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正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取向

2017-02-24 02:19梁爱强
关键词:公平正义特色制度

梁爱强

(河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

【哲政阐赜】

公平正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取向

梁爱强

(河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

人类美好的社会制度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奋斗目标,制度自信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和强大优势所在。公平正义是所有社会制度的生命,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它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建构的始终。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和维护是制度自信的根源,不断完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对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公平正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制度自信

建设美好的社会制度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奋斗目标,制度自信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和强大优势所在,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与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息息相关。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一个在追求社会公平正义中不断变革和完善的过程,同时,追求公平正义也是政治文明发展的方向。一直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将实现公平正义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政治主张、奋斗目标和重大任务。公平正义作为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内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建构的始终。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和维护是制度自信的根源,不断完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对于增强人们的制度自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公平正义是制度的生命

在人类社会中,任何组织得以正常运转和发展必须有明确的成员共同遵守的准则和规范。制度应该是权威的、稳定的规范,但在现代社会,制度又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涉及多个领域、多个层次。基本制度反映社会属性,具体制度发挥着不同的社会作用和功能。公平正义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主要尺度,是引导人类文明进步的价值导向。是否奉公平正义为最高价值准则是判断一个社会善恶及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1]3,美国政治哲学家、伦理学家罗尔斯的这句名言道出了公平正义与社会制度之间的紧密关系。一方面,公平正义是制度的生命。世界上无论任何一种制度,只有体现和反映公平正义,才能得到社会大多数人的认同和遵循,才能有效地规范和调整各种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秩序的健康稳定。另一方面,制度的最大效用在于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制度为人们的行为提供准则和模式,通过发挥其激励、约束、规范、协调等功能,从而使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可靠的保障。

社会的公平正义是建立在制度基础上的,制度的生命在于公平正义,制度性不公是必然是最大的不公。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2]33体现公平正义的制度设计,制度的公信力才有保障,制度才是良好的制度。否则,如果制度设计不能体现社会公平正义,那么它对人心和社会风气的伤害是巨大的,对信任正义的伤害是致命的。

二、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

千百年来,对公平正义的期盼和追求始终与人类社会发展相伴随。但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产生以前,在存在阶级压迫和剥削的社会里,真正的、普遍的公平正义对于广大劳动群众来说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造成资本主义社会不公正和人们受奴役的根本原因。只有推翻阶级压迫和剥削,公平正义的实现才具有现实可能性。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对人民群众具有强大的号召力,是因为它消灭了一切不公正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中国人民选择并坚持社会主义,“就是因为它承诺要创造切实的经济和政治条件,使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更加平等的政治经济权利”[3]。所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有力地促进和保障真正的、普遍的公平正义,是迄今为止最公正的社会制度。“从一定意义上讲,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代名词。没有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就没有社会主义。”[4]

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从根本上消灭了旧中国存在的阶级压迫和剥削,奠定了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正义的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制度主张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主张所有人在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一律平等,从根本上解决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问题,体现了社会正义的要求,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正义性质。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切实将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贯穿到执政过程中,从各个方面加大对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保护,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真正实现和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离开公平正义的价值引导,我们的建设就会偏离社会主义方向,民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必然受到挑战。中国共产党将公平正义视为社会主义的首要价值,以实现公平正义为己任,对公平正义的探索与时俱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始终践行公平正义原则,将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贯穿到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建设之中,在实现社会公正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成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重要依据。

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优势

“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这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论断。它表明公平正义富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性之中,公平正义已成为社会主义的必然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遵循历史发展规律,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经过近百年艰难曲折的探索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也是经过实践检验的不断完善的真理。社会主义制度相对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不仅在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而且根本在于社会主义摒弃了资本主义那种维护少数人利益的制度。公平正义的社会发展理念和治国理念渗透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中,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及其政策实践导向,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优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取得的举世瞻目的骄人成绩,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仅能够解决中国面临的历史性课题,而且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越来越明显,极大地提升了社会主义在世界上的生命力、吸引力和发展力,“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5],制度对国家建设意义重大。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6]。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完善,优越性必将进一步显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以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价值目标和基本原则,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形成了一整套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制度体系。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公正公平正义在实践层面的彰显和实现,使人民切身感受并获得公正的权利和利益,从而奠定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和坚持的良好基础。

四、公平正义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建构的始终

制度作用的日益凸现,是社会发展不断走向现代、走向文明的直接表现,也是社会发展不断走向现代、走向文明的基本要求。公平正义从美好理念转化为实践,需要公平正义的制度来承载。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公平正义的实现是相对的、渐进的,基本制度的确立需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用具体制度的形式来保障和扩充社会公平正义的实践成果。只有以具体而详尽的程序和规则来规范制度运行的所有环节,政治制度才能得以现实化。没有各项具体制度的支撑,社会的公平正义就很难落到实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虽然特色鲜明、富有效率,但也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先进、最合理、最公正的社会,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确立起国家治理的本质和根基,各项制度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体系。但是建立在经济文化落后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只是马克思设想中的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因为“它不是在它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了的,恰好相反,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7]304,“但是这些弊端,在经过长久阵痛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出来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是不可避免的。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7]305不可否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还不是一套完全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特别是一些领域出现的不公平、不公正现象及其引发的社会矛盾,多与相关制度建设滞后密切关联。在制度建设中,我们常常重基本制度而轻具体制度。由于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造成整个制度、体制不健全、不完善,难以有效运作。

制度的完善和创新,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层次上体现为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是立体的多层面的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优势,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期待有了“跨越式”提高,要求越来越多样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也需要在实践中与时俱进,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是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好;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8]检验和评价制度体系改革完善是否正确、是否有效,我们要始终以公平正义作为重要的目标要求和评价标准,在实践中推动制度体系的完善。以公平正义引领制度改革,以制度改革保障公平正义,从而为坚定制度自信提供强有力的佐证和说明,赋予时代特色和实践特色。公平正义事关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是人民的向往、幸福的尺度,在各项具体制度和措施制定和落实的过程中,在坚定社会主义制度根基的基础上,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在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建构和完善过程中,将公平正义的理论要素融入其中,发挥其重要引领和调节作用。为了更加科学有效地体现人民的利益诉求和公平正义的价值主张,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特色,使各项具体制度能真正反映社会现实并切实可行,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鲜活的时代内容。

总之,坚持制度自信是实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的基本要求和根本保证。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强大政治动力。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过程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将公平正义的理念,贯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的全过程,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以制度体系的完善促进公平正义的实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实践中始终彰显正义的光辉。

[1]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俞可平.论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N].北京日报,2007-05-28(18).

[4]何建华.公平正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理念[J].浙江社会科学,2010(6):47-52.

[5]商鞅.商君书·壹言[M].古诗文网,(2016-11-12)[2017-04-12].http://so.gushiwen.org/guwen/bookv_3997.aspx.

[6]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1).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习近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N].人民日报,2014-02-18(1).

FairnessandJustice:theValueOrientationoftheSocialistSyste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

LIANG Ai-qiang

(SchoolofMarxism,Hena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Luoyang471023,China)

Unremitting pursuit of better human social system is innate quality of Marxist party. System of self-confidence is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Marxist party’s advanced nature and a strong advantage. Fairness and justice is the prior value for a society to inspire vitality, condense popular feelings and access to social identity. At the same time ,fairness and justice, which is throughout the whole system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the life of the system, the first virtue of the socialist system and the biggest advantage of the socialist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o pursue and maintain social equity and justice is the root of system confidence. Constantly perfecting and safeguarding the system of social fairness and justice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trengthening people’s confidence in political system.

fairness and justice; socialist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onfidence in political system

D61

A

10.15926/j.cnki.hkdsk.2017.05.006

1672-3910(2017)05-0030-04

2017-05-12

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2016G014)

梁爱强(1967— ),男,河南洛阳人,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公平正义特色制度
审判执行不停摆 公平正义不止步
特色种植促增收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坚持公平正义 增强裁判效果
让公平正义在“最后一公里”提速
完美的特色党建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