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发展背景下校企合作培养MTI模式探析

2017-02-25 20:48
关键词:应用型校企院校

王 岩

(湘南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湖南 郴州 423000)

转型发展背景下校企合作培养MTI模式探析

王 岩

(湘南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湖南 郴州 423000)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社会对于翻译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而我国翻译人才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目前MTI的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需求。以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为背景,在分析国内MTI培养模式现状基础上,提出了校企合作培养MTI模式的构建,并探究了该培养模式下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师资配置等具体内容。

转型发展;校企合作;MTI;培养模式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我国与世界在经济、政治、科技及文化等各领域的合作与交流越来越密切。因此,翻译人才的市场需求日益增长。据《中国人事报》统计:中国目前在岗聘任的翻译专业人员达到6万人,翻译从业人员多达50万人,这一数字今后可能增加到100万人。现在中国注册翻译公司近3000家,但大多规模都较小,翻译人员大多是兼职,专业性不强。目前我国翻译人才缺口高达90%,翻译人才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1]因此,如何培养合格的翻译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机构和企业的当务之急。尤其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国家鼓励地方高校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和技能型专门人才。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简称 “MTI”)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专业性口笔译人才,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及文化建设的需要。

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即从传统的学术型、学科型转向应用型、技术型、职业型或技能型,是指依据经济社会需求、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以及高校自身特点等基础上科学定位,并在办学体制、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管理服务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所进行的改革。[2]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依据国家和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重点扩大复合型、应用型和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特别是要促进一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为加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理论研究、政策研究和战略研究,教育部专门成立了地方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该联盟在转型发展上优先行动,先行先践,累积经验,示范引领。全国目前有近 1200 所本科院校,其中包含约300所独立学院,根据教育部规划,我国本科院校中至少应有一半以上的地方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型或职业技能型院校。[2]

二、我国MTI培养模式现状

“MTI”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及文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层次、专业性口笔译人才。200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次批准15所高校作为第一批试点院校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即MTI),[3]并成立了具体负责指导MTI学位课程的委员会——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截至2014年7月,获准试办翻译硕士专业的高校已达206所。目前我国MTI培养模式如下。

1.课程设置

MTI课程设置由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实习三部分组成,总学分不低于30 学分。 必修课包括专业必修课、公共必修课及方向必修课,其中专业必修课主要包含基础口译、翻译概论和基础笔译等课程;公共必修课主要包含中国语言文化和政治理论等课程;方向必修课:口译方向主要包含同声传译和交替传译等课程,笔译方向主要包含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等课程。选修课中只有第二外国语为限定选修课,各培养单位可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与师资特色确定选修课课程,主要包括:翻译批评与赏析、中外翻译简史、跨文化交际、中外语言比较、国际政治与经济、计算机辅助翻译、会议传译、专题口译、视译、外交口译、法律翻译、法庭口译、商务口译、经贸翻译、科技翻译、传媒翻译、中国典籍外译等课程。实践实习占 2 学分。

现有课程设置中主要强调的是翻译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各领域专业课程的学习。仅凭借较强的翻译技能和扎实的语言功底,而缺乏基本的专业领域知识,很难翻译好专业性较强的材料。其次,现有课程设置中实践实习环节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所占比重过小,而且在相当一部分高校中实践实习环节名存实亡,没有相关的监管机制,实践实习没有落实到位。MTI旨在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专业性口笔译人才,缺乏了实践实习,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会在相当程度上受到影响。

2.教学方法

目前我国MTI培养模式在教学方法上鼓励采用现场模拟式教学、研讨式教学及项目翻译式教学等。笔译课程鼓励采用项目翻译式教学方法,在项目翻译式教学模式下,教学单位通过多种渠道承接各类翻译任务,以作业的形式分配给学生课后翻译,教师在课堂上讲评,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口译课程则提倡采用现场模拟式教学方法,通过使用同声传译实验室等设施,创造逼真的环境,提高教学效果。现有教学方法相对单一,而且在部分高校,研讨式、现场模拟式及项目翻译式教学方法没有得到有效的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仍然占主流。

3.师资配置

根据“MTI教指委”制定的指导性MTI人才培养方案,鼓励高校成立导师组,导师组由高校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的正、副教授,以及企事业单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翻译人员组成。鼓励实行双导师制,由高校教师与有翻译实践经验和翻译研究水平的资深译员共同指导MTI学生。在相当一部分高校中,由于资源共享渠道不畅通,无法实施导师组和双导师制,MTI学生的导师主要是由高校从事翻译理论研究的正、副教授担任,缺乏具有翻译实践经验的资深译员的参与,导致MTI硕士的培养模式与学术型翻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差别不大,难以实现“培养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及文化建设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业性口笔译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校企合作培养MTI模式的构建

目前我国的MTI培养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为更好地使学校的培养模式符合社会需求,校企合作培养MTI模式的构建已势不可挡。

1.课程设置

(1)校企合作完成MTI课程设置

合格的应用型翻译人才应该是既具备良好的中外文语言基础,同时又掌握某一领域或多领域的专业知识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因此,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MTI课程设置中除了开设翻译和语言相关课程外,还应涵盖不同领域专业知识课程,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专业知识课程可以设为选修课,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及未来就业方向,选修具体领域的专业知识课程。也可以创造条件,允许翻译生在专业学院选修相关专业课。对于专业知识课程的学习应有别于专业课程的系统学习,学生以了解专业技术基本知识和掌握专业术语为主要目的。[4]

部分实践课程可以安排在合作企业开课,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团队精神及客户意识。企业的职业环境与学校的课堂环境完全不同,在企业开设实践课,有助于推动“学中干”与“干中学”相结合。加强感性认识是对空洞教学最好的补偿,[4]在传授课堂知识的基础上,在企业实际工作环境或工厂车间进行实践教学,能够有效促进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

(2)校企合作搭建实践、实习平台

加强翻译实践、实习环节,翻译实践贯穿教学全过程。选择知名翻译企业和专业特色较强的企业作为翻译实习基地。学校与企业共同商定实习细则,合作企业按照教学大纲安排学生实习,并全程负责培训、监管和评估,保障实习成为MTI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目前很多企业难以招聘到合适的翻译人才,感觉学生所学非所需。通过直接参与人才培养,企业可以引导学生们向社会需求发展,提高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和翻译水平,改善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状况。

2.教学方法

有效的教学方法是保障校企合作顺利进行的条件。校企合作培养MTI可以尝试多种教学方法的交叉运用,如:探究式讨论法、以学生为主体的引导式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比较翻译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翻译法、实况式翻译教学法及自省式、互动式、模拟式、实战式、团队式等五式教学法。[5]学校课堂授课,特别是口译课,可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法,通过使用同声传译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等设备,创造形象逼真的环境,激发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及参与意识,提高教学效果。企业承担的实践课,可采用项目翻译法。教师在实战中教,学生在实战中学,通过任务的确定、设计和实施,带领学生在实战中理解、总结和提高。[6]通过让学生逐步接触现实,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鼓励企业专家和有实践经验的高级译员进课堂,校企合作研发适用的教学方法。同时,尽量将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教学模式运用到MTI培养中来。

3.师资配置

科学合理的师资配置是实现MTI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高校和企业应合作建设MTI“双师型”导师队伍。MTI“双师型”导师队伍的建设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实现:第一,高校和企业联合培训高校教师。培训主要通过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对翻译专业教师进行理科和工科专业知识培训,另一方面是对理工专业教师进行外语培训,通过这两方面培训来实现翻译师资队伍的建设和优化。第二,畅通高校间资源共享渠道,切实加强“双师型”导师在高校间的共享,高校互聘“双师型”翻译导师。第三,聘请社会各界翻译专家为客座教师,包括翻译协会和机构的专家、学者、企业的专业翻译和技术专家等,优化MTI培养的师资配置。

2014年国际翻译院校联盟的主题是“汇聚学术与用人单位精英,共创新型伙伴关系”,从中可以看出教育机构与企业在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合作已经引起国际业内的关注。我国目前的MTI培养模式存在诸多局限性,已无法满足转型发展背景下全球化对翻译人才的需求,因此, 我国MTI培养模式的改革已迫在眉睫。高校与企业在MTI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师资配置等方面的成功合作必将推动我国MTI培养模式的改革,从而培养出更多适应国家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翻译人才,助推中国与世界在经济、政治、科技及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与交融,推动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1]李娜.建构主义视阈下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语文学刊,2011(5).

[2]刘振天.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与高等教育认识论及方法论诉求[J].中国高教研究,2014(6).

[3]冯曼,高军.产学结合的MTI本地化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语文学刊,2013(3).

[4]连彩云,刑素蓉,于婕.创新翻译教学模式研究——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专业翻译人才[J].中国翻译,2011(4).

[5]刘和平.翻译能力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其教学法研究[J].中国翻译,2011(1).

[6]刘和平.政产学研: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究[J].中国翻译,2014(5).

Class No.:G646 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Cooperation Mode of MTI Education Made by 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ocial Transition

Wang Ya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chool, Xiangnan University, Chenzhou, Hu’nan 423000,China)

With the deepening of globalization, the demand for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 is increasing. However, the overall competence of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 of China is not satisfactory. The current training mode of MTI cannot meet the social demand.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urrent domestic training mode of MTI,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joint training mode of MTI by 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of local universities. The author explores the curriculum setting,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teaching staff deployment in this new mode.

transition ;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MTI;training mode

王岩,硕士,讲师,湘南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教学研究等。

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编号:15C1294)。

1672-6758(2017)04-0039-3

G646

A

猜你喜欢
应用型校企院校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