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CPA审计的改革与发展

2017-02-23 09:15邓晓侠刘成立于萍
商业会计 2016年19期
关键词:改革发展互联网+互联网

邓晓侠 刘成立 于萍

摘要:随着互联网及其相关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加之现代CPA审计行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瓶颈与挑战,CPA审计的改革势在必行。文章认为CPA审计的改革可以从革新审计方法、革新审计模式、革新数据收集与存储方法、利用大数据处理技术处理数据等方面进行。

关键词:互联网+ CPA审计 改革发展

“互联网+”之所以被称为是一个时代,是因为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工具,必然会带来各行业效率的大幅度提升。目前很多行业都在利用互联网进行改革,提升了行业效率,提高了顾客满意度。反观审计行业,大部分会计师事务所执业效率低下,加之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实务也在从传统模式向信息化模式革新,传统的审计技术和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审计的发展要求,基于互联网的审计改革势在必行。

一、“互联网+”时代CPA审计改革的紧迫性

(一)为CPA审计行业的发展开辟新路径。首先,目前公众对CPA审计师、会计师事务所充满了不信任。放眼上市公司舞弊案例,每一次会计师事务所都会被贴上没有尽职尽责的标签。对于很多舞弊事件,除了公司高管的责任,公众最先想到的总是注册会计师。想要改变现状,改革是不二之选。其次,纵观行业发展史,一个行业如果固步自封便会被淘汰,以至被别的行业所替代。在各行各业都在进行改革的大背景下,CPA审计行业也应当顺应潮流,利用“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技术进行改革。

(二)“互联网+”环境下审计工作出现了新特点。一是审计资料的数字化。在信息化背景下,被审计单位的资料主要是电子资料。“互联网+”环境下,审计工作的大数据特征愈加明显,伴随而来的是审计工具从手工审计向联网审计的转变、审计资料从纸质资料向电子资料的转变。二是审计方法的智能化。在智能化、信息化的审计平台中,应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可以将实时跟踪审计的效果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三是审计技能的信息化。一段时间以来,审计技术手段越来越多样化,信息技术得到较快发展。审计技术已从以往单纯的账表式审计向立体、多样、富有高技术含量的IT化方向转变。无论是审前调查阶段还是审计实施阶段和审计报告编写阶段,信息技术都能得到充分运用。四是審计样本的全面性。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大数据的形成,全数据审计模式——样本即整体,对抽样审计产生了很大影响;基于这种变化和审计对象业务的信息化、数字化,审计工作更趋向于使用全量数据而不是抽样内容,审计工作逐渐从海量数据中挖掘潜在的可利用信息,使监督范围更加全面,审计结论更加客观、准确。

二、“互联网+”时代CPA审计改革的方向

(一)革新审计方法。每一次审计方法出现了重大进步,都是以商业模式的重大改变为基础的。随着现代大数据、物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出现,特别是微商、电子商务等对企业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企业的会计、财务管理必然会从利用财务软件完成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等工作一步一步转向利用互联网来实现企业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因此为了适应审计对象的改变,审计方法势必要变革。

审计方法应当向持续审计方向迈进。持续审计依托的是互联网的实时传输功能,一旦被审计单位有什么经济活动,审计组织可以立刻知道。持续审计能够很好地解决审计结果与经济活动的“时差”问题,因此这种方法开始在越来越多的审计组织内应用。传统的审计一般是事后审计或周期审计,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特别是对于保险、银行等时效性很强的行业来说,这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审计的监督作用,往往使审计单位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持续审计在理论方面的研究由来已久,但是应用却很少,这主要是因为信息技术水平的限制。互联网为持续性审计方法的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审计单位可以利用互联网对被审计单位持续采集有关经济活动的数据,及时展开风险评估、风险跟踪、专项分析、督促整改等活动,从而实现对被审计单位的动态、实时监督。这样能很好地解决审计的时滞问题,减少审计错误的发生,降低审计风险。

(二)革新审计模式。审计模式可以看作是为实现审计目标所采用的各种审计方式和方法的总称,包括如何获取审计证据,如何进行审计分析,审计人员从什么地方入手、怎样入手、什么时候入手等具体审计作业步骤。

1.开启总体审计模式。总体审计模式是相对于抽样审计模式而言的。传统的审计模式是抽样审计,即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选取风险比较大的样本进行重点审计。而总体审计模式对审计对象实施广撒网式审计,不会让任何潜在的审计问题漏网。由抽样审计模式向总体审计模式的转变将使审计效果大大改观,各种违规行为无处可藏,真正达到“不敢为”的效果。这种模式也可以极大地打消被审计单位管理人员的侥幸心理,一定程度上消除他们的舞弊动机,使得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水平得到极大提升。

2.通过云计算技术向联网审计模式改革。现阶段联网审计模式实施和运行的成本较高,不仅要求审计单位取得相关软件和程序,同时也要求被审计单位拥有与之配套的硬件和程序。因此联网审计无法得到推广,成本、技术等问题制约了联网审计的发展。云计算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难题,其相关的理念和技术恰好可以解决成本过高、技术不达标的问题。云平台会提供统一的硬件和程序服务于审计工作的相关硬件和程序,企业用户不用自己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也不需进行员工培训,大大减少了企业成本。企业用户可以从终端直接访问云端,获取审计服务,为联网审计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可能。

(三)革新数据收集与存储方法。数据处理是CPA审计的基础,因此提高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效率与准确度,是提高CPA审计效率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是建立审计大数据体系。在大数据环境下,审计人员需要将各行各业、各部门由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数据整合起来,转换为审计工作所需要的数据。大数据环境下数据体系的建立主要通过采集和导入两个步骤来实现。第一个步骤是数据的采集。数据采集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便是摸清被审计客户系统的运行特点,对被审计单位的数据进行更加全面的收集。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询问相关人员、发放调查表、进行实地调查等方式实现对客户系统的了解,包括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的建设及运行情况,了解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的名称、数量、版本、功能、管理部门、操作流程和数据存储等。重点对信息系统的数据资源进行调研,详细了解后台数据库的版本、类型、数据量、备份方式等信息。

二是将采集的数据导入到数据库中。传统的审计数据存储在关系型数据库系统中,利用结构化查询语言来查询关系型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它需要对每个存储变量进行设置,设置类型、字符长度等,这种情况下的数据模式是静态的。大数据时代下审计人员面对的数据范围激增,数据也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中,数据也不再全是传统意义上的数据,还涉及到图表、视频、网页、GPS数据等非结构化数据,这些非结构化数据无法存储在关系型数据库中,因此也无法应用结构化查询语言。NoSQL数据库是指非关系型数据库,它可以满足存储非关系型数据的要求。“互联网+”时代的审计工作将广泛使用NoSQL数据库系统,来满足对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满足从海量、复杂数据中快捷有效地挖掘价值信息的需求。

(四)利用大数据处理技术处理数据。审计的核心工作是数据的审查。审计人员面临的数据异常庞大和复杂,审计机关要想驾驭大数据,就要推广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在编制财务报表上的应用,从而实现对数据的批量利用。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是专门用于编制、披露和使用财务报表的计算机语言。以这种通用语言为基础,通过对关于经济活动的各种信息的标准化处理,能编制出更加准确、先进的财务报告,这种报告和传统的网络报告相比,可以将网络财务报告不能自动读取的信息转换为一种可以自动读取的信息,极大地方便了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批量需要和批量利用。国内,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在编制财务报告上的应用才刚刚开始,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因此应大力推广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有助于更好地利用大数据系统数据,方便海量数据的处理。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的应用必将大大提高数据的处理效率。

三、结论与展望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审计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我国审计行业对互联网的研究与应用才刚刚开始,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探索。审计行业的改革如果想要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就必须要有科学的发展战略与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作为指引。同时审计人员需要积极转变思维,提升自身素质,不断进行学习。应该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实时有效的收集、处理与分析,同时必须重视数据的安全问题,多管齐下,从而真正发挥出审计的监督作用。本文论述的是CPA审计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最紧迫的方向。革新审计模式、方法能極大地提高CPA审计行业的行业效率,提高公众对CPA审计行业的信任。革新数据处理方法,提高数据处理技术则能大大提高行业效率,提高审计结果的准确度。总之CPA改革势在必行,同时审计模式与方法以及数据处理技术的改进,必定会给CPA审计行业带来全新的面貌。S

参考文献:

[1]薄建奎,刘昀.“互联网+”对会计信息化的影响[J].商业会计,2016,(05).

[2]丁淑芹.大数据环境下审计变革研究[J].财会通讯,2015,(22).

[3]刘加利.浅议“互联网+”下的审计方法改革与发展[J].商,2015,(135).

[4]张兆信.大数据环境下的审计问题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05).

[5]秦荣生.云计算对会计、审计的挑战与对策[J].当代财经,2013,(1).

猜你喜欢
改革发展互联网+互联网
新时期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解析与思路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基于全面收费背景下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现状及改革研究
新常态下西部地区高校后勤改革发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