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数学教学中智障儿童分层走班教学的优点

2017-02-24 22:03韦桂莉
广西教育·A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加减法智障数学课

韦桂莉

【摘要】本文针对同一个班级出现不同智力障碍学生的情况,分析了分层走班教学法对于顺利开展数学教学的四个优点,从而不仅能解决数学课中“吃不饱”“难提高”“吃不了”的问题,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数学教学 智障儿童

分层走班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A-0009-02

分层走班教学实际上是一种运动式的、大范围的分层,它的特点是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确定与其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从而降低了“学困生”的学习难度,满足了学优生扩大知识面的需求。同一科目同时开展教学活动,由学生自主选择A、B、C等层次的教学班,分别去相应层次班级上课,原有的行政班保持不变。它是一种不固定班级、流动性较大的学习模式。

目前我校的培智组教学水平相对落后,同一个班级不同的智障孩子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甚至可以说差别非常大,如有的不愿开口说话,有的是自闭症,有的是坐不住,一个班十个人里只有一两个能够完成学习任务。每个班级都有轻、中、重度智障学生,而中、重度学生又偏多,现有的教材却更适合于轻度学生学习,如果按教材教学,中、重度智障学生根本听不懂,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影响课堂教学纪律。有些学生从学校成立就入学,到现在已经六年了,可连最基本的数字都不会写,更不用说计算了。同时,学校现有的教学设备与学生自身素质制约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学校的师资、办学条件非常有限,设备简陋,教师只能像普通学校一样上课,有时候全班学生只有一个人回答问题。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低效甚至无效,特别是数学课,教师每天上课的内容都是“写1到10的数字”,或者是“几加几”。久而久之,学生无心学,教师无心教学。这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抑制了个别有学习能力的学生更高层次的发展。面对如此复杂的情况,为了提高我校智障孩子的教学质量,学校提出了“数学教学中智障儿童分层走班教学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

一、分层走班教学能解决数学课中“吃不饱”“难提高”“吃不了”的问题,提高学习兴趣

分层走班教学改革是一种注重学生个性,“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的有效教学组织形式,体现了教育个性化和因材施教的特点。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严密性、抽象性都很强的学科,对于普通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对于智障儿童而言更是感到枯燥无味,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就拿笔者所任教的培智六年级一个班数学的教学来说,全班学生10人,有2个孩子是自闭症(有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强,可以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还可以学习解决应用题,而有一个是坐不住,从不开口说话,有时候上课还大哭大闹);有5名学生可以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但是记不住,需要反反复复地讲;有1名学生可以认10以内的数字;有1名学生从不动手写字,在校几年“一”字都不认得,可他每次见到老师都会喊“老师好”;有1名女生每次上数学课都在写“2”字或者写“3”字,但要问她是什么字,她从来没答对过。经调查,我校6个培智班,每个班的情况都与这差不多。一个班里十来个人最多只有一两个能够完成学习任务,一节课下来,全班只有一个人回答问题,一个学期下来学生连基本的认数字都不会,更谈不上加减乘除运算了。久而久之,教师无心教学,学生无心学习。

为了改变传统教学的弊端,从2013年春学期开始,上数学课时,学校把智障班的学生分成三个层次的学习班授课,把接受能力强的学生集中在A班,接受能力中等的集中在B班,接受能力差的集中在C班。分好3个层次学习班后,教授A班的教师,要教会学生会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和解决问题;对于B班的学生,教师在授课时应注重学生学会简单的加减法的运算;C班的学生接受能力有限,有个别还是多重残疾的,所以对于他们的要求就更简单了。例如,A层次的学生完全可以学习六年级的“百以内的进位加减法、年月日的认识、解决应用题”等课程,但是如果不分层走班教学,教师为了顾全大局,只會每天都上“10以内的加减法”,根本解决不了“吃不饱”“难提高”“吃不了”等问题。而开展分层走班教学,在教授“年、月、日”的时候,A层次的学生完全可以教授大月、小月、闰年、闰月等知识点,这类学生完全能完成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紧凑,学生有成就感,好学、乐学。对于B层次的学生要放慢教学速度,先要求他们懂得一年有12个月,并分别能说出是哪12个月就可以了,让他们保持能提高、能学习的心态,从而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C层次的学生有的不开口说话,基本没有学习能力,在教学时把课堂设计成语训课,拿来一些挂历,以做游戏的形式让他们跟着老师说“1月、2月……一年有12个月”,以吸引C层次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解决他们在学习中“吃不了”的问题,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分层走班式教学的优点是每名学生都有了收获、有了进步。

二、分层走班教学容易让学生递进完成教学目标

不同层次智障学生的差异更多地表现在学习能力、水平的高低,必须在学习难易程度上有所区分,才符合智障学生的学习实际。例如,教学《实用数学第十二册》中的应用题“五年级学生做了23朵红花,六年级学生做的红花和五年级的同样多,五年级和六年级学生一共做了多少朵红花?”时,如果不实行分层走班教学,一个班里10来名学生或许只有1名学生听懂教师在讲什么,这样教师就很容易放弃让学生学习解决这种难度的问题。久而久之,教师的授课内容就是10以内的加减法,重重复复地教,反反复复地讲,教了五六年,班上还是有部分学生不会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教师心灰意冷,学生觉得枯燥乏味,个别有学习能力的学生就会觉得数学课是如此的无聊。而学校自从实行分层走班教学以来,数学课不再有以上情况的出现,担任不同层次教学的教师教学有目标、有计划,如担任A层次教学班的教师胸有成竹地教授像上述难易程度的应用题,学生也学得有信心、开心;担任B层次教学班的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授课内容,让他们“吃得了”“能提高”;C层次的教学也是如此。这样的课堂,教师容易定位教学目标,也能完成,不再像以前那样,因为学生情况复杂,同一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多如牛毛,教师上课时一头雾水,无从下手,顾此失彼。

三、分层走班教学教师容易做到注重因材施教,把握学生的整体水平

传统的教学往往过分强调统一要求,没有注重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在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做到因材施教,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整体水平。在分层走班教学中,学生学习的能力层次没有那么复杂,接受能力相当,授课时教师容易把握课堂,操作起来也容易。教师有时间、有能力做到“分层教学,个别辅导”。例如,在教学《实用数学第四册》“10以内的加减法”时,把握智障学生的层次,第一节课时要求A层次的学生能完成学习目标,练习题量教师容易控制,B层次的学生能认识数字,知道物体的量用数字来表示;C层次的学生能认识数字。这样的教学能达到人人及时完成的教学目标,教师教得不累,学生学得轻松。

四、分层走班教学可以更好地培养智障孩子的自信心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学生的自信心。智障学生本身就是一个弱势群体,自卑心理在他们的心里是根深蒂固的,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唤醒他们的自信心,这样他们才有勇气和激情投入到学习中。分层教学中B、C层次的学生因为能完成符合他们学习层次的目标,所以容易得到表扬,这样便可使C层次或B层次个别丧失信心的智障学生恢复自信。B层次的学生在行政班里学习授课没有多少表现的机会,也认为自己不是最棒的,但到了数学课分层走班教学,在数学学习班里他们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这非常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对智障学生进行评价时,要从课堂上看这个学生发言的次数、作业的正确度等表现经常表扬学生,肯定他们的进步,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这样既能客观、具体、全面地评价学生,又可以更好地激励学生,促进其形成积极进取、主动学习的习惯。这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程度地体验到成功与喜悦,能有效地提高智障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由于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特殊性、差异性和数学学科的逻辑性等,因而在特殊教育学校数学教学工作中实行分层走班式教学,是很有实效的,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能解决数学课中“吃不饱”“难提高”“吃不了”的问题,也能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更能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责编 黎雪娟)

猜你喜欢
加减法智障数学课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怎样巧算小数的加减法
做好课改“加减法” 提高课改实效
如何有效进行智障学生的语言训练
初中数学课导入“八法”
智障儿童教学要抓好关键“三点”
加减法的由来
“放管服”的加减法
有趣的数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