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政治两面性”的成因及其对中新关系的影响

2017-02-23 13:45李志强
关键词:两面性外交新加坡

李志强

(中共铜陵市委党校,安徽 铜陵 244000)



新加坡“政治两面性”的成因及其对中新关系的影响

李志强

(中共铜陵市委党校,安徽 铜陵 244000)

近年来新加坡外交政策发生很大的变化,尤其是李显龙执政以来,从原来的亲中政策转向发展与遏制,具有明显的“政治两面性”,既想依赖中国发展新加坡的经济,又避免中国发展对新加坡的不利影响,希望假借他国之手遏制中国的崛起。而“新加坡政治两面性”的成因是比较复杂的,这包括地缘、文化、经济关系等方面,尤其是新加坡战略地位与政治地位的不匹配性、文化的东西方交融性、经济上的遏制性和纽带性等。其“政治两面性”直接影响中新之间的政治互信、地区合作和经贸往来,中新高层交流减少、摩擦增多、贸易减少,这些都与新加坡“政治两面性”有密切的关系,未来如果新加坡政府继续坚持这种外交策略,势必会进一步影响中新关系健康发展。

新加坡;“政治两面性”;中新关系

最近两年,西太平洋成为国际政治焦点,主要是这一地区的不安定因素逐渐增多,比如,朝鲜问题、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等,美国上届奥巴马政府制定重返亚洲战略,其意图就是遏制中国的崛起,增强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存在感。在这其中,作为美国的盟友之一,新加坡在重返亚洲战略中推波助澜,一改往日亲中政策,在外交政策上开始与美国趋于一致,对华政策呈现出明显的“政治两面性”,既希望能够加强与中国的经贸合作,维持新加坡的重要经济地位,又希望能够遏制中国的崛起,避免新加坡陷入地区争端。

一、新加坡“政治两面性”的表现

(一)“两面派”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执政以来,一直在寻求新加坡政治经济发展新的突破口,他继承吴作栋时期的“亲中”政策,将深化中新关系作为重要的外交政策,同时继续深化与美国的合作,将美国看成自己的保护国。在奥巴马政府重返亚洲战略实施之前,新加坡在国际政治上“左右逢源”,充当“墙头草”角色,由于美国的重心不在亚洲,对中新关系发展的影响比较小,但奥巴马政府重返亚洲战略实施以后,作为美国的盟友新加坡必然要在外交上与美国保持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墙头草”变成“两面派”。在2016年9月2日G20峰会上,李显龙在与习近平主席会谈中强调:“扩大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航空、金融、互联互通等领域合作。作为中国—东盟关系协调国,新加坡愿继续促进推动中国同东盟互利合作。”[1]从中可以看出新加坡重视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合作,但李显龙在访华期间对外界非常关注的“南海问题”绝口不提。但在2016年8月访问美国期间,对“南海问题”大放厥词,称南海仲裁案的裁决“强而有力”,新加坡必然希望各方接受仲裁结果[2]。可见,在访美和访华期间,其表述态度截然不同。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新加坡在很多问题上都呈现出典型的“两面派”的做法,这是其“政治两面性”的一个重要表现。

(二)“借东风”与“TPP”

新加坡正式成立于1965年,成立以后在李光耀总理的领导下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新加坡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发展中,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吸引了大量的新加坡的投资者,截至2015年,新加坡在中国的累积投资已经超过550亿美元[3]。借助于中国的优越的投资政策、丰富的自然资源、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广阔的市场,在中国的投资让新加坡的投资者获得巨大的回报,这是新加坡之所以能够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这就是典型的“借东风”战略。但是,2008年以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开始放缓、经济发展开始转型,新加坡的经济发展也受到很大的影响,虽然为了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我国提出“一带一路”政策,但是这对新加坡的作用非常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新加坡提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并积极推动澳大利亚、美国、日本等国家参加,唯独排除中国,显示其经济重心的转移。国内有学者认为新加坡大力推进TPP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应对中国崛起对环太平洋经济秩序的冲击,具有“针对中国的一面”“使中国的外部环境也变得不断严峻起来”[4](P76)。同时,新加坡又是我国现在最大的投资来源国,虽然对华投资额略有下降,但是2016年对华投资依然位居投资来源国的第一位。一方面,经济发展离不开中国;另一方面,着力推动TPP协定,也显示了新时期新加坡外交政策的“政治两面性”。

二、新加坡“政治两面性”的成因

新加坡新时期“政治两面性”的产生,与新加坡所处的地理位置、政治经济发展诉求和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发展密切相关。

1.“夹缝”中生存的新加坡

新加坡政治经济虽然比较发达,但是其本质上仍然是一个岛国,深处马六甲海峡这个东南亚最重要的位置,获得足够多的发展机会,地理位置虽然非常优越,但却是东南亚国土面积最小的国家,其周围是东南亚最大的两个国家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这两个国家都是比较排华的国家,其重要的地缘政治地位和自身的政治、军事实力是不匹配的,在这种情况下,它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要寻找一个强大的、与其在价值观和利益上具有高度一致性的国家来充当自己的“保护伞”,美国无疑是新加坡最好的选择[5](P77-79)。但是,对于新加坡来说,美国的“保护伞”只是发展的一个屏障,但是要想真正地保持新加坡的发展,还需要与东南亚各国,以及与中国、日本等大国之间合作,在这种情况下,新加坡在外交政策上只能在“夹缝”中寻求发展的机会。这种政治思维从一开始就影响着新加坡的外交政策,秉持不得罪任何人的思想,与周边国家发展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国内也有学者称之为“平衡外交”[6],也是“夹缝”中求生存空间的重要表现。而这种政治思想和外交策略,是新加坡对华“政治两面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2.新加坡政治经济发展的新诉求

新加坡作为东南亚华人建立的国家,建国以后在其政治经济发展中与东南亚华人的思想是分不开的,在东南亚的华人基本上都是以经商为主,加上其扼守世界上最繁华的水上通道之一,是一个典型的“以商立国”的国家,新加坡国内市场狭小,主要通过对外投资获取利益,对国外市场有很强的依赖性。前面已经分析新加坡之所以能够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新加坡不仅是在中国国内的投资获益,其港口、金融等服务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我国很多企业都将新加坡作为中转港口。但是,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情况下,新加坡经济也面临转型发展的挑战,尤其是在2008年以后。2008年金融危机对东南亚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国际贸易量持续下降,新加坡的战略地位也在下降,港口、金融、对外投资等受到很大的影响,从2008年开始,新加坡经济显现出疲软的态势,2015年新加坡经济跌入历史谷底,下降到2%,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7]。新加坡需要开拓新的增长点,以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维持新加坡在东南亚地区、国际上的重要经济地位。在这种情况下,新加坡与文莱等国家提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就旨在减弱中国经济对新加坡经济的负面影响,减少新加坡对外贸易的障碍。但是,新加坡又不能完全减弱对中国经济的依赖性,因为大量的投资留在中国,中新之间的贸易量也不断增加,2016年达到900多亿美元,日益密切的经济关系,与摆脱中国经济依赖性的诉求,让新加坡的外交关系出现“政治两面性”的特征。

3. 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发展让新加坡“左右为难”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近几年中国经济发展虽然受到影响,但是增长速度依然位居世界前列。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政治、军事实力也不断增加,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展开激烈的竞争,尤其是中美之间的竞争,对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东南亚政治经济关系上,新加坡到底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如何在中美之间选择,是新加坡在制定外交政策的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一方面,中新之间在文化上具有共同性,新加坡大部分都是华人,同属于中华民族,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与灿烂的文明,这让新加坡与中国之间有着天然的、历史的联系,这让中新在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形成非常紧密的关系[8](P38-65)。另一方面,在中美竞争中,美国是新加坡的重要盟友,同属于精英政治模式[9](P48);但是美国与新加坡除了政治上的紧密联系之外,在经济、文化、地缘上远没有与中国那么紧密,在美国维持世界霸主地位的情况下,李显龙政府在政治上必然会向美国靠拢,否则可能会影响到新加坡政治发展的基石,而作为一个东南亚的岛国,李显龙政府也必然要考虑到周边国家的感受,至少在政治价值层面上与东南亚其他国家保持一致性,这是新加坡在国际政治中频频发表与中国不利言论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对于现政府来说,与中国之间天然的联系以后是可以弥补的,但是一旦与美国的关系受损,很难在短时间弥补,不得已之下才做出“两面”外交策略。

三、新加坡“政治两面性”对中新关系的影响

1.影响政治交往

中新之间的政治互信是几代领导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李光耀、吴作栋等领导人,对中新关系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在重大国际政治问题上建立长期的政治互信,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新加坡在中国对外经济交往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之所以能够建立这种政治互信,得益于两国在国际重大政治事件中的紧密合作与良好的沟通交流机制,也得益于两国独一无二的关系,更得益于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策略,这种策略的核心就是尊重大国的领土主权,不干涉地区政治争端,在大国之间寻找平衡点。但是,最近几年李显龙政府开始放弃这种“大国平衡”外交策略,开始大量地介入中国周边的领土争端,尤其是有关南海问题的言论。有学者认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转变,是因为新加坡是南海地缘政治关系中的一个交集点,采用的是“弹性外交策略”[10](P52-55),其特点就是根据自身的政治经济发展要求,在不同时期对外交策略进行适当的调整。但是,笔者认为新加坡既是美国的传统盟友之一,也是美国在东南亚的政策调整风向标,在美国重返亚洲战略中,新加坡是这一战略的重要一环,凸显的是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在这种情况下,中新之间的政治交往会受到影响,尤其是在涉及南海问题这一中国核心利益的情况下。从最近几年中新政治交往的情况来看,高层交往有不断减少的趋势,两国在外交上并没有突破性的进展,相对于前几年略有倒退,甚至在某些方面出现政治摩擦,如何巩固双方的互信关系,进一步推动中新政治关系发展,是李显龙政府在未来执政中面临的一个“挑战”[11](P66-70)。要想解决中新关系面临的挑战,对新加坡来说关键是外交政策重新回归到正常的轨道上来,作为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协调国,应该发挥新加坡的政治斡旋和协调作用,而不是在主要当事国之间、在第三国面前挑起争端,这样不仅不利于地区争端的解决,反而会加剧地区争端,一旦出现重大外交事件或重大军事事件,损害的也是南海诸国政治经济发展的稳定性,这对新加坡未来的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新加坡在外交政策制定中,要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处理好地区争端角色与政治盟友之间的关系,使自己在地区政治发展中发挥正向作用。

2.影响经济合作

中新经济合作广泛而深入,改革开放以后,新加坡借助与中国之间的特殊关系,新加坡的投资者开始大量在中国投资,也是最受欢迎的投资国之一,新加坡对中国的投资额虽然不像香港、澳门、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那么大,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的前十年,却已经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但是,最近几年新加坡外交政策的变化也影响到新加坡投资者的信心,因为这种干涉地区政治发展的外交政策,给投资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到其投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新加坡在中国的投资开始略有下降,但新加坡依然是中国的最大投资来源国。2013年新加坡对华投资73.27亿美元,2014年下降到58亿美元,2015-2016年基本维持在50亿美元左右*根据中国商务部公布的2013-2016年对华投资数据整理所得。。为了推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交往,我国提出 “一带一路”战略,这是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关键一步,新加坡是这一战略实施的关键节点,如果新加坡一直奉行“两面派”政治策略,对中国阳奉阴违,尤其是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南海关系、台湾关系上面指手画脚、横加干涉,损害的就不仅是双方的政治关系,正在实施的中新之间“一带一路”战略合作项目的实施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进而影响到未来双方的经济合作与经贸往来。中国已经成为新加坡最大的贸易国,中新之间经济合作受到影响,对于中国来说可能会遭受很大的损失,但是对新加坡来说损失更大。在新加坡经济增速持续降低的情况下,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其经济发展带来新的良机,在美国退出“TPP”以后,“TPP”协定谈判实际上寿终正寝,“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如果因为新加坡不恰当的外交策略,影响到“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对新加坡来说得不偿失,甚至使其已经非常疲软的经济雪上加霜,要想避免这一结果出现,新加坡就必须调整自己的外交策略,尤其是对华外交政策,继续深化彼此之间的政治合作与经济合作,为新加坡经济走出“泥泞”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机会。

总之,中新关系对双方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政治关系,中新关系的稳定发展既符合两国切实利益,也有助于地区政治和平发展。新加坡在发展中新关系的时候,应该尊重中国的领土与主权、不干涉中国内政,以正确的外交战略对待南海问题和台湾问题,增强政治诚信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为两国政治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1]习近平会见新加坡总理李显龙[EB/OL].http://news.sina.com.cn/c/nd/2016-09-02/doc-ifxvqctu6063405.shtml.

[2]李显龙宣称南海仲裁案“强而有力” 外交部回应[EB/OL].http://news.sohu.com/20160806/n462870812.shtml.

[3]新加坡:投资中国=投资未来[EB/OL].http://promote.caixin.com/2015-07-16/100829524.html.

[4]张载祥. 新加坡推动TPP的挑战和中国的应对方式[J]. 商,2016(8).

[5]韦民.小国与国际关系[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6]王晓飞. 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研究(1965-2014)[D]. 昆明:云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5.

[7]赵宇新.新加坡为何陷入“中年危机”[EB/OL].http://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48314.

[8]陈纳慧.国与族:文明认同、身份认知与中新关系[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7(2).

[9]张思远,刘畅.精英治国的理论诠释——基于新加坡与美国的精英统治[J].改革与开放,2014(15).

[10]赵泽琳. 新加坡在南海问题上的弹性外交策略[J]. 战略决策研究,2016(3) .

[11]黄朝翰,娄宝翠.中新关系前景:新加坡面临的新挑战[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1).

[责任编辑 刘馨元]

2017-02-15

李志强,中共铜陵市委党校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关系、国际贸易。

D81

A

2095-0292(2017)02-0019-03

猜你喜欢
两面性外交新加坡
新加坡
五彩斑斓的新加坡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理性看待经济数据的两面性
在新加坡乘公交车
论太宰治《奔跑吧,梅勒斯》中人性的两面性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酷炫的新加坡航展
农村大学生“失业”具有两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