心、教学管理服务中心、创新创业竞赛中心和学生管理服务中心。创新创业学院切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特色,挖掘、整合学校的创新创业要素与资源,为促进、提升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更好推进创新创业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二)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2]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应融入到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成为方案设计和实施的对象[3]。如果想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并融入到专业教育之中,创新创业教育就必须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这一观念已经在学术界达成共识[4]。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通过创新创业学院与教务处共同设计、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在2016年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该人才培养方案不仅设置了创新创业必修课程,要求学生毕业时需修满8个创新创业必修学分,还包含了《创业基础》和《创业实务》两门通识课程。除此之外,为扩大创新创业教育的范围,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选修创新创业公共任选课,并规定学生必须参与三周的创新创业实践周训练,走入企业、孵化基地进行实践。

(三)建设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起步早、资金足、模式新,为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提供了充足的场地保障和实训平台。在2012年、2015年,学校先后与娄底九龙集团和娄底乐天科技公司合作,建立了正阳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和乐天大学生跨境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成立了湖南省第一家校企合作的大学生创业基金会——湖南正阳大学生创业基金会。基金会除了资助学校学生创业之外,还在美术与设计学院、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等二级学院建设了专业特色明显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到2016年上半年,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累计入驻项目273个,现有入驻项目159个,成功孵化项目52个。

2016年,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将近3 000平方米的区域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实训中心,同时,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一条街,培育大学生创业项目,以零租金形式支持、指导学生创业项目的入驻,并规划“十三五”期间投资1 000万元。通过校地共建创新创业学院的模式,学校建设包含创客广场、创新创业实训平台在内的创新创业孵化园区,园区总面积达到5 000平方米,力争3年内入驻学生企业、创新团队300家。

(四)个性化培养创新创业精英人才

为了在全校形成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新模式,进一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出台了《创新创业精英班个性化培养方案》,建立创新创业精英班,选拔一批有一定创业基础和优秀创业项目的大学生进行集中培训,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创业、团队创业,开展协同创业工作。对完成精英班全部教学任务(修够相应学分)并考核合格的学生,经学校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可颁发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相关专业的辅修证书和由校长签发的创新创业学院精英班结业证书。

2016年7月,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创新创业学院招收了首届精英班学员,同年暑假,学校组织学员前往长沙麓谷创业园等地的高新企业调研、学习、跟班。2016年的9月和10月,学校邀请了校内外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家、知名校友、本校优秀师资担任主讲老师和创业导师,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慕课、路演、实训、集中培训等方式完成创新创业理论、实务、实践的系统学习。同时,学校以 “挑战杯”创青春创业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研创计划、中国“创翼”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为锻炼平台,通过开展“质量工程课题立项”“高校科创营” “百家名企体验营” “科技红娘” “百里挑一”等特色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培育创业项目,锻炼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此外,学校积极推进SYB创业培训。现已累计培训学生近2 000人,孕育出一批较好的项目和创业团队,并将创业师资培训纳入全校教师培养培训计划。近两年,学校安排各种专项学习和培训的人数达60人次,参与KAB、SYB、IYB培训的教师达40人,其中有2人获得人社部IYB培训师资格,12人获得SYB培训师资格,28人获得KAB培训师资格。

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经验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推进

创新创业教育是推动创新创业工作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学校“双一流”建设同步推进,明确定位创新创业教育的功能是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学校应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着手,构建立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使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实训环节相结合,推动教师运用方案探索、问题导向、团队合作等教学方式,把科研、创新创业经验带入课堂,让产业技术融入实践教学。学校应坚持把重点实验室、专业实训平台无条件地向创新创业学生团队和项目开放。

(二)校地开展深度合作,整合资源共建共享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的转型发展一直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为宗旨,这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高度肯定和支持。学校所在地方政府的主要负责人多次到学校召开现场办公会议,双方对接重点合作项目,并决定从2016年起,由市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重点支持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和转型发展,与学校共建共享创新创业学院,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和校地深度合作的新模式。校地共建共享创新创业学院,极大地加速了学校创新创业的工作进程,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开展指明了方向: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贴近地方发展需要,致力于为地方培养更多的创业创新人才。

三、对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的思考

(一)加大创新创业“双师型”导师队伍建设

尽管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得到了一定发展,但还是存在部分老师对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性不高,学校创新创业指导“双师型”老师不多等问题。因此,学校应完善创新创业工作的管理制度,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绩效考核体系,以此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支持教师开展创新创业工作,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创新创业;多形式拓宽社会各类成功创新创业人才参与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途径,吸引社会成功人士加入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队伍中来,并把企业、社会的人才资源借好、用好;聘请创业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担任专业课、创新创业课的授课老师或指导老师,制定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让校内老师和校外老师共同研发课程。

(二)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

学校已出台一系列支持创新创业实践的政策,制定了相应的改革方案来调动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积极性,例如教师指导创新创业项目有课时费、获省级以上奖励可在评职称时计算科研加分。但是,在支持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方面的相关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应尽快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改革学生学业考核评价办法,实行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创新创业活动、精英班学习等和课内学分的转换机制,将学生开展创新实验、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的成果折算为学分,学生参与的课题研究、项目实验等活动认定为课堂学习。

自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建立以来,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取得了积极成效,基本形成全校关心、支持创新创业教育的局面和良好的创新创业实践环境。在此基础上,我们可进一步着眼于学校内涵的发展,在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增加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数量。

[1]陈宁,王琦.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创业教育[EB/OL].(2015-03-25)[2016-12-20].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5-03/25/c_127617417.htm.

[2]邢善萍.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J].山东高等教育,2014(5):25.

[3]章刘成.普通本科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新经济,2015:36.

[4]王占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变革的整体构想[J].中国高教研究,2015(7):75.

(责任编校:彭巍颐)

Creation and Innovation Education in Local Colleges:Practice and Reflection ——A Case Study of Hunan University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NGXiao-hua,FUDun
( Institute of Creation and Innovation, Hunan University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oudi 417000, Hunan)

The study claims tha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local colleges can be implemented by establishi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stitutes, reforming talent training plans, buildi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bases, and individualizing the instruction of high-quality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alents. Moreover, the educ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nd the education of discipline knowledge should be promoted cooperatively, and in-depth cooperation with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between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Meanwhile, the teaching staff with academic-practical qualifications should be enlarged and a credit -transfer system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hould be established.

4s: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2017-01-10.

彭晓华(1963—),男,湖南双峰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经济学;付盾(1984—),男,湖南娄底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创新创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生管理。

G648.4

A

1673-0712(2017)02-0104-03

猜你喜欢
湖南人文学院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三线建设在湖南
人文绍兴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西行学院
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