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索洛尔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2017-02-23 10:08段凤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比索洛尔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

段凤

【摘要】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在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来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比索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血压、心率、LVESD、LVEDD及LVEF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比索洛尔在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十分明显,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同时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复发率,远期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

【关键词】 比索洛尔; 风湿性心脏病;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01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2-0032-03

风湿性心脏病是一种由风湿性炎性反应造成的心脏瓣膜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心律失常、心衰等。当患者出现慢性心衰时,其病情变化较快、发展迅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造成患者的死亡。传统的洋地黄类药物、利尿剂等,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心衰程度,但在抑制瓣膜损伤方面,不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1]。β-受体阻滞剂是一种具有负性肌力作用的药物,因此在以往的治疗中被禁用[2]。但近年来,临床研究表明,β-受体阻滞剂能够缓解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心功能,减少患者的住院频率,降低其死亡率。本文就索洛尔在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2014年6月-2015年6月来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比索洛尔治疗的60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来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风湿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或者其他系统严重病变,均对比索洛尔不过敏。在所有患者知情同意的基础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比索洛尔治疗),每组30例患者。對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5~70岁,平均(55.23±3.46)岁。其中风湿热病史患者15例,风湿性关节炎病史患者11例,其他4例。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0~75岁,平均(57.13±1.18)岁。其中风湿热病史患者13例,风湿性关节炎病史患者12例,其他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包括应用强心药物、利尿剂等抗心衰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比索洛尔治疗,方法为:起始剂量为1.25 mg/d,观察5~7 d后,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且耐受性较好,增加1倍比索洛尔的剂量,

1次/d。随后每1~2周,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及心衰的改善程度,增加药量1次,每次增加1.25 mg,最大口服剂量不超过5 mg,

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者出院后进行6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复发情况。其中治疗效果的评价标准是:根据文献[3]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为依据,其中治疗后,患者的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心室射血分数提高10%以上,表示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的心功能改善1级以上,心室射血分数提高5%以上,表示为有效;治疗后,患者的心功能及心室射血分数无明显变化,甚至有加重的趋势,表示为无效。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将所获得的数据集中归类,录入数据库,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显效23例,有效5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4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21/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及血压情况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率及血压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远远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VESD、LVEDD及LVEF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LVESD、LVEDD及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两组患者复发情况的比较

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复发,再入院治疗,复发率为6.67%,对照组中有6例患者复发,再入院治疗,复发率为20.00%,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各类心脏病的严重结局,其发病机制主要是因心肌长时间的过多负荷,导致神经内分泌以及细胞因子的过分激活,从而引起儿茶酚胺的水平增高[4]。临床研究表明,β-受体阻滞剂对心脏具有全面的保护作用,是一种负性肌力作用药物,通过抑制交感神经的活性,从而阻断儿茶酚胺与交感神经对心肌的损伤作用,从而起到降低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的作用[5]。比索洛尔是一种具有高度选择性的β-受体阻滞剂[6],不具有内源性拟交感神经的活性,同时不具有膜稳定性,具有降低心率和血压,改善心肌收缩力的作用。同时,比索洛尔能够改善患者心室的重建,且不会对呼吸道的阻力产生不良反应[7],因此其改善心功能的作用十分显著。

潘娅萍等[8]通过对应用比索洛尔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发现,40例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其心功能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患者的复发率为45%,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中,给予观察组患者比索洛尔治疗,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6.67%,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心率、LVESD、LVEDD及LVEF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说明比索洛尔在改善患者心功能和心衰患者心率方面的效果十分显著。

综上所述,比索洛尔在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十分明显,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同时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复发率远期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應用。

参考文献

[1]宋长曌.福辛普利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9):36-37.

[2]朱改香.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135-136.

[3]宋卫民.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1):166-167.

[4]李军.依那普利、比索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8):183-184.

[5]孟金平.观察比索洛尔、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J].临床医学,2013,33(11):48-49.

[6]王松柏.比索洛尔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3):556-557.

[7]陈锐祥,邓裕勤.富马酸比索洛尔长期治疗高血压过程中对心脏保护的临床作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5):54-55.

[8]潘娅萍,高彦,吕云,等.比索洛尔对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24(9):1111-1112.

(收稿日期:2016-09-12)

猜你喜欢
比索洛尔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
冠心病合并心衰介入治疗后BNP水平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衰对心律失常与心功能水平的影响
综合康复护理对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效果观察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
比索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哮喘患者的疗效观察
比索洛尔与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