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诗歌中的“向死而生”

2017-02-23 07:24牛金霞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海子意象诗人

牛金霞

海子诗歌中的“向死而生”

牛金霞

(湘潭大学,湖南湘潭 411100)

海子是一名麦地诗人,他在诗中向外经历麦地与城市的疏离,向内探寻生命的灵性。他的诗歌中保留着一种近乎神启式的感悟,在诗歌中将日常脱离成一种形而上。他明朗地认识到了生活可能有的欺骗和变相,意识到死亡是多么的真实和赤诚,并开始专注地构筑死亡。向死而生,不是放弃,而是追寻本真,让生命进入更高的形式,超脱日常,走向哲学,走向形而上。

海子;诗歌;向死而生

海子在1985年元月曾经写过一首《活在珍贵的人间》:“活在这珍贵的人间/太阳强烈/水波温柔/一层层白云覆盖着/我踩在青草上/感到自己是彻底干净的黑土块/活在这珍贵的人间/泥土高溅/扑打面颊/活在这珍贵的人间/人类和植物一样幸福/爱情和雨水一样幸福。”不管这首诗是海子真心感受到了生活的幸福,还是他只是用诗歌来激励自己更为勇敢地珍惜眼前的诸多牵挂,他都对“生”充满热切的期望。另一首从某种意义上被解读成海子绝笔诗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也曾经被认为是最明快温暖,温情看待世人,对生活充满想象的作品。所以在海子的诗歌中,他在专注地描述生之乐趣。但是,纵观海子的诗,他更为张扬和崇尚的却是“死亡”。

不管是直面死亡还是提及爱情和幸福的对立面,每一次海子都用一种带着温情却更显悲壮的笔法联想着死亡。在海子的世界中,死亡是最终的幸福,是真正绝对意义上对生活的超越,他在诗歌中传递着与其在尘世中感受短暂易逝而又虚幻的爱与生,不如来赞美绝对稳定和真实的关于死亡的认知观念。所以海子写下了《死亡之诗》,拥抱死亡,赞美它,并诚心的向它而去,倾心死亡,向死而生。海子对死亡的痴迷和他的诗人特质相关,也与他生活的环境有关。海子在诗歌中构建了诸多死亡意象,独特如海子,他在诗歌中描述死亡的时候,更多了一种明快和真诚,他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提供了“诗”,引人来“思”。

一、海子诗歌中“向死而生”特质的成因

(一)作家与现实世界的疏离

1.缺乏身份认同。海子作为一个麦地诗人,他诗歌中的童性与诗人所生存的城市两相矛盾,麦地诗人骨子里终究是无法融于城市坚硬的水泥建筑中去的,他没有办法在大城市中构建自己完整独立的自我认同,他是大城市中的格格不入者。在《诗人叶赛宁之七》中,海子自我坦白:“我本是农家子弟/我本应该成为/迷雾退去的河岸上/年轻的乡村教师。”诗人知道,自己骨子里的特性决定了自己应当有的身份,这个身份和现实生活中的身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一个十足脱离麦地的城市中,诗人很难找到一种完整的自我认同。

2.空间疏离。海子想要通过行动来凸显生命的原始内核和本质,在诗歌中构建自己的原始意象,然而不管是大海还是天空,城市都没有办法让这种宏大的场景充分表现出来,所以诗人总是需要沉迷在一种近乎“迷狂”的境界中来构建自己的幻想地,这种幻想地必然是和城市冲突的,导致诗人在创作中疏离着自己的生活环境,人在这种空间的扭曲中也就更加的脆弱和多疑。诗人在《长发飞舞的姑娘(五月之歌)》之中说道:“如今我坐在街镇的一角/为你歌唱/远离了五谷丰盛的村庄。”这其实是一种现实空间和精神空间的双重疏离,作为一个麦地诗人,麦地是诗人诗歌灵感的根源,这种疏离在一定意义上意味着海子没有办法在自己生活的环境中达到一种和谐统一。所以,海子在现实和诗歌创作的精神世界中不断分裂,一方面在努力生活,另一方面却打骨子里开始倾心死亡。

(二)单纯的诗歌环境本身就意味着对诗人的摧毁

诗歌的创作环境向外取决于诗人所处的诗歌创作时代,它为诗人提供了诗歌创作的基本氛围,以及那个时代所特有的精神气质。向内则与诗人内心世界的倾向性密切相关。海子作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诗歌创作的“神话”,创作环境不管是向内还是向外都无比单纯,这使他成为一个时代诗歌的“神话”,但是在另一种意义上,单纯的创作环境也造就了诗人单纯的特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他所能承担的负荷更小。海子生活的那个年代是诗歌的年代[1],但是对海子来说,也是会摧毁他的时代。

在海子所处的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上充斥着一种全民的理想主义,人们充满激情,市场还没有挤压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大众传媒的影响力也没有过分强大。在这样一个比较单纯的文学环境中,海子在诗歌中呈现了高度的乡土认同意识、自我意识和民族意识[2]。这是一个适合诗歌疯狂生长的年代,环境的相对宽松自由使积攒着的文学躁动找到了一个适合宣泄的出口,但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这群诗人从文革中走出来,他们本身就承载着上一代人和他们自身的伤痛,而当他们终于可以用诗歌来宣泄他们的自由和野性的时候,他们又陷入了一种狂热,他们沉迷于这种狂热,但同时又会在某一个瞬间意识到生命存在的荒诞和悲剧性,所以诗人痴迷着爱伦·坡,痴迷着其诗歌或小说中无处不在的死亡主题。在爱伦·坡看来,死亡是最忧郁的主题,而当其与“美”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又最具有诗意,爱伦·坡一生都在探索死亡之美[3]。正是由于海子本身处在一种单纯的文学创作氛围中,加上诗歌意象对死亡和生命意义的探寻,作为一个敏锐捕捉世界的诗人,他会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生命本质的脆弱和悲剧,这些虽然能保证优秀诗歌作品的诞生,但是对于一个与城市疏离的麦地诗人来说,生命的承重负担都被放大。在适合诗歌创作的年代,勇敢的诗人站出来替整整一代人发言,他所承载的东西就越发的沉重,他认识得越深刻,他就会对自己的存在意义摧残得越彻底,就会离现实生活越来越远。

二、海子诗歌中的死亡意象

在海子的诗歌中,他对世界有着一种近于神启式的感悟,在他的笔下,事物都有灵性,这种灵性是诗人眼中的自然和生命的特质,是质朴的野性以及生命本身的光辉。伴随着这种灵性,伴随着对生命进行本质意义上的探寻,海子的诗歌中充斥着那种绝望的、执著的对死亡的认同。海子的独特之处,在于他让这种绝望具有一种壮美的内在气质。生命本身的悲剧内涵之外是壮美的气质,海子让诗歌成为命运的载体,他在自己的诗歌中不断构建诸多的死亡意象,以此来探究生命本身的悲剧性。日常就此被超脱出来,海子通过日常意象来追寻生命形而上的本真,其诗歌也就具有了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海子在《春天,十个海子》中写道:“春天,十个海子全部复活/在光明的景色/嘲笑这一个野蛮而悲伤的海子/你这么长久地沉睡究竟为了什么?/在春天,野蛮而悲伤的海子/就剩下这一个,最后一个/这一个黑夜的孩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不能自拔,热爱着空虚而寒冷的乡村……”春天本该是复活的季节,在自然的伟力面前,海子却在充满生机的季节构建了“死亡”这一意象。诗歌中的的悲伤与沉睡、黑夜与冬天,都是永恒的死亡的表现形式,在诗歌中构造“死亡意象”是海子“倾心死亡”的一种外化形式。在这首诗歌里,在本该歌颂生的季节,本该在春天复活的十个“海子”,最终只剩下了最后一个,其他的九个神灵一般的“海子”可能终究还是死在了春天,死在了复活的季节。最后一个“海子”意识到其他“海子”在复活季死去,意识到生命本身的欺骗性,或者说生的欺骗性,从而明确了他的生存哲学,也就是死亡的永恒。他沉浸于冬天,倾心于死亡,因为不管是冬天还是死亡,它们的本质明确,没有迷惑,也没有隐瞒,也压根不会有一丁点的欺骗,它们是一种真诚,也是一种坦白,是剥去所有的人类谎言和社会强加的心灵信仰之后的真实的世界。这样的世界就是海子的诗歌世界,也是海子的内心世界,是剥掉生活的所有表象之后的真实,也是一种对生命最虔诚的尊重,一种“倾心死亡”的壮美。海子在自己的诗歌中不断地关注着自己的内心,永远在探寻生命存在的意义。

一边是必须直面的现实,一边是内心对于永恒死亡的信奉,海子就在这中间摇摆,诗和现实生活的分野,也就意味着死与生的不断冲突。所以对于用生命来写诗的海子来说,最终的结果就是让那个经过了长久沉睡的海子苏醒,同在春天复活的那十个海子一起,成为一种精神世界的象征符号。对于这个海子来说,唯一的信仰就是永恒的死亡。对诗歌创作者的海子来说,在他的世界中必须要作的选择大概就是要么放弃生命,要么放弃诗歌。而诗人海子最终在1989年的那个春天作出了自己的选择,他在自杀中完成了其最纯粹的生命言说和最后的伟大诗篇,完成了他的死亡歌谣与绝唱。不管是诗歌还是诗人,都是向死而生。诗歌有着一份壮美,诗人也就多了一份悲壮。

如果说在《春天,十个海子》中海子创造了死亡本质的外在意象,那么在《太阳》中,海子直接将死亡的过程表达出来。流畅的死亡过程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让人感受到海子曾经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怎样专心地构筑了死亡这个过程。“正是黄昏时分/无头英雄手指落日和天空/眼含尘土和热血/扶着马头倒下。”海子的诗歌中充斥着属于自己那个时代的神启意味,这位领着三千儿童杀下天空的无头英雄,他倒下之后的接班人是“我”,还有最后一个灵魂。时代是一个歌颂英雄的时代,但真正的英雄要把人类带到什么地方去,没有人知道,也不会有这样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英雄出现,因为那最后一个英雄,也已经在自己的诗歌中死去了。海子作为一个接班人,他从已逝的英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命运。生命是永恒的死,在长长的孤独的光线中,只有主要的仍然在前进,但是他没有伙伴,没有天地间的关怀,甚至连孤独也跟不上。在《太阳》中,生是坚韧的生,但死是一种绝对的永恒。如果说死亡的意象只是一种场景的构造,那么在这首诗中向死而生的内涵就被一个完整的死亡过程表现出来。诗人看到了太多的黑暗和无望的生存,因而那一份专注于死就像是黑夜中的一份光,成为一种逃脱的方式,也成为一种绝对意义上的反叛和解脱。死成为一种意象,死是海子最大的诗篇。

其他场景诸如《两行诗》中“海水点亮我/垂死的头颅”,《以梦为马》中“岁月易逝/一滴不剩/水滴中有一匹马儿一命归天”,都是死亡意象的外化。在《我请求:雨》里,诗人爱的自卑和脆弱化作了“生铁的光”,请求熄灭,请求在夜里死去,更是直接将爱情都化作了死亡的一部分。在《明天醒来我会在那一只鞋子里》里:“我不能放弃幸福/或相反,我以痛苦为生。”又将关乎存在的挣扎,将生存的正反面类比到人的情感状态上去,幸福和痛苦天生就在一起,事物天生的正面和反面,造成了诗人的矛盾,幸福或者痛苦,生与死,都只是天生的两个反面,天生是诗人的智慧,天生是要选择的,也伴随着一生的苦痛。

海子在自己的诗歌中构建了许多的死亡意象,将死亡与很多客观的物质联系在一起,是源自日常的对生的信奉,也是脱离日常对死的倾心,给生的物体带上了一层哲学的旨趣:生命都是向死而生,只有死亡才是永恒,死亡是生命超脱自身的理性。

三、海子诗歌中明净的死亡场景的构建

海子的敏感、脆弱、过度洁癖在《自杀者之歌》中用斧子和琴的对立凸显出来,在诗歌的庇护下他的自恋和在现实中的极度自卑,一起成为纠缠的意象。他所崇拜的艺术家梵高和荷尔德林,都是用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短命天才”,正如海子所说:“我要首先成为群龙之首,然后我要杀死这群龙之首,让它进入更高的生命形式。生命和荒野不可阻挡地溢出,舞蹈。我和黑夜,同母。”[2]他在自己的诗歌中欣赏自杀者,赞美自杀行为。在《自杀者之歌》中,他甚至展示了几种自杀的方式:伏在水中,伏于斧上,绳索还有枪。自杀的方式在他的诗歌中叠加出现,诗歌的题目更是直白。“肉体,水面的宝石/是对半分裂的瓶子/瓶里的水不能分裂”;“林间的太阳砍断你/像砍断南风”。诗人是瓶中的水,他不能分裂,说明诗人意识到了自己内心的那份晦暗和受阻后渴求突围的心态。在海子看来,死亡不意味着生命的终结,而是首先对生命的肯定,是一种更高意义上的提升。死亡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与现实的告别,而是一种超现实。所以在海子的诗歌中,越是明朗的表明自己对死亡的倾心,整个诗歌的意象和整体的场景反而更加明净。在诗歌的结尾,海子回到故乡的方式也是通过自杀的方式实现的:“你把枪打开,独自走回故乡/像一只鸽子/倒在猩红的篮子上。”死亡就像睡眠一样自然,人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返回初生地,而且返回得更加彻底,更加深入,不再只是简单层面上的故乡,而是一种时间深处的永恒的故乡。而现实意义上的故乡成为时间荒凉的承担者,不管是自己,还是故乡,都成为陌生者,除了诗歌,自杀才是更加快捷的一种返回精神世界故乡的方式。正如《自杀者之歌》这首诗所透露的,死亡一直是深埋在海子心底无法解开的心结,这是海子作为一个诗人独特、敏锐的心理体验,也是那个时代背景下那一代人对现实始终无从把握的仓皇不适,是在现代化潮流中无法把控的内心失落。

在海子的另一首作品《天鹅》中,天鹅像大雪一样飞过墓地,而这块墓地正好就是诗人的墓地。整首诗的场景就是埋葬在寂静墓地的已逝诗人,在夜里听到天鹅“飞过桥梁的声音”,便用“我身体里河水/呼应着她们”,但是天鹅并不知道在墓地中有着这样一个热爱她们的诗人。在生日那天,诗人感应到了一只天鹅受伤了,他为此沉痛。诗人的自我意识在这首诗中以一个幽灵的方式出现,幽灵是“冷”和“凉”感受的集合,但他同时也在聆听远行者的艰难和苦难,并充斥着悲悯。他在无边孤寂的夜里念及那只受伤的天鹅,在不被感知中用情,在失爱中保存着爱,在无边的寂寞中感受着世上其他人的痛苦。这首诗的情感沉重,但还是用了大量的“天鹅”“飞越”“优美”“大雪”这样洁净的意象,同时整首诗有着一种更加博大的整体场景。这是海子用幽灵的视角构筑的一种生命独特的本真和澄明,如海子所说:“这世界需要的不是反复倒伏的芦苇,旗帜和鹅毛,而是一种从最深的根基中长出来的东西。真东西。”这种本真和澄明是海子诗歌的根性和源泉,但他同样也在这首诗中构建了死亡,不同的是这种来自死者的关怀,显得更加悲悯,前一首诗表达死亡的超脱,后一首诗揭示死亡的另一种意义:他使所有的生者都显得弱小和具有悲剧性。而死者作为一个超脱者,给予这个世界最深刻的悲悯。

从相反的角度来看,天鹅所代表的生命美丽、多情且勇敢,这样的美的化身所承担的可能性更多是用来被毁灭的,如此方能凸显生命的悲剧性。天鹅终究只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外化意象,她所遭受的命运是诗人对美丽和勇敢的认知,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这种难以抗拒的悲剧。生命本身充满了意外,死亡却有着一种理性的悲悯,是超脱命运的旁观者。在海子的世界中,死可能就是如此的不可抗拒且充满理性的诱惑力,所以他在自己的诗歌中把死亡的场景构建得如此清晰明净,以此来区分日常,表达本真。

四、结语

海子是一个非常分裂的诗人,但是作为一个诗人,从他开始用最敏锐的诗人的灵觉把握世界的时候,他越是将人类细小的感受和生命的存在意义探究得越透彻,他离自己的现实也就越远,他的诗歌与他所存在的世界也就会越加分裂。不管是向外疏离他曾经被麦地养育着的诗歌体验的来源,还是向内探寻他想要把控的生存意义,都是在将诗人所处现实世界与其诗歌世界逐步分离开来。诗人在诗歌中构筑的死亡意象,消除掉了死亡本身的诸多阴暗特质,附加了一种明净、澄明的真理特质。海子倾心死亡,不管是诗歌还是现实,都在“向死而生”,但死不是放弃,而是一种更高意义上的纯真和生命最真实的本质。海子诗歌的意义除去它作为文学作品本身的意义之外,更是贯彻了一种全新的哲思:人怎么样在表象的分裂之下去构筑全新的生命体验,如何把生“明朗的无望”融入“野地”,如何在相对的生和绝对的死之间架起一座语言的桥梁,而语言之中不仅是诗歌本身,也是海子对生命哲学最真诚的感悟,所以海子的意义不仅在于“看”,更在于提供一种“思”的范本。

[1]李震.诗人海子去世25 周年纪念[EB/OL].http://news.163.com/14 /0327/04/9OAKQSFU00014Q4P.html.2014 -03-27.

[2]西川.海子诗全编[M].上海:三联书店,1997.

[3]王伟.论爱伦·坡作品中的死亡之美[D].长江大学,2012.

[4]海子.海子的日记[EB/OL].https://www.sr4g.com/3015.html.

“Being Towards Death”in Haizi’s Poetry

NIU Jin-xia

Haizi is a poet concerning about corn field.He explores the intelligence of life and the alienation between the corn field and cities in his poems.He kept an almost divine style in his poetry,separated daily sentiment into a metaphysical.He knew that life might be deceived and disguised,then he realized how true and sincere the death is.Haizi began to focu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death with a clear and extraordinary concentration.Being towards death is not to give up,but to search for the truth.It moves life into a higher form,separating daily detachment into philosophy and metaphysics.

Haizi;poetry;being towards death

I207.25

A

1009-5152(2017)04-0032-04

2017-09-17

牛金霞(1993— ),女,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海子意象诗人
德令哈,没了“海子”你还剩下什么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意象、形神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九寨沟观海子(外四首)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解析海子之《死亡之诗(之采摘葵花)》
诗人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