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种植病害防治技术要点

2017-02-24 12:50付金珍黄恒荣
河北农业 2017年4期
关键词:薯苗薯块甘薯

付金珍 黄恒荣

土肥植保

甘薯种植病害防治技术要点

付金珍1黄恒荣2

甘薯中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A、B、C、E以及钾、铁、铜、硒、钙十几种微量元素和亚油酸,营养价值很高,被营养学家称为营养最均衡的保健食品。甘薯还能保持血管弹性,对防治老年习惯性便秘十分有效。其中维生素B1、B2的含量分别比大米高6倍和3倍。特别是甘薯含有丰富的赖氨酸。根据科学研究,吃甘薯是不会使人发胖的,相反甘薯还是一种理想的减肥食品。甘薯又是生理碱性食品,可调节米、面、肉类的生理酸性,具有防癌,抗癌的保健作用。但甘薯在种植和储存期间会有各种病害发生。现将病害发病症状、规律及防治方法汇总如下:

一、甘薯黑斑病

甘薯黑斑病属于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球壳菌目,长喙壳科,长喙壳属菌,是一种毁灭性病害,是造成甘薯烂窖、烂床、死苗的主要原因。该病在育苗期、大田生长期和贮藏期都能造成为害。

1、苗期症状

苗期主要侵染茎基部,表现生长不旺,叶色淡,幼苗可卷缩。病苗茎基部长出黑褐色椭圆形或菱形病斑,稍凹陷,初期上有灰色霉层,后逐渐产生黑色刺毛状物和粉状物。严重时,幼苗呈黑脚状而死,或未出土即烂于土中,种薯变黑腐烂,造成烂床。

2、薯块症状

病斑为褐色至黑褐色,中央稍凹陷,上生有黑色霉状物或刺毛状物。病薯有苦味,不能食用。贮藏期病斑多发生在伤口和根眼上,初为黑色小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棱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间叶产生刺毛状物。

3、发病规律

(1)初侵染来源。病菌以厚垣孢子和子囊孢子在贮藏窖或苗床及大田的土壤内越冬,有的以菌丝体附在种薯上越冬。

(2)温度。其发病温度最低8℃,最高为35℃,最适为25℃,贮藏期间,感病最适温度为23-27℃。

(3)病菌侵入。主要从伤口侵入,地势低洼、阴湿、土质粘重利于发病。发生轻重与温湿度、土质、甘薯品种以及薯块伤口的多少有密切关系。

4、防治方法

(1)农业措施。实行轮作倒茬,建立无病留种田,培育无病壮苗。

(2)药剂处理。①种薯处理。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薯3-5分钟后晾干入窖,每千克药液浸种薯10000千克;②种苗处理。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50%多菌灵2500-3000倍液,蘸根深6-10厘米,用2-3分钟。③高温育苗和高剪苗。高温育苗:苗床温度提高到35℃左右,利用热力杀死或控制病菌,控制病害、防止腐烂、促使早出苗,提高出苗率。高剪苗:离床面5厘米剪苗,甘薯黑斑病一般只危害薯苗白嫩的茎基部,通过高剪苗,可减轻田间发病率,提高薯苗的成活率。

二、甘薯茎线虫病

甘薯茎线虫病又叫空心病,糠心病、黑梆子、浊皮病等,该病可寄生危害地下薯块和地上茎蔓,造成烂种、死苗、烂床、烂窖。对产量影响很大,严重的可造成绝产。是我国主要检疫对象之一。甘薯茎线虫用口针穿透甘薯的根部组织或伤口直接侵入,取食营养,使薯内组织形成灰白褐相间的空洞。生长期、储藏期均能为害。

1、薯苗症状

剥开茎部可见黑白相间的糠心,严重者糠心到顶;薯茎被害后,主茎基部外面发生黄褐色龟裂斑块,内部呈褐色糠心,严重者糠心到顶端,一般多发生在近地面5~10厘米处,病株蔓短,叶黄,生长迟缓,甚至主蔓枯死。

2、薯块症状

线虫由土壤通过皮层侵入的,则发病初期皮色稍变蓝或蓝紫色,最后薯皮变成暗紫色并多龟裂,称之为“糠皮”。线虫由种薯和薯苗传染的则一般是侵入薯块中心,由内向外扩展称之为“糠心”。薯块外表无变化,重量减轻,手指弹有空响。

3、防治方法

⑴选用抗病品种、无病种薯。使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甘薯茎线虫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抗茎线虫病资源材料有:郑红22、济薯26、冀6-8、5145、08-33-7、广紫薯8号、廊薯7-12、渝紫7号、宁紫薯1号、商0826-3、莆薯17、徐紫薯5号、宁28-4、徐薯33等。研究表明种薯种苗是甘薯茎线虫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种薯带有茎线虫,排种出苗后,14天在薯苗的基部就可分离到茎线虫,而成为第一侵染源。且种植时用药,无法控制薯苗中所带线虫的为害,线虫从薯苗直接侵入薯块,发病早、为害重,大田表现出严重的糠心状,所以选用无病种薯,是防控茎线虫发生的第一关。

(2)控制田间虫口基数、控制苗床线虫侵入速度、控制薯苗携带线虫。甘薯茎线虫主要是在病残体中越冬,研究线虫在病残体中存活时间表明:在-20℃条件下,7天仍有线虫存活,低温很难使其致死,越冬的线虫成为第一侵染源;喷施茉莉酸甲酯,控制苗床线虫侵入速度,在苗床期喷施茉莉酸甲酯,在一定时期内,可控制线虫的侵入。采用高剪苗措施,控制薯苗带线虫入田。高剪苗是在距离苗床地面5厘米以上将薯苗剪下,可有效防止种薯中线虫和其它病害带入大田。

(3)封闭剪苗伤口。栽种时用药剂封闭剪苗伤口,可有效防止线虫的侵入。

(4)筛选防治药剂和施用方法,对茎线虫进行有效防控。筛选出一批防效较好的药剂:20%三唑磷微胶囊、30%辛硫磷微胶囊、5%噻唑磷、苯线磷等。

三、甘薯根腐病

该病由甘薯腐皮镰孢菌引起,主要发生在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陕西等地,轻者减产10%,重者减产可达40%,甚至造成绝收。

1、症状

主要发生在大田期;须根、根尖先发病,扩展至全根变黑腐烂;地下茎,形成褐色陷纵裂的病斑,皮下组织疏松;地上节间缩短、矮化,叶片发黄,现蕾开花,全株枯死;病薯块表面粗糙、黑褐色病斑、龟裂,无苦味。

2、发病规律

土壤传染,病菌高密度分布于耕作层;高温、干旱、砂土瘠薄、连作发病重;发病温度21-30℃,最适温度为27℃。土壤含水量在10%以下,对病害发生发展有利。

3、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徐薯18、冀薯98、冀紫薯2号、徐薯24、济薯2等。

(2)培育壮苗、适时早栽、加强田间管理。力争早栽,苗后普浇1次水,增施有机肥,不施带菌肥,早栽、早管促早发能增强甘薯的抗病力。

(3)轮作换茬。可与花生、芝麻、棉花、玉米、谷子、绿肥等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

(4)建立无病种子田。选择无病地建立无病采苗圃和无病留种田,培育无病种薯。无病区不要到病区引种、买苗,杜绝病害的传入扩散。

(作者单位:1、枣强县农林局张秀屯镇农林技术区域推广站2、枣强县农林局新屯镇农林技术推广站)

猜你喜欢
薯苗薯块甘薯
压蔓平栽技术对甘薯生长、结薯及产量的影响试验
益生菌发酵甘薯汁的工艺优化
红薯苗栽植成活率不高的原因分析
旱地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春季红薯栽苗注意啥?
多管齐下 防好甘薯黑斑病
红薯窖藏的“三期”管理
甲基托布津SC马铃薯使用技术实验总结
红薯窖藏“三期”管理
薯块储藏腐烂原因及防止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