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导一清”数学教学模式中“导悟”环节的设计与应用

2017-02-25 20:44江苏省扬州大学教科院附属杨庙小学刁长美
数学大世界 2017年33期
关键词:倒数圆锥圆柱

江苏省扬州大学教科院附属杨庙小学 刁长美

“三导一清”数学教学模式中“导悟”环节的设计与应用

江苏省扬州大学教科院附属杨庙小学 刁长美

“三导一清”教学模式中,“导悟”环节的设计与应用是关键。基于“导悟”环节的设计与应用,着重从观察感悟、操作感悟、交流感悟、合作感悟、迁移感悟五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引导学生感悟真理、感悟真知、感悟能力。

观察;操作;交流;合作;迁移;感悟

2011年,我校创建了“三导一清”课堂教学模式,此模式有导学、导练、导悟、当堂清这四个环节。在“三导”中,导悟最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感悟,关注学生思考形式,引导学生探究,发展学生思维。

“悟”即理解、明白、觉醒。学生学习就是感悟。就数学学习而言,学生的知识技能、思想方法、思维训练、活动经验更多的需要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经历观察、实验、计算、证明等过程来“感悟”。教与学就是教师组织学生“悟”的经过。

一、观察感悟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表、数据等素材,提升学生感悟能力,有效训练学生思维。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找规律”的例题时,当学生已经明白夹子、手帕、小兔、蘑菇、木桩和栅栏的数目以后,我没有把其中的规律直接告诉他们,而是让他们根据夹子、手帕、小兔、蘑菇、木桩和栅栏的数目自己去感悟,自己去发现规律。大多数学生会发现夹子比手帕多一个,小兔比蘑菇多一只,木桩比栅栏多一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还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夹子和手帕、小兔和蘑菇、木桩和栅栏分别是怎样排列的。不少学生就会发现它们是间隔排列的,并且排在两端的物体是相同的。到这时候揭示规律“两种物体间隔排列,排在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一个”就会水到渠成。

二、操作感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不能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代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不能以老师的感悟代替学生的感悟,老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观察、分析、思考,让学生自己去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要让学生悟,就要给空间和时间,让他们自由活动,发现、猜想、验证事物间的联系。

例如,在学习“认识圆柱”时,我就布置了任务:课前让同学都准备一个圆柱体。第二天早上数学课之前,同学们早早放好了自己的圆柱,并且已经开始研究自己的圆柱了,有大小不一的易拉罐,有玻璃杯,有塑料瓶,还有用硬纸板自制的圆柱体。我首先请同学们观察自己的圆柱体,再看看同学们的圆柱,圆柱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学生很快发现圆柱上下两个面都是圆的,这两个圆形是完全一样的。我又让学生摸一摸圆柱的周围,问:和摸长方体、正方体时的感觉相同吗?学生说:不同,长方体、正方体能摸到六个面,而圆柱很光滑,摸不到一个平面,应该是弯曲的面。我接着补充:对了,这个曲面就是圆柱的侧面。这时有个学生发现,同学们带的圆柱有的高一些,有的矮一些,圆柱应该还有高度吧!我就坡下驴:请你们拿出尺子试着量一量圆柱的高度吧!学生试着量,找不同的位置量了几次。请同学来描述圆柱的高及特点,接着研究圆柱侧面展开图可能是什么图形,请同学们动手做一做。

这个教学过程中,把课堂还给学生,引领学生动手操作来感悟圆柱的特点,在操作探究中既领悟到了知识,又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三、交流感悟

有经验的老师很善于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将教学中较“棘手”的问题交给学生去讨论、去辨析,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表达出错误或正确的想法,并逐步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如何矫正。例如,在教学“倒数”这节内容后,我出示了这样的题目让学生判断:(1)真分数的倒数都比1大;(2)假分数的倒数都比1小。第(1)题,学生没有异议,而第(2)题学生意见不一,老师就势要求学生讨论:认为对的,说出自己的想法;认为错的,分析错在哪里。交流时一学生说:因为真分数的倒数都比1大,所以假分数的倒数都比1小。显然很多学生不服,纷纷举例据理力争,最终赢得了大家的赞同。老师又问:第(2)题怎么说才对呢?学生齐声答道:假分数的倒数不一定都比1小。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发展了思维,准确地表述了数学问题。

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的需要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把自己真正的想法表达出来,悟出真理,这样,教学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学生也能在老师的精心设计下茅塞顿开,举一反三。

四、合作感悟

学生探究是学生一边学习一边探究,不理解的问题,可以在合作中解决。学生提问后,教师可以综合大家的意见,组织学生合作探究。

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我首先提问:你们凭什么来判断圆锥的大小?学生纷纷发言:(1)比高矮得出的;(2)直接一眼看出的;(3)比高矮还要比底面圆的大小呢!那么圆锥的体积到底和什么有关呢?我们分小组合作实验来研究。各小组同学在组长的带领下有条不紊地往圆锥里装沙子,倒进圆柱。教师提问:把你们实验的圆锥和圆柱进行比较,觉得哪个合适?教师追问:什么情况下,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

五、迁移感悟

迁移感悟能力是将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中,体现的素质和能力包括情感感知和处理能力、旧知识和情境的链接能力、对新问题的认知和解决能力等。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新的问题,提升迁移感悟的理解能力。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贯彻落实“三导一清”数学教学模式中“导悟”环节的设计与应用,全力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倒数圆锥圆柱
圆锥摆模型的探究与拓展
圆柱的体积计算
圆锥截线与玫瑰线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计算法在圆锥保持架收缩模组合冲头设计中的应用
惊喜倒数日历
圆柱表面积的另一种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